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平板增速雖放緩但超越PC已成定局
如果將蘋果 iPad的誕生日記為平板電腦在新時期的開始,那麼眼看我們即將迎來這條產品線的五歲生日。五歲,正是一個「孩子」開始茁壯成長的年紀,然而一份份統計報告中放緩的增長數據卻為本該值得慶祝的生日趴帶來了哀傷。
從12-13年的58%,到13-14年的20%,再到14-15年預期的15%,消費者對平板電腦的需求量(增長幅度)在緩慢下降。不過還算好一點的消息是:平板在2015年的出貨量即將超越PC平臺,成為需求量僅次於智慧型手機的消費類數碼產品。
■正文:做移動智能產品就應該軟硬體結合
以一個從業多年編輯的角度來看,以上趨勢的出現是平板自身不進取,以及手機、筆電格外努力所造成的一種積累。前者的屏幕尺寸變大了,後者的身材變輕薄了,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被雙向擠壓的平板確實少了一些當年的銳氣。
的確,這兩年的平板產品太過於平淡,除去商務定製外,其在消費者手中的用途多與娛樂消遣相關。如今我們在一家初創廠商的產品上嗅到了改革的氣息,這家叫做技德科技的公司為我們帶來了一款搭載REMIX OS系統的同名平板產品。
▲REMIX擁有類似筆電、平板的二合一形態的硬體
如果要從軟硬體兩個維度來做個簡單的概括,REMIX使用了PC、平板二合一的產品形態,主機本體自帶支架並隨即標配了可吸附的鍵盤保護套配件。系統方面則是對Android進行了深度定製,並從應用層很好的兼容了平板與手機的APP。
▲REMIX OS定製系統是升華使用體驗的核心
強調有機融合的思想,是技德在改造平板電腦這個邊緣化設備時所堅持的,所以從外部表現來看這款Remix平板更像是一件「妥協」後的產物,為了輕量級的商務需求加入了支架、鍵盤,為了豐富使用場景選擇了在平板上兼容手機的應用。
■REMIX平板的硬體配置概覽
初見Remix平板,更吸引我的是廠商自家團隊基於Android所開發的定製系統。從蘋果的發展歷程來看,軟硬結合這個詞語中「軟」字的分量其實更重,所以當看到這款機器還在採用Tegra 4晶片和2GB RAM晶片的組合時,驚訝少了許多。
廠商的人告訴我們,現在的Remix平板推廣的是一種概念,所以這款產品(處在PVT階的樣品)距離他們的設想還有一定的距離。所以我們這次就把評測的重點放到他們所說的那種概念上,看看他們設想中的使用體驗是否能給平板未來?
■技德科技 REMIX平板官網(點擊前往)
2戰略:好的系統需要好硬體來承載
■技德:最初只打算做定製系統
技德最初的目的,只是想針對市場的空白打造一個在交互層可以兼顧娛樂消遣,滿足用戶簡單的商務辦公需求,同時又能對手機應用進行合理適配的系統。然後再把這套系統推廣到OEM廠商中去,以販賣使用授權或合作的方式生存下去。
有這樣一種「借雞生蛋」的想法,對於一個初創公司來說並不無道理。畢竟對於沒有實際物料消耗的軟體開發來說,實實在在地去打造一個完整的硬體,其所造成的人員、物力消耗對一家剛成立不久小公司來說是需要很大的勇氣去承擔的。
Remix OS是針對辦公優化的系統(配圖來自技德官方網站)
然而不論是要身體力行地去宣傳只有軟硬體結合才能做好產品的理念,還是為了達到給OEM廠商們樹立標杆的作用,技德科技都不得不去冒這個險。如今REMIX平板已經擺在我們的面前,那麼它的存在也就是廠商留給我們的最好答案了。
