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影片注入靈魂,就像你站在懸崖邊,縱身一跳,只要你堅信你可以做到,你一定會在落地摔得粉身碎骨之前長出翅膀飛起來,一定會飛起來的 。
——範立欣
用影像講述真實的故事
七年前,一部名叫《歸途列車》的紀錄片在聖丹尼斯電影節首映,結果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國外媒體紛紛高度評價該片,而《歸途列車》也在眾人的注目下,拿下了一個又一個國際大獎。然而,這部聚焦中國農民工家庭和留守孩子與父母矛盾的作品在國內卻聽到了不同的聲音,有人說「家醜不可外揚」,有人對片中不加掩飾的真實,對揭露中國數以億計群體生活的做法感到質疑。顯然,這部社會題材的作品深深刺痛了某些人的玻璃心,而這也恰恰說明,《歸途列車》是一部很有力量的作品。
談起這部作品,有一個名字就不得不談。
範立欣
《歸途列車》的導演,憑藉此片他成為中國首位獲得美國艾美獎最佳紀錄片和最佳長篇商業報導獎兩項大獎的導演,繼李安後第二位闖入美國導演工會獎評選的華人導演,成為獲得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節伊文思大獎的首位中國導演。一手打造出《歸途列車》的範立欣同樣處在了輿論的暴風眼中,圍繞著他,有褒獎就有貶低,但這些對於範立欣來說,都只是過眼雲煙。他在乎的,只有紀錄片本身。
《歸途列車》前後歷經三年拍攝,三年裡,範立欣和他的團隊跟蹤拍攝主人公一家的生活,從城市到農村,從農村到城市,這期間雙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跟蹤記錄的道德操守有一條是不幹涉或影響拍攝對象的主觀行為,但往往紀錄片創作者會陷入矛盾的陷阱中:拍攝對象遇到危險要不要去解救?遇到困難要不要伸以援手?但在大多情況下,拍攝者往往很難簡單地選擇某一標準,在幹涉與不幹涉之間,拍攝者往往有一個微妙、難以把握的分寸。
在春節拍攝的時候,從城裡趕回鄉下老家的夫婦與留守家中的女兒發生了衝突。一方是正值青春並長期缺少父母關愛的女兒,另一方是愛女心切卻不得章法的父母,矛盾逐漸升級,最終演變為肢體衝突。範立欣此刻面臨著抉擇:一面是自己感情深厚的一家人,這種時刻理應上前制止;而另一面,攝像機正在拍攝,而這樣的場景對於揭示片中人物關係起著核心作用。他猶豫了十幾秒,還是上前拉開了已經廝打的父親和女兒,他說:「內心承受不住。」
「生活本身就是無序的」,無序的生活才需要用攝影機記錄下來。面對一次次突如其來的狀況,範立欣經受著不同尋常的考驗,也漸漸磨礪出他無所畏懼、知難而上的性格。他告知自己,要先做一個善良的人才能做紀錄片導演。上前拉開廝打起來的父女,不是對當下情感的妥協,而是基於對拍攝者的愛,將愛投射到拍攝對象的身上,不管他是人還是物,這樣才能看到對方的力量和光芒。
而《歸途列車》所引發的輿論話題也一直伴隨著這部作品和他自己,無論是大眾所爭議的拍攝對象還是影片的過度真實。深陷其中卻又問心無愧,範立欣始終堅持著「用影像來講述真實的故事」。《歸途列車》之所以能夠獲得國際和國內大部分人的認可,就是因為它最受爭議的地方。當然,範立欣可以拍一部皆大歡喜的紀錄片,但在他看來,那不叫紀錄片。從頭到尾,對於真實的追求是他的信條,哪怕這期間遇到再多阻礙,他都從未妥協。其實底線人人都有,但不妥協,不見得人人都能做得到。
不怕誤解,我還是我
範立欣的故事沒有結束,他的身上永遠充滿了話題。如果說《歸途列車》讓人們認識了範立欣,那《我就是我》徹底將他推向了輿論的最前端。
2014年的夏天,隨著《快樂男聲》的熱潮,《我就是我》在影院正式公映。這部記錄一群性格各異但同樣懷抱音樂夢想的少年參加《快樂男聲》的選秀之路,在短短的150天裡經歷了一場青春蛻變的紀錄片從一放出風聲就被打上了「粉絲電影」的標籤。而一向將鏡頭對準草根群體這次卻轉型到選秀歌手的範立欣也被網友炮轟「丟掉了清貧,向票房低頭」;更有網友看到「快男」兩字就怒評一星。而其票房的慘澹也似乎給了人們更「有力」的證據來證明這部紀錄片的失敗。
範立欣明白自己在做什麼,他也當然明白或許把《我就是我》拍攝的腦殘一些,才最有可能大賣。如果非說《我就是我》是粉絲電影,那「票房是唯一指標」就成了傷害粉絲電影的罪魁禍首,它使粉絲電影永遠處在幼稚的層面,放棄了深度挖掘,而《我就是我》讓大眾看到了所謂的「粉絲電影」的深度與廣度。當然,很多人都停留在了對作品本身最淺薄的了解和解讀。範立欣期待將90後年輕人對社會、夥伴、夢想的追求解釋給每一位年長的人,期待90後可以從影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但題材的特殊性和人們對其固有的標籤性掩蓋了他的初衷。
「那就交給時間來衡量。」範立欣很少做出解釋,更不會對公眾開炮。他的選擇就像當初《歸途列車》一樣,堅持自我,沒有可以迎合任何群體,不向反對的聲音妥協。從這點來看,《歸途列車》和《我就是我》是兩部很任性的作品,就像範立欣一樣。從來沒有因為質疑或批評而放棄自己的原則,他說:「人生最美的一瞬間是你爬到山頂的時候,那個時候你回頭來看,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永遠是不妥協的記錄者
永不妥協,這樣的詞來形容範立欣再合適不過了。他和他的作品從某種意義來說,極大程度地諷刺了當下太多趨炎附勢、毫無原則的人們。 我們看到了許多人躲在屏幕後面,敲著鍵盤,對整個世界放肆妄為。但真正的巨人,更願意用行動來說服別人。哪怕知道前方布滿荊棘,再多的阻撓只會讓腳步更加倔強地向前。範立欣用行動和作品讓全世界看到了他的不妥協,不惑之年的他依舊倔強。
或許在你身邊就有像範立欣這樣的人,或許你就是這樣的人。始祖鳥誠邀您分享你和你身邊的鳥人故事,用真實的故事感染更多的人。帶給每一個內心還有一絲倔強的人力量,讓更多的人成為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