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跡天氣十年:從天氣 APP 到綜合氣象服務商

2020-12-27 36氪

對於墨跡而言,下一個十年的故事也許才剛剛開始。

2020年3月23日,我們迎來了第60個世界氣象日。「氣象與水」成為了今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

世界氣象日當天,天氣App墨跡天氣更新了開屏圖,號召用戶關注氣象變化,保護水資源。

有趣的是,今年的世界氣象日也是墨跡天氣的十周年生日。這款在塞班時代起家,在iOS與Android時代發展壯大的天氣App,已經走過了十年時間。

十年來,墨跡天氣幾乎見證了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的整個歷史進程。在To B轉型的大浪潮下,墨跡天氣也在2016年開始布局商業氣象服務。許多骨灰級墨跡用戶都不知道的是,如今包括美團、餓了麼在內的絕大多數外賣平臺,都在使用墨跡天氣的氣象數據。

十年過後,墨跡天氣已不再是一款單純的手機App,而是演變成為了一個兼顧C端、B端的商業氣象服務平臺。

2020年,墨跡天氣的第一個十年已經過去。對於墨跡而言,下一個十年的故事也許才剛剛開始。

第一代APP創業品牌走過10年

提起墨跡天氣,許多老一代智慧型手機用戶記憶猶新。

2009年,墨跡天氣第一版上線於塞班論壇。這是當年中國最大的手機論壇,聚集著大量的手機玩家。那時,iOS與Android系統尚未成氣候,諾基亞主導的塞班(Symbian)系統如日中天,墨跡天氣也成為了塞班手機用戶的裝機必備應用。

十年後的移動網際網路從業者,將墨跡天氣與陌陌、唱吧、WiFi萬能鑰匙等App視作是中國第一代「App創業」企業。後來,人們發現,墨跡天氣具備了App創業的多個必備條件。

首先,天氣服務是所有智慧型手機用戶的剛需,很容易積累大量日活用戶。此外,天氣App需要聯網才能使用,這使得墨跡天氣天生是一款移動網際網路產品,而不僅僅是一款普普通通的「手機軟體」。

2013年,墨跡天氣用戶數過億。在天氣類App市場,墨跡天氣做到了國內領先。但墨跡天氣的挑戰也開始逐漸顯現。

從iOS、Android開始,智慧型手機開始內置天氣應用。但早年間,這些系統自帶的天氣應用體驗不佳,基本停留在「能用」的水平。但在2014年前後,以國產手機廠商為代表的Android手機,開始強化定製化Android系統的用戶體驗,手機自帶天氣服務的體驗也在不斷提升。

這時,許多用戶發現,他已經不再需要一款獨立的第三方天氣App。

面對這種局面,墨跡天氣開始強化C端產品的功能。如今,在最新8.0版本墨跡天氣中,用戶可以獲得精確到500*500米範圍的高精度氣象信息。此外,墨跡天氣App也能提供更多專業化的氣象服務,如長達40天的長期天氣預報、釣魚預報、花期預報等,以滿足部分對天氣信息有較高要求的用戶。

2017年,墨跡天氣推出了自己的IP形象——墨娜。用戶打開墨跡天氣App,墨娜的形象便會出現在首頁。當天氣變化時,墨娜的服裝也會隨之變化。墨跡天氣也以此給用戶提供了最直觀的穿衣指南服務。

墨娜的出現,也推動墨跡天氣發起了更多營銷活動。例如,2018年,墨跡天氣與麥當勞聯合發起了「35度計劃」,氣溫35℃以上城市的墨跡天氣用戶,可以領取免費的麥當勞雪碧飲料。而墨娜也成為了這次活動的宣傳大使。

在商業變現上,墨跡天氣也上線了付費的VIP服務,提供更多專業化、定製化的天氣服務。例如,墨跡天氣VIP用戶可以獲得楓葉預報、星空預報及每三小時更新的花粉過敏預報等。

