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健雄:這個穿旗袍造原子彈的女人,世界欠她個諾貝爾獎

2021-02-18 SAS中文論壇

2月16日,是偉大的核物理學家吳健雄逝世22周年的日子。

她是無冕的核物理女王、原子彈之母、東方居裡夫人;她是第一位華裔美國國家科學家院院士,小編特意把這篇舊文分享給大家。

女性獲諾貝爾科學獎的難度,其實非常大。

2015年,中國的屠呦呦才拿到了諾貝爾生理學獎。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其實在六十年前,一位中國女性差點就拿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她的名字,叫吳健雄。

1957年,這一年全中國都沸騰了:

楊振寧、李政道拿到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當時,兩位還沒加入美國籍,還是正兒八經的中國公民。

這一年中國人雖然大出風頭,但本來還可以更出風頭的。

楊李兩位的工作,主要是理論。理論工作要想拿獎,必須要得到實驗的檢驗。

做這個實驗的是誰呢?就是吳健雄。

哪怕在今天,女性要想在所從事的領域出人頭地,都十分艱難,更何況是在男性統治的物理學領域。

吳健雄在待遇方面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和今天的女性差不多。

但她達到的事業成就,卻遠遠比現在光打嘴炮、怨天尤人的一些人高得多。

「吳健雄」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很霸氣。

吳健雄出生的時候,家裡按照「英雄豪傑」的排名,給她取名為「健雄」。

吳家一家都充滿了豪俠氣概,尤其是吳健雄的父親吳仲裔。

他做了兩件事情,對吳健雄的一生影響至深:

第一件事,是剿匪。

1912年,吳健雄出生在江蘇太倉。太倉是個民風彪悍的地方,吳健雄的童年時代,土匪作亂,民不聊生。

父親吳仲裔曾經參加過上海商團,學過軍事理論,練過武功,還參加過反對時局的鬥爭,上過沙場,歷過生死。

回到家鄉以後,他看不慣土匪的囂張跋扈,自己組織了一支武裝力量,上山直搗土匪巢穴,親自處決了土匪首領。

江蘇太倉的土匪禍患,被他一舉剷平了。

吳仲裔經常在吳健雄面前,朗誦李清照的詩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他自己就是一個人人仰慕的英雄豪傑。

