講述人:閔行區虹橋鎮城管執法中隊副隊長 錢春峰
曹飛 整理
昨天晚上9點,我與另一位城管隊員準時來到虹泉路,與市場監管所、派出所的各兩名執法人員匯合後,開始5個小時的夜間巡查。在這5個小時裡,我們還將前往紫藤路、虹梅路老外街,最後回到虹泉路進行第二次巡查。
之所以會有夜間巡查,還巡查虹泉路不止一次,要從我所在的閔行區虹橋鎮的「特殊性」說起。虹橋鎮素有「小國際」之稱,生活著來自多個國家的近3萬名境外人士。其中,韓國籍居民佔據近半數——數據顯示,虹橋鎮登記在冊的韓國籍居民達到13000餘名,招聘有韓國籍員工的企業超過500家。
由於聚集了不少韓式餐飲店,虹泉路被稱為「韓國街」。與上海其他商圈餐飲商鋪經營時間與經營業態不同,虹泉路的餐飲商鋪以烤肉和烤串為主,營業時間一般從下午持續到凌晨。在平時,即便夜已深,掛有中韓雙語店招的餐飲商鋪內,依然客滿。新冠疫情爆發後,這裡的夜市曾沉寂過一段時間。不過,隨著沿街餐飲商鋪的陸續復工,沉寂一個多月的虹泉路夜市悄然復甦。據我觀察,目前虹泉路餐飲商鋪的復工比例已達到90%以上。
在沿街商鋪有序復工之前,我所在的虹橋鎮城管執法中隊,已經對所有沿街商戶進行了防疫宣傳,並對在編人員進行健康信息登記。考慮到可能重出江湖的夜市,我們還提前向餐飲商鋪經營者告知需提前做好客流管控措施,避免出現交叉傳染。
不過,上月底,有城管隊員在巡查時發現,部分餐飲門店存在外籍消費者聚集堂吃的現象。他們就餐時,也未能保持適當的安全距離,存在一定風險。長時間歇業之後,部分商鋪希望通過開放堂吃來吸引客流,讓生意好起來,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不過,疫情還沒有結束,現在還沒到摘口罩扎堆吃喝的時候。
我所在的城管執法中隊與轄區內市場監管所、派出所迅速成立聯合執法隊伍,在保障商戶正常開業的同時,對虹泉路、紫藤路、虹梅路老外街等重點夜市聚集區域展開防疫排查整治工作。考慮到夜市的營業時間以及人流峰值,從2月29日起,我們將巡查時段調整為每日21時到次日凌晨2時。此外,對於之前存在外籍消費者聚餐堂吃現象相對較多的商鋪,我們還進行重複檢查和飛行檢查,確保夜間餐飲商鋪經營秩序,杜絕人員聚集現象。
在虹泉路,我們昨夜巡查的第一站是風度國際生活廣場。這個商場以餐飲類商鋪為主,店主和服務員都是中國朝鮮族同胞。每個店鋪都有會雙語的服務員,這是虹泉路商圈餐飲店鋪的最大特點。這當然也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了便利。
根據規定,有條件的餐飲企業,復工後可以有序開放堂吃。不過,店家需要為顧客交叉安排座位,做到兩桌客人之間有一張空桌的間隔距離。有條件的店主,還需在桌與桌之間豎立屏風。此外,凡是進店堂吃的顧客,在測量體溫後,還要填寫「進出登記表」,將自己的姓名、身份證或護照號碼、手機號碼、進店離店時間等登記在冊,以備不時之需。
我們重要的檢查事項之一就是詢問店主店內是否有外籍人士正在用餐。如果有,就會請店家拿出「進出登記表」,檢查相關表格的填寫是否規範。必要時,還要撥打填寫在表格裡的號碼,進行抽查。
通過抽查,我發現一個問題。韓國友人在書寫阿拉伯數字7時,會在前面開頭加一豎,如果字跡潦草,很容易就會被誤認為是數字9。因此,我們後來建議,如果店裡來了外籍人士,特別是韓國人,其表格都由服務員代為填寫。
在服務員的帶領下,我們還會來到正在用餐的外籍人士面前,詢問相關情況。昨晚,我們巡查的第一桌外籍人士,是4位正在吃烤肉的韓國男顧客。通過服務員的翻譯,我向他表明了來意。不過,還沒等我提到隨申碼一詞,他們就已經掏出手機,向我出示了自己的隨申碼。一位會中文的韓國友人,邊打開軟體邊說,通過在小區和店門口張貼的告示和橫幅,他們對中國政府以及上海市政府相關防疫規定的知曉率很高。在查看了他們的隨申碼後,我最後提醒他們,如非必要,選擇外賣或者打包,儘量減少堂吃。
這位韓國友人提及的張貼在店門口的告示,是指「健康告知單」。為了讓外籍消費者意識到疫情的嚴重性,我們已經將防疫注意事項一一羅列,制定「健康告知單」,並請專人翻譯成英文版、韓語版和日語版,在外籍消費者用餐較集中的區域商戶進行張貼說明。
在第二站紫藤路,街邊店鋪以烤肉店和火鍋店為主,由於遠離韓國人聚集區,這裡的顧客一直以中國人為主。當然,疫情之下,目前來店堂吃的中國顧客並不多。在第三站虹梅路老外街,店鋪多為酒吧和餐館,顧客來源多以德國、美國等歐美國家為主,在往常,這裡的客流高峰多出現零點以後。為了防止人員聚集帶來交叉感染的風險,我們要求多家沿街商鋪撤走外擺的圓桌和休閒座椅,並要求一些網紅餐廳取消堂吃,只提供外賣。
經過近10天的夜間巡查,我發現,在外籍人士群體中,隨申碼的普及率比較高。目前,上海正在嚴防境外輸入風險,我所接觸的外籍人士也都表示,在疫情面前,他們並沒有因為自己來自重點國家,而遭到任何歧視。這些外籍人士也都說,這體現的正是上海的開放與包容,以及對疫情防控的自信。
凌晨1點過後,我們又回到虹泉路,即將結束一晚的巡查。不同於以前凌晨的「客滿」,疫情影響之下,大部分餐飲商鋪已經提前歇業。不過,我相信,我熟悉的那個虹泉路,很快就會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