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院送外賣、海底撈賣菜,線下企業的困獸之鬥

2020-12-25 創業邦

編者按:本文來源創業邦專欄見微評論。

2020年的春天,與以往的任何一個春天都不同。

疫情來勢洶洶,造就了中國歷史上最魔幻的一幕,原本最為熱鬧的春節,街頭巷尾沒有了人聲鼎沸的熱鬧場景,這個國家14億人口中的絕大多數人要麼處於某種隔離狀態,要麼因為害怕傳染而不敢出門。

餐飲業面臨著巨大衝擊,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9年全國餐飲收入4.67萬億元,其中15%以上來自春節假期。由於今年春節期間人們大多閉門不出,這些假期收入已經蒸發。

無獨有偶,除餐飲業以外,旅遊業、服務業等各行各業正在面臨著史無前例的衝擊。

所有人都在期待著春暖花開的日子,但在這段普通人無能為力的時間裡,不少行業並非毫無行動。相比較坐以待斃而言,中國的創業者們顯然更願意將時間精力投入到奮鬥中去,因此,一場自救行動正在行業內展開。

院線、航空公司送外賣

號稱「史上最強春節檔」因為疫情原因不得不按下了暫停鍵,春節檔7部電影「消失」,全部影院陸續宣布關閉,到今日(3月10日)電影產業已經停擺了50天。

以2019年為參考,2019年第一季度票房(包括春節檔)達到187億,比2018年相比下降16億左右。2020年春節檔一度被稱為「史上質量最強春節檔」,二月進口電影中也不乏《多力特的奇異冒險》《婚姻故事》《刺蝟索尼克》等商業IP電影,保守估計, 2020年國內第一季度電影票房不會低於2019年。

這也意味著,因為春節檔停擺,院線損失了至少187億的收入。從萬達電影、橫店影視、幸福藍海、金逸影視四家龍頭院線2019Q1營收情況來看,大部分公司都出現營收下降的情況,但是四家公司公司累計營收也達到59.59億。

而這其中院線的營收可以大致分為票房收入、賣品收入與廣告收入。以萬達電影而言, 2018年年報顯示,萬達電影觀影收入、廣告收入和商品、餐飲銷售收入毛利率分別為10.33%、68.6%和59.67%,其中商品餐飲銷售是最具盈利能力的業務。

換句話說,大部分院線在票房收入之外,是靠影院內爆米花、可樂等零食飲料、餐飲休閒收入、電影衍生品銷售為支撐的。

而在今年電影市場停擺,院線無電影放映的情況下,大部分院線也選擇以影院賣品為突破口。

萬達影城、博納國際影城、金逸影城、大地影院等,紛紛通過線上渠道開設賣品店,清理節前儲備的賣品存貨——售賣影城小賣部的零食,比如罐裝飲料等。2月開始,全國各地影院陸續開始低價售賣爆米花、烤腸、可樂、雪糕等囤積賣品,推出零食秒殺、貨物清倉等活動,以自主配送或者外賣平臺合作等方式進行銷售。

無獨有偶,在這個14億人不坐飛機的春節裡,航空公司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2月25日,國際航協(IATA)預測,受疫情影響,2020年亞太地區航空公司將損失近2000億元人民幣的收入,其中大部分將由中國航司承擔。

2000億元,大約是三大國有航空公司半年的營收。2018年全年,國航營收1367.74億元,南航營收1436.23億元,東航營收1149.3億元。

打開攜程等購票應用,低於100元的機票比比皆是,以深圳飛重慶的航班為例,最低僅需49元,折扣低至0.4折。更有人曾在3月1日查詢到,深圳飛成都的機票價格竟低至5元。

儘管機票價格一降再降,「白菜價」機票、「打飛的」出行頻現。但旅客出行意願仍然很低。

民航局數據顯示,2月15日至23日期間,民航業日均旅客預計不超過20萬人次,客流量不足高峰時期的1/10,客座率不足40%。

這種市場環境下,航司自救,最直接的措施仍然是繼續取消航班。

3月3日,全國取消航班率仍高達64%以上。

非常時期,也有非常手段。

廈門航空在公眾號上熱推「外賣」「配餐」業務,開通企業團餐定製服務,並打出「航空品質,安全無憂」的承諾。四川航空則跟進,推出外送火鍋。

加油站、餐館賣菜

過年期間,突如起來的疫情,讓不少原本囤貨準備應對傳統春節旺季的酒樓傻了眼,為了止損,點都德,竹溪酒家、麒麟閣、粥旺莊、東湖酒家等紛紛拿出節前囤積的存貨,低價「益街坊」,酒樓門口一時成為了菜市場。

