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可謂是近年來火熱影視市場最成功的開年大劇,除了有楊冪、趙又廷主演這樣的熱點話題之外,其實讓這部仙俠劇備受好評的就是其中那些優質的影視歌曲,就像插曲——《繁花》。
講真,過往的國內影視產業並不是太重視影視音樂搭配和製作,甚至出現古裝劇裡配現代都市情歌的情景,完全處於一種視覺和感受分離的狀態。隨著近幾年影視劇製作體量的增大,也隨之帶到動了影視歌曲製作這個行業,各方對影視歌曲的配套製作越來越重視,並且除了邀請明星演繹這樣的傳統方式之外,還多了許多真正的影視劇歌曲量身定造。
作為中國特有劇情形式的「仙俠劇」,除了畫風上的美侖美奐,古典的東方愛情故事,以及和西方騎士精神比肩的武俠俠義,更能讓人真正回到記憶原點的古代中國。所以仙俠劇不能缺了仙俠曲,它往往可以成為仙俠劇的另一支鏡頭,讓感官起到一種真正身臨其境的作用。從《花千骨》到《琅琊榜》再到《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每部劇都能形成熱點,像《古劍奇譚》一部劇,就捧紅了不少演員。但另一方面,與這些電視劇熱銷形成反差的,則是國內古風領域的配套優秀音樂人,有點供不應求。
在這幾些年關於仙俠和武俠的影視劇歌曲作品中,董貞這個名字讓你並不陌生。《新笑傲江湖》的插曲《了結》,《蘭陵王妃》的主題曲《彼岸》,《神武趙子龍》的插曲《山之高》和《成佛》,其它像《秦時明月》之空山鳥語片尾曲《夢太晚》,遊戲《誅仙》的主題曲《相思引》,就都是董貞的作品,不僅演唱,大部分開親自創作。
而古風仙俠類的音樂對於董貞來講,並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創作,更是一種血液和生活。無論是參加各類節目,還是此前發行《白素貞》專輯的發布會現場,她本人也都會以古風的形象亮相。人與歌,身與曲,高度融合了。
不過,此古風又非彼古風。作為這幾年非常流行的一種風格,現在的古風,其實已經有了很多定製化的傾向。無論是音樂上的古典情韻,還是歌詞上的詩詞體,都已經成了一種工業式的標配。久而久之,這種類型的作品一聽到,就能讓它知道是古風,但也僅僅只是一陣風而已。它能夠吹撫你的耳朵,卻無法吹進你的內心。
董貞的創作和演唱,不是這樣的。
比如這首《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的插曲《繁花》,除了唯美浪漫的古風之外,作品更重要的還是其中的溫度和情意,這就會讓人覺得作品本身,不會給人一種疏離感。而一首好作品固然好的詞曲是必須要具備的要素,但實際上有形詞曲之外無形的情感和意境,才是讓作品升華的關鍵。
在《繁花》這首作品裡,不僅是董貞自己在音樂裡入戲,那種顧盼流邊、重逢相見的場景,同樣也會引發聽者的共鳴,讓聽者和歌者一起入戲。再遠的古代,再陌生的江湖,卻也改變不了一個事實,那就是都會有兒女情長、思念留戀的一面,無論相隔有多遠,人類的感情也總是共通的。所以,《繁花》之所以能夠打動人心,就是因為董貞將這種共通的感情,以非常細膩的方式表達出來。
董貞的聲線也和歌曲一樣感性。和那種過度戲劇化、戲曲化的古風相比,董貞沒有用學院化的炫技,以及人為刻意地製造一種戲劇感。中音區的聲線和演繹,不僅充滿了感性和磁性,也有著讓更多人接受的本色溫度。而東方女性特有的千轉百回,更讓作品充滿了一種江南水鄉的細膩和溫潤,在東方的柔軟和現代流行樂的張力間,取得一個很好的平衡。
其實在董貞這首《繁花》裡,既可以讓人聽到那種古風獨有的雅致意境,還能夠聽到八、九十年代如孟庭葦、萬芳、陳慧嫻那些玉女歌手的味道,那種對於如今這個喧囂都市來講,近乎於古典的純真玉女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