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小左 視覺志
文中圖片來源 網絡
作者 | 小左
近日,井上雄彥發推:「 灌籃高手拍攝動畫電影上大熒幕。」
這才是真正的「爺青回!」
也許這一次,我們可以看到那年沒有拍出的全國大賽,平了青春時未了的遺憾。
看到這則消息後,想起了許久未聯絡的兒時朋友。
當年沒什麼錢,為了《灌籃高手》兩個人一起存零用錢,他一本我一本,看完再交換,就這麼看完了全集的漫畫。
不知道現在他是否還會關心《灌籃高手》的消息?
「01」
《灌籃高手》是井上雄彥初次充滿野心的嘗試,作為一個新人漫畫家,他想告訴世界自己的名字。
「籃球題材太冷門了。」
言下之意,別畫了,畫出來也不會有人看的,誰會喜歡籃球漫畫呢?井上雄彥的編輯在最初就潑了他一盆冷水。
可是井上雄彥決定賭一把。
為自己熱愛的東西,或許還是會失敗,或許會和他的處女座一樣因為沒有人看中途被腰斬。
「但還是很想為它拼一次命。」
他對阻攔的編輯說:「別擔心,籃球只是個幌子啦,其實我要畫一部愛情輕喜劇。」
就這樣,在一個善意的小謊言下,《灌籃高手》的連載開始了。
但是正如編輯預料,灌籃高手在開始並不成功,人氣始終低迷。
為了讓連載繼續,井上雄彥想到了「讀者喜歡看不良少年的話,那就讓他們打架吧。」
於是有了三井壽帶著不良少年大鬧籃球場的一幕。
漫畫的人氣開始上漲,井上雄彥開始展露自己的野心:一部更純粹的籃球漫畫。
為了更好地展現籃球的對抗、現場感,井上雄彥近乎嚴苛地磨練著自己的畫技。
初始的畫風。
連載到後期。
只要努力,就會有收穫。
《灌籃高手》中的行事哲學,在現實中得到了驗證。
「教練,我想打籃球。」隨著三井壽的一句話,《灌籃高手》爆發了。
連載時與《龍珠》並稱漫畫雜誌《周刊少年jump》雙璧,動畫收視率曾創21.4%;
2004年單行本銷量破億,日本本土漫畫總銷量歷史前十、卷均銷量第二。
「02」
就這樣,《灌籃高手》印入了無數人的青春裡。
「我喜歡流川楓!」
「仙道才是最帥的。」
「那我還是喜歡櫻木花道,我也想像他一樣能跳那麼高。」
學生時代,我們就這樣常常為哪個角色更加出色爭論不休,有人則乾脆站上了籃球場,去模仿起他們的三步上籃,三分球,過人……
我們總是將目光放在那些球技超群的主角團,而那些湘北的對手總是被視為反派。
後來重看《灌籃高手》卻發現:灌籃高手的世界,每個人都那麼精彩。
櫻木花道,如果不是出現在《灌籃高手》中,如果以成年人的眼光看,他或許只是一個一無是處的高中生。
學習成績不好,到處惹事,特長就是打架。
胸無大志,只想戀愛,沒頭腦。
但是《灌籃高手》說,這樣的孩子,並不一定是糟糕的人,他有他的閃光。
於是我們看到了櫻木花道的另一面。
雖然年少時遭遇了父親在自己面前去世的悲劇,但他沒有自暴自棄,反而樂觀向上。
櫻木花道的家境不好,買一雙籃球鞋,參加集訓對他來說都是一筆巨款。但是不妨礙他繼續赤誠地追求著籃球夢。
和初中就開始打籃球的隊友比起來,櫻木花道毫無基礎,落後了一大截。
但為了站在場上,為了幫助湘北贏球,櫻木花道從運球練習開始。
為了不再錯失關鍵的一球,他一個月投了2萬個球。
櫻木花道讓很多人第一次清晰地知道:即使你不是眾人眼中最好的孩子,但依舊能做那個閃閃發光的自己。
「03」
和很多人一樣,我也是從三井壽哭泣的那一幕,開始沉迷於《灌籃高手》的。
初中是天才籃球少年的三井壽,因為能力突出被隊友排擠,一次大傷之後一蹶不振,誤入歧途,成為了四處打架的不良少年。
因為心中不甘,所以他熱衷於找籃球隊的麻煩。
終於那次在籃球場的衝突之後,面對一直敬仰的安西教練,三井壽說出了一直以來的渴望:「教練,我想打籃球。」
可是,已經荒廢了2年的他,還有機會嗎?