事實上,不少大型餐飲連鎖店不但有店租、用人的成本,還自建了食材種植飼養基地,即便門店堂食開不了,生產的生鮮食材仍然源源不斷供應出來,一些大型餐企乾脆轉型生鮮市場。

其中一些餐廳,包括火鍋連鎖店海底撈——這家企業臨時關閉了中國大陸的門店——改為直接向社區銷售生鮮冷凍產品。

雲南菜連鎖餐廳雲海餚的餐桌上擺滿了新鮮蔬菜——它們將被打包送往住宅區。雲海餚在中國擁有100多家門店。如今,該企業為門店附近的居民大批量採購食材,以此作為新的收入來源。該企業還推出全新的半成品供應鏈,這樣消費者在家做飯的時候可以用雲南特色食品做快手菜。雲海餚在北京市通州區一家門店的店長說,外賣業務每天能有6000元的收入。但這家企業仍然承受著極大壓力。負責10家門店的區域經理李建英(音)說,他的員工中只有大約半數做好了復工的準備。其他人無法離開居住地,或者在返回北京後面臨14天的隔離。他說:「我們的銷售額只有疫情暴發前正常水平的10%左右。」

與此對應的是,生鮮超市盒馬鮮生聯合雲海餚、西貝、探魚、青年餐廳等餐飲品牌達成「共享員工」的合作,還有有酒店、影院、百貨、商場、出租、汽車租賃等32家企業加入進來。

截至2月10日,已有「共享員工」1800餘人加入盒馬,解決現階段餐飲行業待崗人員的收入問題,緩解餐飲企業成本壓力和商超生活消費行業人員不足的挑戰。

除此之外,「不下車不開窗,一鍵送菜到後備箱」,位列全國便利店規模之首的中石化兩萬七千餘家易捷便利店開始了跨界賣菜。線上下單之後去加油站,員工會將菜裝到後備箱裡,整個過程「零接觸」。

的確,「零接觸」方式是在疫情期間消費者們的特殊需求,也成為餐飲行業保障用餐安全的有力舉措。無法實現線下消費,線上消費是從所未有的盛況,這也加速了整個線上市場的發展。

賣菜+線上銷售是餐飲新零售的方式之一,也是餐飲業與食品業的融合,餐飲業與零售業的火力交鋒,在消費升級、餐飲零售化趨勢以及當下的疫情環境的疊加,市場對這種方式的接受度大大提升,這種自救行動也算是踩在點上。

儘管不能彌補主業受挫的損失,但在主業遭受重創的情況下,重視其他副業的開發,在一定程度上獲得收益開闢新零售市場,也是線上與線下從所未有的結合。

這個春天,很多人都經歷過絕望,又從絕望中找到了希望。

在各行各業的自救行動中,我們看到的是他們想要在逆境中生存下去的決心。

我們堅信,疫情遲早會結束,只要撐下去,就一定能等來我們共同期待著的春天。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