吳健雄的一生,沒有扭捏作態,而是開朗活潑、氣魄特大,父親對她品格的培養影響最大。

第二件事,是創建女子學校。

女子讀書,在當時是荒天下之大謬。

吳仲裔接受過西方思想的薰陶,堅持認為不讀書的人是沒出路的,於是他拆了廟裡的神像,把破廟改造成了女子學校。但由於村民的思想封建閉塞,學校開學以後完全沒人來。

吳仲裔帶著吳健雄和母親、嬸嬸,全家女眷出動勸服村人送女孩兒來讀書。

慢慢,學校裡的讀書聲鼎沸起來,那是當時黑夜中微弱而持久的聲音。

吳健雄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中,也愛上了讀書學習。

一個人,只要愛讀書愛學習,並且學會了不糾結於兒女私情,她的人生,幾乎就是前途無量的了。

吳健雄說,對她影響最大的人,除了父親吳仲裔以外,還有另一個男人,就是胡適。

中學時代,吳健雄考上了蘇州第二女子師範學院。在上萬個報考學生裡面,她考了第九名。

吳健雄雖然名字很霸氣,但其實長得非常有氣質。有人曾說,民國最美的女性,不是林徽因,而是吳健雄。

但是吳健雄並沒有「恃靚行兇」,她沒有心思談戀愛,也毫不關心一般女生關心的東西,比如化妝打扮、勾搭男孩。

她只想讀書。課餘時間,吳健雄最喜歡讀的雜誌是《新青年》。而《新青年》上最漂亮的文章,都是胡適寫的。

一般女生心儀的對象是隔壁班的男生,而吳健雄心裡的偶像,就是胡適。

有一次,學校邀請了胡適來做演講。校長知道吳健雄很喜歡胡適,讓她來做演講記錄。

吳健雄的少女心,一整晚都撲通撲通跳得厲害。

在蘇州女子師範學院畢業以後,吳健雄被保送進了中央大學,但她有一年的自由時間。

她決定去上海中國公學聽課。因為胡適在那裡當校長。

胡適原本不認識這個小姑娘。有一次考試,他發現這個小姑娘坐在前排,原本三個小時考試的內容,她兩個小時就做完交卷了。

胡適看了她的考卷,欣喜若狂:他從來沒見過一個學生對清朝三百年的思想史如此熟悉的,馬上給了一百分。

後來胡適發現,吳健雄經常在別的課上也考一百分,不僅學習刻苦,而且文理兼通,文史哲數理化全部都很出色。

胡適感嘆:「怪不得她能保送中大。」

胡適從此對吳健雄另眼相看,格外照顧。

吳健雄進了中大數學系讀書,胡適經常來看她。其實胡適來看的,是他當時情投意合的女人——曹誠英。

胡適和曹誠英相愛,但家裡有「母老虎」江東秀,約會不敢明目張胆。

曹誠英和吳健雄很熟,胡適也知道吳健雄,所以,胡適每次和曹誠英約會,都找吳健雄出來做「電燈泡」。

久而久之,胡適也開始和吳健雄通信,關係越來越好。

吳健雄在上海工作以後,胡適曾經去探望她,支開了身邊所有的人,單獨和她聊了很久。吳健雄去了美國,胡適出訪的時候也專門探望過她。

胡適外出旅遊,看到英國物理學家盧瑟福的書信集,知道吳健雄肯定喜歡,專門買來寄到美國給她。

對自己的學生這麼好,坊間難免傳出緋聞。吳健雄怕胡適不高興,專門寫信給胡適解釋:

為什麼又有許多人最愛飛短流長?念到您現在所肩負的責任的重大,我便連孺慕之思都不敢道及,希望您能原諒我,只要您知道我是真心敬慕您,我便夠快活的了。

她特意解釋:她對他的感情,是敬重、是仰慕,而不是愛慕,她是真的怕失去這位謙謙君子似的師長。

其實她太小看胡適了。以胡適的人品,君子坦蕩蕩,根本不會介意這些說法。

胡適曾經給她寫信說:「我一生到處撒花種子,絕大多數都撒在石頭上了,其中有一粒撒在膏腴的土地裡,長出了一個吳健雄,我也可以萬分欣慰了。」

60年代,吳健雄和胡適參加酒會,當天晚上胡適摔倒在地猝死,吳健雄「悲痛萬分,泣不成聲」。

在追悼會上,吳健雄並沒有像其他人一樣,講述胡適的功績,而是直言胡適的個人生活是不幸的:他的婚姻不自由,他的感情未得到應有的尊重,他始終受到儒家倫理道德的束縛,不敢追求自己的內心。

吳健雄對胡適的感情,頭腦清醒而深入骨髓,她知道胡適的偉大,也知道胡適的孤獨。

知他罪他,都是因為太愛他。

深受胡適啟發的吳健雄,知道要勇敢追求自己的事業,必須去美國。

1936年,24歲的吳健雄來到美國,進了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讀博士,導師是核物理學家塞格雷。

