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程式設計師蛻變之路

2020-12-28 酷扯兒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大飛碼字,ID:BigFly1024】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那年,我進入騰訊實習。

實習了兩個月,過得挺開心。寫了一個 epoll svr,後來又寫了一個純udp 的 svr。導師當時有個項目剛好要用到 udp 通信,我幫他完成了udp 通信在我們的網絡,機器環境下的性能測評工作。

導師經常跟我溝通,不斷指引我,幫助我,一切感覺都很好。

感覺那時候的實習是真的實習,學到了很多的東西,不像現在都是把實習生當正式員工用。

之後,正式入職,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程式設計師之路。

那時候,我感覺最明顯的是壓力。

這個壓力來自工作任務,來自同時期入職的同事的競爭,也來自新的人際關係。

為系統質量負責

相對於實習期,在工作任務上最明顯的變化,是要為系統的質量負責了。

在學校寫代碼,雖然也會盡力寫好,儘量保證不出bug ,但幾乎都是自娛自樂的項目,沒有實際的用戶在使用,所謂質量,也是自己臆想的。

工作後才發現,一個系統裡1000行代碼,可能有三分之一是為了系統質量而存在的。比如各種log ,監控,為了產品運營而增加的數據統計打點等。

除了在代碼上用盡各種措施保證質量,在研發流程上,也是極盡保證質量之事。

當時做設計,寫代碼會再三思考,考慮的特別全面,我的導師和技術總監都是這種風格。一個看似簡單需求的設計方案,他們能給你想出很多你沒有想到的特殊情況。現在看來,這個就是一般架構師和優秀架構師的一個重要區別了。

當時我的導師給我的一個目標是,架構設計要做到一切盡在掌握!有些極端的異常情況和應對措施,不一定要做,但心裏面一定要清楚,各種情況會產生什麼結果,可不可控,而不是等系統上線後,靠用戶的「測試」來發現。

這個理念,一直影響著我,後面我自己做設計的時候,也經常一遍又一遍地問自己,是不是把所有異常的情況都考慮全面了,是不是把依賴系統的各種情況都考慮到位了。。。。

我入職後第一個接觸的系統,是QQ的接入層---全部門質量要求最高的系統。

我們當時寫完代碼提交後,要一併提交一份測試用例,同時子項目負責人會再review 一遍代碼。周四作為統一上線日,灰度這周合入的新特性。(周五不上線,擔心周六出問題,處理不及時)。

這個流程在現今的網際網路行業來說,算是很重的流程了,可見當時對質量的重視程度。我也在那個時候被培養起了很深的質量意識。

項目的壓力

如此苛刻的質量要求,自然也帶來了不小的項目壓力。

代碼寫得很仔細,也很慢,寫完,測試完,自己還要review幾遍,才敢提交給項目負責人,因為擔心被項目負責人打回重改。

還有一個壓力,是來自於項目的值班制度。

那時候值班有兩種。

一種是白天的接口人。值班那天你需要處理外部其他團隊的諮詢,一些小bug 的處理,那天,你自己的任務幾乎就是沒有時間做的。

還有一種是夜間的報警值班。我們有一個專門的值班手機,組裡每個人輪流值班一天,24小時待命。手機有報警,就要起來觀察曲線,看看有沒有問題。這個很累人,特別是當晚有故障,處理到深夜之後,第二天還要正常去上班,就特別的累。

有一段時間,感覺壓力特別大,當時以為,後面十幾年的職業生涯都要這麼過了,曾陷入深深的痛苦中。

壓力最大的時期,也是成長最大的時期。

有一段時間特別難受,感覺要被壓跨了,幸好最後堅持了下來,自己的抗壓能力得到了一次質的提升。

現在回過頭來看,確實印證了那句:你覺得最艱難的時候,也是你收穫最大的時候!

單幹到團幹

還有一個我不太適應的事情,是開始做團體項目了。以前在學校,幾乎都是單幹,現在要開始跟其他同事合作項目了。合作的人裡面,有跟我一樣剛入職的同事,有工作了幾年的老員工。

當時對自己的定位不明確,老是想搶頭功。一個新的任務過來,按自己的能力,明明不能成為這個任務的第一負責人,自己非要去搶,結果也搞砸過不少的事情,這些也算是成長的代價了。

