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搞麼事情,適當最好,不能太過;若是把事情做過了頭,那肯定就會物極必反了。
近些年,老人過世,臨出殯前,喪屬都興找來個吹吹打打的樂隊在家門口熱鬧一番。你還莫說,那樂隊的小號一吹,架子鼓一打,還真是鬧出了點「白喜事」的氣氛。是唦,人這一世,嚎嚎啕啕地哭著來,吹吹打打地送著走,總算是來也熱鬧,去也喧譁。同時,熱熱鬧鬧地送老人走,也表達了後輩們對老人的一片孝心。只不過,現在這種「鬧喪」的場面似乎有了越鬧越大、攀比擾鄰的態勢。
六渡橋的哥哥住在武漢老城區的一個老小區內,雖然現在的街坊們都住進了樓房,但生活習俗和文化氛圍仍停留在30年前住平房的過去:街坊們說話仍然像吵架,見面表示親熱開口就罵人;而且相互還都有點不服輸,你屋裡送老人搞得熱鬧,我屋裡比你搞得還要熱鬧。這不是,昨天晚上,又有一家辦喪事,鬧得是河翻水濫,搞得深更半夜還不收場,莫說睡覺了,小伢連作業都做不成!像這樣的大型「歌舞晚會」,我們這裡已經連著「演」了好幾盤。
晚上7點半鐘,「大型晚會」正點拉開大幕。那些請來的「專業喪葬演員」開始粉墨登場了,有歌有舞還有朗誦。《哀樂》過後,首先上場的是一個頭扎白巾,滿臉塗彩的男演員。他一口彎管子普通話的朗誦本來是悲悲切切的,卻引來圍觀者一浪高過一浪的笑聲,比說相聲的還來彩。
接著,「歌唱家」們一個接著一個輪番「轟炸」。當然少不了那幾首保留曲目:《想起往日苦》《真的好想你》《常回家看看》。《想起往日苦》倒還有點像《二泉映月》,讓人悲從中來;《真的好想你》也讓人追憶故人,緬懷逝者; 《常回家看看》就很有點讓人打寒戰了,老人家要真是常回家看看,你們家還不雞飛狗跳,滿屋子不得安寧?接著一首更是不得了,《好漢歌》一唱,開始祝願故去的老人「風風火火闖九州」了,您家們說嚇不嚇人?
再往下唱,更是「戲不夠,愛情湊」:「愛你一萬年」「忘情水」「對面的女孩看過來」「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直到轉鍾,「愛情戲」還冇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