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麥丹齋月每天晨禮後,西寧南關清真寺教長金鏢阿訇都會為穆斯林大眾進行演講。以下為齋月第五天的演講錄音《健全的心靈 ——易卜拉欣聖人的六大祈願》:
(以下文字為馬明財根據金鏢教長的演講錄音整理)
親愛的穆斯林同胞們:
今天是萊麥丹月第五天,我們已經完成了六分之一的齋戒,知感真主!
萊麥丹月是真主恩賞我們的「大禮包」,裡面包含著至少八件寶貝,其中一件是應答祈禱,尤其是開齋前的祈禱。
穆聖(祈主福安)說:「祈禱(都啊)是功修。」祈禱對我們來說本身就是一件功修、是有回賜的,無論真主應答祈禱與否。又說:「祈禱(都啊)是功修的精髓(大腦)。」
祈禱非常重要,會做祈禱更加重要。最好的祈禱是真主在《古蘭》教導的,特別是一些聖人做所做的祈禱。
易卜拉欣是五位有決心的大聖之一,他之後出現的所有的聖人都是他的子孫後代,包括封印萬聖的至聖穆聖(祈主福安),因此他被稱為眾先知之父。
易卜拉欣聖人在人類的歷史上、在眾先知的歷史上、在《古蘭》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今天我們學習《眾詩人》章記載的易卜拉欣聖人做的祈禱:
「主啊!求你賜我智慧,求你使我進入善人的行列。求你為我在後人中留一個令名。求你使我為極樂園的繼承者。求你赦宥我的父親,他確是迷誤的。求你不要凌辱我,在他們被復活之日,即財產和子孫都無裨益之日。惟帶著一顆純潔的心來見真主者,(得其裨益)。」(26:83-89)
易卜拉欣聖人的六個祈願:
一、求你賜我智慧;
易卜拉欣聖人的第一個祈願不是錢財,也不是兒女,不是美貌,也不是權利,而是智慧,什麼是智慧呢?有這樣一種解釋:伴隨著有益善功的淵博知識,不僅有益於自己,還有益於他人、有益於社會、甚至有益於世界的淵博的知識。
安拉教導穆聖(祈主福安)以及整個穩麥:「你說: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20:114)人們在今世的需求是很多的,但《古蘭》教導人們向真主祈求增加的對象只有知識。
二、求你使我進入善人的行列:
易卜拉欣聖人為自己在現世中祈求真主恩賜智慧後,想起了已經逝去的前輩人中的善人(清廉者),祈求真主使他進入善人的行列,這些善人是:「他們在他們的主那裡的報酬是下臨諸河的常住的樂園,他們將永居其中,真主喜悅他們,他們也喜悅他;這是畏懼真主者所有的。」(98:8)
易卜拉欣聖人向先賢看齊,求真主使他進入善人的行列,表現了他的謙虛。先賢們既便是我們望塵莫及的也罷,也要努力追趕他們,能趕多少算多少。
三、求你為我在後人中留一個令名;
「令名」原詞為誠實的舌頭,意為後人的美好讚譽和評價,「求你為我在後人中留一個好名聲」,留好名聲不是沽名釣譽嗎?不是,易卜拉欣聖人祈求的好名聲不是立刻實現,而是在後人中留下的。
同時代的人對你的褒獎和貶低都是包含各種因素的,當人們褒獎時,你當感謝真主;當人們貶低時,你當祈求真主饒恕。人活在的時候一定不會有公正的評價,只有後輩人對你的評價是相對中肯的。
中國人有句話說「蓋棺論定」,意思是蓋上棺材蓋,才能下結論,人死後對其一生是非功過作出評價。我們穆民是「入土論定」,當亡人被放進墳坑的時候,人們對其一生是非功過的評價是相當重要的。
