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人的集體遷徙。
樂隊退場,演出已經結束三分鐘,直播間裡的彈幕卻沒有停下來。
「安可、安可」(Encore,意為要求再唱),在線下,樂迷召喚樂隊、歌手返場時,這一口號常常聲響貫耳;如今,這種聲響換成了直播間裡無聲的彈幕。
3月16日,「秘密行動」樂隊剛剛在網易雲音樂結束的這場直播,總觀看人數突破65萬人,熱度一度升至小時榜第二名。
線下演出徹底停擺,「秘密行動」在國內、日本、歐洲的巡演先後擱置。對他們來說,這原本是一個行程滿檔的夏天,卻意外變成了每天只能待在家裡的漫長休息期。
商演暫停、Livehouse閉店,部分中尾部音樂人收入基本停滯,轉向線上試水「雲演出」。幾乎是未曾有過的熱度,音樂人如此高頻率、高密度地湧入直播間演出,音樂現場依靠屏幕連接起了海量觀眾。
娛樂平臺率先嗅到機會,「雲村臥室音樂節」「宅草莓」「線上Livehouse」「沙發音樂會」等線上音樂演出活動相繼推出,網易雲音樂、B站、抖音、快手、唱吧等紛紛入局,沒有誰願意錯過線上的音樂狂歡。
而當疫情過去,這種熱鬧喧囂又將歸向何處呢?
音樂人湧向直播間
對許多音樂人來說,這個春天並不好過。
將近兩個月的時間裡,獨立音樂人Jeff沒有新的收入。通常情況下,Jeff靠演出、音樂製作及一部分線上流量分傭賺取收入。
但基於演出全部叫停,也沒有新音樂製作合作的狀況,最近萬般無奈的他在網易雲音樂開直播,嘗試在線上做起了演出。
Jeff不希望只是敷衍地對著耳機,隨便唱幾首歌就結束,於是專門購置了新的音效卡,單是調試,就準備了兩天。這也是2016年就入駐網易雲音樂,成為獨立音樂人的Jeff的直播初體驗。
事實上,在這次疫情期間,不少音樂人都是第一次嘗試對著手機攝像頭,在自己家的臥室、客廳、書房同觀眾們見面。而過去,即便是直播,更多也是基於線下表演場地,諸如Livehouse、音樂節現場、演出現場等。
過去一個多月時間裡,老狼、謝春花、暗槓、花粥、新褲子、旅行團、海龜先生等,以超越過去所有音樂節單場能聚集的音樂人規模、從未有過的演出頻次在直播間內演出。
從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獲得的數據來看,單是雲村臥室音樂節,就已有5000多組音樂人報名參加,遠超過以往線上音樂節直播和線下音樂節中音樂人的參與規模。
在短短的時間裡,線上演出的模式也正在發生變化。
拿網易雲音樂來說,「雲村臥室音樂節」首期呈現形式為音頻直播,音樂人並未露臉,只通過語音及文字進行互動。直到第二期才真正開始嘗試視頻直播。相對於原本分散的音樂人個人做直播的模式,「雲村臥室音樂節」更像是將音樂人們聚集起來,提供一個「雲舞臺」輪流演出的方式。
而隨著3月16日,秘密行動「硬地Live」專場演出結束,音樂人直播就演變出了第三種形式。
「硬地Live」是平行於「雲村臥室音樂節」的音樂人直播品牌,相較來看,後者更像音樂人的在線直播大拼盤,但「硬地Live」則是為高品質的獨立音樂人打造的專業音樂演出直播。
在成都的線下排練廳裡,「秘密行動」樂隊7位成員完成了一場完整的Live直播。渠道轉換到線上後,他們得以在音樂表演內容之外,加入了更多影像化、視覺化的表達。現場專門加設的三個液晶顯示屏和導播機器,給這場音樂演出附上了新的表現力,讓不少觀眾驚呼是「最炸、最用心的雲現場」。
這是過去的線下演出中,幾乎很難實現的視覺表達。
與此同時,摩登天空等出品方策劃的「宅草莓」,也開闢了「live show+宅自製+實時直播」的形式,同時,也有唱片公司、音樂廠牌將過去的現場表演視頻,製作成為演出打拼盤,在固定的時間點直播。
在音樂人們逐漸湧入直播間的的大勢下,平臺、唱片公司、音樂廠牌都在試圖找到更適合線上演出的模式。
誰將拔得頭籌
網易雲音樂「雲村臥室音樂節」之外,B站開啟「宅草莓不是音樂節」,快手、抖音、唱吧也先後試水,頭部歌手、音樂人、樂隊成為直播平臺座上賓,引發了「雲音樂演出」熱潮。
對於快手、抖音、B站來說,「雲音樂節」被寄予的厚望,是補足內容平臺生態。在過去這段時間,無論是曾引發眾多酒吧、夜店到直播間的「雲蹦迪」,還是邀請美食博主們「雲吃飯」、引入景點、博物館做「雲旅遊」、找來脫口秀、相聲演員到線上講段子、抖包袱的「雲表演」,無非是內容策劃角度的不同,核心目的是刺激生態內容走向多元化。
但是,對於網易雲音樂這類平臺不一樣的是,音樂本身就是他們的內容基石,網易雲音樂旗下Look直播中,雲音樂人直播已是固定項目。到今天,網易雲音樂擁有10萬原創音樂人,這意味著他們有龐大的內容產出,也具備完整打通的音樂內容生態。
