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陷入了豆瓣評分的怪圈中

2021-02-19 影魔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時隔兩千多年,秦風猶在耳,兩千多年前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大統一封建王朝「秦」,究竟是如何成長、裂變、崛起、誕生的?中國電視劇史上,大秦系列可能是唯一一個會用「長達十五年」的跨度去製作、講述秦國從「天下卑秦,不與會盟」到「掃六合、並天下」、完成中華歷史上第一次真正大一統的歷史系列電視劇。


系列誕生之初,觀眾們就為這種豪情所折服。劇集的質量也沒有辜負這股子豪情壯志,第一部《裂變》豆瓣評分9.3分,二三部《縱橫》、《崛起》分別9.3分、8.5分。

及至系列第四部《大秦賦》更是萬眾矚目,剛一上線豆瓣評分便勢如破竹地竄上8.9分。但是,這輝煌沒有持續多久,8.9分之後《大秦賦》評分大降,如今已經跌到了6.1分。而縱觀這些評分,為黑而黑的聲音卻一直存在,這便令人不免唏噓。

從備受期待到評分大降,萬眾矚目的《大秦賦》高峰和低谷都來得極快。曾幾何時,給予大秦系列無上讚譽的是網友,如今把《大秦賦》推倒在地並狠狠踩上一腳的也是網友。


誠然,網友們有做出評價的權利,但在豆瓣評分從8.9掉落到6.1的詭異窘境裡,有多少網友是被「《大秦賦》崩了」的言論裹挾著,在沒有經歷自己思考的判斷下,便輕率地與眾人合流給出了極端差評?

僅以《大秦賦》為例,影爺今天想與大家探討的,便是如此一個怪象。我無意強行去改變網友們的思維方式,只是有些不解:當劇評被充滿情緒性的觀點左右,而這份情緒如流感般大面積地傳染,人們為這部劇打出的評分,是否算得上有失公允呢?



12月1日,《大秦賦》正式上線,開畫8.9的豆瓣評分,這在今年所有播出劇中是排名第二的好成績。那時,網友的讚譽也是真誠且真心的:服道化精良,劇的細節也是極佳,看到秦兵簡直就像看到了兵馬俑本俑。


其時,不少評論都認為這部劇改變了歷史劇。此前幾乎可以說沒有一部劇的戰爭場面如此地寫實:一般都是攻城方直接雲梯衝城,然後城門打開,騎兵衝進,幹就完了。哪裡像《大秦賦》這般守城與攻城之間,攻守之勢是如此的複雜多變?

就拿邯鄲之戰論述。先是秦軍的先頭部隊成為炮灰掉入了趙國的壕溝之中,再是面對架設雲梯的秦軍,趙兵投石放箭,城頭之上箭如雨下,延阻著秦軍的進攻。就連城下激戰,趙軍所發射的弩箭都大有講究,是用大型弩發射的可回收弩箭。發射後再用絞盤迴收,在回收過程中還可絆倒秦軍攻城所用的大型臨車,這種寫實且精細化的戰爭場面不敢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也至少是令人耳目一新。

關於演員的讚譽,亦是頗多:辛柏青老師演出了一個不一樣的秦莊襄王,段奕宏飾演的呂不韋聽到孝文王崩逝時的表情真實到令人發笑。林林總總,不勝枚舉。

可短短十多天後,劇集的風向完全變了:張魯一的嬴政太老了,40集了嬴政還沒親政,《大秦賦》是嫪毐傳嗎?

