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部片子新版的《封神演義》,引起了大家的廣泛討論,很多人都給這部片子差評,有人說這是因為這部片子,把原著的《封神榜》改的面目全非,其實對,也不對。
一般不論是什麼樣的小說,《西遊記》,《三國演義》,《封神榜》,《紅樓夢》這樣的小說,才變成熒幕上,老少皆宜的電視劇的時候,都會經歷過改編。
目前被奉為經典的83版《西遊記》,就在原著的基礎上,做了很大的改變,原著本身比較黑暗血腥,西行之路,妖孽橫行,殺戮無數,不論是孫悟空,豬八戒還是沙和尚,在成為取經團隊的成員之前,都是極度陰暗血腥的大妖。
但是改變以後的《西遊記》,沙僧成了老實巴交的老好人,豬八戒雖然好吃懶做但是萌萌的憨傻,孫悟空成了一個嬉皮笑臉,調皮搗蛋的小潑猴。
但無論改編和原著多大出入,83版《西遊記》始終都是電視劇領域內的經典之作。
而論起《西遊記》題材的改編,《大話西遊》就更是衍生劇之中的佼佼者。
並沒有人,因為《大話西遊》和原著的差距巨大,而感覺這是一部爛片,或者這個故事本身吸引力不足。
那為何,今天的《封神演義》會讓人如此吐槽不斷?
其實糾結深層次的原因,無非便是三觀扭曲早就的故事本身難以立足。
蘇妲己的扮演者,自80年代開始改編《封神榜》這個故事以來,無不都是絕色美女,新版《封神演義》的蘇妲己,是由著名的素顏美女——王麗坤飾演。
王麗坤雖然五官清秀,氣質出眾,但是姿色在迷惑眾生來說,還是相差一截。
蘇妲己本身不僅僅是美女,她還是千年狐妖,狐妖的魅惑,並不是王麗坤的清秀可以駕馭的,即便是她演技出眾,但是總覺得在魅惑紂王時,力度不足。
而狐妖子虛,這個人物,代替了原來眾多故事的狐妖。
這次改編,由女性九尾狐變身成了男狐,使得原來由雌性九尾狐和紂王之間的感情線,變成了男狐妖附身妲己與紂王之間的感情,使得觀看的時候,美美都會出戲,網友往往會想起,男狐狸精的魅惑。
而到處找人,讓人家自願獻出靈魂的子虛,讓人嘲笑為狐妖版本的《第八號當鋪》。但是當鋪的設定就是交換,典當。但是子虛索要靈魂,又是為了什麼呢?
甚至在故事的開篇,一個狐妖竟然可以和元始天尊劃分白天黑夜而治,而元始天尊的說法,這狐妖的年紀,比申公豹還小一點,而申公豹還因為聽了元始天尊的三句經文才得道,可狐妖子虛又是憑著什麼?
故事的另一大主人公,紂王。幾乎所有的《封神榜》類故事裡,紂王都是殘暴不仁的君主,但是身為君主,至少應該是有點智商的。
新版《封神演義》裡,也立志於塑造一個相對而言,不是那麼弱智的君主。但一個不那麼弱智的君主,竟然會做出如此弱智的事情,實在叫人匪夷所思!
在蘇妲己刺殺紂王的那段戲中,也許是為了表現,妲己最後魅惑紂王都是狐妖子虛的功勞,為妲己這樣的人物洗白做背書,但是一個早就醒了的紂王,竟然連妲己是要殺自己還是自殺,都分不清楚,因為妲己三言兩句就輕易化解了他的懷疑。
甚至在妲己自殺以後,痛哭流涕,簡直是可笑至極!
而為了顯示妲己的與眾不同,將紂王設定為天生就涼薄的殺人狂魔,就連出生都沒有哭過的設定,和全宮那驚悚的樣子,實在是叫這個故事,越發荒唐可笑。
至於故事最重要的男主,傳說中的二郎神楊戩。
根據新版《封神演義》的宣傳,這個故事主打的是蘇妲己和楊戩之間的虐戀。
愛而不得,確實屬於虐戀,可愛而不得,就一定需要設定為兩人是兄妹嗎?
從前十集來看,無論是申公豹的有意作惡,還是楊戩一家的被殺,都顯得牽強附會。
而蘇妲己進宮為妃,身為戀人的楊戩,實在是沒看出來是什麼想法,他時而憤怒至癲狂,時而又平和無比。
絲毫看不出,這是一個心愛之人正在受苦的人。
而楊戩所謂的什麼三界災星的設定,更加奇怪,一個幼年時期的所謂災星,如果上天竟然如此在意,為何不直接滅亡他,要等到了他成年又派出姜子牙去殺他?
而楊戩拜姜子牙為師的過程,就顯得無比荒唐,姜子牙成了一個逗比話癆,全程都沒有自己的抱負和理想,這樣的一個人,又如何等待80年,就等一個明主的到來?
姜子牙這個人物,是整個《封神榜》故事的靈魂人物,降妖除魔,分封天神的人是他,他是帶著任務和信念來的,這樣的人物,對故事的大致走向,應該會有絕對的堅持和自己的固執。
並不是簡單的懂一些法術,就可以勝任的,如果單純只是法力高強,那為什麼不直接選擇申公豹呢?
故事的內在邏輯混亂,對事件的詮釋顛三倒四,事件之間的緊湊性,故事的銜接性不夠完美,才是網友,喜歡不起來的原因。
作為一個《封神榜》的延伸故事,「武王伐紂」才是故事內核的主線,愛情和故事的發揮,也應該在「武王伐紂」這個大故事線上,有其內在的熱血和抱負。
而故事,如果要讓人喜歡,首先就是這個故事,得讓人深信不疑。
如果故事本身硬傷,無法自圓其說,那整個電視劇的觀感,就會下降,無論用多少俊男美女,都很難讓人入戲。
最後,作為一個混文藝圈子的一員,我們也呼籲優秀的作品和編劇的出現,好故事是讓人發自內心的感動的,是洗滌靈魂的。
但是這些年,原創圈子的不景氣也是必然,文藝圈子這些年的繁榮是個假象,其故事的內在,無非便是你抄抄我,我抄抄你,每年誕生的很多電視劇,但是好看的,或者有創新意識的,鳳毛麟角。
這些年似乎陷入了改變,重拍的死胡同,題材和故事,似乎永遠都是金庸,瓊瑤加四大名著,不論電影還是電視行業,都是如此。
但其實我們並不反感改變本身,我們反感的是不夠誠意的改編。
從寫作的角度來說,改編比創作本身要更難,因為創造是完全使用自己的元素,如果我覺得宋朝的歷史不好,我就可以創造一個新的朝代,它們擁有完全獨立的歷史和文化背景,完全為我的故事而服務,而其中的人物,就更是隨我使用。
但是改編不是,改編有其內在的主線故事,主線故事不改變的情況下,要創作出符合主線,又在主線之外獨立的故事,這對於創作者來說,是一個基本功底和改編之前所做功課的考驗。
我們文藝創作,不可以只盯著大ip,這些年,為什麼很多新拍各個故事都不被認可,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披著IP的外衣,寫了一個新的故事,但是這個故事牽強附會,邏輯混亂,讓人難以信服,是這些年,很多所謂的大IP劇,改編失敗的緣故。
最後,希望原創市場的優質寫手和編劇,好好努力吧!
好的故事一定是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