官方數據顯示,墨跡天氣目前積累了超過6億的用戶與1.4億的月活。對於一款工具類App,這一數字已經接近極限。數據顯示,自2015年以來,墨跡天氣基本佔據了各類天氣App類榜單的榜首位置。

但墨跡天氣並非沒有敵人。墨跡天氣最大的敵人,其實是它自己。就像登山者一樣,當墨跡天氣登上山頂,等待著它的,除了山頂的景色,還有迷茫。

尋找下一座「山」,成為了墨跡天氣的必然選擇。

從指揮外賣小哥到指導農業、交通 氣象信息還有更多用武之地

要想實現變現,墨跡天氣有哪些玩法?

對於絕大多數網際網路產品而言,最基礎的變現方式,是先做好一款產品,再依靠廣告實現流量變現。

墨跡天氣也是如此。招股書數據顯示,在2016年,墨跡天氣實現了超過2億元的廣告收入。但墨跡天氣也面臨著工具類App的共同問題——用戶停留時長有限、數量增長存在天花板等。

靠產品本身賺錢,成為了墨跡天氣的另一個思路。在氣象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墨跡天氣,通過C端業務積累了將氣象數據商業化的能力。因此,墨跡天氣對商業氣象服務並不陌生。

2016年,在科技網際網路行業集體探索B端的大背景下,墨跡天氣也組建了企業服務團隊,開始嘗試探索B端業務。商業氣象服務成為了墨跡天氣的新方向。

商業化的氣象服務有何用武之地?在氣象行業,「德爾菲氣象定律」這一概念幾乎眾人皆知。其指出,氣象投入與產出的比值可達到1:98,即企業在氣象信息服務上每投資1元,就可以獲得98元的經濟回報。

事實上,早在20世紀40年代,國際上就已經出現了商業氣象服務。但在國內,商業化的氣象服務還是一片新興市場。公開資料顯示,80%以上的行業發展都與天氣有關。無論是宏觀上的季節更替、節氣變化,還是更加局部的氣溫風向、陰晴雨雪,都會給社會經濟帶來顯著的影響。

例如,在零售業,氣象變化可以顯著影響飲料、冷飲等快消品的銷量。氣象對社會經濟存在影響,這一事實顯而易見。但如何獲取高精準的氣象信息,並利用這些氣象信息服務於各行各業,仍然是一大難題。

墨跡天氣需要一個典型行業,並以此跑通氣象對經濟變化的數據模型。結合線上、線下的外賣行業,成為了墨跡天氣最先選擇的場景。

2018年8月,墨跡天氣宣布拿下「國內所有外賣行業訂單」,為餓了麼、美團、大眾點評等外賣平臺提供分鐘級、公裡級的天氣信息服務。如今,美團、餓了麼用戶在App上查看騎手位置時,也可以看到實時的天氣狀況。而這一天氣信息即來自墨跡天氣。

早在2016年時,餓了麼就發現,天氣變化會直接影響到外賣平臺的配送效率。一旦遭遇雨雪等極端天氣,整個平臺會出現大面積的訂單激增、配送延遲。這時,平臺就需要更科學的運力調度方式,並及時調整預計送達時間與營銷活動,以減少平臺與用戶的損失。

最初,餓了麼應對天氣變化的解決方案是人工幹預,由運營人員根據天氣信息對平臺進行手動調節。2017年,餓了麼與墨跡天氣合作,引入了墨跡天氣的精確氣象信息,大幅提升了運營效率。

外賣成為了墨跡天氣第一個跑通的B端行業。但商業氣象服務的落地領域顯然不止外賣。農業、交通、保險、車聯網、智能家居、體育賽事、新零售、物流、航空等眾多領域,都高度依賴天氣信息服務。

在靠天吃飯的農業,天氣對農作物產量存在著絕對的影響。為此,墨跡天氣推出了「智慧農業氣象災害系統」,提供精確到區域的氣象信息服務,如氣象預報信息、日照時數、旱澇指數等。

