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6日,臺灣大選結果揭曉,民進黨蔡英文贏得下一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之位。網絡上歡呼者有之,討伐者有之,輿論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複雜性。
2006年夏天,我在臺灣凱達格蘭大道見證了一場全民「倒扁」運動,那時候的民進黨,受陳水扁貪腐問題牽連,飽受輿論爭議,支持度一落千丈。我當時在中研院做訪問學者,院長李遠哲就是著名的綠營,我辦公室隔壁就是黃國昌。在那幾個月的時間裡,我多次見到李遠哲院長,但只見過蔡英文一次,而且是隔了挺遠的距離。她當時是行政院副院長,風頭不及各位大佬。2008年,民進黨果然落敗,馬英九當選新一任領導人,意氣風發。李遠哲找到蔡英文,力勸她出來領導民進黨。蔡英文就在那年成為民進黨黨主席。
這是民進黨歷史上第一位女性主席,她在民進黨被陳水扁涉貪拖至谷底的時刻挺身而出,在適度切割陳水扁和反貪腐的策略下進行止血,,逐步帶領民進黨「從廢墟中站起來」。四年後,蔡英文不敵馬英九,辭去民進黨黨主席。2014年,蔡英文以超高得票率,重回黨魁。馬英九以國民黨主席的名義致送花籃祝賀,卻不願進一步評論,藍營內部普遍認為,蔡作為「熟悉的老對手」,對國民黨是否能繼續執政構成最大挑戰。那時,蔡英文想贏取2016年大選,已初露端倪。最後,她果然贏了。
蹊蹺的周子瑜事件
蔡英文的選戰之路,並非一帆風順。蔡英文被很多選民稱為「空心菜」,主要是因為其政見「空洞」,兩岸政策經不起檢視,對經濟議題不熟悉。在辯論會中,蔡英文的弱點會更掩藏不住,因此她對辯論會一直採取「不合作」態度,一拖再拖,直到投票前半個月。2015年12月29日的民調顯示,辯論會後,「首投族」對蔡英文的支持度從78%下跌到41%,跌幅非常大,成為蔡英文選情新隱憂。「首投族」是指年滿20歲、首次擁有「選舉權」的選民,一向被視為影響選情的關鍵族群。在這個關鍵時刻,發生了轟動兩岸的周子瑜事件。
2016年1月8日,16歲的臺灣女藝人周子瑜因曾在韓國電視節目中手持青天白日旗而被藝人黃安發微博「舉報」為「臺獨分子」,該事件持續發酵,迫於輿論壓力,多家媒體和商業公司取消了與周子瑜及其團體的合作,周子瑜經紀公司也取消了其在中國大陸的全部演藝活動。1月15日晚,也即2016年臺灣大選的前一晚,周子瑜發布視頻公開道歉,表示「中國只有一個,海峽兩岸是一體的,我始終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驕傲。」並決定「終止目前在中國的一切活動」。時間點掐得太精確了。
這是反臺獨的勝利嗎?恰恰相反,我認為這更像是蔡英文選戰團隊精心策劃的一次輿情,此役之後,大陸民眾和臺灣民眾都認為感情受到傷害,國民黨應對失措,更是被敲了一記悶棍,蔡英文是最大的受益者。她在獲勝感言中充分利用了這個事件:「這兩天有一則新聞撼動了臺灣社會,有一位在韓國發展的臺灣藝人,一個16歲的女生,因為拿著中華民國國旗的畫面而遭到打壓。這件事引起了部分黨派以及臺灣人的普遍不滿。這件事將會永遠提醒我團結這個國家,壯大這個國家,並且一致對外是我作為下一任中華民國總統最重要的責任。」
這是一場陽謀,但絕大多數人被情緒所影響,喪失了理性。周子瑜是一顆被操縱的棋子,也是政治犧牲品,她在最微妙的時刻出現,用悲情贏得臺灣選民的憤怒和同情。1月16日下午,在臺灣大選投票行將結束時,國臺辦才正式發布聲明,稱臺灣陸委會已同國臺辦就周子瑜事件進行了溝通,國臺辦提醒「對臺灣有些政治勢力利用兩岸民間交往中的個別事件,挑撥兩岸民眾感情,兩岸同胞要高度警惕。」晚間,黃安的微博帖子被刪,評論功能被凍結,就連原定1月16日晚上播出的《一虎一席談》,因為嘉賓中有黃安,也被取消,重播上一期內容。這顯示官方已經意識到問題所在。但一切都為時已晚。