■硬體團隊普遍看好Surface的產品形態
那麼一件產品從設計圖稿到最後的量產會經過五個階段,分別簡稱為BVT、DVT、PVT、EVT、MP(MP的全稱是Mass Production,也就是我們常聽說的量產)。我們手中拿到的這臺機器是PVT版,也就是說到距離正式版還會有兩個步驟。
▲硬體團隊一致認為微軟 Surface的產品形態值得借鑑(圖中為REMIX平板)
聊聊產品的工業設計吧,估計如果我不說它長得像微軟家的Surface,各位讀者一定會覺得我很沒有見識。然而拿出這樣一款有如此辨識度的產品,對於由前谷歌員工帶領的團隊來說確實不太合乎邏輯,但廠商也沒有欲蓋彌彰的去做掩飾。
出於好奇,我們向技德科技做硬體的團隊詢問了緣由。官方也很誠實的告訴了我們其中的經歷,Remix平板的設計製造時間相比系統端的開發起步較晚,且最初探討的自主方案被一一否掉,經過反覆比對評估,微軟的Surface成了參考標準。
槽點:估計有很多網友都會質疑REMIX平板是否有有侵犯Surface的設計專利,筆者本人其實在拿到產品後心中也有這樣的疑問。官方人員的答覆是,他們已經做過相關的法律諮詢,REMIX和Surface不存在專利侵權的問題,並且是在全球範圍內。
■富士康深圳研究院承接硬體設計
軟開團隊的辦公地點在北京,硬體團隊所有成員則在深圳,兩撥人之間的互動基本是靠公司長期往返於兩地的另一位聯合創始人陸韻晟先生來維護的。通過短暫的溝通我們了解到,REMIX平板的模具定型和內部結構設計均是富士康來代工的。
而能夠請到富士康在深圳研究院的設計團隊,則完全是得益於創始人周哲與李開復先生之間的師生關係。但是由於硬體團隊剛剛成立不久,所以從人力和時間上來講都不允許他們在產品硬體上過於任性,能夠保持平臺的穩定運行就很不錯了。
▲REMIX以微軟 Surface 為藍本(官方自己也承認這一點)
■硬體設計致敬微軟 Surface 平板
回到硬體本身,以微軟 Surface 為藍本的REMIX襲成了前者85%以上的設計。經過CNC數控工具機切削帶有兩段式支架的背板可以說是該機最具辨識度的特性之一,其鋁合金表面經過陽極氧化上色,除了飽和度很高的紅色外還有一個灰色版本。
▲辨識度最高的背部支架(Surface 的體驗稍好一些)
從正面看過去,Remix平板屏幕周圍的邊框寬度並不算窄(現在多稱為航母邊框),對於使用大尺寸面板的平板來說,這樣的設計主要是為提升握持手感而考慮。但通常情況下廠商會把上下兩側的邊框做收窄處理,但顯然Remix平板沒有。
細節部分,因為Remix採用了低功耗的SoC集成方案,所以在機身腰部的位置少了Surface Pro 3上被用來做散熱用的排氣孔。另外這款機器只有上下兩側邊框採用了楔形向後收縮的設計,左右兩側的邊框為直上直下,握上去有些割手感。
▲REMIX平板並沒有配備全尺寸的USB接口(這個接口可充電)
Remix的PCB板放置在機身上方,所以這款機器的按鍵和I/O接口都被設計在了機身的上半部分。其中電源鍵位於機身頂部的右側,音量調節鍵位於機身左側的上部,而在機身右側與之相對應的位置是該機的3.5mm 耳機接口和MicroUSB接口。
▲機身右側的磁性充電接口與帶有獨立音腔的AAC揚聲器
爭議:在這裡幾位同事產生了一些小爭議,主要是因為REMIX沒有採用全尺寸的U口,但是卻因為使用了較為通用的MicroUSB接口而獲得可以隨時充電的特性。另外雙頭U盤、藍牙滑鼠的出現也削弱了全尺寸U口的存在意義。不知網友們對此怎麼看?
