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五天點映(8月14日、17-20日)收官,今日迎來正式上映。數據顯示,《八佰》這五天的點映總成績粗報2.34億,打破《西遊記女兒國》1.79億(點映1天,場次11.12萬)的點映票房,創造中國電影市場點映票房最高紀錄。點映期間觀影人次近600萬,場次14.1萬場,場均人次42.5人。
▲ August 21, 2020
▼ August 21, 2020
另外,《八佰》在二輪點映期間連續四天日票房維持在5000萬以上,也將全國大盤推升至7000+萬的水平。目前預測總票房將超23億人民幣。僅20日預售票房為2696.1萬,當日排片佔比為57.2%,當日排片場次為122639場。今日《八佰》第一天上映,排片場次佔比為57.7%,場次為127025場,當仁不讓地成為了本周甚至是本月票房的冠軍影片。
從2019年暑期檔撤檔到2020年8月影院重新開業定檔,《八佰》終於經過了漫長的路,點映完在影院正式上映,這部講述淞滬會戰的電影耗資約8000萬美元,是近年來最受期待的國產戰爭片之一。久別重逢,滿懷期待的觀眾們走進仍需要保持社交隔離的電影院,導演管虎並沒有讓大多數觀眾失望,《八佰》呈現出抗日戰爭的艱苦卓絕和八百壯士的英勇形象,時刻提醒著我們不要忘記法西斯主義日本帝國對中國的侵略史,以及無數的受難者和捨身取義的犧牲者。
《八佰》有著國產片頂級的技術組,尤其是令人驚豔的藝術指導與布景,還原了1937年租界兩岸的場景,我們能夠目睹每一個精心設計的細節:廢墟中的一面斷壁上寫著的繁體「節約用水」四字、倉房壁上巨大的可口可樂廣告、復古的賭場內景,等等;影片全片使用業內最頂尖的ALEXAIMAX 65mm攝影機拍攝,《八佰》是亞洲第1部全程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商業電影 。無論從何種意義上來說,《八佰》仿佛都有著留名中國影史的野心。
但是,這個野心是否得以實現?這是一個難以用是或否來回答的問題。許多觀眾認為《八佰》重新書寫了中國戰爭片的歷史,甚至是華語電影史中最優秀的作品之一;但也有部分觀眾並不認同這一觀點,認為《八佰》只不過是另一部被商業性裹挾的流水線產物。或許我們並不著急回答這一問題,但是值得在文章開頭再次強調的是,導演和劇組所有成員的努力需要被肯定,淞滬會戰八百壯士的英勇就義應當被銘記,法西斯主義日本帝國侵華的罪惡不能被抹去。
之於租界一岸,從開始的隔岸觀火到救國熱情被點燃再到最後試圖突破租界橋的障礙迎接渡橋的戰士們,原本期盼國軍撤退、戰火能夠早日平息的市民們在即將亡國的現實中猛然醒來;之於倉庫一岸,租界是魂牽夢縈而又終究不能抵達的烏託邦,恐懼的逃兵們試圖從水中取道偷渡,卻被英國士兵強制遣返,爬在窗前的小湖北,呆呆地望著隔岸的京戲出神,到最後渡橋時看到呼喊著的隔岸群眾,在觀看的距離終於即將消失的時刻,大部分人都沒能倖存下來。兩岸,如此相近,又如此遙遠。
觀眾觀看的並不僅僅是租界兩岸的人們,還有高懸在空中的美國飛艇。1937年,珍珠港事件遠未發生,奉行孤立主義的美國作為中日交戰的「觀察員」,高官們在飛艇中用望遠鏡俯視著兩岸眾生。而無論是租界岸的市民們還是倉庫中或絕望或恐懼或視死如歸的戰士們,對其都只有仰望的權利。飛艇象徵著隔絕——無論是空間意義上還是文化意義上,高坐在空中的列國觀察員並不真正關心中國人的死活,儘管法西斯的魔掌終究也會讓觸及他們的國土。
觀眾在銀幕內外的觀看往往是通過共情、共鳴認同機制所建立的,《八佰》所營造的兩岸空間試圖將這種認同的張力發揮到極致:劇本基本捨棄了傳統的主人公敘事視角,觀眾需要隨時與銀幕內的各色人物產生認同感,或許是從懦弱到強大的端午,或許是生性膽小的老算盤,又或許是隔岸從舉著望遠鏡到憤而端槍的教授更甚至是開賭場的豪邁女老闆。
導演管虎試圖通過視聽語言的技術盡最大努力地調動觀眾觀影的共情、共鳴認同機制,在將近兩個半小時的影片中,觀眾的憤怒、痛苦和無奈最終已經因為相互混雜而難以被調動,以至於許多觀眾並沒有被結尾所打動。
《八佰》並沒有一個嚴格意義上的主人公,而是幾乎以出現頻率為標準劃分的層級人物,仿佛每個角色都因為時間的緊迫而被賦予「等級制的人性」。在圓形化和扁平化的光譜上,我們不幸地看到《八佰》中的人物形象大多數都偏向扁平的那一端,並且人物的內心狀態似乎輕易地發生轉折,例如作為逃兵的端午在看到對岸的人群為其歡呼時,他仿佛剎那間獲得了某種使命感。
我們能夠隱約地感受到《八佰》試圖從平民視角傳達對政治和戰爭的批判,卻又因人物形象的太過於單薄,其批判之處顯得欲言又止。如果說我們確實需要英雄主義的鼓舞,那麼在英雄主義以外,我們或許還需要更生動的人性。
在影片中看到一臺攝影機的存在——方記者的黑白膠片攝影機,其較為窄小的畫幅和黑白影像時常被剪入正片中,觀眾們都滿懷期待這部攝影機所拍攝的痛苦影像能被億萬同胞看到,但是直到全片的最後五分鐘,黑白膠片攝影機在槍擊中被毀,其中所拍攝的黑白膠片再無傳世的可能,這意味著我們在正片中看到的「紀實影像」,和整部影片一樣均為拼貼和虛構,意圖告訴大家歷史是由後人重新敘述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