這些信息不僅可以指導農戶生產,還能為保險公司的農業保險產品提供數據支撐。墨跡天氣相關負責人介紹,墨跡天氣已與平安農險合作,為後者提供上述氣象服務。

同理,墨跡天氣在B端的商業邏輯也可以照搬到G端(政務市場)。在浙江,墨跡天氣與滬杭甬高速公路達成合作,為後者沿線的1252公裡公路開展氣象服務。

眾所周知,極端惡劣天氣會大大提升交通事故的發生危險。而精準的氣象信息,則可以引導路政部門對高速公路進行精細的運營指導。例如,在預測到惡劣天氣到來時,路政部門可以通過墨跡天氣系統及時調整高速公路的運營、通行狀態,引導司機躲避。

從某種程度而言,墨跡天氣在B端的布局,讓更多人成為了墨跡天氣的「用戶」。你可能從未下載過墨跡天氣App,甚至未曾聽說過這一品牌,但是只要你點過外賣、上過高速,都可能從墨跡天氣的氣象服務中受益。

事實上,商業氣象服務對於整個社會的意義不可小覷。今年2月,墨跡天氣曾宣布在疫情期間免費為物流、外賣、航空、新零售、高速公路、智能家居、工程建築七大行業提供免費的商業氣象服務,力圖藉助氣象數據為疫情防控機構提供數據支撐。

今年年初,墨跡天氣創始人金犁在全員信中寫道,墨跡天氣在2019年獲得了千萬量級的B端訂單,未來,墨跡天氣將繼續「B+C」的雙輪驅動模式。

在墨跡天氣內部,美國氣象公司TWC(The Weather Company)一直是公司學習的目標。TWC的前身是美國一家24小時播放天氣預報的電視臺,現已轉型成為一家綜合性的氣象服務企業,業務覆蓋氣象信息服務、氣象服務軟體銷售、航空氣象服務、能源氣象服務等。

2016年,IBM收購了TWC的B2B氣象業務。iPhone手機上的天氣數據也來自這家公司。數據顯示,通過各種類型的氣象服務,TWC在2018年實現了3.4億美元的年營收。

如今,國內的商業氣象服務仍然是一片新興市場。2014年,中國氣象局印發《氣象服務體制改革實施方案》,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和社會力量深度、廣泛參與氣象服務。自此之後,中國商業氣象服務開始迅猛發展。

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8年,在整個氣象市場,公眾氣象服務收入佔比仍高達76.01%,氣象科技服務、決策氣象服務和專業氣象服務等商業服務佔比分別為11.00%、8.97%和4.02%。不難看出,相比公眾氣象服務,商業氣象服務的市場空間更為廣闊。

我國《氣象研究與應用》期刊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英國、美國的商業氣象服務年產值分別高達2600億美元和1600億美元。

而中國的這一數字只有16億美元。據中國氣象協會估算,到2025年,中國氣象服務產業規模有望達到3000億元。站在當下展望未來,中國商業氣象服務仍然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相關焦點