這些聲音響徹雲霄,遮蓋住了一切,就好像此前那些讚揚《大秦賦》的聲音從未出現過。


心理學中,有一種現象叫「暈輪效應」,又稱光環效應。指的是,某些時刻事物的身上是有「光環」的,一旦人們被事物的某處光環(優點)吸引,再去看那件事物,則是千好萬好,反之則無論如何都不順眼。

很簡單的例子,許多老年人對青年人的裝扮一旦看不滿意,連帶著整個人都認為難有出息,就是此理。

在豆瓣逛一逛《大秦賦》的評論區,不難看出許多評論都是帶有「暈輪效應」的情緒性評論,不然實在難以解釋評分斷崖式地下跌。影爺絕非信口開河,我在34457條豆瓣短評中孜孜不倦地「學習」了一天,發覺許多評論都帶有強烈的對比性,包括開畫8.9分時的一波五星好評。

因繼承了前三部的「秦魂」而受好評,因不像前三部而差評,因張魯一不像觀眾心中的「祖龍嬴政」而差評,因嬴政滿足不了觀眾的想像而差評。這些評論都有其理由,但難稱全面,便如「暈輪效應」中對年輕人的「奇裝異服」戴著有色眼鏡的老年人,他們不喜歡年輕人的裝束還說得過去,但因此否定年輕人的全部,實在有些片面。


對於《大秦賦》的受眾來說,除路人外,是對大秦系列本身就極感興趣的「秦粉」,對於秦,是自帶天然印象的,一旦發現大秦與印象中的不符,先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要批判一通。而路人又分兩撥,一種是有學識的路人,喜好拿著《史記》、《戰國策》在劇集中摳細節,以精英視角對《大秦賦》不屑一顧。

另一撥是純路人,也恰恰是觀看人群中基本盤最大的。然而他們真就是一些喜愛看劇打發時間的普通人,既不知道《大秦賦》如何違背了歷史常識,也不知道為何大家前腳剛誇完《大秦賦》製作精良,後腳又哭喊著祖龍復生懲罰張魯一吧。大多隨著大流,弱弱在評論區喊上一句:確實很爛。

這也難怪,大秦系列在中國電視劇史上堪稱是歷史劇難以逾越的一座高峰。作為它的收官作,自然是滿載期待。只不過期待一旦太過滿溢,而無法被滿足,人們心中的不如意就容易通過極端差評的形式演化出來,從而連帶著將它有的一些優點也一併掩蓋了。

當這種期待落空便蓄意差評的心理引發成一種從眾心理,並傳染一波不明真相的群眾後,這種情緒性的評論所造就的評分,能否算得公正,就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在大秦系列的四部劇集中,《大秦賦》並不是首位有此待遇的。影爺猶記得《裂變》取得成功之後,一時之間溢美之詞遍布。而後《縱橫》緊隨其後,富大龍老師扮演的秦惠文王只因以一種與原書中截然不同的形象出現,遭遇了許多謾罵和爭議,豆瓣評分一度掉落到7.5分。


富大龍老師的演技與表演方式無可爭議,但不過是因為當時第一部秦國的形象太深入人心,所以稍有變動,便是劈頭蓋臉的批評,那種風氣至今令人難以想像,亦不願理解。


幸運的是,最終時間證明了一切,《縱橫》終究令觀眾們發現了他的優點,雖然與原著內容有別,但更寫實,更接近秦的形象,評分也最終回升到9.3,與第一部《裂變》打平!

童年神劇《西遊記後傳》也是如此,2000年首播時,幾乎是全一星,而如今評分已回升到7.8分。別小看這7.8分,須知這是在當年幾乎全一星的情況下緩慢回升的分數,若是00年那一波觀眾稍微有些理性,《西遊記後傳》難保又是一部破9分的經典之作,若如此,神劇之名也名副其實了!


