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臨近尾聲,始料未及的疫情讓人們放慢了生活和工作的腳步,外部環境的巨變也催生了中國市場中的新格局。這一年,市場的運轉模式與人們的生活方式被永久地改變著。受到經濟擠壓的各行各業紛紛踏上了數位化的自救之路,線上化成為新常態,遲遲不散去的疫情陰霾也加劇著人們對於健康的焦慮指數,讓醫療產業成為了資本押注的熱點。被2020年重塑的世界裡,我們應該如何做好準備?
2020年12月22日,36Kr Global 旗下英文媒體 KrASIA 舉辦了「Magnify 2020中國產業觀察年度峰會」,邀請到了來自中國消費、企業服務、教育與醫療賽道的優秀企業家與擁有豐富經驗的傑出投資人,以圓桌對話交流的形式,向所有關注中國市場趨勢的觀眾展示了蓄勢待發的技術力量與高速迭代的新商業模式,以豐富的行業經驗以及市場洞察共同把握未來趨勢命脈。
以下是本次年度峰會的內容回顧,希望嘉賓們的真誠分享可以帶給大家新的啟發。
消費圓桌
消費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更是刺激經濟增長的強大動力,雙十一的持續火爆給中國消費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而青年一代的個性消費者也為市場帶來了新動能。在消費圓桌的討論中,36氪副總編、未來消費總裁全昌連就中國消費市場現狀與趨勢對話三位嘉賓。
2020年,新的食品初創公司通過線上直接銷售顛覆了行業慣例,與此同時新冠疫情卻讓實體門店紛紛關閉,使雜貨鋪、餐館等線下業態蒙受了巨大的損失。華映資本主管合伙人王維瑋表示,「行業內的兩極分化加速趨勢將持續下去,那些抓住了2020年機遇的人,明年會做得更好。」 與此同時,他認為疫情衝擊對於消費市場也並非全無益處,因為市場資源在壓力下被動重新合理分配,並且激發了更多中國品牌出海的決心。
藉由數位化管理和集中運營,湯先生同時開展了堂食和外賣業務,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營運風險。「品牌不能完全依賴外賣,一來平臺收取的佣金會越來越高,二是流量會完全被平臺所控制。但只提供堂食也不行,收入波動過大。」 湯先生聯合創始人朱文靜表示。
與許多在餐飲業深耕多年的的資深人士不同,朱文靜和 AKOKO 創始人兼 CEO 柯柯此前並沒有太多行業經驗。「我們可能沒有多年專業經驗,但是在嘗試新營銷渠道及進行工作流程迭代時,更熟悉網際網路生態的團隊可能會表現得更大膽,也能更迅速地應對變化。」 柯柯說。
「觀局者明,好的消費者洞察一般來自行業之外的局外人。」 王維瑋表示,「隨著新冠疫情的放緩,餐館及食品業將逐漸復甦。許多線下品牌都在優化未來布局,尤其在下半年,我們看到擴張勢頭非常強勁。」
企業服務圓桌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加速了中國企業數位化的進程,同時大力推進了企業服務產業的發展,以高效、低成本和遠程為亮點的協同辦公軟體等細分賽道正在飛速成長,而城市運維和工業場景中物聯網解決方案也備受矚目。在企業服務圓桌中,KrASIA 與戈壁創投的合伙人胡唐駿,中國 RPA+AI 賽道領軍企業來也科技 CTO 胡一川以及專注新基建物聯網解決方案的升哲科技副總裁付劉偉進行了交談,並對於人機協同時代的到來以及中國企業服務產業的發展報以樂觀的態度。
截至2020年3月底,釘釘擁有超過3億用戶,字節跳動也推出了工作軟體飛書,為居家辦公的白領們提供了協同工作的利器。在巨頭入場的企業服務賽道中,胡一川和付劉偉都認為這是一種對行業發展有益的現象,可以幫助教育市場了解企業服務的價值所在,並為小型初創企業提供了市場基礎。胡唐駿認為:「巨頭無法大規模提供定製服務,成本太高,因此更多的定製服務機會留給了專業垂直市場的中小型企業。」
針對 B2B 服務定製化與通用化之間的平衡問題,付劉偉認為,升哲科技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中包含一個基礎中間平臺,無論是旅遊項目還是農業項目,都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對其進行修改。 「在基礎平臺之上,我們可以為不同的場景提供各種應用程式,因此不會影響可擴展性和執行力。」