  • 墨跡天氣十年:從 APP 運營商到綜合氣象服務商
    來源:36氪2020年,墨跡天氣的第一個十年已經過去。對於墨跡而言,下一個十年的故事也許才剛剛開始。2020年3月23日,我們迎來了第60個世界氣象日。「氣象與水」成為了今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世界氣象日當天,天氣App墨跡天氣更新了開屏圖,號召用戶關注氣象變化,保護水資源。有趣的是,今年的世界氣象日也是墨跡天氣的十周年生日。這款在塞班時代起家,在iOS與Android時代發展壯大的天氣App,已經走過了十年時間。十年來,墨跡天氣幾乎見證了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的整個歷史進程。
  • 十年風雲 墨跡天氣CEO金犁實力斬獲「風雲人才」獎
    中國氣象服務協會作為氣象行業兼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重要組織,這次將「風雲人才」獎授予墨跡天氣CEO金犁,正是官方對墨跡天氣及墨跡天氣CEO金犁在氣象服務領域所做貢獻的認可與肯定。 頒獎現場,墨跡天氣CEO金犁表示:十分榮幸能得到這個獎項。在此深深的感謝委員會對我以及墨跡天氣的關心和認可。
  • 2020氣象協會年會在南信大召開 墨跡天氣氣象服務能力獲行業認可
    會議以「打造中國氣象產業2.0」為主題,中國氣象局領導、業界知名專家學者以及以墨跡天氣為代表的氣象相關行業企業代表共數百人出席了此次大會,共話產業發展。 在大會上,墨跡天氣CEO金犁憑藉其在國內氣象服務科技領域做出的突出貢獻,以及在氣象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應用中所產生的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實力斬獲「風雲人才」獎。
  • 十年墨跡再啟程:致力於成為全球領先的氣象服務企業
    在近日的「風雲際會·中國氣象服務協會2020年會暨第二屆氣象產業(中國氣象谷)發展大會」上,墨跡天氣技術副總裁黃耀海用《用科技連接天氣與生活——墨跡天氣十年與氣象服務發展》的主題演講總結了墨跡的第一個十年。
  • 墨跡天氣企業服務品牌墨跡赤必,讓氣象服務賦能行業發展
    在全球的經濟活動中,天氣扮演著一個極其重要的角色。中國的歷史上,人們就通過一系列的節氣知識指導進行生活和生產,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產業和行業開始依賴天氣情況來做決策或有價值的判斷。可以看到的是,商業氣象服務已經逐漸深入到各個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顯著的作用。
  • 墨跡天氣企業服務品牌墨跡赤必,專注商業氣象解決方案
    而伴隨眾多氣象服務平臺的入局,商業氣象服務市場的競爭愈加激烈,如何在競爭的夾縫中求生,在市場博弈中取勝,成為墨跡赤必等頭部平臺首先需要思考的問題。  二、豐富廣泛的氣象數據源  基於墨跡天氣10年的歷史氣象數據積累和處理能力,墨跡赤必在氣象數據源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 墨跡天氣:用科技連接天氣和生活
    相關數據顯示,墨跡天氣短時預報晴雨準確率超過90%,高於市場上其他競品5%,處於行業領先水平。之所以能做到如此高的準確率,除多年來深耕氣象服務領域的數據優勢外,更在於墨跡天氣將氣象技術和AI技術相結合。
  • 加深天氣場景化服務探索,墨跡天氣明年將有許多「大動作」
    (原標題:加深天氣場景化服務探索,墨跡天氣明年將有許多「大動作」)2009年到2019年,是我國移動網際網路從無到有、從萌芽到井噴的十年。面對每年億級新增用戶的巨大人口紅利,一款好產品真的可以包打天下。
  • 墨跡天氣黃耀海:用科技連接天氣與生活
    但她打開墨跡天氣就會知道,雨30分鐘後就會停,為接下來的活動做好安排」,這是黃耀海分享的一個真實典型的案例。半小時雨停了之後可以去打球,明天早高峰會颳大風,定好的活動時間段會下雨……AI技術之下,這樣的氣象生活服務應用場景還有很多。