由此可見,情緒性的評分究竟多不可取,哪怕終有一日觀眾開始反省自己,但那些打過的分數,終究是無從更改了。


不知何時開始,網際網路上蔓延起一種偏見的風氣,在《大秦賦》中這種聲音尤為明顯。《大秦賦》精緻的服道化本來是它的長處,在一開始它的豆瓣評分還在8.9分時,人們對它的服道化也都是誇讚。

可自從評分開始瘋狂下跌後,這種聲音立刻便轉成了:有的劇沒有好演員,就開始鼓吹服道化了。

影爺實在不是很懂。難道好的不就是好的,壞的不就是壞的。怎麼時間過去了幾天,誇一句服道化的含義就轉變為了這是這部劇實在無別的地方好誇了?這雖只是小小的評論,其中蘊含的惡意,實在令人不寒而慄。


再者,《大秦賦》從來也不止服道化一項優點。影爺開篇即言:它的細節、劇中演員的演技都是經得起精雕細琢的。就拿最新的劇情來說,加冠親政後的嬴政已經漸漸顯露出掃滅六國的霸氣,而在趙國一心搞事業的趙悼襄王演技也是爆表,彈幕上到處都是「趙王霸氣」的評論。就連那小人郭開,罵他小人的同時也不能不贊上一句:這小人演的真好。


三人成虎,眾口鑠金,網友的腦補有時確是一種很奇怪的產物。在當前有太多人都在拉踩《大秦賦》的情勢下,某些網友隨口一句「《大秦賦》服道化做的還不錯」,轉眼就變成「《大秦賦》也就剩服道化了,其餘一塌糊塗」的意思。

連「秦惠文王」富大龍老師都感慨:最近不少師長朋友發我網絡文章,看到越來越多驚悚標題,誇我的同時,罵《大秦賦》及張魯一老師,我很難堪!(富大龍在《國家寶藏》中演了一回秦始皇,備受觀眾喜愛,時逢《大秦賦》熱播,被網友兩相對比)


富大龍老師的感慨出自於他迄今為止唯一的一篇微博。網友們對《大秦賦》的謾罵,令他想起了他當年演秦惠文王時遭遇過的痛楚。

富大龍老師對當年的痛楚尚可付之一笑,因為他很清楚,不止是網友,連他也難免會有先入為主之嫌。演《縱橫》時,他演的嬴駟風格與秦一、原著小說大不一樣,受到無數網友詬病,但他說:這是人之常情。

只是,面對《大秦賦》,面對張魯一老師正在經歷《縱橫》與他曾經經歷過的一樣的窘境,他依然發自內心地倡議:稍安勿躁,待看完整部作品,經過些歲月,將大秦帝國四部系列串在一起細細品味,再做出評論不遲。

這亦是影爺的心聲,我多麼害怕當年《西遊記後傳》的慘劇再出現啊!明明一部佳作,最後卻需要用20年的時間平反翻案。


當然,關於網友們對《大秦賦》的差評,也並不全是跟風黑,許多評論都是理性十足的。目前最為廣泛的兩點,就是張魯一飾演的嬴政不夠霸氣,不符合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形象。第二就是這部劇太拖節奏了,快成宮鬥劇了。

可以上兩點,我實與富大龍老師懷揣著一樣的看法。富大龍老師說:每個王,千人千面。我絕不贊成秦王只有一副「霸氣」的面孔。至少,張魯一老師沒有因循守舊,敢於挑戰被大家千古以來幾乎定性成神的始皇帝,賦予他各種各樣人性的、有缺憾的氣質。

無論,觀眾們對張魯一所呈現的嬴政究竟觀感如何,但我認為至少這句話是應該肯定的。

敢於挑戰神,把神變成落入凡間的人,這本身就需要勇氣。


而《大秦賦》到底拖不拖節奏也確實因人而異,有人就喜歡這種合理化改編,有人就巴不得三天親政,第五天就開啟滅國大戰,眾口難調,即是如此。

毋論如何,一部劇的觀看角度,從來不止一個維度。想要了解一部劇,人云亦云並不是最好的方式。眼下,《大秦賦》尚未播完,究竟整部劇的結果如何猶未可知。何不期待一下後續的劇情,看完整部《大秦賦》,再給它一個公正的評價呢?

