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成方圓,1960年9月出生於北京市,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中國內地女歌手,國家一級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
對於80後和90後、以及更年輕的朋友們來說,提起成方圓,最先映入腦海的,是她那首溫柔的《童年》。
和原作相比,成方圓版的《童年》有一些變調,但變得恰到好處,少了一段歌詞,但使歌曲更顯清新。
正是因為這「一變一改」,才使得我們記憶中的這首歌更加完美。
成方圓版《童年》歌詞
成方圓是港臺流行樂進入內地的先驅。
1977年,她考入了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的二胡專業,畢業之後,就在中央樂團任二胡演奏員。
1980年,首次登臺的成方圓便獲得了觀眾的喜歡。
1981年,成方圓從中央樂團調到了東方歌舞團。
在東方歌舞團,她接觸到了大量的港臺音樂,還自學了吉他,才華得到了完全的釋放。
之後,成方圓正式進入歌壇,先後錄了《成方圓獨唱專輯》、《人鬼情未了》等十張個人專輯。
由她演唱的《遊子吟》、《童年》、《我多想變成一朵白雲》等歌曲,一經推出便火遍全國。
這使她成為全國最受歡迎的歌手之一。
成名之後的成方圓,並沒有濃妝豔抹,而是保持著自己簡單清爽的穿搭。
從外貌到內心,她都在追求一種「文藝範兒」。
她就是那種小女孩的性格,喜歡攝影,喜歡文字。
她愛好收集文具,尤其是那種漂亮的筆和本,還喜歡訂書機和塗改液。
她曾在文章中這樣寫道:
「一直喜歡用筆和紙寫信的這種感覺,喜歡筆和紙摩擦時候那種沙沙的聲音,我覺得這是一種滿足,另外包括你寫信、貼郵票,寄出去,等著對方回信的這種感受。」
成方圓嚮往「戰地記者」那種四處流浪的日子,不過,這終究是生活裡的夢。
不過回到現實,成方圓也更喜歡不太「接地氣」的小清新的生活,她不喜歡做飯和做家務。
她更喜歡在咖啡、甜點、音樂的陪伴下慢慢的度過時光,感受那種浪漫的情調。
有時候,為了創作,她能一整天都冥思苦想,完全不理生活中的瑣事。
可能正是因為這樣的性格,所以成方圓和兩任丈夫都沒有走到最後。
成方圓的第一任丈夫是圈外人,是個大學教授,也是她的私人音樂教師。
兩個人都是天馬行空的浪漫性格,因為有共同的愛好走到了一起。
不過這段婚姻只維持了一年。
兩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人,都對柴米油鹽沒興趣,這樣的日子過幾天可以,時間長了,問題暴露出來,就走不下去了。
離婚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成方圓都把精力放在事業上。
1994年,成方圓去了美國進修,直到回國後,她才因為主持《正大綜藝》而認識了她的第二任丈夫:主持人王剛。
由於王剛和成方圓都經歷過一段失敗婚姻,所以兩個人對彼此都有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
他們很快便走到了一起,戀愛一年後,他們低調的結了婚。
不過這段婚姻依舊沒有維持太長時間。
當時外界盛傳,成方圓和王剛離婚是因為王剛想要孩子,而成方圓不願意,這是主要矛盾。
因為這個矛盾無法調和,王剛的心情越來越不好,他就開始酗酒。
據王剛後來說,有一次他和朋友喝多了,成方圓去接他,回家的途中忘記因為什麼生氣,就和成方圓拌起嘴來。
「圓子開著車,到三元立交橋上時,我要拉車門跳下去……幾番折騰終於到家,一進大院不進樓門,還高呼:這不是我的家!至今,我不明白,我怎麼會說出這樣讓圓子傷心的話來。
到目前為止,我都不明白我怎麼能對圓子說出這樣的話。」
因為這事兒,二人大吵一架,然後就都動了離婚的念頭。
除此之外,王剛和前妻小杜的女兒王婷婷也是一個沒有擺到明面上的矛盾。
雖然王剛和前妻離婚,但是對於女兒的教育,王剛很上心,婷婷去英國留學的費用,王剛都有承擔。
但隨著婷婷2000年上了大學,各種花銷便越來越多,對此成方圓不太高興,她覺得婷婷判給了前妻,那她也有責任供女兒上學,王剛不應該付這麼多錢。
就這樣,很多矛盾交雜在一起,越來越無法調和,最終,二人決定分手。
2011年4月,成方圓和王剛辦理了離婚手續,結束了這段維持了五年的婚姻。
王剛:「我們兩個人都經過長期的考慮和商談,覺得在一起不快樂,所以才提的分手。」
如今,成方圓依舊單身,也依舊堅持著自己的生活理念。
她說:「如果愛情是詩歌,婚姻就是詞典。」
她並不認為離婚就是失敗,也不認為維繫一段白頭到老的婚姻就是成功。
而對於怎樣經營婚姻,成方圓也有自己的看法。
她說:「我覺得在婚姻當中更多的,不可能去更多地強調個性,應該強調兩個人的共性,這樣這個婚姻才能維持得下去,兩個人才可能走下去,這是肯定的。」
她說她仍然不喜歡為了誰去改變,她形容自己的生活方式、處事原則就是:
「以不變應萬變」。
其實,每個人選擇什麼樣的生活都是自己的自由,只要不違法也不影響別人,那就可以按自己想要的樣子去生活。
希望成方圓可以生活愉快,在自己的選擇和世俗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吧。
本文原創,禁止抄襲洗稿,歡迎評論轉發。
圖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