周子瑜事件不是選舉的決定因素,但卻是很重大的心理因素,它的目標就是蔡英文沒有把握的「首投族」,這些群體對於網絡輿情非常敏感,關注娛樂,關註明星,容易受外界影響。周子瑜事件的確幫蔡英文爭取到了很多原本猶疑不定的選票,而且還可以成為其施政之後繼續操作的話題,藉此事件名正言順地提出其兩岸政治主張。原本遮遮掩掩的兩岸政策,因周子瑜事件而明朗起來,「臺灣人一致的國家認同」這樣的話也更容易被人接受。這個事件傷害網絡上的愛國青年感情,也傷害了臺灣的一部分非臺獨青年,更借力打力打擊了國民黨,唯一受益的就是民進黨。
令人生疑的舉報者和媒體
黃安是一位「反臺獨」的高級黑,民進黨應該給他頒發一枚勳章。媒體稱,他持續檢舉「臺獨分子」被稱為「臺獨剋星」。但是,請注意,他檢舉臺獨分子的時間,都集中在這幾個月。2015年9月30日,黃安在微博向廈門打黑官微舉報一名支持臺獨的女子;2015年10月8日,黃安攜實名舉報信赴國臺辦舉報涉嫌鼓吹「臺獨」的臺灣女網民;2015年11月20日,黃安報臺灣歌手盧廣仲支持臺獨曾聲援「反服貿」; 2015年12月17日,黃安在微博中曬出黃秋生領唱佔中歌曲的新聞截圖,稱未冤枉黃秋生佔中;2016年1月8日,黃安檢舉周子瑜為臺獨分子……
黃安舉報周子瑜在節目中手持「青天白日旗」,自稱不是中國人是臺灣人,而實際上黃安自己也被挖出在很多年前的節目中手持「青天白日旗」。至於自稱臺灣人,其實只是很多臺灣民眾的習慣,是長期的「去中國化」思維下的一種口頭表達而已。他們習慣於把中國大陸直接稱為「中國」,而把臺灣稱為「臺灣」,並不見得是有目的的政治表達。在歌壇活躍了二三十年的老歌手黃安,在這半年時間裡熱衷於舉報臺獨分子,被媒體屢屢報導,目的性非常明顯,就是要營造自己是「反獨先鋒」形象。從影響上看,之前的所有「舉報」似乎都是為最後舉報周子瑜預熱,隨著舉報周子瑜,其舉報臺獨生涯也畫上了句號。
舉青天白日旗有沒有錯?實際上並沒有很多人想像得「政治不正確」。真正的臺獨並不承認青天白日旗,而是承認綠色的臺灣島旗,所以青天白日旗不但不是臺獨的象徵而是臺獨的對頭。九二共識的前提是一個中國,至於這個「一國」的含義是什麼,則是「一中各表」,兩岸各自有自己的表達。臺獨根本不承認九二共識,不承認一個中國。我在臺灣期間接觸過大量的普通民眾,他們大多數對未來其實有清晰的認識,並不支持臺獨。2015年臺灣中研院的一份民調顯示,展望未來,臺灣有50%的民眾認為「終將和大陸統一」,而認為可以長久維持現狀的比例只佔14%。
其實在黃安舉報周子瑜「臺獨」之前,周子瑜事件就已經開始醞釀發酵。最初挑起事件的恰恰是臺獨媒體。時間大約是2015年11月。我找到幾篇11月下旬臺灣媒體炒作周子瑜為「臺灣之光」的文章,特別強調兩點:一是她上節目時「手持臺灣國旗」,二是因其高挑靚麗外形被封為「臺版範冰冰」。這兩點,非常明顯是針對大陸民眾做的「魚餌」,策劃痕跡難以掩飾。細心的人可以去查一下源頭,在我們都不知道周子瑜為何人的時候,臺獨媒體就用周子瑜挑撥大陸人,可是沒有人有反應。臺獨媒體不但沒有停止,反而反覆炒作,終於在一個多月後,臺灣大選的關鍵時刻,黃安上鉤了,至於是否主動配合,不得而知。黃安起初指責周子瑜為臺獨的證據不足,自刪了微博,後來有人挖出青天白日旗以外的「臺獨」言論,才重新又指責周子瑜為臺獨,這明顯是先定罪再補材料。
周子瑜事件,我始終保持沉默。我並不認為周子瑜是臺獨,如果她的言行是臺獨的話,真正的臺獨都要偷著樂了。我有很多臺灣朋友,他們在本地也支持「青天白日旗」,也會習慣性地說臺灣人,甚至有時會把去中國大陸說成是「出國一趟」。但這其實是臺灣意識形態教育中「去中國化」的潛移默化,他們並不主張臺灣要獨立出去成為另一個國家,他們厭惡真正的臺獨分子。因為黃安這個舉報者和瘋狂炒作的臺獨媒體,周子瑜被搞成了臺獨典型。像周子瑜這樣的年輕人,臺灣很多,打周子瑜實際上惹怒的是臺灣年輕人群體,他們原本是可以爭取的年輕人,因周子瑜事件的撕裂,有的站到了我們的對立面。