相關焦點

  • 《大秦賦》豆瓣評分出了!這個分數,你看公道嗎?
    2020年底最受矚目的電視劇作品,自然就是《大秦帝國》系列的完結作《大秦賦》。由張魯一、段奕宏領銜主演的這部古裝劇,儘管在播出之前,並沒有經過太多的宣傳,而且在正式上檔前幾天才公布消息。但是憑藉著《大秦帝國》系列一貫的高口碑,以及廣大觀眾對這部電視劇長久以來的期盼,《大秦賦》還是在開播之後,就引發了劇烈的反響。不但收穫了極佳的收視率成績,而且網絡播放量也是遙遙領先。在《大秦賦》這部電視劇中,張魯一飾演的正是秦始皇嬴政。其實張魯一此前的熒幕形象,以溫和內斂居多。與秦始皇嬴政在觀眾心中的形象,確實有著一定的反差。
  • 豆瓣評分斷崖式下滑《大秦賦》讓觀眾越看越糾結
    來源:羊城晚報從8.9分落到8分,豆瓣評分斷崖式下滑《大秦賦》讓觀眾越看越糾結製作嚴謹、品位中正的歷史正劇一向擁有不錯的口碑:1997年的《雍正王朝》、2001年的《康熙王朝》、2004年的《漢武大帝》豆瓣評分都高達9.2分,2007年的《大明王朝1566》的豆瓣評分更是高達
  • 《大秦賦》豆瓣8.0評分突然崩了,只因爛尾成「宮鬥大秦婦」
    《大秦賦》在首播的當天,口碑炸裂,豆瓣評分曾飆升到9.0,但是就在昨天,因為劇情的爛尾,豆瓣評分突然降低到6.5的評分。熟悉歷史的讀者不經疑問,這麼輝煌的史詩,為什麼評分可以如此之低?眾所周知,熱播劇《大秦賦》改編自孫皓暉的原著小說《大秦帝國》,既然熱播劇《大秦賦》成為了爛劇,那麼對秦歷史感興趣的讀者,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原著《大秦帝國》是如何歌頌秦國歷史的。為什麼秦始皇可以一掃六合?為什麼當年那麼強大的齊國那麼強大的楚國沒有成功?而這個驚天偉業在秦始皇手上實現了。
  • 《大秦賦》豆瓣評分跌至6.2,實在有點「冤」
    作為一部講述大秦嬴政如何統一六國的歷史文化劇,一共75集,可是《大秦賦》在豆瓣評分居然跌至6.2分,這實在有點「冤」。 特別是與同為宣傳陝西西安文化的《裝臺》相比,《大秦賦》更是「冤」。《裝臺》講述的是現代百姓的煙火生活,豆瓣評分高達8.4。可是《大秦賦》才6.2分,這實在讓人難以啟齒。
  • 到底是什麼讓播出10天的《大秦賦》高開低走,豆瓣評分直接滑鐵盧
    備受大家青睞的歷史劇《大秦賦》,以高質量、大製作閃亮登場。《大秦賦》高開低走,播出10天就迎來滑鐵盧,觀眾頻頻吐槽。豆瓣評分從8.9分直降7.9分。所以當《大秦賦》剛一開播,就迎來了無數人的期待。大家都在思考「大秦」系列,如何用最後一部劇達到完美結局。一開始《大秦賦》給的答案很優秀。據說劇組為了還原歷史場景,設置了一千多個場景。
  • 《大秦賦》剛出評分高達8.9,而肖戰新劇至今未出評分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時至今日《狼殿下》已播出半月有餘,該劇在豆瓣平臺上的評分至今未出,毫無疑問,出現這種狀況的根本原因在於肖戰的特殊身份。227事件之後,為了避嫌,也為了不必要的麻煩,豆瓣平臺故意隱藏《狼殿下》的評分,其用意不言而喻。
  • 《大秦賦》正在熱播,創5年來古裝大劇新高度,豆瓣評分8.9
    作為大秦系列歷史劇的終極之作,《大秦賦》圍繞戰國晚期秦王嬴政的成長史展開,以秦掃六合為劇情線,為我們展示秦一統天下的壯闊史詩。自開播以來,《大秦賦》收穫好評不斷,豆瓣評分高達8.9,是自2016年以來國產古裝大劇在豆瓣上的最高分。
