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含義完全相反的兩個成語,這兩個成語國人都理解錯了

2021-01-12 正觀歷史

  中國歷史文化博大精深,詩書、成語等都是先輩留給我們後人的瑰寶,比如成語,數千年歷史長河中,衍生的成語不知凡幾。現今生活中,成語是我們不可或缺的一類詞組,成語也是中國歷史文化一大特色。今天我們聊三個成語,三個古今意思完全相反的成語,國人都理解錯了。

  一、《風賦》"空穴來風"

  空穴來風起源於戰國時期,當時文人楚玉(古代四美男之一)和楚襄王一起前往蘭臺宮漫步,突然一陣涼風襲來,楚襄王就敞開衣襟說到,"真是舒服,此等涼爽之風,百姓能和我一起共享真幸福",楚玉就順著楚襄王的話回到"這風那是平民百姓能享受到的,這風只有你才能享受,百姓怎麼有資格和你一起享受"。

  楚襄王就是在自誇,誇自己把國家治理的妥妥噹噹,百姓才得以安穩幸福。楚玉就順著楚襄王的話語把他給譏諷了一頓。

  空穴來風原意本是"一件事情的發展結果都有它必然的原因。都是有根據的",到清末時期"空穴來風"一直都是原意,直到近幾十年才被完全曲解,變成"一件事情的發展完全沒有任何根據,就是無中生有",換言之就是說"瞎扯淡"。

  二、《莊子·外篇·達生》"呆若木雞"

  呆若木雞出自《莊子·外篇·達生》,戰國時期,有一個非常出名的訓雞高手"紀渻子",只要是紀渻子訓練的雞,戰鬥力都是爆表,沒有一隻雞是其對手。當時新一屆鬥雞比賽馬上就要開始,齊王想奪得冠軍,便找到紀渻子,讓他訓雞。

  十天後齊王便迫不及待的找到紀渻子"訓練進度如何?"紀渻子回到"此雞自視甚高,太驕傲了,還需要一段時間"。

  又十天,齊王再次找到紀渻子"訓練進度如何?"紀渻子回到"還是不夠淡定,只要有點動靜它就過激",當時齊王心裡就很疑惑"戰鬥雞不是要越過激越好嗎?為什麼要把雞訓的越來越淡定呢?"

  又十天,齊王再次找到紀渻子,還沒等齊王問話,紀渻子就回到"大王,雞我訓好了。"

  當齊王帶著自己的戰鬥雞去比賽時,總感覺哪裡不對,別的戰鬥雞都是鬥志昂揚,他的雞就站在那裡發呆,當齊王戰鬥雞上場比賽後,卻發生一件怪事,雞往場上一站,其它戰鬥雞就都被嚇跑了......這又是為什麼呢?