《灌籃高手》不會否定一個想回歸正途的人,它會告訴你:只要你真的想要改變,一切都不會太晚。
可是2年的空白期就那樣擺在那裡,無法忽略。
在面對翔陽和凌南的比賽中,他一次次意識到自己的體力差距,每一次他都因為體力不支而退場。
「可惡,我為什麼要那樣地虛擲光陰」他自責,懊惱。
也正因為如此,他知道自己決不能放棄當下,放棄每一場比賽。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灌籃高手》未動畫化的全國賽中,三井一次次克服了自己的體力劣勢,在面對山王工高時拿下一個關鍵的3+1(投中三分並加罰一次),也是整部漫畫唯一一個3+1。
「走彎路不可怕,失敗了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忘卻了最初的夢想,放棄了最終的堅持。」
這是那一年,三井壽教會我們的事。
「04」
每次重看《灌籃高手》總能喜歡上新的人,有新的感受。
比如,小時候沒怎麼引起注意的副隊長木暮。
一個平凡的眼鏡男。
是高中教室裡一抓一大把的普通學生。
他的籃球天賦也的確平庸。
他不像赤木剛憲有傲人的體格,不像流川楓有天才的球技,更沒有櫻木花道逆天的彈跳。
但他就這樣努力了三年。
普通人的努力,到底有什麼用?木暮似乎正是這道題的答案,在湘北被逼入絕境時,被忽略的他用一記並不擅長的3分球,為所有人保住了希望。
這就是普通人的勝利。
努力三年,換3秒的高光。
他永遠也無法像流川楓那樣打球,他會去成為普通的上班族,只是偶爾回憶過去,他會記得,自己也曾在球場上,贏得全場歡呼。
木暮的籃球生涯就是那句話的真實寫照:
「真正的英雄主義,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05」
這部連載了6年,被我們記了20年的漫畫,書中的時間其實只有4個月。
1996年的《周刊少年JUMP》第27期上,在所有人屏住呼吸的注視中,櫻木花道以一記普通的中投絕殺了前兩屆的全國冠軍山王工業,湘北完成了驚天逆轉成功晉級。
然而故事沒有繼續,井上用一筆帶過的方式,交代了湘北在接下來的比賽裡慘敗給了愛和學院,從而被淘汰出局。
故事以戛然而止的方式迎來了大結局。
即使萬人請願,井上雄彥依舊拒絕了繼續畫下去。
「這就是我能想到最好的結局了。」
確實,一切停在那個熱血的夏天再好不過了。
因為接下來,是現實的部分了。
曾經籃球場上的大魔王「魚柱」要回家繼承家業,他告別了籃球和隊友。
赤木剛憲沒有得到他期待的大學招募,他離開了籃球隊回到教室開始備考。
櫻木花道在比賽中受了很嚴重的傷,他一邊養傷一邊做著復健。
流川楓也沒有如願去到NBA……
這是2004年,漫畫完結多年後,井上雄彥在教室的黑板上畫下的結局。
如果是當年看,或許會不喜歡這個結局:為什麼他們不能一直贏下去,為什麼這個夏天不能一直延續?
可是許多年後,知道這版結局,也知道了井上雄彥的用心良苦——
漫畫裡的世界到此為止了,接下來的人生請盡情去過吧。
就像隨著湘北的落敗,他們的夏天結束了一樣。隨著學生時代的結束,我們最喜歡的夏天也結束了。
再也沒有暑假,再也沒有交換讀漫畫書的朋友。
時間久了,朋友不再聯絡,身邊的人談家庭、工作、生活,卻不再談起喜歡的漫畫。
現在,漫畫完結的25年後,《灌籃高手》要開始為年輕人續寫他們的故事了。
如果你現在向曾經的朋友發一條微信:「灌籃高手要拍電影了!你知道嗎?」
會收到怎樣的回覆呢,是一起激動期待?
還是被笑話:你怎麼還想著看漫畫?
你有想一起繼續追逐那個夏天的人嗎?
原標題:《《灌籃高手》的結局,25年後我們才看到……》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