editor@cyzone.cn。

相關焦點

  • 線下賣菜又賣鍋,火鍋食材超市火了,新興品牌搶佔「家庭廚房」
    在疫情背景下,火鍋食材線下零售展開激戰,涮烤匯、鍋得剛、川小兵等火鍋食材新興品牌陸續成立,與先行一步的海底撈爭奪「家庭廚房」大市場。雖然名叫外送自提站,承擔著火鍋外賣揀貨的功能,但其實這裡已經變成了一家超市,普通消費者也可以進店購買火鍋食材。在40多平方米的小店裡,火鍋配菜、底料小料、鍋具爐具等一應俱全,蝦滑、毛肚、巴沙魚片、牛肉丸、小酥肉等在海底撈店內能吃到的熱門涮品都能買到。
  • 海底撈恢復外賣服務,僅靠送外賣到底能不能救海底撈呢?
    海底撈稱外送業務已升級為「安心送」,支持「無接觸配送」,暫不提供鍋爐具的租賃使用,暫不提供入戶服務。2月15日,海底撈外送官方微信發布信息,即日起,海底撈外送中國內地部分門店將陸續恢復營業,其中北京部分門店2月15日恢復營業,上海部分門店在2月16日,西安、深圳、南京部分門店為2月17日。
  • 戰意困獸之鬥玩法一覽 困獸之鬥怎麼玩
    《戰意》武將單挑模式困獸之鬥是一個十分有趣的玩法,困獸之鬥所在之處,原本是關押悍匪大盜等要犯的死囚監牢,一起來看看吧!
  • 《困獸之鬥》:即便身陷絕境,仍作「困獸之鬥」
    Hello大家好,這裡是万俟,今天來跟大家聊聊周杰倫的《困獸之鬥》。倏然而至的電吉他,如同困獸一聲長嘯,正當我們期待困獸對牢籠發起衝擊時,樂曲戛然而止,主歌部分接入,如同記憶閃回般,場景突然跳到困獸在此之前的生活。
  • 開賣火鍋食材 海底撈對其外賣業務進行補充
    11月17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海底撈在線下開了一家名為「海底撈外送食材自提站」的門店,該門店不僅是線上外賣的配送站,也支持消費者在門店內進行食材選購。從第三方平臺上看,北京目前僅有這一家門店。在業內人士看來,此布局是海底撈將其外送業務進行延伸的一個舉動,同時也是擠入火鍋食材賽道的一個「信號」。從門店形式和品類來看,這家門店更像一家食材超市。
  • 海底撈「自救」:恢復外賣業務,但能夠撐多久?
    同樣窒息的還有大大小小的企業,很多企業沒熬過那個夏日裡的「寒冬」。2020年初春,冠狀病毒更新換代之後又捲土重來,其分布之廣,影響之深,遠甚於當年的「非典」。彼時,海底撈在非典時期通過發明了外賣火鍋向死而生,但如今在新冠病毒疫情中選擇了用「外賣」自救的它,自救效果有那麼好嗎?
  • 盒馬海底撈加速布局 重慶火鍋為何淡出外賣市場?
    日前,「海底撈」在北京開了一家名為海底撈外送食材自提站的門店。今年8月,海底撈2020年中期業績顯示,2020年上半年,海底撈實現收入97.6億元,虧損9.64億元。其中,海底撈外送業務收入超4億元,佔總收入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6%增至4.2%。此次海底撈頗帶試水性質地開出海底撈外送食材自提站。
  • 線下賣菜又賣鍋 火鍋品牌搶佔「家庭廚房」
    在疫情背景下,火鍋食材線下零售展開激戰,涮烤匯、鍋得剛、川小兵等火鍋食材新興品牌陸續成立,與先行一步的海底撈爭奪「家庭廚房」大市場。火鍋食材可自助購買最近不少家住定福莊附近的市民發現,聚福苑小區裡多了一家「海底撈外送食材自提站」。
  • 盒馬、海底撈加速布局重慶火鍋卻在淡出火鍋外賣該怎麼玩?
    近日,海底撈在北京開了一家名為「海底撈外送食材自提站」的門店。在業內人士看來,此舉是海底撈布局到家市場,延生伸外送業務。無獨有偶,盒馬繼今年9月註冊「盒馬火鍋」品牌後,最近又放出話來:將繼續加碼線上。盒馬3R事業部總經理寧強稱,盒馬火鍋將作為今冬第一大品,對火鍋的投入將不設上限。
  • 影院做外賣,餐館變菜場,企業為了活下去都拼了
    與2019年春節相比,78%的餐飲企業營業收入損失達到100%以上。疫情期間,93%的企業都選擇了停止營業。線下可以做的太有限了,轉戰電商機會能多一點。四川一酒樓在把存貨賣掉之後,發現市民的需求仍然很大,便開發了線上程序。日售單數最高已達到1365單,日收入17萬元。當然了,這相較於正常營業額依然差得很遠,但至少有了正向的訊號。
  • 海底撈上半年盈利下降20%;麥當勞外賣燙人
