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古一世
盤古:盤古,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創世神,桐柏一帶有傳說其出生於一枚龍蛋,由應龍撫育出生。配太元聖母生有巢氏。
傳說天上有九龍,其中有翼的應龍盤孵著兩個龍蛋。孵到一萬八千年的時候,大些的龍蛋裂開,站起一個頭上長角、手持大斧的神人,人們稱其為盤古。
應龍見其形狀與自己不同,甚為吃驚,便身子一鼓,尾巴一甩,將盤古甩到地上。盤古見四周昏暗混沌,嫌憋悶得慌,就掄起大斧砍起來。他砍呀砍,慢慢地清氣上天,濁物落地,天地分得清清楚楚。盤古砍累了,就躺在地上睡著了。一覺醒來,見一個女子站在面前。
此女子是從另一個稍小些的龍蛋裡鑽出來的。她一出來就會說話,對著應龍喊了一聲「母親」,應龍聽了喊聲,也變成了人,這就是以後的老天。因為她喊聲太大,把應龍的耳朵震聾了,所以,後來人們遇旱埋怨老天爺不下雨,遇澇埋怨老天爺光下雨,而老天爺往往無動於衷,原因是她聽不見。應龍見此女子與前一個形狀類似,就說:「你也到地上去吧!」一揮手,女子就到地上來了,她就是盤古的妹妹。
盤古二世
有巢氏:簡稱「有巢或巢」,號「大巢氏」,出生舊石器時代早期,華夏族人,位列五氏之首,被譽為華夏「第一人文始祖」。中國上古時期部落首領,建立古巢國。祖籍在安徽省巢湖流域,後遷徙至山西省石樓山一帶,有學者認為有巢氏出生在蒼梧,立都河南舞陽。也有史學家認為有巢氏生籍在山東、四川、內蒙古、雲南、湖南等地。
據中國歷史大系表記載,有巢氏生活在舊石器時代早期,開創了巢居文明。有巢氏在《史記·三皇本紀》《莊子·盜蹠》《韓非子·五蠹》《先秦史》《太平御覽》《康熙字典》《中國通史簡編》《辭海》等古今眾多史學、文學、學術專著中均有記載。
史傳有巢氏是人類原始巢居的發明者、巢居文明的開拓者。有巢氏開創巢居文明的偉大功績,對中華文明以及人類文明的發展,都具有積極和深遠影響。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場館鳥巢的建造理念來自有巢氏巢居文明內涵。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中國館即效仿有巢氏「巢居」的古老智慧修建而成。《鑑略.三皇紀》記載:「構木為巢室 襲葉為衣裳」等,都是從人類文明啟蒙的角度來概括的,意味著有巢氏為人類文明的領航者。
著名歷史學家呂振羽在 《中國歷史講稿》中指出:「到了有巢氏,我們的祖先才開始和動物區別開來…從此就開始了人類歷史。」;據中國歷史大系表記載:有巢氏位列五氏之首;因此,有巢氏被譽為華夏「第一人文始祖」。配緇衣氏生風允婼。
盤古三世·風允婼一世
風允婼:本名燧人氏,燧明國人,風姓,名允婼;華夏族人,五氏之一。燧人氏鑽木取火,成為中國古代人工取火的發明者,教人熟食,結束了遠古人類茹毛飲血的歷史,開創了中國火文明,被後世奉為「火祖」。在《尚書大傳》等著作增補「三皇五帝」中被列為三皇之首,奉為「天皇」,尊稱「燧皇」。道教文獻則稱燧人氏為「人皇」: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伏羲氏、神農氏等五帝是其後裔。燧人氏為有巢氏之子,配風華胥生風伏羲、風女媧。他是宓妃與女登(任姒)的祖父。
風允婼二世
風伏羲:風姓,又名宓羲、庖犧、包犧、伏戲,亦稱犧皇、皇羲、史記中稱伏犧,在後世與太昊、青帝等諸神合併,在後世被朝廷官方稱為「太昊伏羲氏」,亦有青帝太昊伏羲(即東方上帝)一說。華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與女媧同為福佑社稷之正神。楚帛書記載其為創世神,是中國最早的有文獻記載的創世神。燧人氏之子,生於成紀,定都在陳地。所處時代約為舊石器時代中晚期。伏羲是古代傳說中的中華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國古籍中記載的最早的王,是中國醫藥鼻祖之一。
相傳伏羲人首蛇身,與女媧兄妹相婚,生兒育女。他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發明創造了佔卜八卦,創造文字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歷史。他又結繩為網,用來捕鳥打獵,並教會了人們漁獵的方法,發明了瑟,創作了曲子。伏羲稱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後去世,留下了大量關於伏羲的神話傳說。配風女媧生公孫少典。