圖窮匕見,周子瑜成棋子
好戲開場。黃安舉報後,臺獨媒體蘋果、三立、自由繼續瘋狂炒作,製造惡意侮辱性的新聞和文宣辱罵大陸人民,一些文章被傳到大陸,大陸網友開始自發抵制周子瑜,媒體繼續炒作,變成了輿情。JYP公司開始是不理睬的。周子瑜自己解釋當時是有人給了她青天白日旗,她也只是節目中拿著亮了一下,JYP覺得冤是正常的,因為這種事不會是韓國人的安排。網友繼續抵制周子瑜的活動和產品,蘋果日報用《周子瑜震碎強國人的心,不甩強國人照樣飛北京賺人民幣》繼續刺激,大陸網友看到後全線抵制周子瑜和JYP,北京春晚和安徽春晚被迫撤銷通告,華為也躺槍了,商業代言開始解約,JYP股價受影響大跌,得不得公開道歉。
最悲情的時刻終於來了。1月15日,大選前一天,周子瑜公開道歉,但整個道歉視頻,是經過精心策劃的。周子瑜的形象是楚楚可憐的,畢竟她只是一個十六歲的未成年人。素顏、黑衣、面容憔悴,這大大激起了粉絲以及旁觀者的同情,就連大陸的很多網民都開始同情這個小女孩,網上最不缺的就是同情心。念一張寫好的A4稿子,這實際上是一種無聲的抗議,隱喻著大陸對周子瑜的政治迫害。稿件內容上迎合大陸,形式上卻暗合了臺灣媒體。就連國民黨的朱立倫都公開說,「對於一個16歲的年輕人,這樣太殘忍了,周子瑜,歡迎回家!。」周子瑜道歉的時機、形式以及對大選造成的心理影響,讓人完全有理由相信背後有高人操控。
1月16日,在新北市投票現場,蔡英文針對周子瑜事件,對媒體表態說,「周子瑜拿國旗不應該受到打壓」。她又發推文說:「很多人看到周子瑜的影片,我都相信很多國民都非常痛心。憤怒。一個中華民國的國民拿著國旗,表示對國家的認同,不應該被打壓,更不應該強迫她,說著跟自己本意相反的話」。「這件事情,嚴重傷害了臺灣人民的感情。現在應該是大家團結的時候,我們必須以一致的態度,對國際社會清楚表達,臺灣人一致的國家認同。」至此,圖窮匕見,周子瑜事件完全成了民進黨操控選情的一張牌,尤其影響到蔡英文最擔心的「首投族」,臺灣的很多年輕人被輿論裹挾,選擇站到了民進黨這一邊。沒有周子瑜事件,國民黨也贏不了,但這件事成為壓倒國民黨的最後一根稻草,他們進退失據,完全給對手送分。
之所以說周子瑜事件,幕後操縱痕跡明顯,主要基於以下原因:一是臺灣媒體的主動挑撥和反覆刺激,過於高調,完全超出了娛樂圈和本島,目標應該是大陸;二是周子瑜本人並沒有想像中的重大過錯,事件的嚴重程度與其身份並不匹配;三是舉報者黃安本身被挖出有諸多詆毀大陸以及與周子瑜類似的問題,而且舉報行為集中在這幾個月,其舉報的動機值得懷疑。四是周子瑜道歉的時間點和形式,都暗中配合了民進黨的政治訴求,蔡英文反而成最大的受益者;五是周子瑜事件的輿情傳播特點符合人為刺激而不是自然傳播,其走勢也透露出背後有較為強大的幹預力量;六是國臺辦的聲明和事後對黃安的封殺,似乎已經掌握臺灣政治勢力挑撥兩岸人民感情的一些證據,只是察覺的時間太晚了。
蔡英文上臺,並不算是一件壞事,對臺政策既定,從來不依賴於某個政黨某個領導人。蔡英文以臺獨標籤和親日親美見諸於媒體,但在野時說的和執政時做的未必是一碼事,她也必須考慮臺灣的整體利益和兩岸的穩定,不會直接宣布臺獨,最大概率性事件就是不斷地在意識形態上去中國化。民進黨上臺,也不等於臺灣民眾會支持臺獨,他們只希望國民黨遺留的問題可以解決,經濟可以發展,社會可以穩定,生活可以更好。我曾經近距離觀察過臺灣選舉生態,比較喜歡看這種政治遊戲,也曾經在微博上表示,臺灣應該天天選舉,讓每個「立委」都圓一下「總統」夢,這樣就可以給大陸發展爭取更多時間。如果某個政黨或某個人物違背九二共識和一個中國大局,一意孤行,進行分裂活動,則只會加速統一的進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