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庸小說中有個神秘的俠客島,俠客島的洞穴之中刻著一套高超的武功:《太玄經》。《太玄經》乃是一首李白的詩《俠客行》,以及種種注釋文字,再加上一篇古奧難解的蝌蚪文。幾十年來,龍、木二島主,以及諸多武林高手窮思苦想,皆悟不出這些文字之中的關竅所在。
直到不識字的狗雜種石破天被請上島喝臘八粥,石破天因為不識字,所以沒有被那些文字誤導,發現真正的武學秘笈竟藏在那些圖畫以及文字的筆畫之中。這一部《太玄經》包括種種神奇高明的武學:
那第五句「十步殺一人」,第十句「脫劍膝前橫」,第十七句「救趙揮金錘」,每一句都是一套劍法。第六句「千裡不留行」,第七句「事了拂衣去」,第八句「深藏身與名」,每一句都是一套輕身功夫;第九句「閒過信陵飲」,第十四句「五嶽倒為輕」,第十六句「縱死俠骨香」,則各是一套拳掌之法。第十三句「三杯吐言諾」,第十八句「意氣素霓生」,第二十句「喧赫大梁城」,則是吐納呼吸的內功。(《俠客行》三聯版第二十章)
石破天練成了《太玄經》的武功,將謝煙客所傳的炎炎功、自木偶體上所學的內功、從雪山派群弟子練劍時所見到的雪山劍法、丁璫所授的擒拿法、石清夫婦所授的上清觀劍法、丁不四所授的諸般拳法掌法、史婆婆所授的金烏刀法等熔於一爐,信手使來,威力無窮。此時石破天的武學境界已是天下第一。
《太玄經》的武功如此神妙,究竟是何人所留呢?下面夢露居士就為大家仔細分析這件事情。
《俠客行》的故事發生於什麼年代?在《俠客行》中,白自在的妻子史婆婆曾提到了張三丰:
張三丰祖師是數百年來武林中震爍古今的大宗師,那是絕無疑義之事。(《俠客行》三聯版第十七章)
也就是說從張三丰出道以來,已過去數百年的時間。張三丰第一次出場是第三次華山論劍之時,也就是南宋末年。在元末,張三丰成為當世第一的武學宗師。所以《俠客行》的故事發生在明朝(清朝人的服飾、髮型與眾不同,書中卻並未提及,而且也沒有天地會、紅花會等反政府武裝出場)。
《太玄經》的年代不好推測,不過《俠客行》詩注中引用了一部書中的文字——《新唐書》:
新唐書承乾傳云:數百人習音聲學胡人,椎髻剪彩為舞衣……(《俠客行》三聯版第二十章)
《新唐書》是北宋時期宋祁、歐陽修、範鎮、呂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記載唐朝歷史的紀傳體史書,前後修史歷經17年,於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完成。
因此,《太玄經》刻於公元1060年之後。公元1060年到明朝,共經歷了《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這幾部書。
《天龍八部》中,最強之人是掃地僧,他在少林寺掃了一輩子地,不會跑到海外刻什麼太玄經。逍遙三老陷於恩怨情仇,糾纏了一輩子,也沒有閒心去海外。段譽做了大理皇帝,最終出家,虛竹住在天山縹緲峰靈鷲宮,和俠客島遠隔萬裡。
《射鵰英雄傳》中提到了前代絕頂高手黃裳,黃裳留下了一部《九陰真經》,不可能再寫《太玄經》。王重陽死的早,他還達不到《九陰真經》的境界,同樣不可能寫《太玄經》。
《神鵰俠侶》恰逢蒙古攻宋,郭靖等高手忙著抗擊蒙古,最終留下了倚天劍、屠龍刀,內藏秘笈、兵書,他們也不可能是《太玄經》的作者。《神鵰俠侶》一書還提到了前輩高人獨孤求敗,此人留下三柄劍、一隻雕,其武功風格與《太玄經》截然不同。
只有《倚天屠龍記》中的絕頂高手張無忌,最終與趙敏歸隱,不知所蹤。他最有可能在海島上刻下太玄經。
張無忌為何要選擇《俠客行》這首詩呢?因為《俠客行》首句:「趙客縵胡纓」,張無忌用「趙客」來指代趙敏,趙敏乃是蒙古郡主,又暗合「胡」字。
石壁上對此句詩的配圖卻不是燕趙悲歌慷慨的豪傑之士,而是一個讀書人:
白自在轉頭看壁上繪的果是個青年書生,左手執扇,右手飛掌,神態甚是優雅瀟灑。(《俠客行》三聯版第二十章)
張無忌初次遇見趙敏時,她正是以一個手持摺扇的翩翩公子形象出場的:
另一人卻是個年輕公子,身穿寶藍綢衫,輕搖摺扇,掩不住一副雍容華貴之氣。張無忌翻身下馬,向那年輕公子瞥了一眼,只見他相貌俊美異常,雙目黑白分明,炯炯有神,手中摺扇白玉為柄,握著扇柄的手,白得和扇柄竟無分別。(《倚天屠龍記》三聯版第二十三章)
《太玄經》中武功,正是張無忌生平所學。比如石破天練成《太玄經》武功後,龍、木二島主為試他武學境界,聯手攻擊他。結果二位島主的掌力全被石破天反彈到了石壁上,讓石壁上的文字片片剝裂。這種效果,與張無忌的乾坤大挪移有異曲同工之妙。
史婆婆跳海之時,石破天曾借力轉力,讓史婆婆由下墜變為平移,飛到了船中:
石破天雙腿向海中直沉下去,眼見史婆婆又在左側跌落,當下右掌急探,在她背上一託一帶,借力轉力,使出石壁上「銀鞍照白馬」中的功夫,史婆婆的身子便穩穩向海船中飛去。(《俠客行》三聯版第二十一章)
石破天這一手功夫,與張無忌在萬安寺中救六大門派時所使的乾坤大挪移如出一轍:
張無忌看得分明,待他身子離地約有五尺之時,一掌輕輕拍出,擊在他的腰裡。這一掌中所運,正是「乾坤大挪移」的絕頂武功,吞吐控縱之間,已將他自上向下的一股巨力撥為自左至右。俞蓮舟的身子向橫裡直飛出去,一摔數丈。(《倚天屠龍記》三聯版第二十七章)
《太玄經》中所有武功,無不是張無忌擅長的武學:內功自然是九陽神功,輕功是武當梯雲縱,劍法是太極劍,拳掌功夫是乾坤大挪移與太極拳。
而且張無忌是金庸欽定的武功最高的主角。在一次飯局上,有人問金庸:「金庸先生,你認為在你的小說中,哪一位主角的武功最高強?」金庸回答道:「很大可能是張無忌。」原因是:張無忌集各家之長,應該比較全面。
可見,張無忌最有可能是《太玄經》的作者。而且張無忌早年在海外長大,當他歸隱之後,會想到在海外荒島上留下一部武學秘笈,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
我是夢露居士,為你解讀金庸武俠。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本人夢露居士,
同步運營有今日頭條ID:夢露居士;夢露居士讀國學;
微信公眾號:夢露居士。
其他平臺隨緣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