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其實,一個孩子最好的老師,就是父母,如果父母本身不能以身作則,卻希望讓孩子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是很難的,在《知否》中,被嘉成縣主的任性舉動,坑害了一族人的榮華富貴,甚至連父親到手的皇位,都打水漂了,可見,教育好孩子的重要性,嘉成縣主為了爭奪齊衡做錯了事,最終慘死,這件事中她母親要負主要責任。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得從整件事的前因後果來看:
早些年,嘉成縣主的父親邕王,是一個年紀大但是子嗣很多的王爺,好吧,或許這並不算什麼優勢,這個邕王早些年,不顯山不露水,自然也不被別人看得上,早些年的邕王妃一直過得很憋屈,丈夫不努力上進,卻沉迷於吃喝玩樂,整日和小妾廝混,連帶著邕王妃也受了不少冷眼和嘲笑,但是,誰也沒想到,有朝一日會時來運轉。
當今天子沒有直系血脈,所以皇位要過繼給別人,而當今最有資格繼承皇位的莫過於邕王,第一是他年紀大,第二是他子女眾多,所以,從前被別人忽視的邕王和邕王妃,一時成了京中最顯貴的人家,邕王妃算是大大地揚眉吐氣,某一天,嘉成縣主在馬球場上看中了齊衡,齊衡本身就是京中第一美男,再加上身世顯赫,成為眾多女子心目中的「夢中良人」。
而與此同時,當今皇帝的寵妃榮飛燕也喜歡上了齊衡,於是兩家相爭,必有一傷。邕王妃原本是處處受人打壓,如今驟然得勢,卻不知道夾起尾巴做人,反而使用了卑鄙的手段,叫人綁架了榮飛燕,本來只想毀掉她的名節,誰知道嘉成縣主更狠,直接派人毀掉榮飛燕的清白,並且將被玷汙後的榮飛燕,扔到大街上,千人看萬人看。
最終榮飛燕自盡,引發了榮妃的滔天怒火,勾結叛軍謀反,最終將邕王一家人活活打死,邕王被一刀刺死,而邕王妃和嘉成縣主被扔入亂軍叢中,侮辱至死,其實,縱觀這件事,嘉成縣主敢讓蟊賊玷汙榮飛燕,主要是因為她母親,曾經大罵榮妃:你這個賤人,市井門戶。在邕王妃骨子裡是瞧不上榮妃一家人的,所以嘉成縣主才敢如此大膽。
邕王妃將自己的女兒教育得不成樣子,為了與齊衡這門婚事能成,不僅派人綁架了榮飛燕,甚至扣押了齊衡的父親,甚至放豪言:我女兒要的東西,從前得不到便也罷了,如今若還得不到,就是我這個做母親的無能了,其實,若非邕王妃當初派人先綁走榮飛燕,嘉成縣主也不會趁火打劫,做了如此狠毒的事情。
當然,最終也因為這件事情,邕王喪失了性命,而邕王一家人,那一堆子女其實也沒有什麼好下場,尤其是嘉成縣主,這個被邕王妃保護的女兒,最終被玷汙慘死,而齊衡卻一點也不心疼她,甚至恨透了這一家人的巧取豪奪,不得不說,整場悲劇的源頭,其實是邕王妃,你是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