  究其原因,說明紀渻子訓練的雞氣勢太強,只靠氣勢便贏的比賽。

  呆若木雞原意則是"不管遇到任何事情,都十分淡定,面不改色",是一個高級的褒義詞。現今呆若木雞與原意卻完全相反,形容一個人呆、傻、愣,就好比一隻木頭雞。

相關焦點

  • 這幾個成語要是出現在高考題中,很多人抓破了腦袋都不會做
    理解這個成語的關鍵是要弄清什麼叫「刊」。刊的本義是砍伐,《尚書.禹貢》:「隨山刊木。」引申為削除(錯字),修改。古人把字刻在竹簡上,有錯就削掉。晉杜預《春秋左氏傳集解序》:「刊而正之。」再引申為雕刻書版,排印出版,如「刊行」「刊登」「刊載」。「不刊之論」的「刊」就是修改的意思,「不刊」就是不容更改。
  • 這些常用成語的來源故事,與現代含義完全不同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不自覺地用到成語,比如畫龍點睛、沉魚落雁等等,但是是誰畫的龍,又是誰的美貌讓魚兒下潛、大雁跌落?關於這些細節就不甚了解了。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常用成語的背後故事,這些成語的初始含義也與現在截然不同,歡迎大家收藏分享哦。
  • 有一個成語,古今釋義截然相反,它古代是捧人的,現如今卻是罵人
    今天我們來講一個成語,別看這個成語只有四個字,但是這個成語蘊含的知識卻是非常多的,它最特殊的地方在於古今釋義截然不同,古代這個人見人愛,但是演變到現在,這個成語竟然成為了一個罵人的成語了,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成語呢?
  • 《瘋狂猜成語》面面兩個面字是什麼成語 答案大全匯總
    導 讀 瘋狂猜成語兩個面的答案很簡單,仔細觀察會發現兩個面下面有三把刀,也就是說這道題目的答案是兩面三刀,機智的玩家們你們有沒有隱約間猜到呢?
  • 歪歪兔童書館:《把成語用起來:一讀就會用的分類成語故事》
    每個成語故事還設計了多個內容豐富的知識版塊,可以起到拓展知識面、強化成語學習、加深記憶理解的作用。該書所收成語,全部標出最早出處,包括書名、作者、時代以及原文等,讀者可對照閱讀出處原文和故事中的改寫部分,提高文言文閱讀水平。成語釋義包括對難懂字、詞的解釋,詳細解釋成語的本義及引申義,便於讀者完整理解成語的含義。
  • 四個被誤會千年的成語,原意無關風月,如今意思卻羞於啟齒!
    大部分的成語都是古代文人墨客所傳下來的,而有些則是引用了名人的典故。但是由於這些歷史故事距離我們較遠,其表達的含義也發生了些許變化。人們口口相傳的使得這個成語完全從一個褒義詞變為了貶義詞。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來盤點一下這些成語吧!
  • 盤點那些古今意思相反的成語,最後一個你肯定不知道!
    今天咱們來看看那些古今意義大不相同的成語吧!一: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現在的意思就是形容人比較自私,為了自己利益。那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是什麼呢?這句話出自《佛說十善業道經》「人生未已,天經地義,人不為已,天誅地滅」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人來到世間是為了真正的自己而修行的,你如果不修習自己的德行,連天地都容不下你!這樣看來是勸說什麼要具備良好的品德,與現在的自私自利還真是相差甚多!
  • 學習成語中的文言文
    本文是我的原創書《學成語 ,通文言》的編寫體例編寫體例1.本傳共收錄成語5000 餘條,主要是針對高考大綱要求的120個(本書加入7個,實為127個)實詞。需要特別說明的是:虛詞由於數量少(高考考綱規定只有18個),用法過於靈活,相關成語數量巨大,不便一一解釋,故未加收錄。2.本書收集常見成語為主,在全面展示該字的各個義項的同時,為突出文言文古今異義特點,也選用了不常用的成語(包括常見的詩詞、名句、格言)。個別意項實在無法找到成語,則作闕如處理。
  • 這100個成語,很多人都用錯了...
    這100個成語,很多人都用錯了...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成語具有簡潔
  • 瘋狂猜成語:連董卿都理解錯的成語,你答對了嗎?
    大家好,我是成語小糖糖。中華語言文化博大精深,成語更是文化中的精華,無論說話還是寫文章,成語的使用都會給人一種文藝的高級感。在日常生活中並沒有白話文用的普遍,所以很多人也曾經在成語上犯過錯。中國中央電視臺節目主持人,著名的「金色三分鐘」充分展現了她的才華。
