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鵬其實早已擺脫了主持人的身份,轉型娛樂圈,而且從喜劇片演員完成了類型片導演的華麗轉身。
從《煎餅俠》、《縫紉機樂隊》到攜手好友柳巖的《受益人》,大鵬的導演功力漸漸得到了市場和專家的認可。
特別是《受益人》,他不但打破自己的銀幕「諧星」形象,還讓柳巖獲得了角色上的突破,堪稱雙贏。
這次參加《演員2》,很多人誤解了他的角色,大鵬並非單純的主持人,而是「發起人」,前期,他幫助演員適應角色,其實也執導了部分演員的表演;後期負責天使劇本部分,他作為導演在創作上實現專業表達,幫助首輪被淘汰的部分演員,「復活」他們進入下一輪。
第二輪中,陳凱歌、趙薇、爾冬陞、郭敬明四位導演將帶領自己的演員分別拍攝兩部作品。而大鵬作為從第一輪被淘汰的演員裡選擇了倪虹潔、黃夢瑩、張逸傑出演他創作的「天使劇本」。
不得不說,大鵬的「天使劇本」《花木蘭》非常出彩。故事以女性視角反思戰爭,刻畫了一個「中年版」的花木蘭,對於個人身份的焦慮,以及戰爭的厭煩。
中年花木蘭地位不斷高升,從「替父從軍」的小兵榮升到了「萬人敬仰」的將軍。但她的內心卻十分厭戰,經歷了「一將終成萬骨枯」的撕裂後,她無比渴望回歸平靜,但現實狀況已經讓她無法找回過去那個花木蘭的影子。
影片開場就是將軍花木蘭在「磨劍」,她通過這樣的方式計算斬殺的人數,提醒她戰爭的血腥和殘酷。
就在她無奈憤悶之時,敵軍柔然派來的女殺手進入到了她的軍帳內,與花木蘭將軍形成了「鏡子式的對照」。
柔然女殺手同樣「替父從軍」,抱著必死決心前來刺殺。兩位「花木蘭」一番交手,完成了打戲部分,隨後中年花木蘭「開導」年輕花木蘭,希望她放下仇恨,原來戰爭,享受她本該有的愛情和幸福生活,完成花木蘭將軍再也無法實現的夢想。
眼看就要兩位花木蘭可以「握手言和」,柔然女子可以過上全新的生活,但意外降臨,故事依然以悲劇落幕,一時間令人心碎不已。
大鵬執導的《花木蘭》是其他8部導演作品中,故事最為完整,且電影感最強,運鏡豐富,人物豐滿,結構完整,主題分明的作品。最新一期節目裡,《花木蘭》在與四位導演執導的8部影視化作品同場比拼中獲得第二,並且獲得了其他4位導演的一致好評,爾冬陞更是讚不絕口,狠狠誇了大鵬一把。
大鵬承認,「天使劇本」環節是當初打動他加盟節目最主要的原因。但節目組一開始希望他拍攝擅長的喜劇片,比如翻拍《瘋狂的石頭》。但大鵬從來不想呆在舒適區,他堅決不拍喜劇片,而且希望強調動作元素。一開始,他希望挑戰《殺破狼》。翻拍片中吳京和甄子丹的經典巷戰。
但倪虹潔被淘汰,讓他突然改變了計劃。大鵬非常喜歡倪虹潔的表演,於是開始考慮倪虹潔演什麼角色合適,這時他想起了不久前去看的一部電影《花木蘭》,然後開始對故事進行了改編。為了保證倪虹潔的發揮,他還選定了前面幾輪,與倪虹潔有對手戲的黃夢瑩,還有與黃夢瑩有合作過的張逸傑。
倪虹潔與黃夢瑩在《梅蘭芳》中有激烈的對手戲,而張逸傑與黃夢瑩在《情深深雨濛濛》裡有愛情戲。大鵬執導的《花木蘭》就此確定了三位人物之間的關係,算是給了演員「二次」發揮的機會。
倪虹潔演的花木蘭內斂卻更有感染力,但她一改之前被質疑的「用力過猛」,程式化的表演,有了一種「暗流湧動」的「巧勁」。
另外,舞臺本就是戰場,倪虹潔經歷過很多,她「打過勝仗也嘗過敗績」,她最後在舞臺上的無助、渴望、不甘心,就跟打仗的心態是一樣的,這是她演花木蘭的支點,她其實就是花木蘭。
而黃夢瑩出演的「年輕版」花木蘭與她正好形成對應關係,兩個經歷類似但年齡不同的女性在殘酷的戰爭中相遇,既是生死之敵,也有共情共鳴。既是一種舞臺對照,亦可以隱喻現實情況。
大鵬的改編是成功的,即便是他請來的配角也都非常出彩。他不但成就了演員,也讓自己的導演功力得到了肯定。這種雙贏是難得的,而不像某些導演「只需要自己的角色,不需要演員的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數導演給出了象徵著「鼓勵」的S卡,保護了年輕有未來的演員,卻把中生代演員置於不顧。而大鵬卻通過「天使劇本」保住了倪虹潔,這也讓節目找回了初衷,讓有實力的演員不因為流量和年齡而遭遇邊緣化的困境。
大鵬一開始遭受了些網絡非議,但這部作品推出後,相信他的網絡風評會迅速逆轉,大鵬的人品和才氣都將獲得認可。
沒有節目是完美的,也沒有完美的演員,但重要的是改變和堅持的勇氣,以及努力不留下遺憾。
就像大鵬自己對參與節目的評價:不委屈,有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