那時候,團隊實行的是系統負責人+項目制。

每個人都會負責幾個子系統,子模塊,這些系統,模塊的日常維護和一些日常小需求都由系統負責人,負責設計和實施。

對於一些比較大的業務性需求或系統性需求,則會為其起一個新的項目來推動。一個項目會有明確的開始時間和項目周期,會有固定的項目成員和明確的目標。

剛開始,被分配到一個三人的小項目組。我,一個同期入職的新人,一個工作了兩年的「前輩」。

任務分配下來後,很興奮,想好好幹一番,好好表現一番。除了花時間看文檔,熟悉代碼,在項目討論會議上,自己也想儘量表現。另一個新人似乎也感受了我的衝勁,於是對方也不甘落後,大家開始互相比拼。

本來這種良性的比拼和競爭對項目是好事,可惜兩人拼到後面,開始帶上情緒了,無論是私底下討論還是項目會議上的討論,都有種在槓的感覺。

好在最後,項目正常完成上線,沒有因為我們的槓而影響到任務本身。不過我們的leader 也覺察到了這個問題,後面在分配任務的時候,就特地的把我們給分開了。

現在想起來,那時候真的是 」學生氣「 太重,有啥好爭的。

一來,公司不是請你來表演自己的牛B的;二來,工作貢獻的衡量,也不是看你比多少人厲害,更重要的是看你做了什麼,產出了什麼。

之後自己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慢慢調整了過來。後面再跟其他同事的合作的時候,也沒有再發生類似的情況。自己關注的焦點也從人轉移到了事情本身。

為自己的成長負責

自己在實習的兩個月的時間裡,是很受導師照顧的。實習的時候,導師隔三岔五的會跟我聊,聊我目前學的東西,也會關心我的生活情況,比如租住的房子舒不舒服,上班交通情況怎樣等生活上的問題,當時感覺特別好。

正式入職後,也慣性的以為會持續這種狀態。

但正式入職後,導師和我的溝通明顯的少了。當時以為是導師把我忘記了,有時候還特地挑些問題去問他,有一兩次,我明顯感覺到了他的不耐煩。

後面跟其他同事吃飯,才得知,導師那個時候接到了一個很重要的任務,難度大且時間趕,壓力大,周六日還經常過來加班。那個時候,我突然意識到,我已經是正式員工了,導師的真正身份是公司員工,作為我導師,也只是他在一個特定時期內的工作任務,而他還有他正式的工作。

從那個時候起,我也開始慢慢調整自己的心態,開始以一個正式員工的心態在工作和學習。自己在看項目文檔和代碼得時候,如果遇到問題,都會多看幾遍文檔和代碼,然後盡力地思考,到最後實在是搞不明白地時候,才會去請教其他的同事。

在請教其他同事的時候,也會選好時間,比如一起吃飯或者閒聊的時候,或者趁著大家有空的時候去問,不會隨便地打斷別人正在進行的工作。

後面自己做別人導師的時候,才真實地感受到,當項目壓力很大的時候,真的沒有太多地精力可以顧及自己所帶的新人。

所以,自己的成長還是要自己做主。

和諧的人際關係

我剛入職的時候,帶著很濃的」學生氣「。一個是不太願意主動地」搭訕「 別人,覺得主動地」搭訕「 老員工,有點」獻媚「的感覺;另一個是喜歡跟人槓,特別是在一些技術點上,喜歡跟人槓,無論是新人還是老人。

我印象深刻的一次。

當時,一個老員工在會議室裡給大家分享 linux 內核相關的知識。我因為在實習的時候,特地地看過這部分的代碼,而且還寫了不少的文檔,筆記,所以對這部分還比較熟悉。

我在聽他分享的過程中,發現了幾處錯誤的地方,於是在過程地不斷地打斷他,不斷地」指正「 出他的錯誤。那一刻自己還洋洋得意,以為自己很牛B,但分享結束後,我明顯地感覺到了那位老員工的尷尬和不爽。

人家辛辛苦苦準備得一場分享,結果你一個錯誤指正,又一個錯誤指正,搞得人家下不了臺,面子上也掛不住。

當時,我沒意識到這個問題,只是在分享結束後,感覺到氛圍不對。

後面,有幾次跟著他做項目,才明顯地感受到了他對我的不爽。他沒有明顯的要整我或怎樣,就是跟我保持了一定的距離,但單就這種距離感,已經讓我很難受了。

我不能說他心胸狹隘,確實是我的行為先讓人不爽,他後面對我保持冷漠,不給我提供幫助,也沒錯,因為幫助我也不是他的義務。但沒有了他的幫助,我工作的開展卻遇到不少的困難。