據阿卜杜拉·阿齊茲·伊本·蘇海卜傳述,我聽艾奈斯·伊本·馬立克說:有一次一個亡人被抬了過來,大家都誇讚亡者。穆聖(祈主福安)說道:「必定了。」接著又一個亡人被抬了過來,大家都罵亡者,先知說:「必定了。」歐麥爾問道:「什麼必定了?」先知說:「你們誇讚前者,所以樂園為他必定了。你們在罵後者,所以火獄為他必定了。你們是真主在大地上的見證人。」《布哈裡聖訓集》
當我們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要光想著眼前的利益,而應當想想後人對你的評價。穆聖(祈主福安)說:「自我清算、為死後(後世的清算或後人的評價)而工作的人才是聰明人。」
四、求你使我為極樂園的繼承者。
易卜拉欣聖人不僅想到了前人和後人,不僅想到了今世,還想到了後世那永恆的世界。一個人不論飛黃騰達還是窮困潦倒,最終是要結束的,今世是短暫的,後世才是真正永恆的世界。
五、求你赦宥我的父親,他確是迷誤的。
易卜拉欣不僅為自己祈禱,還為自己的父親做了祈禱。他的父親專門製作偶像供人們崇拜。易卜拉欣為父親祈禱,希望他能夠回心轉意,歸信真主,向真主懺悔,然而「他確是迷誤的」。
「易卜拉欣曾為他父親求饒,只為有約在先;他既知道他的父親是真主的仇敵,就與他脫離了關係。易卜拉欣確是慈悲的,確是容忍的。」(9:114)
易卜拉欣為何要對迷誤的父親求饒呢?「易卜拉欣曾為他父親求饒,只為有約在先;」父親得知易卜拉欣崇拜獨一的真主後對他加以懲罰,然而易卜拉欣卻對父親說:「你是我的父親,對我有養育之恩,我一定會為你向真主求饒。」易卜拉欣一諾千金,他向真主祈禱:主啊!「求你赦宥我的父親。」
「他既知道他的父親(依然迷誤,不肯歸信真主)是真主的仇敵,就與他脫離了關係。易卜拉欣確是慈悲的,確是容忍的。」
六、求你不要凌辱我;
我們每一個人在今世幹了許多罪惡和見不得人的事情,萬一被別人知道的話,也不過是有限範圍的出醜。復生日,眾生被復生起來,宣讀每個人的功過薄時的出醜才是真正的凌辱。如此偉大的易卜拉欣聖人都向真主祈禱「求你不要凌辱我」,何況我們這些芸芸眾生中的凡夫俗子。
財產和子孫在今世對人有裨益,但「復活之日,即財產和子孫都無裨益之日。」
在後世,「惟帶著一顆純潔的心來見真主者,(得其裨益)。」
「純潔的心」是健全的、健康的、平安的心,而不是殘缺的、有病的心。「(偽信士)他們的心裡有病,故真主增加他們的心病;他們將為說謊而遭受重大的刑罰。」(2:10)「心病」不是心臟病,而是心理疾病和精神病,經云:「心病」是隱昧(庫夫爾)、偽信(尼法格)及沽名釣譽、懷恨嫉妒、驕傲自大等不良的性格。
據努爾曼·伊本·白希爾傳述,穆聖(祈主福安)說:「須知:人的身體內有一塊肉,它善全身則善,它惡全身則惡。須知:它就是心。」(各大聖訓集)
修德如同修剪樹枝,同樣,心也需要修。
如何修心?
遠離不良的德性。
如何遠離不良的德性?
經云:反其道而行之。
當自我發現或從別人那裡知道自己有點驕傲時,那麼應當謙虛、主動降低身份;當發現自己沽名釣譽時,專門做一些隱藏的善事,不讓要任何人知道。
美德不是做作出來的,而是內在美自然的流露。不要對任何人心懷怨恨,今世沒有過不去的事情。聖門弟子賽爾德·伊本·瓦嘎斯是穆聖(祈主福安)以樂園報喜的十人之一,他對自己的一生評價說:「我跟大家做的差不多,不過我對任何人絕不心懷怨恨和歹意。」
祈禱很重要,會做祈禱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