很多人從中國來到先進自由的美國,都會很快擁抱新事物,變成美國的「假洋鬼子」。

但吳健雄有兩件事一直堅持:吃飯,她只吃中國餐;穿衣服,她只穿旗袍。

首先說吃飯。吳健雄來美國的第一天,就發現美國的食物根本不是她能吃的。於是她跑出校園,到處找中餐廳。

千辛萬苦找到一家中餐廳,她軟磨硬泡,硬是說服了老闆以正常一半的價格準許她天天在這吃飯。

再說旗袍。無論在家還是出外,吳健雄的著裝永遠只有一種,那就是旗袍。

在伯克萊的草地上,你天天可以看到這樣一個景象:吳健雄穿著開邊叉、素色旗袍,緩緩走過,走進實驗大樓和教學樓。

做實驗,她也穿旗袍;上課,她還是穿著旗袍。

想像一下一個穿著旗袍的中國美人,用一口流利的英語講述最艱深的物理知識,一定傾倒美國的大學生們。

吳健雄唯一一次不穿旗袍,是結婚的時候。她穿著一襲白紗,嫁給了生命中的真命天子。

愛,是兩個人共有一個夢想

吳健雄愛過胡適嗎?也許有。但兩個人從來沒有走出過實質性的一步。

和吳健雄走出實質性一步的,是當時也在美國留學的物理學家——袁家騮。

袁家騮雖然出身世家,但他後來家道中落,到美國留學的時候身上甚至只剩下了40美元。因此,袁家騮並沒有一般公子哥兒的壞習性,反倒勤勞樸實,腳踏實地。

夫妻兩人都是物理學家,最高夢想肯定都是科學。

但客觀地講,論天賦和實力,吳健雄比袁家騮要高出許多,難得的是袁家騮一點都不覺得難受。

和吳健雄成婚以後,袁家騮主動擔當下了洗衣服做飯打掃房間、帶孩子的職責,而且堅決不讓妻子做家務,只是為了讓吳健雄更多地享受科學的快樂。

袁家騮曾說:「夫妻如同一個機關,需要合作,婚前要有承諾,婚後要有責任。」

什麼叫愛?大概就是我的夢想是你的夢想,你的實力足夠實現你的夢想,順帶把我的夢想也實現了。

而我的責任,就是確保你能實現你的夢想。

這才能做到吳健雄所說的「狂熱的相愛」。

有了袁家騮的付出,吳健雄才可以在自己的事業中縱橫馳騁。

吳健雄最厲害的業績有兩項,每一項都足夠改變歷史。

第一項,就是製造原子彈。

1944年,哥倫比亞大學參與了製造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他們把吳健雄召了過去,要她參加,負責伽馬射線探測器。

「曼哈頓計劃」是美國主導的計劃,所有關鍵人物中只有一位非美國人,那就是吳健雄。

吳健雄對自己的實驗要求非常高,經常通宵達旦工作,她的實驗,從來沒有出過錯誤,被「曼哈頓計劃」的大boss奧本海默盛讚。

原子彈的反應堆建好以後,出現了一個嚴重問題,那就是原子爐裡的連鎖反應開始幾小時以後停止了。

這就意味著:原子彈啞火了。

許多天才的腦袋都想不明白這一點,最後他們只好去找吳健雄,要拿她的博士論文來參考。

因為吳健雄的博士論文,研究的就是鈾原子核分裂時產生的稀有氣體。

把她的博士論文拿來和實驗一對比,物理學家馬上發現:原子爐連鎖反應的中止,就是吳健雄發現的稀有氣體在搞鬼。

原因找到了,問題馬上被解決,原子爐又開工了,人類第一顆原子彈順利炸響。

如果沒有吳健雄,原子彈可能要推遲十年才能發明。因此,完全可以這樣說:原子彈的威力,就是從吳健雄的手上釋放出來的。

因此,她也被稱為「原子彈之母」。

吳健雄的第二項劃時代貢獻,是推翻了一項宇宙定律,也就是楊振寧和李政道提出來的弱相互作用的宇稱不守恆。

楊振寧和李政道做出了理論分析,認為這條被普遍認可的定律不可靠,於是到處找人做實驗,但沒有任何重要物理學家應和。

大家都認為,宇稱守恆,明明是宇宙的鐵律,誰那麼無聊去推翻它?

偏偏吳健雄就不信邪。「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是胡適先生早就教給她的。

當她接到李政道的請求時,出於物理學家的直覺,她覺得這個實驗會很重要。

那天她明明就要和丈夫坐輪船出遊歐洲了,她硬是退掉了船票,調轉車頭奔向了實驗室。

實驗從1956年夏天開始做,到1957年1月份完全結束,做了大半年,完全驗證了楊振寧和李政道是對的。

1957年,楊李兩位先生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從他們理論的提出到獲獎,間隔兩年都不到,諾貝爾獎的速度前所未見,可見這項成就有多重要。

但是,很多人都在質疑:為什麼吳健雄先生沒得獎?沒有吳健雄的實驗,宇稱守恆定律肯定還要把持物理學界很久。

這是完全不公平的。

吳健雄卻完全沒有放在心上:

「我愛的是我的事業,而不是諾獎。再說,諾貝爾先生又不是我老公,我愛他做什麼?我的老公叫袁家騮。」

很多人說吳健雄拿不到諾貝爾獎,是因為她的實驗沒有獨創性、效率不高等等,但我覺得,實際上原因只有一個:因為她是個女人。

事實上,除了諾貝爾獎,女性身份帶給吳健雄還有更多的阻礙。

比如說,雖然吳健雄剛博士畢業的時候,全美國最頂尖的20所高校沒有一個給她提供職位,原因只有一個:她是女人。

好不容易普林斯頓給她一個講師的身份,薪水又特別低。

參加完「曼哈頓計劃」,她的才華實在沒法讓人忽視,哥倫比亞大學才給她提供一個實驗員的身份,連教師都不是,給她的實驗室還安排在底層,環境很惡劣。

吳健雄都忍了,這麼多年的不公平待遇,她只說一句話就過去了:「我要實驗,我要研究。」

畢竟名和利,都沒有實驗中的高能粒子那麼有趣。

當你不追逐名利的時候,名利反而來追逐你了。

在哥倫比亞大學,和吳健雄同事的李政道先生看不過眼,在教授會議上主張要把吳健雄升成正教授,結果所有人都反對。

李政道說:「好,你們反對的,一個一個說出理由來,說不出來的不準離開!」

結果會議從兩點鐘開到五點鐘,李政道舌戰群愚,終於促成了吳健雄的升職,成為哥倫比亞大學建校兩百年來第一位女教授。

同一年,普林斯頓大學授予吳健雄榮譽博士,也是普林斯頓兩百年歷史上第一個女性榮譽博士;

七年以後,在美國物理學家年會上,吳健雄當選美國物理學會會長,領導著這個世界上第二大物理學家群體,前無古人。

除了諾貝爾獎,吳健雄幾乎拿遍了一個物理學家可以拿到的所有榮譽。

大家應該還記得,錢學森先生有一個著名的「錢學森之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

相反,隔壁日本在21世紀初就提出了「50年拿25個諾獎」的計劃,現在18年過去了,已經拿到了18個諾獎,基本上每一年拿一個。

是錢、實驗條件不夠嗎?不是。就拿2017年來說,中國的科研投入,達到1.76萬億,僅次於美國,投入強度達到了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就科研儀器的水平來說,中國也絕對在世界前列。

我們差在哪?也許從吳健雄先生的事例中可以看出些端倪。

吳先生在美國當年的那種男權社會中,開展事業的難度,比今天中國的學者要大得多。

但吳先生依然做出了世界一流的歷史性貢獻。關鍵在於她對科研的熱愛,以及忍受孤獨的能力。

一百年前,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先生曾有名言:「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所謂大師,就是能夠在自己所熱愛的領域裡忍受孤獨,開疆拓土。