  • 《大秦賦》豆瓣評分6.4,一部歷史正劇,為何難以成為爆款劇?
    文|冷絲 欄目|熱播劇 如果推薦最近最為好看的電視劇,冷絲無疑會推薦《大秦賦》,這是一部正宗的歷史正劇,同時也是一部非常具有欣賞價值的好劇,截止12月4日,該劇豆瓣評分為8.6分,而過了一周,這個評分降為6.4分。
  • 《大秦賦》火熱開播中,評分跌到谷底,男主富大龍發「千言書」
    《大秦賦》當前正在熱播中,播出已經過了大半,而主要的劇情還停留在繆毐和趙太后的身上,很多觀眾不滿意這樣的情節設置。認為繆毐和趙太后佔據了太多的篇幅,而秦滅六國統一天下的很多精彩畫面在後續的集數中就會被一帶而過。
  • 大秦賦致命硬傷,豆瓣評分恐成系列劇最低,不花錢也能免費看
    終於盼來了一部《大秦賦》,還是央視八直接播出。也是隸屬於《大秦帝國》系列劇的第四部,從前面幾部來看,還是深得大家喜愛的。目前這部《大秦賦》豆瓣評分也是高達8.7分,但說實話其評分真的很難再超越前作了,這幾大槽點也是不吐不快。更是不值得充會員了,當然如果能免費看,那還是值得看的,文中附免費觀看方法。
  • 《大秦賦》豆瓣評分掉至今日的6.8,變《大情婦》?
    但最近有部電視劇上映,讓父母紛紛放下手機,一起刷劇,那就是《大秦賦》。大秦賦在剛開始時的口碑的確不錯,但越往後的發展越讓人失望。前50集都在講述嬴政如何親政。大秦賦的口碑和評分已直線下降,沒看之前我原本以為要給我展現一下嬴政的王者氣質。然後我遭遇懸崖式期望雷霆八嘎無情哈拉薩落空。大秦賦我想各位是看誰的?
  • 豆瓣評分8.1的《大秦賦》,不合格?-虎嗅網
    網劇扎堆的時期,「良心劇」概念通貨膨脹,一部豆瓣評分8.5的作品,就足以稱得上優秀;再往前,各種國產玄幻仙俠泛濫,如果一部劇能拿到7分,在觀眾眼裡也算值得一看。唯有一部劇,在盼了它11年的觀眾眼裡,自始至終都沒有被模糊過「好」的標準線。甚至可以說,對於它,9分也只能算得上是勉強及格。
  • 《大秦賦》評分8.9,延續大秦傳統,但細節槽點令人不吐不快
    前有《亮劍3》拍成了「抗日偶像劇」,中有新《鹿鼎記》拍成了「猴戲」,後有新版《半生緣》裡,52歲的劉嘉玲扮嫩演27歲花姑娘,強行加進了「丫頭教」,成為第五大護法。在經歷了「過山車式」的體驗後,撥亂反正的時刻終於來臨, 真正意義上的歷史正劇於12月1日與觀眾們相見了。這就是《大秦賦》。
  • 《大秦賦》評分一路狂跌,劇情注水變宮鬥,劇迷不買帳!
    為什麼《大秦賦》的豆瓣評分掉的如此之快,這部劇剛開播的時候有9.2分,但隨著劇集更新,評分一路往下狂跌,稱讚聲也再也不見,全都是吐槽,目前《大秦賦》的豆瓣評分已經快到6分了。《大秦賦》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的第四部,講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王翦、蒙恬等人的輔佐下平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國家的故事。該劇口碑滑坡是從一個由野史編織的場景開始的:13歲的嬴政聽到傳言,說他不是嬴異人的親生兒子,而是呂不韋與趙姬所生,所以他跑去找呂不韋求證身世之謎。