風女媧: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
又稱媧皇、女陰,史記女媧氏,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是福佑社稷之正神。
相傳女媧造人,一日中七十化變,以黃泥仿照自己摶土造人,創造人類社會並建立婚姻制度;因世間天塌地陷,於是熔彩石以補蒼天,斬鱉足以立四極,留下了女媧補天的神話傳說。
女媧不但是補天救世的英雌和摶土造人的女神,還是一個創造萬物的自然之神,神通廣大化生萬物,每天至少能創造出七十樣東西。她開世造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是被民間廣泛而又長久崇拜的創世神和始母神。
風允婼三世
公孫少典:男,華夏族,漢族先祖之一。也稱有熊氏,《國語》載其嫡子為炎帝神農氏和黃帝軒轅氏。
近代學者丁山先生在《中國古代宗教與神話考》中指出:古少典者,小腆也;腆,國家也;即小國,弱小部落方國首領。神農,軒轅和伯夷都是某國公子公孫,神農是烈山氏,軒轅是有熊氏。配女登生薑石年、配附寶生姬黃帝。
風允婼四世
姜石年:即炎帝,伊耆姓、姜姓、烈山氏,名:石年(石年這名極有可能是後世之人所加),號:神農(神農也是氏,可能是這一部落區別於其他部落的稱呼,神農氏即對該部落或部落首領的稱呼),誕辰:農曆四月二十六日,出生地:陝西寶雞姜水,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尊稱,號神農氏,又號魁隗氏、連山氏、列山氏,別號朱襄(尚有爭議,也有說朱襄氏部落曾有三代首領尊號炎帝)娶赤水(桑水氏)之女聽訞生精衛。
傳說姜姓部落的首領由於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稱為炎帝。從神農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農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傳位五百三十年。
姬軒轅:即姬元,本姓公孫,公孫朂,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故號黃帝。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亦稱有熊氏。也有人稱之為「帝鴻氏」。生於公元前2717年農曆三月初三,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居軒轅之丘,主要成就統一華夏部落,主要發明有:數學,隸首作數,定度量衡之制。軍隊,風后衍握奇圖,始制陣法。音樂,伶倫取谷之竹以作簫管,定五音十二律,合於今日。衣服,元妃嫘祖始養蠶以絲製衣服。醫藥,與岐伯討論病理,作《黃帝內經》。文字,倉頡始制文字,具六書之法。鑄鼎,在荊山(位於陝西中部)鑄鼎,分華夏為九州。水井,井的發明,古人也歸功於黃帝。其他,舟車、弓矢、房屋等之發明。部落標記是龍圖騰,公元前2599年去世,葬地橋山,陽山,荊山,涿鹿,祭祀:新鄭黃帝拜祖祭典、黃帝陵公祭大典,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姬姓始祖。
史載姬軒轅共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個姓,依次為: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依等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屬二姓:
娶西陵氏之女嫘祖(元妃)生姬玄囂、姬昌意。
娶方雷氏之女女節(次妃)生祁叔、姞伯儵。
娶炎帝之女肜魚氏(三妃)生己夷鼓。
娶嫫母醜女(四妃)生蒼林、任禺陽。
而少昊、顓頊、帝嚳、唐堯、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姬軒轅的子孫,這些後裔在姬軒轅到堯、舜、禹時期大都已經脫離姬黃帝母族,建立了大批的氏族方國或部落,有了獨立的姓和氏;後來,周武王(姬發)從陝西東出中原建立了周朝,分封諸侯或方國,其中姬姓國53個,這些姬姓國以國為氏,於是形成了中國的大多數姓氏,中國人遂自稱「姬黃帝子孫」或「炎黃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