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親情與明是非,從來都不是「二選一」的選擇題。曲婉婷的「雲盡孝」,是以罔顧是非的方式去為親情「上色」。
微博截圖
文 | 張曉雨
這兩天,女歌手曲婉婷的「雲孝順」又雙叒叕翻車了——
9月22日,曲婉婷微博發文,「6周年無果,繼續努力保持一顆相信正義的心」,「相信人間定有道、有法、有青天。」表達對因涉嫌貪汙、受賄、濫用職權三項罪名被羈押的母親張明傑的思念。
但這遭到了網友群嘲。
網友反感的,當然不是「母女情深」的溫情畫風,也不是「親親相隱,得相首匿」的倫理選擇,而是曲婉婷製造的「扭曲力場」——她的「相信正義」,無關相信事實與證據,只是在情與法的權衡中站在了利己的一邊。
大V就對其隔空喊話:「東北那些下崗職工記著你和你媽一輩子呢。」
還有些網友稱:有一種孝順,叫曲婉婷式的「雲盡孝」。
曲婉婷「雲盡孝」背後的故事不一般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曲婉婷第一次在微博「雲盡孝」了。
孝順是美德,但曲婉婷「雲盡孝」背後的故事不一般。
2014年9月22日,曲婉婷的母親張明傑被哈爾濱市紀委帶走,7天後被市檢察院以涉嫌貪汙、受賄和濫用職權三項罪名批准逮捕,涉案金額高達3.5億。
2016年7月,哈爾濱中院開庭審理此案。根據指控,張明傑被控的犯罪事實,與其擔任道裏區副區長期間的一宗國企改制的資產處置密切相關。檢方建議判處張明傑死刑。
有媒體報導,在企業改制過程中,張明傑違規挪用了1100多萬的員工安置費,直接導致566名員工下崗,沒有收入,沒有安置費,也沒有三險一金,更沒有任何的醫療保障。
據報導,連續七年舉報張明傑的哈爾濱原種繁殖場職工李長稱,從2009年改制至今,在職職工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住房公積金一直未交。張明傑許諾員工會被返聘也沒有實現,遭到解聘的員工中,有1人因患病無醫療保險治療,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有些網友提到「下崗職工梗」的背景。
而據新京報當時的報導,張明傑在庭審上的辯解理由是,自己並非什麼專業人員,對於起訴書中所說的「合同中是否含有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概念並不了解。
張明傑案目前仍未落槌,很多結論也需慎下。但該案牽扯的國企改制事件,確實造成了很多家庭的「悲歌」。
哈爾濱市中級法院,張明傑涉嫌貪汙、受賄、濫用職權案庭審現場。圖/新京報網
「網絡孝女」為何不受待見?
在此背景下,曲婉婷的「雲喊冤」,固然摻雜了很多情感因素在其中,但考慮到張明傑跟不少家庭的厄運若隱若現的關聯,她的「孝心」沒激起多少同情,反而遭遇嘲諷,也就在情理之中。
更何況,曲婉婷早前在國外留學、做音樂期間的富足生活,跟母親涉嫌貪腐的「背景板」放在一起,也很難不讓人打包解讀。
雖然備受質疑,但曲婉婷每年都會在社交平臺上為母親喊冤。
其母張明傑剛被逮捕時,她在ins上發聲:「我常愛我的媽媽而且感到心碎。這磨難對我來說壓力很大,讓我幾乎每天以淚洗面。」
2018年3月7日,她又發微博:「3年零6個月了,以這種方式失去了一個母親的我,何嘗不痛。如果沒了希望,就等於死亡。我不想現在死亡。」
字裡行間,無不透露著曲婉婷的愛母心切。
可隨著更多細節被網友扒出,曲婉婷的孝女人設也碎了一地。
有網友爆料,在母親被捕後長達半年時間,遠在加拿大的曲婉婷一聲不吭,直到媒體曝光了這層母女關係,曲婉婷開始發聲為媽媽「訴苦伸冤」。還有知情人稱,母親出事後,曲婉婷只是在社交平臺上隔空思念媽媽,沒有再回過家。
在母親被逮捕後不久,曲婉婷就在溫哥華看冰球比賽、去夏威夷潛水、在邁阿密衝浪。在網友們看不到的社交平臺之外,曲婉婷生活十分灑脫愜意。
雖然怎麼過活是個人權利,但曲婉婷的現實表現與「雲盡孝」的對比,在當下輿論場中,幾乎無可避免成為網絡談資。
曲婉婷在夏威夷潛水。
有些戲碼大家早看膩了
曲婉婷的「雲孝順」遭群嘲,不只是因為她公開、私下兩幅面孔,還因為她一邊說著「相信正義」一邊強洗——這讓人懷疑,她眼中的正義只有一個評判標準,那就是「是否對她有利」。
她在新歌《Your girl》歌詞中寫道:「你教我判斷是非對錯,不止是黑白之分,我永遠是你的女兒,我會為你祈禱。」
還在2015年接受了UBC(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採訪時告訴記者:母親是她的英雄,她是一個勤奮的人,給了我能得到的最好生活,不管她為此付出多艱辛的努力。
只不過,她「雲喊冤」的同時,卻並沒有「以事實為依據」,有的只是態度。
就眼下看,她的「雲盡孝」跟網民的質疑聲也交織在一起。
在她看來,母親是英雄,可在外界那,她的母親張明傑正是《人民的名義》中高小琴的原型,將國資做成負資產以畸低價格違規轉讓。
曲婉婷曬母女情當然沒問題,可當她用「母愛光環」遮蔽母親的涉嫌犯罪問題,卻罔顧那些「下崗職工」的苦與痛,同時又沒有回國「伸冤」或配合調查的舉動,這種分裂感遭遇群嘲,並不意外。
說白了,顧親情與明是非,從來都不是「二選一」的選擇題。曲婉婷的「雲盡孝」,是以罔顧是非的方式去為親情「上色」。這也是很多人能理解「親親相隱」,卻不待見曲婉婷式「雲盡孝」的主要原因所在。
□張曉雨(學生)
編輯:侃人 實習生:張曉雨 校對: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