後來,我開始學會顧及別人的感受,跟其他同事保持良好的關係。

融洽的人際關係,不但使得工作,生活更加開心,別人也更加願意主動幫助自己,使自己的工作能更好的開展。

結語

第一年的正式工作,讓我真正實現了一個學生,一個業餘程式設計師到職業程式設計師的蛻變。開始懂得了為 系統的質量負責, 在實際工作中鍛鍊自己的抗壓能力,學會了團隊合作,知道了自己的成長要自己做主,也學會了,如何可以保持一份和諧融洽的人際關係。那一年的成長很大,收穫很多,也為自己後面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相關焦點

  • JavaScript運算「程式設計師培養之路第八天」
    num1 : num2;console.log(max);第七節 隱式轉換+號在不同情況下的區別console.log(3 + 5 + "hello"); //8 helloconsole.log("hello" + 3 + 5); // hello 35JavaScript 語法基礎「程式設計師培養之路第七天」CSS樣式「程式設計師培養之路第六天
  • 給你講個笑話:我是做遊戲的程式設計師
    比如你們是做網際網路的,你們是做CEO的,你們是做投資人的,不知道你們的行業到底是不是笑話,總之我要給大家講個笑話,畢竟我是做遊戲「程序猿」的。程式設計師又名「程序猿」,是一種非常需要保護的瀕危物種,一般分為兩類,程序設計猿與程序編碼猿,但是兩者的界限並不清楚,都可以進行開發、維護。
  • 高圓圓的女神蛻變之路(下)
    >方面的蛻變。這下不僅僅是包不住牙齒末端,整個牙都包不住,這時候的她總讓我想起露西。五官臉型調過後,高圓圓要走知性優雅風還是不夠,高圓圓的變美之路遠沒有那麼簡單改造四——顏色我估計很少有皮膚比她還黃的女星了,看上去顯得氣色很差。
  • 花倫男神的蛻變之路
    通過海選,複賽,又經歷了高強度的形體鍛鍊和全真瑜伽的洗禮,接下來他們的變美之路又該如何呢?哦對了花倫在他的直播間跟愛他的粉絲們一起分享他的蛻變過程喲!陌陌350243312,等你!
  • 王梓桐《狐影》熱播 雙重身份蛻變之路
    王梓桐在這部劇中上演了一出被「狸貓換太子」而命運愛情走向改變的喬曼,昔日電影《百合》中善良隱忍的女孩化身為革命女戰士,一路從大家閨秀走上抗戰之路。  熱血學生軍  王梓桐此次在《狐影》當中的角色原名喬曼,在遭受到一系列日本間諜設計之後身份與名字被掉包,以朱莉娜的身份報效國家。
  • 蛻變之路|「最美TVB新聞女主播」周嘉儀
    從今天開始,小編將為你整理、推送城大EMBA校友的「蛻變之路」。  2015年3月26日,有「最美TVB新聞女主播」之稱的周嘉儀,正式告別無線新聞部。當日清晨,她最後一次主持《香港早晨》,在節目尾聲主動向觀眾告別:「今早是我最後一次在《香港早晨》同大家見面,多謝過去這麼多年的支持,祝你們以後每天都有一個美好的早晨,再見!」
  • 從獨狼到牧羊人,馬布裡十年蛻變之路
    從獨狼到牧羊人,馬布裡十年蛻變之路 紐約人馬布裡在人生前
  • 《色控女郎烏莉金》開機 汙力女孩兒的蛻變之路
    電影《色控女郎烏莉金》以別出心裁的無釐頭劇情,講述了一個胖胖的色女孩兒一路追求真愛卻慘遭拒絕,最終卻因為一個意外完成了汙女蛻變的正能量喜劇故事。 原標題:《色控女郎烏莉金》開機 汙力女孩兒的蛻變之路
  • 「黴黴」泰勒•斯威夫特:蛻變之路從未停止
    她的蛻變之路還未停止。而在挨過了職業生涯的滑鐵盧和取得性騷擾案件勝利之後,重新振作的黴黴似乎明白了一個道理,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她從一個單純的歌壇女星向女性戰士蛻變。不僅如此,她甚至在18年美國中期選舉時,首度公開了自己的政治傾向,公開支持兩位民主黨人,打破了自己多年不談政治的指導方針,這直接導致川普對黴黴音樂的喜愛程度下降了25%,雖然我不知道川普的評判標準是什麼,但黴黴無疑是選擇站在了共和黨的對立面。
  • 作為一名程式設計師,我從不驕傲,只傲嬌?
    程式設計師,計算機語言的王者,日常交流的青銅 大家是不是都感覺 程式設計師的世界裡都是枯燥乏味的代碼 畢竟他們每天24小時