在獲客方面,企業服務公司的客戶集中於大企業以及政府,胡一川認為,來也科技採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法,收集了來自各個行業的客戶對產品迭代的反饋,同時還向開源社區發布了其軟體的免費版本共襄體驗,從而讓用戶在真正購買來也科技產品之前就擁有一定粘性,繼而發展為企業客戶。
圓桌的最後,三位嘉賓對中國企業服務賽道寄予厚望,並堅信目前產業發展依然處於初期,市場競爭未飽和,大量的機會尚未被挖掘。胡唐駿也表示,戈壁創投非常看好企業服務賽道,中國在一些細分領域很可能會出現類似美國 Salesforce 一般體量的行業巨頭,與傳統重視技術的網際網路生態不同,他將更加關注那些擁有深度行業洞察的項目,並考察創始人是否真正了解他們的能力。
教育圓桌
2020 雖不是教育產業的爆發之年,但大額投資事件頻發讓人們對教育產業保持關注。在本次的圓桌環節中,KrASIA 對話行知資本 (新東方產業基金) 管理合伙人趙徵,豌豆思維創始人兼總裁於大川以及鹽趣科研教育的創始人曾詩然,對中國教育產業的發展趨勢以及市場現狀進行了剖析,並根據自身經驗闡述了對教育本質的理解。
趙徵表示,中國龐大教育市場背後的主要增長動力包括龐大的學生數量、不斷增長的中產人士、家長強烈的支付意願、不斷進步的技術,資本的流入以及政府的支持。一二線城市市場相對飽和,未來發展空間將持續下沉。而曾詩然則表示,科研類教育賽道是一個比較新穎的切入點,未來需求的增長值得期待。
今年教育行業的燒錢大戰如火如荼,獲客成本不斷上漲,但於大川認為獲取用戶的最佳方式不是通過廣告,以豌豆思維成功的經驗來談,吸引用戶主要是通過口碑推薦,而廣告只會消耗現金而不會產生有意義的回報。於大川還談到,他親自解散了豌豆思維的廣告團隊並把重心轉移到運營,但用戶留存率和推薦率均超過85%,「服務好一個老客戶勝過拓展十個新客戶。」
圓桌的最後,三位嘉賓對於疫情後的教育產業發展趨勢展開討論,於大川認為疫情帶來的習慣改變具有慣性,教育線上化是大勢所趨。而在這場大洗牌後,一些細分教育場景面臨挑戰,曾詩然表示,出國留學的人數不會急劇下降,但建議相關教育服務機構調整供給策略,引入更多優質的國際教育資源,從而使那些受疫情影響無法出國繼續深造的學生,可以不間斷地進行學習和自我提升。趙徵則認為,他持續看好剛需市場,並認為未來教育產業的發展趨勢是資源均衡。
醫療圓桌
後疫情時代,隨著健康意識的覺醒、消費行為的變化和醫療技術的創新,醫療賽道受到了資本的青睞和巨頭的看好。在醫療圓桌中,超聲手術刀製造商厚凱醫療的 CEO 史文勇,腫瘤精準醫療企業泛生子 CFO 徐策以及專注於醫療賽道的藍馳創投執行董事秦禎共同分享了對於中國醫療產業的洞察。
徐策認為,醫療賽道的火熱擁有眾多鋪墊因素,包括疫情肆虐、技術本身的高速發展以及國家精準醫療的政策扶持等。在癌症細分領域,他認為,泛生子的早期肝癌篩查技術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中國擁有近一億的B肝病毒攜帶者,是患肝癌的高危人群,市場基礎是非常龐大的。而秦禎認為,疫情觸發了遠程醫療和疾病診斷的需求,是診療技術發展與醫療市場繁榮的重要驅動力,而整個產業在技術的驅動下邁向新階段,比如基因編輯、細胞療法等。
在探討值得關注的細分賽道時,史文勇認為,一批中國公司正在開發手術機器人系統,或將成為醫療設備領域的重大突破。秦禎表示,圍繞著中國基本醫療保險體系和消費者對健康服務的需求升級,藍馳創投將持續關注基於垂直服務網絡的健康險產品創新和健康管理相關的機會。與此同時,認知或行為疾病等領域的創新數字療法也是值得關注的細分賽道。
圓桌的後半程,針對產品同質化嚴重的問題,徐策強調了核心技術的重要性。他表示作為國內首個獲得美國 FDA 「突破性醫療器械」 認定的癌症早篩產品,泛生子有兩個優勢使得產品無懼競爭,「首先是產品的優越性能,超越了傳統的臨床標準;其次,高度便捷。」 而面對國際品牌壟斷現狀下的國產替代問題,史文勇認為研發與營銷人才的缺失是一大痛點。因醫療科技行業通常需要較長的研發周期及資金投入,厚凱醫療也非常重視資金籌備。
KrASIA 設立於新加坡。自 2017 年成立以來,產出超過 3000 篇的英文作品,全網累計流量達數千萬。背靠 36 氪在中國新經濟強大影響力與全面亞洲站點布局,KrASIA 通過報導中國新經濟動態、創業公司分析、市場趨勢解讀等專業內容,迅速發展成為報導中國新經濟領域內容最多,最專業權威的英文媒體,是全球英文讀者獲取中國商業內容的首選渠道,成為中國創新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