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呢我們對翡翠種的檔次之分進行了一系列的講述,本期呢我們就為眾多翠友談一下翡翠行業中經常以次充好的「水沫子」。
「水沫子」又稱為水沫玉,它是翡翠的伴生礦物,和翡翠有一樣的悠久歷史。因為水沫玉有晶瑩剔透的屬性所以有部分不良商家,拿水沫玉以次充好當作冰種翡翠來矇騙資歷不是很深的翠友和遊客,水沫玉由於原礦內多有微小氣泡,看似泛起的水花,所以才將其稱之為"水沫子。水沫玉與翡翠一樣,不透明,微透明,半透明到全透明都有。水沫玉根據質地也分為糯種、冰種、玻璃種等,而大家辨別翡翠與水沫子的最明顯的標誌便是看玉質結構中是否有小氣泡。
翡翠的形成,學術界比較公認的觀點認為是在區域變質作用時原生鈉長石分解為硬玉而形成;或者認為是在板塊碰撞產生的壓扭性應力和低溫作用下,鈉長石先形成變質程度較低的藍閃石片巖,進一步變質成硬玉(翡翠)而成。
鈉長石(NaAlSi3O8)=翡翠(NaAlSi2O6)+二氧化矽(SiO2)
翡翠和水沫因形成原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存在大量的共生石,通常這種共生石質地粗糙,界線分明 ,但亦有結合緊密,獨具特色的品種。
由翡翠鑑定標準可知,翡翠(硬玉)中可以含有鈉長石成分,當鈉長石成分不超過10%時,鑑定結果為翡翠(備註欄裡會標註)。
含鈉長石超過10%的則沒有統一的規範名稱,通常會鑑定為硬鈉玉或者納長翡翠玉等。
水沫子(鈉長石玉)一般指密度在2.60~2.63,較為純淨的鈉長石成分,翡翠等其他礦物含量較少
規範的質檢證書的備註欄須標註:俗稱"水沫子"或俗稱"水沫玉"。
通過我們的介紹,相信翠友們對翡翠與水沫玉的區別以及區別方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有同樣喜歡玉翠的朋友的翠友們,一定要提醒他們喲。本期的知識分享就到此結束,下期我們將為大家帶來玉翠的養護方法,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