■可開合兩個角度的背部支架
翻到機身背面,Remix背部的支架可以開啟兩個角度(40度、80度)。而SP3的支架除了可以打開兩個固定的角度外,還可以在80度至150度之間做無極調節。所以也就是說Remix的使用場景相對局限一些,更多時候需要一個平面來做支撐。
▲REMIX平板的背部支架支持開合兩種固定角度(40度、80度)
呃,這套設計還有些不符合習慣的是,輔助用戶打開Remix背部支架的凹槽竟然被放置在機身底部的兩側,而不是機身兩側的底部(目前這兩個位置被喇叭所佔據),所以當我們展開鍵盤保護套想去扣支架的時候,還要蹩腳的掏到機身的底部。
▲輔助打開背部支架的凹槽設計在機身的底部
連接蓋板與機身主體的機械部件在打開背板後就能夠看到。在幾天的評測過程中開合背板的操作比較頻繁,能夠感覺到這個兩段式折頁開關還是比較緊湊的,段落感很清晰,也沒有內種松松垮垮的感覺出現。只是不知道能否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兩段式折頁開關細節 固定螺絲採用不多見六角型
機身上方的黑色塑料阻隔是為WiFi天線預留的,因為整個Remix平板的機身相當於在背部覆蓋了兩層金屬背板,所以在機身上方設計一個與邊框配色相同的塑料蓋板在設計上並不違和。據說下一代Remix平板會採用高通配備完整基帶的方案。
■兩個重要的磁性吸附接口
說到這我們還有兩個重要的接口沒有介紹,這兩個接口均採用了磁吸式設計。其中一個是機身右側靠下的充電接口,另外一個則位於機身下方,用於接駁配套的鍵盤保護蓋。除了充電、傳輸信號之外,其意義更多的是為了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防脫落)。
▲REMIX平板的磁性電源接頭(非通用接口)和電源適配器背部的LOGO
這兩個接口均提供了足夠強的吸力,當我們把電源線或者是鍵盤附件靠近相應位置時,二者便會自動吸附到一起,並不需要用戶自己再去對準位置什麼的。那麼從蘋果推出「Magsafe」開始,這種磁吸式的接口開始被廣泛應用,給好評是一定的。
▲REMIX平板機身底部用於吸附鍵盤保護蓋的接口
5體驗:便攜性稍差但使用方式靈活
■REMIX平板的移動使用體驗
我們在這專門單拉出來一頁,來聊聊這款機器在純硬體方面的使用體驗,比如攜帶的便利性,移動中使用的易用性,以及鍵盤配件的體驗之類的。先從便攜性這塊說起吧,REMIX平板想要接手用戶對輕度辦公應用的需求,所以就一定會有犧牲。
這款機器用了一塊11.6英寸的IPS面板,再加上背後的金屬支架,這些顯而易見的特性決定了這款機器有一種看上去就不會很輕的即視感。對比硬體配置類似,屏幕稍小一號的Surface 2,REMIX比其多出了將近180克的分量,實際稱重為860克。
▲REMIX平板的旅行重量為1277克(裸機+鍵盤+適配器)
這個分量對於平時背包的用戶來講並不會增添多少負擔,但如果直接拿在手裡,再加上鍵盤保護蓋的話會有較為明顯的分量感,與蘋果的Macbook Air 11、微軟的Surface Pro 3差不多。也就是說,雙手握持躺在床上使用時如果砸到臉會比較疼。
▲REMIX平板的機身相比傳統筆記本還是相當輕薄的
▲REMIX平板機身厚度實際測試為9.1mm
■背部支架的存在可以分擔重量
如果有空間展開支架,或是可以用腿部來做支撐的話,那機身的分量就完全可以不用擔心了。而說到筆記本模式,Remix因為採用了比較靈活的支架和吸附鍵盤的組合方式,所以在這種狀態下它的佔地空間要比採用折頁鍵盤的產品多出一部分。
▲展開支架後用戶的雙手就可以得到完全的釋放
作為配件的鍵盤保護蓋默認是與平板捆綁銷售的(之前曾經以2088元的售價打包賣過),雖然有些強買強賣的意思,但這樣也保證了用戶能夠獲得完整的使用體驗。那麼除了微軟的Surface系列產品之外,這應該是第二家採用類似設計的廠商了。
6配件:聊聊捆綁銷售的鍵盤保護蓋
■可充當屏幕保護蓋的鍵盤附件
