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新聞聯播》播出時,新聞畫面兩邊會有黑邊?

2021-03-03 媒玩

如果你家的電視機接收的是高清數位訊號,那麼你會發現一個很奇特的現象:每天晚上播出的《新聞聯播》,主持人口播新聞的畫面充滿整個16:9的屏幕,而一旦切入新聞,電視機兩側就會出現很寬的黑邊。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弄明白這個問題,需要了解這5個關於電視新聞的基礎知識:

第一,弄明白什麼是標清和高清

目前,《新聞聯播》的演播室信號採用全高清錄製,而新聞素材仍保留了標清格式,但是都採用高清信號傳輸。

也就是說,製作新聞聯播是兼容了「標清」、「高清」兩種視頻格式,但傳輸《新聞聯播》,使用了統一的高清信號。

標清、高清,分別對應標準清晰度和高清晰度,原本指的是信號的畫面解析度。根據垂直逐幀掃描的數值不同,通常把720p以下的解析度稱為標清,以上稱之為高清。

但表現在畫幅上,從「標清」到「高清」有一個顯著的變化,就是畫幅從4:3變成16:9。這也回答了,為什麼新聞素材播出時電視屏幕有黑邊——

因為畫面採用的是標清素材,而播出信號為高清信號時,多餘的部分就會被留黑。

第二,弄明白《新聞聯播》的內容性質

《新聞聯播》的播出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主持人的口播,也就是我們看到的正襟危坐的畫面。這個畫面由於央視已經完全實現了高清信號播出,因此它採用的是16:9的畫框。而相關的素材則一律保持4:3的畫幅,除了技術上的問題,也有內容上的考慮。

相比16:9,4:3的畫幅寬度更窄,畫面展現信息將聚焦在有限的框架內,刪除了左右兩側的無效信息,對特殊題材而言,不容易出大錯。例如,當我們需要聚焦某一個人身上時,身邊的人就會被4:3的畫幅裁減掉。

第三,弄明白央視《新聞聯播》的製作流程。

雖然央視的新大樓已建立多年,但《新聞聯播》仍在中央電視臺復興路老臺址製作播出。

對播出四十年如一日的節目而言,老臺址在硬體上有非常成熟的直播管理經驗,它穩定、可控、成熟,並且應對過各種突發情況的考驗,都是《新聞聯播》安全播出的保障。

如果對它進行傷筋動骨的硬體更換,那將會帶來無法預料的後果。

如果搬去新臺址,也有很大風險。例如新臺址試播過程中就曾出現過黑屏等情況,這些突發情況是《新聞聯播》這樣的節目承擔不了的。

但央視正逐步使用新臺址進行大型新聞報導,尤其是直播報導。日常的新聞直播間,晚間23:00之後的新聞就被安排在老臺址。從2016年G20杭州峰會開始,大型國家事件直播也在新臺址。

而新臺址的畫面,就保證了演播廳和新聞畫面信號標準上的一致,都是16:9的畫幅。

等到新臺址的新聞系統應用成熟,《新聞聯播》也會有一天在新的環境履行使命。

第四,明白央視《新聞聯播》的制播生態

《新聞聯播》並非完全是中央電視臺新聞記者的報導,它還有一重身份,是全國電視新聞的最高展播平臺——它整合了全國所有省級電視臺的採編資源,做的一次串聯報導。

中央電視臺除了是一家獨立採編能力很強的電視臺,各省級兄弟電視臺,還要為他報送新聞條目,從而也具備了匯總和篩選的電視資料庫屬性。對各省級電視臺新聞系統而言,登上央視《新聞聯播》的新聞,也成為各省級衛視新聞報導的主要考核指標。

因此,《新聞聯播》的素材是不是好,不僅僅取決於央視自己,還取決於整個中國電視播出的環境。當各個省市參差不齊的線路信號傳來時,必須照顧基礎設施沒跟上的省份,就低不就高。

所以,新聞素材要達到全高清,必須要實現全國各地新聞採編都實現制播高畫質化。

第五,弄清楚數位電視的未來

今年底,總局已經下發相關文件,要求在未來的兩年內,實現100%的高清採編播出。這正是對《新聞聯播》實現全高畫質化採編播的一項重大推進。

毫無疑問,偏遠地區、傳媒業不發達的地區,是數位電視推行100%高清的關鍵。

這其實就是在統一行業標準,不僅讓新聞聯播的播出內容變成全高清的,也為留存史料提供了重要的基礎保障。

但是這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多年的積累的。推行這一政策的難度,不亞於開展一場技術革命。回想從廣播、電影、電視的媒介變遷,大多都源自一代一代媒體人的專業力量。電視因為建立了行政機構,當以政策形式推行,執行效率會大大提升。