  • 梅雨季天氣「晴雨不定」,墨跡天氣APP助你從容出行
    在傳統天氣數據以及獨有「眾包數據」的基礎上,墨跡天氣率先將AI技術融入傳統天氣預報,運用AI技術對天氣大數據進行深入研究,可提供精確到公裡級與分鐘級的未來2小時短時預報,其中短時預報晴雨準確率超90%,遠遠領先行業水平
  • 墨跡天氣持續發力B端 已和多家頭部企業達成合作
    目前墨跡天氣已積累了超過6.5億的用戶,日活用戶超過5000萬,月活用戶達1.47億,佔據了國內C端氣象服務市場近70%的份額。不過隨著各大手機廠商紛紛推出自家的天氣軟體,墨跡天氣在C端上的發展逐漸面臨天花板。近年來墨跡也意識到C端和B端的雙重需求,將業務範圍從C端逐漸向B端擴展。
  • 平安好醫生在墨跡天氣提供健康服務
    服務平臺墨跡天氣達成深度合作,將在墨跡天氣APP首頁開通在線問診和健康管理服務,不僅會隨天氣變化為墨跡天氣的用戶提供專屬的醫療健康主題內容,還會7*24提供在線諮詢、轉診、掛號、在線購藥及1小時送藥等醫療健康服務。
  • 墨跡天氣榮膺「用戶規模NO.1」獎項
    同時,在墨跡天氣發展的十年間,積累了5.6億用戶,海量的用戶天氣反饋、用戶上傳的當地即時天氣圖片(即墨跡天氣時景),成為墨跡天氣提供了獨有的、珍貴的社會化天氣觀測數據,該類數據讓墨跡天氣的數據氣象能力上升到更高的量級。第四,墨跡天氣獨有的「氣象預報系統戰略」:傳統數值模式系統+數據眾包+AI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技術。大大提高了整體系統的準確率與高效性。
  • 再謀上市的墨跡天氣:營收硬傷難解
    9月28日,據界面新聞等媒體報導,北京墨跡風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墨跡天氣」,也稱「墨跡科技」)與中信證券已於9月22日籤署上市輔導協議,並於近日在北京證監局備案,計劃在創業板上市。資料顯示,墨跡天氣成立於2010年,主營業務為基於移動網際網路平臺的氣象信息服務和廣告信息服務,註冊用戶超過6.5億。
  • 天氣預報app官網下載
    墨跡天氣是一款提供穿衣、洗車、紫外線、感冒、運動、旅遊等生活指數,是您日常生活、出行旅遊的必備天氣預報APP,此外app還提供15天天氣預報,5天空氣品質預報,實時空氣品質及空氣品質等級預報。特殊天氣提前發送預警信息,幫助用戶更好做出生活決策,從容應對各類天氣狀況。
  • 被否一年後墨跡天氣重啟IPO計劃,它如何應對收入結構的問題?
    據官網披露的信息,墨跡天氣支持約199個國家、超過20多萬個城市及地區的生活天氣類天氣查詢,截至目前,墨跡天氣擁有約6.5億用戶,天氣日查詢次數超過6億。早在2016年12月16日,墨跡天氣就曾遞交招股書,擬在創業板上市。但排隊三年之後,2019年10月,墨跡天氣的首發申請被證監會發審委否決。
  • 墨跡天氣 HD
    墨跡天氣 HD 生活出行 大小: 55.7 MB
  • 墨跡天氣「35℃計劃」收官 成最大營銷IP
    近日,由全球最大天氣服務平臺墨跡天氣舉辦的「35℃計劃」,以超過1500萬人參與、超500萬杯免費雪碧贈送、十餘家品牌聯合助力等成績圓滿收官,「35℃計劃」也因此成為行業營銷史上最大IP。  一年一度的「35℃計劃」活動,旨在通過免費贈送雪碧為高溫天氣中堅守崗位的勞動者消暑降溫,從而為全球高溫預警、呼籲公眾關注全球變暖和環境問題。
  • 平安好醫生(1833)與墨跡天氣達成深度合作
    原標題:平安好醫生(1833)與墨跡天氣達成深度合作   平安好醫生
  • 新一股冷空氣來襲,墨跡天氣提醒大家注意添衣保暖
    墨跡天氣APP,就是人們生活出行的小幫手。作為國內領先的氣象服務平臺,墨跡天氣基於豐富的傳統氣象數據,藉助人工智慧、大數據、機器深度學習等前沿技術,在持續提升預報準確性的基礎上,更為用戶提供精準、便捷的一站式場景化生活氣象服務,為人們的生活和出行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