雖然是會增加整機的攜帶&移動成本,但為了提升這臺平板的生產力和使用效率,官方還是做了鍵盤保護套的配件,而且還下了不少功夫。使用方式上,這個鍵盤保護套是通過磁吸的方式與平板本體連接的,合上之後可以提供保護屏幕的功能。
除了按鍵輸入區之外,這個鍵盤保護套的上下兩面均覆蓋了類似燈芯絨材質的面料,在外側那一面的右下角有一個「REMIX」的LOGO。絨布的表面很平整、沒有任何花紋,摸上去的手感不能算出眾,但是看上去很有質感,帶有一定的商務氣息。
▲鍵盤保護套採用燈芯絨材質 右下角的REMIX壓印字樣
功能特性方面,這個鍵盤必須要連接到Remix平板上才能使用,無法直接當做藍牙鍵盤。除了上面的全尺寸鍵盤區之外,在它的下面還有一個塊觸摸板(模擬滑鼠功能),由於Android系統沒有為滑鼠設置左右鍵的功能,所以觸摸板是一整塊的。
適配Android系統 重新優化的最上一排快捷鍵
鍵盤下方的觸控板 筆記本用戶很容易上手
全尺寸鍵盤的鍵帽用了類膚材質的塗層,字母和符號都是用雷射蝕刻的。這套鍵盤的布局很符合我們日常接觸的筆記本鍵盤,數字鍵上方有F1-F12鍵,但在預設狀態下按下這些按鍵激活的是特殊功能,包括返回、音量調節、亮度調節等常用功能。
另外我們還在鍵盤上發現了Home鍵(空格鍵右側)、返回鍵(左上角)、菜單鍵(F9)三個在Android系統中常見的功能鍵,以及直接截屏(F10)和開關觸摸板的功能鍵(F7)。除此之外,結合作業系統還能夠使用PC端大部分常見的組合鍵。
Ctrl+C(複製)
Ctrl+V(粘貼)
Ctrl+A(全選)
Ctrl+W(關閉標籤頁)
Ctrl+T(打開標籤頁)
按鍵手感鍵程適中
打字流暢度不錯 起碼編輯一段長文字沒有問題
按鍵手感方面,相比絕大多數筆記本鍵盤來說並不差,按鍵的鍵程適中、回彈也很迅速,打起字來會有一種爽快感。只不過相比鍵帽之間距離很小的Type Cover(Surface的鍵盤保護蓋配件),Remix這套鍵盤的鍵帽間距稍有些大,有時會按空。
7系統:整合兩種體驗的Remix OS
■基於Android 4.4定製的REMIX OS
其實有了鍵盤配件後,Remix就會多出很多的使用場景,但同樣其它家的平板產品也可以做到這一點。所以為了完善廠商所設想的,那種平板可以在保證用戶娛樂需求的基礎上,加入一些桌面系統的體驗和商務需求,就必須做出點新的東西。
技德的想法並不複雜,拿市佔率很高的Android 系統來做深度定製。谷歌官方曾經有單獨為平板優化的先例,OEM廠商華碩、三星、亞馬遜也做過定製UI,其中亞馬遜的改造是顛覆性的,而今天我們看到的Remix OS同樣也可以用顛覆來形容。
▲REMIX OS的鎖屏和待機桌面
熄屏解鎖至待機主界面,Remix OS所呈現出來的畫面是我們在以往的產品上幾乎從未見到的。傳統平板電腦的桌面圖標排列方式,類似桌面系統、整合Android系統功能鍵的任務欄、重新設計下拉通知面板和快捷設置開關,陌生感相對更多。
▲REMIX OS的設置菜單&系統版本號
這套系統基於谷歌 Android 4.4 定製而來,但它的UI樣式卻更接近採用Material Design設計語言的Android 5.0。扁平化設計風格的元素、低飽和度的色彩拼接,以及非原生的字體看上去很養眼,界面的框架結構依舊是以平板的分欄布局為核心。
▲REMIX OS的桌面無法放置Widget插件
沒有二級界面的待機桌面可以左右滑動,點擊圖標打開應用的操作與傳統平板的使用方式無異。不過Remix平板並不支持放置桌面Widget插件,在長按桌面空白位置後呼出的設置界面內,用戶只能對鎖屏、桌面壁紙進行調節,有點類似桌面系統。
▲從屏幕頂部下拉激活的通知中心與快速設置面板
通知欄依舊是從屏幕的頂部下滑呼出,很明顯為平板做了適配,畢竟對於這種大屏幕來說並不需要對單手操作進行優化。通知面板默認將消息做了分類處理,每一個板塊上會顯示應用的圖標,最後一條消息的詳情,以及通知消息的總數是多少。
▲界面布局和UI樣式經過精細設計的預裝APP(文件管理器和日曆)
從身邊同事的反饋來看,Remix OS展現給用戶的這種變革是直觀的、可視化的。觸屏與鍵鼠操作的結合,在這種類似Windows(其實更像Chrome OS)的界面布局下,顯得更為相得益彰。雖然核心也是融合思想,但做得不像微軟那麼生硬。