  • 7張圖片7個成語典故:有兩重含義,言行不一,代表了另一個成語
    看到第一張圖片,大家都可想到男人,謎底是:口是心非。大家網上都是男人是大豬蹄子,都是口是心非。小編還是要說一下,那只是少數。這個成語來源於漢·桓譚《新論·辨惑》:「如非其人,口是而心非者,雖寸斷支解,而道猶不出也。」
  • 這三個成語,經常在生活中出現,往往容易讓大家理解錯誤
    這三個成語,經常在生活中出現,往往容易讓大家理解錯誤。中國的成語博大精深,淵源流傳,已經成為我們傳統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語多為四個字,也有三個字,五個字,乃至於七個字以上。這些成語大都是凝結著古代人的智慧,它們分別可能代表是一個故事,也可能代表是一個典故。這些成語經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如果加以運用,不僅能提升自己的才華,而且還能讓別人對你刮目相看。但是有時候,我們經常也對一些成語望文生義,用了之後,錯誤百出,同時讓人貽笑大方。
  • 《瘋狂猜成語》面面兩個面字打一成語答案一覽
    導 讀 瘋狂猜成語中圖片上出現的提示,有時候數量和位置都是非常關鍵的信息。譬如一個字出現了幾次,它有幾個特殊的地方。
  • 上下其手這個成語,真的是代表「猥瑣」嗎?其實很多人都用錯了
    因為這個成語聽起來太過於生動形象,而人們又習慣性地從字面去理解成語的意思。於是上下其手這個成語,就成為我們所唾棄的騷擾行為所量身定做的一個成語。比如以下幾個例子,都是各大主流媒體曾經刊載過的:2013年的《南方日報》曾說:「小販上下其手既掐脖子又抓命根,城管協管員發出慘叫」。
  • 成語辨析的10大方法
    成語辨析的10大方法方法一 注意關鍵字詞 防範「望文生義」望文生義,即只按照字面意思來理解成語的含義,不了解成語的確切含義,僅從字面上去牽強附會,造成不確切的理解②每屆奧運會之後,都有一大批為國爭光的體育健兒在國人中名噪一時,這也使體育愛國的情懷在一大批國人心目中潛滋暗長。③江西某民辦教育機構漠視教育理念,對學生耳提面命,惡言相加,甚至存在罰站、打戒尺、打龍鞭等體罰行為。
  • 小學生寫作文用錯成語,語文老師笑到肚子疼:這分明就是「段子」
    陽傑心想:我一口氣便用了三個成語,這可是相當的厲害呀,老師肯定會給我打高分!接著又喜滋滋地介紹了父母的身份:「每天在工地上指手畫腳的一定有我的工程師爸爸,我的媽媽呢,每天都在商店裡招搖撞騙,你肯定猜到了,她是一位售貨員……」讓陽傑沒想到的是,他信心滿滿寫出來的作文,卻因為用錯成語讓改卷老師笑到肚子疼:這哪是作文,和網絡段子有得一比。
  • 成語「空穴來風」釋義定解
    這些成語雖然常見,但人們往往誤解了它們的意思或忽略了它們使用的特殊環境或對象。例如『空穴來風』容易誤解為憑空捏造,實際上它是比喻消息或傳說不是完全沒有原因。」正是基於這種認識,有人甚至據此對當代文壇大腕王朔大加奚落——「文章的最後我還要告訴你,《我看金庸》裡有兩個低級錯誤。《天龍八部》是5 本而不是7 本;成語『空穴來風』用錯了。
  • 文化爭辯:成語《三人成虎》被多少人誤解了!不要錯誤使用了
    本文重點破解一個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被大家誤解的成語《三人成虎》。因為這個成語使用率比較高,有些時候部分人並不知道這組成語的真正含義,將錯就錯形成習慣,可能會對孩子們有誤導。本篇文章目的很簡單:正確認識成語,糾正認知錯誤,您能學到一點知識,本文也沒白寫。
  • 兩個成語解讀周厲王 ——「道路以目」,「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兩個成語解讀周厲王
  • 《笑讀成語》家有小學生一定要讀!
    這套書一共4冊,選取了與新課標推薦高度匹配、傳誦度和知名度都很高的成語160則,每個成語包括:一篇有趣的成語故事+4幅解說的漫畫+成語接龍+追本溯源+知識大爆炸,五個部分,讓孩子全方面掌握成語!然後用4格非常有趣的漫畫,讓孩子更加直觀地就能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這是這套書最大的特色!每個成語都是這樣的4個漫畫,讓孩子在捧腹大笑中,就看懂了成語的意思,記住成語也就不在話下了!再用成語接龍來讓孩子發散思維,也提升孩子的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