看完,你弄懂了《新聞聯播》的原理了嗎?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新聞聯播最後總是放主持人收稿的畫面?原因其實很簡單
    說到中國收視率最高的新聞類節目肯定就是每天都準時播出的《新聞聯播》了,7點正式播出,這個時間點可謂是雷打不動,幾十年如一日的。而且結束的時間也是非常的固定,一般到了七點半就結束了,不過很多小夥伴也都注意到,每次新聞聯播結束後,最後總是有一段主持人收稿的畫面,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為啥《新聞聯播》最後都要放整理稿子的畫面?
    《新聞聯播》裡的很多細節反而不會去在意了比如你有沒有發現新聞聯播快結束的時候每次都播放主持人整理稿子的畫面而且每次整理稿子的時長還不太一樣有時候短有時候長新聞聯播於1978年1月1日起每天19點在中央電視臺直播同時各省級衛視進行轉播每天的播出時長也是固定的除了發生重大新聞外結束時間都是在19:30但是每天的新聞實際播放時長會跟預期出現誤差甚至出現突發狀況
  • 為什麼嚴肅的《新聞聯播》放到最後,都要用整理稿子作為結束?
    為什麼嚴肅的《新聞聯播》放到最後,都要用整理稿子作為結束?《新聞聯播》裡的很多細節反而不會去在意了比如你有沒有發現新聞聯播快結束的時候每次都播放主持人整理稿子的畫面而且每次整理稿子的時長還不太一樣有時候短有時候長
  • 主播打嗝、搶詞、口誤......盤點《新聞聯播》這些年的播出事故
    畫面傳到時,距離《新聞聯播》的播出時間已經非常接近,加上當時正在緊張直播「關注汶川地震」這一突發事件,同時需要趕製《新聞聯播》關於汶川地震的各條新聞。導致編輯人員在時間非常緊的情況下,沒有仔細審核,將這一畫面編輯並播出。
  • 《新聞聯播》新片頭!怎麼用英語分享這個「新聞的新聞」?
    昨天7點,如果你準時守候在電視前,會看到一點小小的驚喜。 沒錯!《新聞聯播》換了新片頭了!
  • 《新聞聯播》片頭畫面寬高比已改為16:9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注意到,與央視綜合頻道7月17日19時播出的《新聞聯播》對比,18日同時段播出的《新聞聯播》片頭畫面寬高比已由4:3改為16:9,並且畫面顯示「高清」字樣。
  • 沒有等來《新聞聯播》大結局,卻看到了《新聞聯播》畫風大改
    有一句網絡調侃語,如果有生之年,能夠看到《新聞聯播》大結局是多麼的幸運。《新聞聯播》大結局是看不到了,但不一樣畫風的《新聞聯播》來了。就在昨晚(北京時間7月18日),《新聞聯播》更換了新片頭和新演播室,讓不少人感到眼前一亮。
  • 傳媒湃|央視《新聞聯播》片頭畫面寬高比已改為16:9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注意到,與央視綜合頻道7月17日19時播出的《新聞聯播》對比,18日同時段播出的《新聞聯播》片頭畫面寬高比已由4:3改為16:9,並且畫面顯示「高清」字樣。
  • 為何新聞聯播結束之後,總是播放收稿的畫面,這到底有什麼意義?
    自1978年1月1日《新聞聯播》正式開播以來,至今已有40多年。在這期間,幾代人都成長起來了。但細心的朋友總會發現,《新聞聯播》結束後,總是播放著收稿的畫面。這樣做的意義何在?《新聞聯播》自開播以來,每晚7點準時播出。不僅央視,省級衛視地方臺都要播出。新聞聯播的新聞時效性也比較高,除了一些當天發生的重大新聞會延後。
  • 為什麼新聞聯播最後要放收拾稿子的畫面?原因曝光後,恍然大悟!
    對於《新聞聯播》這檔節目大家一定都是很熟悉的,一直伴隨著大家。相信很多家庭每天都會去關注這檔節目的,並且不少家長都是準時收看的。這檔節目從開始到現在為止,一直以來的播出時間都是在每天的晚上七點鐘到七點半,這個時間是拿捏的非常的穩,對於這檔節目,是相當的嚴謹。
  • 《新聞聯播》結束,為什麼主持人在收拾稿子?這3個原因不為人知
    標題:《新聞聯播》結束,為什麼主持人在收拾稿子?這3個原因不為人知說起《新聞聯播》來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那就是為什麼新聞聯播結束後,主持人都埋頭收拾稿子呢?比如《新聞聯播》播出的時間是19點00分00秒開始,而到19點30分00秒結束,整個節目播出時間都是30min,是一分鐘都不能差。