▲REMIX OS預裝的郵件APP支持小窗口發送郵件
■第三方應用圖標木有適配
系統預裝應用的圖標樣式是做過統一適配的,但形狀也是不規則的。對於Android生態中比較混亂的第三方應用,Remix OS沒有為它們的圖標做統一適配,所以在裝上應用後桌面會顯得比較混亂。雖然這不會影響使用體驗但還是希望能做適配。
▲拖拽應用圖標至任務欄固定為常駐應用
■近期應用管理器由任務欄所替代
與其它定製系統有所區別的是Remix OS系統本身就沒有應用管理後臺,取而代之的是屏幕下方的任務欄,點擊其中的圖標即可切換應用,長按上滑則可以關閉應用。相比之前調出後臺,再去選擇應用的切換操作,這樣的方式顯然更為簡潔高效。
▲通過任務欄快速切換應用把桌面系統的體驗帶到平板上來
▲REMIX OS系統支持一件內存清理(系統空餘內存約800MB)
■以浮窗方式運行手機APP
專為手機設計的應用也能在這款名叫Remix的平板上很好的運行,用戶可以選擇手機應用是運行在手機模式還是全屏模式下。在Android平板應用質量參差不齊,且數量上還有所缺失的大環境下,適配手機應用是為平板電腦擴充使用場景的好方法。
▲點擊任務欄右側的設置按鈕可以切換應用的顯示方式(上圖手機模式)
▲手機版微博應用運行在全屏模式下(上圖為全屏模式)
像支付寶這樣的應用,手機版的功能和使用體驗都要好於Pad版,作為一款功能優先觀感其次的APP,它能幫我們完成支付工作就足夠了,用戶沒有必要去糾結它是手機應用還是Pad應用。其次手機應用在Remix OS上還能實現同屏多任務窗口運行。
▲在REMIX平板一屏可以顯示三個全尺寸手機APP
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在一屏內下打開微信、淘寶、美團、微博等多個APP,這個功能是針對所有手機應用的。我們可以一邊用微信跟朋友聊天,一邊在美團挑選晚上吃什麼,然後再看看微博上有什麼新動態。Remix的屏幕可以全尺寸顯示三個APP應用。
■運行Pad應用以及手機應用混搭
當然作為平板電腦,一直跑手機應用肯定是不行的。我個人最常用的應用印象筆記就對平板電腦做了很好的適配,常見的視頻客戶端也都有做很好的適配,值得一提的是,微軟的Office 辦公三件套最近也在Google Play應用市場上了Preview預覽版。
▲專門為平板做了優化的印象筆記應用(筆者個人最常用的編輯軟體)
▲Instapaper 應用的Pad版(排版最好的稍後讀應用)
▲WPS Pad版的表格應用(既可以查看也可以進行編輯)
▲用戶可以一邊看視頻(全屏Pad應用)一邊和朋友聊微信
9性能:不拼跑高分 Tegra 4足夠用
2013年年初的CES大展上,英偉達就推出了號稱「性能怪獸」的Tegra 4處理晶片,當時作為全球速度最快的移動處理器之一,Tegra 4的身上凝聚了太多的光環。代號為蝙蝠俠「Wayne」的Tegra 4處理器具備72個定製的NVIDIA GeForce GPU顯示核心,其GPU處理性能是Tegra 3 的六倍。此外,Tegra 4還首次集成應用了四顆ARM最先進Cortex-A15 CPU核心,Web瀏覽可實現2.6倍的速度提升。
除了顯示核心與處理核心之外,Tegra 4還具備一個第二代節電核心,擁有更高的能源效率,適合低功耗的標準使用環境。其PRISM 2 Display技術可以在實現高級視覺效果的同時減少背光功耗。在一般使用環境中,Tegra 4的消耗功率比前一代的Tegra 3減少了45%。同時,它可實現最長14小時的高清視頻播放。
技德Remix平板採用英偉達Tegra 4處理器核芯
硬體配置信息一覽
出自Primate Labs的Geekbench系列處理器性能測試軟體,是目前少有的支持iOS系統同時也是跨多平臺的Benchmark類跑分測試軟體,所以說我們會在幾乎所有採用iOS系統的設備的評測文章中找到它的身影。它的評測範圍較AnTuTu以及Basemark OS要精簡很多,僅限於處理器的整數/浮點運算、內存讀寫性能等內容。