每周演出4到5天,每次2到3小時,每天5到6組音樂人,一個月下來,有85組音樂人參與了「雲村臥室音樂節」。直接的數據是,雲村臥室音樂節首月,累計觀看人數超1600萬,累計觀看時長超2198萬分鐘,累計彈幕互動685萬條。
快手、抖音、B站們憑藉專題活動,培養音樂人們到平臺直播的習慣,嘗試某種意義上的破圈。從反響來看,這種舉措會刺激用戶湧入平臺,至於留下來多少則取決於後續的運營。
而網易雲音樂特別之處在於,將音樂人直播常態化,埋頭做持續性的雲音樂演出。也就是說,網易雲因為並不會因為「宅流量」的消逝,而將「雲村臥室音樂節」項目擱置。未來,對音樂人的流量扶持也將持續下去,甚至,他們完全可以策劃其他類似「硬地Live」「雲村臥室音樂節」等,更多圍繞音樂人的直播內容和形式。
過去千播大戰時,一些秀場類直播也同樣有專屬的音樂人板塊,但從最終的結果來看,音樂人都不是直播中的熱門板塊。更多時候,直播中呈現的音樂表演更趨近於「唱K」,伴隨背景音樂唱歌,嚴格意義上,並不算是真正的音樂演出。
而更垂直的網易雲音樂,有濃厚的音樂社區基因,也有足夠多的空間和動機將雲演出的模式細化、成熟化。這意味著,對於尚在成長期的音樂人來說,網易雲音樂是一個強大的蓄水池,通過音樂直播的模式,能讓用戶有更多渠道挖掘到「寶藏音樂人」,使他們獲得更多曝光,以及補足對外表演的機會。
對於許多原創音樂人來說,缺少曝光和演出機會是長久以來的難題,而音樂直播恰恰會促進用戶對其直觀的認知,並將音樂直播中的觀眾轉化為樂迷。在這一點上,Look直播最直接的好處,就是能促使這部分樂迷在網易雲音樂內沉澱下來。
「雲音樂演出」的下一個「劉宇寧」
「線上算是疫情倒逼我們去做的一種嘗試,因為這也是現在唯一能做的事」,摩登天空創始人沈黎暉在接受36氪採訪時曾提到。
沈黎暉認為,線上線下的很多場景是可以打通的,未來,這種界限也會越來越模糊。某種意義上來說,疫情是把整個節奏往前推了,用戶習慣正在被提前培養。
事實上,音樂人通過直播來實現與粉絲交流、做線上宣發、演出的習慣同樣在逐漸在培養。行業共識是,線下演出與線上直播,兩者並非此消彼長的關係。
「音樂人直播是對線下現場的一種補充,而不是取代,同時也是對曝光和跟粉絲互動的一種拓展。」網易雲音樂原創音樂部高級總監趙宗接受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採訪時表示,「拿我們來說,線上曝光不僅僅只是轉化為打賞收入,音樂人更看重的是,可以在網易雲音樂的社區生態中,轉化為整體的一個有效互動。」
這種有效互動會直接轉化為歌曲播放量的增加、粉絲量的增長、對新歌的關注度提升,最終反映到會員分成、廣告分成、播放分成等收入上面,以及可能帶來更多的職業發展機遇。
「具體到直播內容上,很多音樂人會在直播中分享自己未發布的新歌,同時為新歌發布做預告,後續也會有更多跟音樂人直播相關的產品更新,幫助他們做好音樂直播和作品宣發」,趙宗說。
一位音樂行業人士同樣認為,未來,「音樂+直播」肯定是直播的一個重要方向和趨勢。音樂人直播就像網絡電商和實體門店的關係,不能單一的用替代或者被替代來描述,更準確的應該是共生。
但就目前的形式來說,音樂人直播仍有許多有待完善和改善的空間,如何通過線上的方式,呈現更完整的音樂表演,更精細的製作和舞臺,這是留給所有直播平臺、唱片公司、音樂廠牌的有待優化的難題。
疫情期間,音樂產業各個環節都在傳出倒閉,或不得已進行線上的嘗試和遷移。早先就布局音樂直播,並把Look直播當做其社交戰略中重要一環的網易雲音樂,率先抓住了商業化機會。
據知情人士透露,接下來,雲村臥室音樂節將會有品牌冠名專場,這也就意味著,線上演出的商業化空間正在被開拓,也逐漸獲得市場認可。
近幾年直播行業快速發展,使其形成了一套完備的商業模式。過去,曾有過馮提莫、摩登兄弟劉宇寧等藝人從直播間走出來,由音樂主播變身音樂人的典型代表,他們可以憑藉線上打賞獲得理想的收入。但對傳統音樂人來說,現階段,線上收入仍不能成為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甚至說,線上收入只佔很小的一部分。
但隨著線上音樂人直播模式的逐漸轉換、成熟,線上演出商業化的空間正逐漸被開拓。毫無疑問,音樂創作的主體,是音樂產業發展的動力源泉。
對擁有10萬原創獨立音樂人的網易雲音樂來說,未來,下一個「劉宇寧」或許就藏在這批對著手機直播,能保持高質量音樂作品產出,正在成長期的音樂人中。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Tech 星球」(ID:tech618),作者李曉蕾,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