  • 中國程式設計師之我還是一名說唱歌手
    雙重身份小編雖然也是一名程式設計師但是我的隱藏身份其實是一名說唱歌手,沒錯就是你們口中的「rapper」,而對於很多人有這樣的雙重身份早已見怪不怪了!沒錯,這就是那位律師我是一名程式設計師然後呢我們今天最重要話題就是中國新說唱之中國最牛的程式設計師
  • 喜劇人羅伯特·帕丁森的蛻變之路
    拋掉偶像包袱,從好萊塢的「花美男」形象再到「自毀」般的扮相,這就是羅伯特的演技蛻變之路。可以在《戰前童年》(2015)(The Childhood of A Leader)看到,羅伯特已不再是愛情電影中的帥氣小生。影片中靈異驚悚氛圍的營造,令觀眾不由自主地進入這個如黑洞般神秘莫測的故事中。
  • 阿文,一個PPT「藝術家」的蛻變之路
    一直被職場人視為工具使用的PPT竟然在一個人手裡玩出大創意,創造出商業價值,他就是北京全屏本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我懂個P》作者李浩文(Simon_阿文)。阿文持續十年在PPT領域耕耘,也迎來了他的首次個人作品展《我,一個做PPT的》,這場由中國建設銀行北京分行作為獨家金融合作夥伴的展覽於2020年12月12日-2021年1月3日,在北京王府井amp舉辦,也是首次對外呈現400多份設計作品。
  • 農家小子匡超人的蛻變之路
    匡超人雖然一開始貧窮、孝順,但「知子莫若父」,他有蛻變的基因,於是匡父在去世之前就告誡聰明伶俐的他「德行是要緊的」,不要當勢利的小人。但失去了父親的管教後,匡超人就由著自己的本性做事了。對於他的蛻變,書中早有交待,說他:「婚姻締就,孝便衰於二親;科第取來,心只系乎兩榜。」
  • 誰說程式設計師找不到女朋友?我和女友都是程式設計師,真得感謝探探
    都說嫁給程式設計師有三好:錢多、話少、掛的早。然而事實卻是,做程序工作的男生成了單身人群的重災區。好在我十分幸運的找到了女朋友,並且她也是一名程式設計師,我們兩個人平時可聊的話題有很多,這還要感謝探探App「拯救」了我。
  • 我不是一個寫死代碼的碼農,我是一名程式設計師
    每一個奮鬥在代碼海洋裡的程式設計師都值得為他鼓掌,來看看此時徒弟們奮鬥的瞬間,順便分享一下作為一個程式設計師應該具備什麼樣的自我修養?「我不是一個死跑龍套的,我是一個演員」多少人奉周星馳的《喜劇之王》為電影中的經典,可是有多少能像電影中星爺那樣理直氣壯地告訴別人?
  • 專訪拳王邁克泰森 從拳擊手到演員蛻變之路
    日前,前世界重量級拳王邁克·泰森向我們講述了由拳擊手到演員的蛻變之路,他最愛的武俠電影和馬龍·白蘭度,以及他的新片《葉問3》。邁克·泰森是一個傳奇人物,他有著令人難以置信且不同尋常的生活。在上世紀80年代跨入拳壇後,泰森很快就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年僅20歲時就毫無爭議地成為了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世界重量級拳王。
  • 大家好,我是結城浩,我為程式設計師寫了一本數學書
    他深知程式設計師在編程過程中經常遇到數學瓶頸,所以他專門為程式設計師寫了一本數學書:《程式設計師的數學》。下面就由作者結城浩先生親自來介紹一下這本書以及他的寫作初衷:大家好!我是結城浩。歡迎閱讀《程式設計師的數學》。這本書是為程式設計師朋友們寫的數學書。編程的基礎是計算機科學,而計算機科學的基礎是數學。因此,學習數學有助於鞏固編程的基礎,寫出健壯的程序。有的讀者可能會說「但我數學不好啊」。
  • 王一博出圈兒記—流量的蛻變之路
    至此,一個愛豆的流量蛻變之路開啟了。當然,在競爭激烈的娛圈,想要既紅且穩,還得持續有拿得出手的作品。
  • 程式設計師我憑實力單身,難道有錯嗎?
    程式設計師的情商非常詭異。國內大部分程式設計師非常擅長不看別人臉色、不猜別人心情以及非委婉的表達方式,對於女性情緒的感知力幾乎為零,並且程式設計師的溝通能力還非常奇葩。 下面我們來看看程式設計師是如何應對綠茶妹的(你說直不直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