處理器CPU性能測試軟體:Geekbench 3(圖片來自Google play)
單核和雙核處理器性能測試結果
Geekbench 3是這款評測軟體目前的最新版,依舊有iOS、Android、Mac、Windows、Linux等多平臺的版本。相比以往的版本,其界面適配了蘋果 iOS 7系統的扁平化UI樣式,並且被引入到了其它平臺中。功能方面,Geekbench 3引入了真實環境測試,模擬用戶的多任務應用運行場景。另外Geekbench 3可以充分利用處理器的多核心特性,釋放整個平臺的潛能。
■綜合性能
雖然技德Remix重點不在產品性能方面,但強勁硬體配置絕對是系統運行流暢的保障。不能免俗,下面也請大家參考安兔兔5.6版本的測試成績。
從版本號進入5.5時代開始,安兔兔軟體界面相比之前的版本有了很大的變化,整體偏向扁平化,內容展現方式更加直觀。該版本增加CPU單線程測試,增加32/64位CPU性能測試,將圖形測試引擎更換為真正的遊戲引擎:Cocos2D、Havok Vision,增加HTML5測試,改進總分計算方式。其中,32/64位CPU測試項目包含AES加密、PNG編碼、字符串排序、霍夫曼編碼、解線性方程、傅立葉級數六個子項。
技德Remix(64GB)硬體配置信息
安兔兔5.6測試綜合性能成績為32867分
PCMark for Android將奉行免費、無廣告、無內購、無限制的政策提供給用戶。測試工具考察整個設備的性能,而不是單獨的部件;測試基於日常應用,而非抽象的理論算法;成績反應真實性能,而非可望而不可即的最高性能;測試使用實際應用和原生API,任何設備都適用;可親眼看到每個測試及場景,而不是乾巴巴的進度條;測試指導精確告訴你到底在測試什麼、得分如何計算。
PCMark綜合性能測試成績4296分
10圖形:GPU處理性能 依舊很給力
GFXBench(前身為GLBenchmark)是一款基於OpenGL-ES圖形API接口的行動裝置圖形處理性能的基準軟體,從問世之初便有著跨多平臺的特性,目前已經加入了對Windows系統的支持。這款測試應用的重點主要在GPU測試部分,相信這個大家都有所了解,其測試場景包括理論性能測試以及實際渲染模擬兩個部分,另外還有一個額外的續航能力測試。
處理器GPU性能測試軟體:GFXBench 3.0
GFXBench圖形測試結果
GFXBench 3是今年一月份由Kishonti組織推出的GFXBench測試軟體的最新版,軟體界面布局進行了重構,且同時兼容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核心內容方面,該版本中加入了全新的Manhattan(曼哈頓)測試場景,對應Open-ES 3.0 圖形API接口。新的渲染質量測試模式,可以用來測試設備在高端遊戲場景中的視覺保真度。最後不能被忽略的就是官方為其加入了多語言的支持(包括簡體中文)。
3DMark原本是Futuremark公司在PC端推出的一款專門測量顯卡性能的軟體,不過隨著版本的更迭,3DMark已經漸漸轉變成了衡量整機性能的軟體,在發燒友心中更是樹立起了測試標杆的形象。2013年2月,繼3DMark 11之後,新一代產品以「3DMark」這個復古的名字重磅亮相。
處理器GPU性能測試軟體:3DMark
3DMark圖形性能測試結果
3DMark不僅跨平臺,而且在Windows RT/8平臺上用到了著名的Direct X API,而在Android和iOS等移動平臺則用到了OpenGL ES 2.0。3DMark移動版的測試場景依舊畫面絢麗,考慮到移動級GPU的處理能力,測試場景從PC平臺的三個精簡到現在的一個,測試成績可參考性很高。在最近一版的更新中加入了對簡體中文語言的支持,可以說中國市場也越來越收到海外的重視了。
11續航:日常移動辦公 可撐10小時