1990年,國際小行星中心批准一顆編號為2752的小行星命名為「吳健雄星」。

什麼是星星?你得先忍受住宇宙中高冷的苦寒,才能練成持續發光發熱、自轉不息的永恆星體。

能耐得住寂寞的,才能成就大事業。不論男女,都是如此。

相關焦點

  • 吳健雄這個穿旗袍造原子彈的女人 把兩位科學家推上諾貝爾獎獎臺
    有人曾說,民國最美的女性,不是林徽因,而是吳健雄。她的美不光在於外表,而是她的科學成就。吳健雄先生,被稱為「原子彈之母」,是世界物理女王,同樣也是推翻宇宙定律的女人。她還是哥倫比亞大學建校兩百年來第一位女教授,是普林斯頓兩百年歷史上第一個女性榮譽博士。
  • 比林徽因優雅,和胡適傳緋聞,這個穿旗袍造原子彈的女人,全世界欠她一個諾貝爾獎
    在蘇州女子師範學院畢業以後,吳健雄被保送進了中央大學,但她有一年的自由時間。 她決定去上海中國公學聽課。因為胡適在那裡當校長。 胡適原本不認識這個小姑娘。有一次考試,他發現這個小姑娘坐在前排,原本三個小時考試的內容,她兩個小時就做完交卷了。
  • 中國最該得諾貝爾獎的人,是她
    有關中國人與諾貝爾獎的淵源,始於1957年。楊振寧與李政道兩個三十來歲的年輕人因提出宇稱不守恆定律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將這個理論付諸實踐的,是一個穿著旗袍的俏麗身影:吳健雄。三人合作創造出華裔科學家的頂級榮譽,最終站在諾貝爾獎臺上的卻只有李政道與楊振寧。
  • 吳健雄——最美的才女,世界核物理女王
    而做這個實驗的是誰呢?就是吳健雄。吳健雄被譽為「東方居裡夫人」、「核物理女王」、「物理學第一夫人」。她是美國物理學會(APS)歷史上第一位女性會長,也曾參與過曼哈頓計劃,是世界最傑出的實驗物理學家之一。美國第一位華裔國家科學院院士,1975年獲美國最高科學榮譽—國家科學勳章。
  • 原子彈之母吳健雄:一位卓越的世界公民,一個永遠的中國人
    這裡,是當年鄭和下西洋的出發地,也是吳健雄出生的地方,更是她去世後的安息之處。吳健雄,相信第一次聽聞這個名字的人們都會覺得這是個英偉挺拔的男士,可事實證明,這樣一個英氣的名字,也可以是個英姿颯爽的女中豪傑。
  • 我的女神——吳健雄
    但是這個世界就是愛上演科幻,60年後,當我們回頭去看,誰又能想到正是當年楊振寧和李政道對左右不對稱的一點點幾乎不切實際的懷疑成就了他們的諾貝爾獎。更重要的是,這也是華人第一次,他們第一次證明華人有能力做出頂尖的物理學研究,甚至比西方人做得更好。
  • 美國永久紀念郵票上,印了個中國女人:她憑什麼被兩個大國所銘記?
    那麼,如今獲此殊榮的吳健雄是誰?絕大部分中國人都不知道,她是「世界原子彈之母」、「核物理女皇」、「東方居裡夫人」,是她親手將楊振寧、李政道推向諾貝爾的領獎臺;她還有個鮮為人知的身份:袁世凱的孫媳婦。這裡集合了當時來自西方最優秀的科學家,而吳健雄,是參與這一計劃的唯一一位中國人,並且,她負責的還是最核心的部分:原子核的分裂反應。
  • 吳健雄:美人總是有故事
    吳健雄,這分明是個氣宇軒昂的男人名字嘛,可是看到吳年輕時的照片,這分明是個古典美人。身著旗袍,端莊清雅,集精緻五官、柔美臉蛋、沉靜、閨秀、知性、古典氣質於一身,她的美不是性感熱鬧,而是使人心曠神怡、如沐春風。正是這份安靜的氣場才造就日後事業上享譽國際的盛名吧。
  • 吳健雄105歲誕辰 | 她是最傑出的華人女科學家,是她讓李政道、楊振寧獲得諾獎
    她被譽為「原子彈之母」和「中國居裡夫人」她驗證了李政道、楊振寧的「宇稱不守恆」理論她是居裡夫人唯一華人弟子施士元和胡適的學生她是迄今為止最傑出的華人女科學家她就是吳健雄今天是她的105歲誕辰值得我們所有華人紀念1912年5月31日,吳健雄生於江蘇省蘇州太倉瀏河鎮,父親參加過反袁鬥爭
  • 吳健雄:造原子彈的袁世凱孫媳婦,無緣諾貝爾獎的「居裡夫人」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陶生)吳健雄:造原子彈的袁世凱孫媳婦,無緣諾貝爾獎的「居裡夫人」1912年5月31日,吳健雄出生在江蘇太倉瀏河鎮。根據族譜的排行,她屬於「健」字輩,家族依次以「英、雄、豪、傑」取名。吳健雄雖是女孩,但因排行第二,就得了「健雄」這個挺陽剛的名字。父親也希望她巾幗不讓鬚眉,「積健為雄」。
  • 亞裔美國人翹楚吳健雄
    吳健雄最出名的是參與「曼哈頓工程」及對宇稱不守恆原理的實證,她是美國物理學會的第一位女性會長,被稱為「物理研究第一女性」、「華人的居裡夫人」、「核子研究女王」等。吳健雄於1912年出生在江蘇太倉,18歲時考入中央大學學習,畢業後曾在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工作,1936年前往美國留學,進入加大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研讀物理,在此認識袁家騮,此後結為夫妻。