  • 康輝主持《新聞聯播》時當眾挖鼻孔,動作自然連貫,並無不好意思
    一說起《新聞聯播》的主持人,大家想到的就是一臉嚴肅認真播報新聞的主持人們。今年《新聞聯播》改走親民路線,還在微博上開通了一個主播面對面與網友互動的欄目,在這上面,我們還看到了主持人們整理完稿子的樣子。康輝作為《新聞聯播》的當家主持人,前段時間還新穎地玩起了VLOG,帶著網友們感受了一波中國外交的樣子,網友們看完後都是在讚嘆祖國母親越來越強大了,我們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驕傲。這兩天康輝年輕時候的樣子也被網友們扒出來了,梳成兩邊劉海的康輝,年輕時候真的帥成小鮮肉。
  • 新聞聯播末尾為什麼要放收拾稿子的畫面?原因曝光後,恍然大悟!
    對於《新聞聯播》這檔節目大家一定都是很熟悉的,一直伴隨著大家。相信很多家庭每天都會去關注這檔節目的,並且不少家長都是準時收看的。這檔節目從開始到現在為止,一直以來的播出時間都是在每天的晚上七點鐘到七點半,這個時間是拿捏的非常的穩,對於這檔節目,是相當的嚴謹。
  • 新聞聯播前5秒廣告費,新聞聯播黃金時間廣告費
    《新聞聯播》前廣告投放,找中視海瀾傳播,代理中央電視臺廣告資源,幫企業更低成本上央視!《新聞聯播》運用了高度程式化的編排風格。從播出順序來看,依次為時政報導、常規報導、國內簡訊、國際簡訊。四大版塊雖偶有調整,但總體維持著次序的穩定。
  • 《新聞聯播》結束後,為什麼主持人在收拾稿子?這3個原因更靠譜
    你有沒有發現,《新聞聯播》結束後總有主持人在收拾稿子的片段?這是為什麼呢?其實,主要原因有以下3點。新聞開播時間要知道幾點幾分幾秒開始,還必須明確知道幾點幾分幾秒結束,這是分秒不能差的!大多數新聞節目都是整點播出的,比如《新聞聯播》就是19點00分00秒開始,19點30分00秒結束,整個節目播出時間是30分鐘。當然,如果出現特殊情況,這時新聞節目會延長播放時間,但同樣需要精確到分秒。
  • 新聞聯播用了18年的片頭換了
    央視綜合頻道7月17日19時播出的《新聞聯播》對比,18日同時段播出的《新聞聯播》片頭畫面寬高比已由4:3改為16:9,並且畫面顯示「高清」字樣。據央視網介紹,《新聞聯播》是中國收視率最高、影響力最大的電視新聞欄目,內容涵蓋政治、經濟、科技、社會、軍事、外交、文化、體育……無所不包。自1982年9月1日起,中共中央明確規定,重要新聞首先在《新聞聯播》中發布,由此開始奠定節目為官方新聞發布管道的重要地位,節目宗旨「宣傳黨和政府的聲音,傳播天下大事」。
  • 這部劇是中國最長的連續劇,播出30年仍在連載,堪比新聞聯播
    臺灣的《親戚不計較》總集數2248集,《外來媳婦本地郎》已超三千集,藍貓淘氣系列有兩千多集,加上獨立的藍貓系列也超過了三千集,這樣來看中國最長的劇應該是《外來媳婦本地娘》和藍貓系列的動畫片了。當然目前為止,最長的無疑是上面說的那兩部,不過,這兩部雖然長卻還不能夠跟新聞聯播相比。那麼究竟是什麼連續劇能夠比肩新聞聯播呢?答案就是「霹靂布袋戲」。
  • 新聞聯播結束後,為何還要播放收稿子的畫面?原因曝光:真高明
    該節目嚴謹、專業、綜合面強,每晚7:00準時開播,經常觀看該節目的小夥伴一定會發現:《新聞聯播》每逢結束後總會播放兩位主持人收稿子的畫面,對此很多人不明白究竟是什麼原因,那麼今天小編和大家一起來系統的了解下吧。
  • 《新聞聯播》換片頭了!這些細節你知道嗎?
    演播室改版前後對比央視綜合頻道7月17日19時播出的《新聞聯播》對比,18日同時段播出的《新聞聯播》片頭畫面寬高比已由4:3改為16:9,並且畫面顯示「高清」字樣。有著42年歷史的《新聞聯播》於7月19日全新改版,更換為N01演播室,正式邁向高畫質化之路。這也是18年來《新聞聯播》改版首次更換演播室,《新聞聯播》的背景隨之更換,片頭也有所改動。
  • 《新聞聯播》主持人康輝的腮幫子 為什麼會有兩坨圓圓的肉?·都市...
    這都是「提打挺松」惹的禍 記者 吳婧 培訓生 葉怡霖 昨天,微博上又出了一個新話題,央視《新聞聯播》的主持人康輝被網友「玩壞」了。原因是有網友在網絡問答社區貼出了一張康輝正在播音的照片,圈出康輝腮幫子圓圓的兩坨肉,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康輝的臉為什麼看起來像水腫了一樣?那兩塊一顫一顫的是肌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