在測試續航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機身散熱情況。從產品定位和用戶使用習慣上分析,技德Remix主要的應用環境都是以移動辦公為主。當然,偶爾用戶也會玩玩簡單的休閒類小遊戲。而在視頻娛樂方面,應該是目前所有平板電腦的使用率較高的一類,而且時間比較長。因此散熱我們並沒有採用強度很大遊戲測試,而是模擬用戶看視頻時的真實體驗感受。
讓技德Remix持續30分鐘播放一段720P的高清視頻,然後我們使用熱成像儀對機身正面和背部進行溫度監測。
720高清視頻連續播放30分鐘後機身正面溫度分布情況
720高清視頻連續播放30分鐘後機身背面溫度分布情況
從上面的兩張熱量分布截圖上看,技德Remix機身正面熱量主要集中在屏幕下方的邊框區域,溫度最高為32.5℃,放置在桌面手部不直接接觸的話,不會影響實際體驗。即便是雙手持握屏幕,並將整機放在腿上使用,也不會有明顯的熱量感受。
機身背部溫度集中在上半部分,而技德Remix主板就設計在這個區域。通過截圖可以看到,機身背部最高溫度為29.5℃,比機身正面的溫度還要低。平時移動辦公時,這樣溫度完全不會影響正常使用。
電充滿後 播放視頻續航實際測試
2小時高清視頻播放電量剩餘83% 理論可以支撐10小時以上
最後是續航測試環節,按照慣例我們將技德Remix平板電腦的屏幕亮度調整為50%,音量也調整到50%,同時開啟無線網絡,儘量真實模擬用戶的實際使用環境。然後持續播放一段720P高清視頻,時間為2小時,與此同時使用電池重生軟體檢測最終消耗情況,可以看到剩餘電量為83%,如果不考慮電池衰減率的話,理論上可以支撐10小時以上,對於移動辦公用戶而言這樣表現還是值得肯定的。
說一些總結性的東西吧,無論平板被用戶買回去是當做小孩兒的早教機,給老人用的數碼相框,還是供媳婦敗家的購物終端,它始終都離不開應用。Remix OS這套定製UI作為Remix 平板的核心,提供了目前看來是最為合理的應用兼容解決方案。
相比借鑑了微軟 Surface 造型的硬體設計,我們的確更加關注Remix OS,技德科技在定製系統上的玩兒法很明顯與蘋果、三星、小米、亞馬遜不同,後者多數是以做大號手機的方式去處理平板電腦的系統,對於「電腦」二字的體現並不夠。
那麼採用Android系統的目的就是為了擁抱大量的移動應用,這是微軟 Windows陣營的短板。而對比蘋果的iPad和其它的Android Pad,Remix平板整合桌面系統操作方式的做法又是其所不具備的。這個設計概念要優於市面上我們看到的其它產品。
REMIX剛剛亮相於美國拉斯維加斯CES電子展
假如只談系統,我會為Remix OS打上75分,前面我們說過的整合思想足以給60分的及格分,剩下這15分則是拿給任務欄、通知欄、應用內布局和一些其它的細節。至於剩下的25分,則是因為附屬生態系統的缺失,以及一些其它細節的不完善。
而說到硬體產品,Remix平板能夠冒著被網友吐槽的風險,造出一個類似Surface的產品,這本身就是需要有足夠的勇氣的,他們沒有因為只是為了做不同而去採納一些其它體驗並不好的設計。堅持為用戶帶來好用的產品這點還算值得肯定。
但是我們在前面也說過了,這款機器的硬體在便攜性和一些細節的設計上距離極致還有差距。包括處理性能已經不能算是旗艦水平的Tegra 4處理器,在推出更新換代產品時應該也作出與其售價相匹配的升級。聽說二代機器會採用高通晶片。
Remix平板在京東商城眾籌
說到價格,目前這款機器與鍵盤保護蓋捆綁的組合在京東眾籌上賣1988元(16GB),64GB版價格是2488元,隨機還附送一根OTG線。由於可以插TF卡,1999元的價格也相對還好,Remix OS系統和類似Surface的設計是它的溢價資本。
對於平時有輕度商務辦公需求,不想帶筆記本且手頭還比較富裕的用戶來說,Remix平板值得一試,其使用體驗還是以簡化繁瑣的操作為主,可以同屏運行多個手機應用的功能則為它擴展出了很多使用場景。自己開淘寶的,做自媒體的都可以用。
13Remix 超級平板詳細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