  • 【費雷先生-男人幫】穿上旗袍的女人到底有多美
    旗袍在滿文稱為「衣介」,傳統滿族長袍的特點是圓領、右大襟和用紐扣而不是衣帶,窄袖、袖子末端平時挽起,需要暖手和行禮撣下,稱「馬蹄袖」、男裝系腰帶、下面前後左右開叉以便於騎射。上身在長袍外穿有馬褂。  清代宮廷畫像資料中不乏清代初期和中期的滿清后妃在閒暇時時常以漢裝示人的圖像,但其是否為宮廷中確實的穿著值得懷疑,從現存的畫像中以及出土陪葬物顯示清代前期的旗人女裝與男裝頗為接近,皆為低領窄袖的合身長袍,具騎射民族的特色。但隨著時間演進旗人婦女的服裝開始受到漢族服飾的影響,其中最顯著的就是袖口與袍身都逐漸加寬成為筒狀。
  • 而今天是她離去的日子.......
    只是在給1988年諾貝爾獎得主史坦伯格的祝賀信上寫道:「儘管我從來沒有為了得獎而去做研究工作,但是,當我的工作因為某種原因而被人忽視,依然是深深地傷害了我。」 沒有獲得諾貝爾獎,同時也讓吳健雄在國內的知名度遠遠落後於獲獎的兩位科學家。但吳健雄在美期間獲得了諸多其他表彰。
  • 她是「原子彈之母」「中國的居裡夫人」、袁世凱的孫媳婦
    她,親手把李政道、楊振寧二人推向了諾貝爾獎的領獎臺,卻與諾獎失之交臂。她,是袁世凱的孫媳婦,卻成為民國的傑出女性、推動歷史的功臣,科研成就甚至超越了同為物理學家的丈夫。不讓鬚眉,積健為雄。她,是進入世界一流物理學家行列的中國女性第一人。她,是吳健雄。
  • 「大家」吳健雄:巾幗不讓鬚眉,積健成雄
    吳健雄這個名字是按照家譜起的,她這一輩的名字中都有一個「健」字,兄弟姐妹名字的第三個字是按「英雄豪傑」的次序排列的,吳健雄排行老二,父親就給她取了「吳健雄」這個名字,也是希望她能夠不讓鬚眉,積健為雄,為所有女兒家爭光。或許是「健雄」這個名字太男孩子氣了,父親又給她起了小名「薇薇」。「薇」是《詩經》中提到的一種草本植物,一種不起眼卻可食用的植物。
  • 「物理女王」吳健雄:婉拒海外高薪毅然回國,被譽東方居裡夫人
    「物理女王」吳健雄:婉拒海外高薪毅然回國,被譽東方居裡夫人上個世紀的我國,經歷了百年的戰火和屈辱,其中湧現了無數仁人志士的英雄故事。他們有的戰死沙場,有的則以文學喚醒世人,為民主和科學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本期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這位主人公,是有著「物理女王」稱號的吳健雄。她當年婉拒海外高薪,毅然決然歸國建設,被譽為東方居裡夫人。
  • 人生三個貴人,第一個教她不能相夫教子,最後一個只陪她功成名就
    很多人都覺得這是一個男孩子,其實不然,吳健雄可是長得很漂亮的,端莊知性有禮,當時可是有人宣稱「民國最美的並不是林徽因,而是吳健雄」。吳健雄的成功離不開家庭氛圍的薰陶,也離不開她父親對她的影響。吳健雄父親吳仲裔可是個大名鼎鼎的人物,一生幹過兩件大事,一是剿匪而是辦女校,這兩件事對吳健雄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 旗袍,從不以俗豔為美
    無論此說有多麼巨大的爭議,毫無疑問旗袍的真正成形並得名,是在民國。我們可以看一下兩者的巨大差別 ——總之,除了「旗袍」這個名稱,民國旗袍已經基本脫出旗女之袍的範疇,而演進成為一個全新的女性服飾品類,是民國服飾文化的傑出代表,也是民國時代的典型元素和象徵。
  • 民國最漂亮的十個女人,夏夢只能排第九,陸小曼也才第八名
    自古就有一句話叫「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漂亮的女人不論在哪個年代都是受人喜愛的。而民國時期百花齊放,各種文化交匯,也讓女子終於有機會從人後走到人前,展露她們的美麗和才華。今天,影子便要寫一寫民國最漂亮的十個女子,她們或是作家,或是演員,或是科學家,或者音樂家,卻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她們都生得極為漂亮,是集才華和美貌於一身的女子。
  • 李煙 :炮轟中國旗袍會,因為太多女人把旗袍穿出了風塵味
    多少人把旗袍穿成了夜上海和風塵僕僕的味道? 此舉尤以中國旗袍會首當其衝,感覺那些表演都跟夜場選秀一樣,好多人都把旗袍穿得特庸俗。我忽然想起那些黑白老照片中民國時期穿旗袍的女人,莫不溫婉秀麗知書達理,就是夜上海裡的周璇等一幹明星穿旗袍的味道也是大家閨秀一般端莊謙遜,今天我們中國女人穿著旗袍站到世界的舞臺上去很多都是白花花露出大腿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