    海底撈也沒抗住!上半年盈利下降20%;麥當勞外賣燙人;老字號同慶樓登錄A股;上海一知名飯店紅燒肉裡竟吃出假牙!商家不管,商場更是粗暴阻攔記者;1919開了個「茶酒吧」,主攻中高端團購會員……海底撈也沒抗住!上半年盈利下降20%在疫情的無差別攻擊下,連餐飲大佬海底撈都沒能抗住。7月6日,海底撈發布了盈利警告!
  • 西貝熬不過3個月,海底撈虧50億,為啥外賣就是救不了餐飲?
    我們看到雖然海底撈開始送外賣了,但是對於企業來說,火鍋這種業態的餐飲企業是非常不適合做外賣的,最核心的關鍵點就在於去海底撈吃火鍋大多數人所追求的就是在火鍋店吃火鍋的感覺,如果要把火鍋叫到家裡來,為啥我不自己買個海底撈的鍋底來下火鍋呢?美團買菜、叮咚買菜的食材可比海底撈是便宜多了。
  • 海底撈半年外賣收入破4億元是怎麼做到的?
    全網數商以自身iCommX BP業務中臺技術為基礎,為海底撈定製撈幣積分商城系統,通過業務中臺系統成功連接了會員系統、供應商系統和門店管理等多個系統,成功幫海底撈完善了產業生態鏈,打通了線上和線下的屏障,盤活了其龐大的會員池。
  • 部分知名餐飲企業漲價 海底撈漲價多少最新海底撈西貝菜單價格
    近日,海底撈、西貝等漲價的消息引發熱議。有消費者表示可以接受,但也有消費者表示漲價後就不會去吃了。目前,餐飲企業一直在突圍、自救。各地政府部門也拿出真金白銀,鼓勵消費。堂食剛剛放開,餐飲企業就漲價,難免讓消費者難以接受。  「本來海底撈漲價漲得就有點多了,轉眼看了下西貝的外賣菜單,發現它也毫不遜色。」
  • 送外賣的同時去送菜?美團這波操作很瘋狂
    一個企業最看重的就是持續、長期的發展,於是在盈利來源趨於飽和的狀態下,美團開始尋找群眾的另一剛需,他去「賣菜」了……  貳  美團為啥搶著去賣菜?  美團賣菜的主要目標客戶是每天需要上班的白領人群,他們沒有時間擠到菜市場挑選,把菜市場搬到線上就成了新興需求。市場規模巨大,且與外賣一樣是高頻需求,但市場滲透率低,潛力巨大,這正是機遇所在。  美團賣菜的品類瞄準了「三餐食材」,能夠滿足顧客日常的「高頻需求」,比如新鮮的蔬菜水果、米麵糧油、肉禽蛋、海鮮水產等,目前已經上線的有1500個SKU。
  • 加油站開始賣菜,大廚去送外賣
    把飯菜送到你手中的外賣小哥,可能在你最愛的飯店給你做過飯?這看上去「一切都亂了」的背後,其實是新消費場景崛起,企業們在非常時期的非常之舉。「兄弟,一起馳騁!」——車企賣車相互給對方打氣疫情期間,許多企業都不太好過。
  • 「海底撈日虧8000萬」、「西貝撐不過3個月」 這個行業面臨生死危機
    在停業20天後,海底撈終於能夠陸續復工了,雖然只是外送業務。可以預見,外送業務短期內仍難創造可觀的收入,堂食門店何時開工,仍不確定。  不妨根據海底撈2018年報數據,粗略測算下疫情期間,其一個月將遭受多少損失。  2018年,海底撈有三項重要成本,原材料及易耗品、員工成本以及租金成本,分別佔營業收入的41%、30%和4%,且多年來變動並不大,因此依舊按照這個比例估算。
  • 開賣火鍋食材 海底撈延伸業務鏈
    北京商報訊(記者 趙述評 郭繽璐)海底撈開始對其外賣業務進行補充。11月17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海底撈在線下開了一家名為「海底撈外送食材自提站」的門店,該門店不僅是線上外賣的配送站,也支持消費者在門店內進行食材選購。從第三方平臺上看,北京目前僅有這一家門店。
  • 海底撈開自提站擠入火鍋食材賽道
    北京商報訊(記者 趙述評 郭繽璐)海底撈開始對其外賣業務進行補充。11月17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海底撈在線下開了一家名為「海底撈外送食材自提站」的門店,該門店不僅是線上外賣的配送站,也支持消費者在門店內進行食材選購。從第三方平臺上看,北京目前僅有這一家門店。
  • 海底撈底料公司上市難保火鍋外賣市場,這家新生小公司欲打造外賣界的海底撈?
    海底撈麵對的是一個比火鍋更「火辣」的行業,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投入其中,同樣作為連鎖經營的呷哺呷哺,作為競爭對手之一也在迅速崛起,呷哺呷哺目前在全國有 557 家連鎖店,其中近 300 家位於北京,100 多家位於上海,預計 2019 年前在全國開出總計 1000 家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