  • 大秦賦開播
    2020年最具期待的國產大劇《大秦賦》今晚登陸央視八套電視劇頻道黃金檔。《大秦賦》原名為《大秦帝國之天下》,是《大秦帝國》系列電視劇的第四部,電視劇《大秦帝國》系列,是根據孫皓暉先生同名小說改編的長篇歷史劇。前三部分別是《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豆瓣評分分別是9.3分,9.2分和8.5分,全都遠超近年來的許多影視劇。因為做到以高質量製作來講述正史,所以受到很多關注與熱愛歷史的觀眾 的追捧。正因有前三部劇的珠玉在前,《大秦賦》可謂頂著榮耀與壓力前進。
  • 《大秦賦》開播一天,豆瓣就爆了:這又是什麼神仙電視劇?
    而且像是一些古裝的年代劇也是至今排在爛片榜中,那些歪曲事實的情節也是觀眾們最討厭的一個點。但是現在,有一個電視劇直接刷新了觀眾們的看法,那就是《大秦賦》。據說《大秦賦》才開播一天豆瓣就炸了:沒別的原因,觀眾們就覺得好看這個《大秦賦》其實講的是秦始皇嬴政平六國,建立中華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國家的故事,這個故事的劇情應該是延續了之前的《大秦帝國》前三部,並且還是在央視播出的。
  • 《大秦賦》評分跌至6.0分,解密大秦王牌精銳京師軍團
    豆瓣評分從開局8.9分一路狂跌,到目前為止豆瓣有99432人評價,評分低至6.0分。這是該系列的最低分,到更新完評分很有可能低於6分。《大秦賦》人物小傳:1 #大秦賦#人物小傳之頓弱——由趙入秦,促秦滅趙。@趙成順 2 [cp]#大秦賦#人物小傳之姚賈——出身「世監門子」,秦國拜為上卿。@一兵人 。
  • 《大秦賦》從8.9到6.4,評分暴跌,口碑為何高開低走
    2009年《大秦帝國之裂變》橫空出世,因為恢弘的戰爭場面,引人入勝的故事架構,演員張弛有度的表演等因素,使得該劇廣受好評,豆瓣評分9.3;接著第二部《大秦帝國之縱橫》,質量依然很高,豆瓣評分9.2。即使口碑有所下降的2017年播出的《大秦帝國之崛起》豆瓣評分也有8.5,在國產劇也是很不錯的。所以人們對續集《大秦賦》更是期待有加。等了三年,12月1日晚8點終於開播,這部劇開篇還是不錯的,實景和戰爭場面都給了人不錯的視覺體驗,道具和服化也讓人感受到了用心,演員陣容一看就是「大製作」該有的班底,鏡頭一對到秦軍就有種兵馬俑復活了的感覺。
  • 《大秦賦》終於是發揮了作用,《大秦帝國之縱橫》感激涕零
    關於彩是不是在《大秦賦》被濫用的話題,完全是可以停止了,不管事實是如何,這都不是《大秦賦》應該爭議的槽點,因為實在有太多可以被拿來批判的,趙姬的演技、張魯一的年紀問題、剪輯的簡單粗暴、 劇本注水痕跡過於明顯,說到底完全是可以棄劇了,畢竟離目中的《大秦帝國》相差實在太大了。
  • 《大秦賦》評分跌至6.3分,原作者孫皓暉2017年就打算重拍
    2009年《大秦帝國之裂變》,2013年《大秦帝國之縱橫》和2017年《大秦帝國之崛起》,已經上映的大秦帝國三部曲相信不少觀眾都有看過。三部平均豆瓣評分高達9.0。 前三部豆瓣評分 《大秦帝國》前三部電視劇播出至今,口碑和播放量都非常高,可是原著作者孫皓暉卻一直保持低調,鮮對媒體發表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