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不感傷不意外,相反我還感到挺高興的。
不是存心冒犯《破產姐妹》的粉絲,畢竟我也曾經短暫地喜歡過這部劇,多少也算是個粉絲。
而且,既然你喜歡《破產姐妹》,就該記住Max的人生態度,那就是早就習慣坦然了生活的殘酷,對什麼打擊都不再give a fuck。
我的怨氣針對的,是《破產姐妹》背後那一班不真誠、不努力、還有點不善良的編劇。
本文作者假張,知名自媒體人,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假裝在紐約(id:mr-jiazhuang)。
我也曾愛過這部劇
想當初,《破產姐妹》第一季在2011年推出時,讓多少人眼前一亮啊。
Max 出身社會底層,人生要多慘有多慘,完全可以用暗無天日來形容:從小不知道父親是誰,母親也從來不管她,曾經被無數次性侵,不停被出軌,生活作風隨便,欠債沒錢,酗酒嗑藥……
但是,她有一種因為從小混跡市井而自然而然學到的草根生存智慧,用英語說就是street smart,更有堅強的神經和強大的心理素質。
雖然總是嘻嘻哈哈,但是從本質上來說,她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悲觀主義者。
Caroline原來是銜著金湯匙出生的天之驕女,父親是億萬富翁,從小上最好的精英私人學校,大學讀的是全美最好的哈佛大學沃頓商學院。沒想到天有不測風雲,父親因為欺詐被關進監獄,身無分文的她沉淪到底,被迫自謀生路,否則就要露宿街頭。
和Max不一樣,Caroline在本質上是一個樂觀主義者,帶著一點專屬於樂觀者的天真。
兩個美女天差地別又個性鮮明,原本不可能的朋友卻莫名其妙地發生了交集,發展出友情,在同一家生意慘澹的沒落小餐館做服務員,合租同一套破舊不堪的公寓,還合開了一家賣cupcake的小店鋪。
這樣的情節設定,再加上無處不在的毒舌吐槽,讓《破產姐妹》在《老友記》和《摩登家庭》這一派賣雞湯賣溫情的中產階級主流情景喜劇之外,硬生生地殺出一條與眾不同的血路,讓人對之後的故事發展充滿了好奇。
收視率也證明了這一點,第一季第一集的收視率是1937萬,在所有電視節目中排名第32。
對於一部不在黃金時段播出的非主流情景喜劇來說,這已經是一個很不錯的成績。
六年之後,《破產姐妹》第六季的最後一集,在一個月前播出時,收視人數只有可憐的450萬,跌去了四分之三,證明它早就被絕大多數觀眾拋棄。
很多人抱怨《破產姐妹》從第三季開始就索然無味,我不記得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棄劇的,但是肯定比第三季要早。
三俗低級梗撐不起一部劇
《破產姐妹》首先讓我無法忍受的,是大量重複的三俗低級爛梗。
梗,是情景喜劇最核心的吸引力。
《老友記》和《摩登家庭》為什麼能成為經典,讓人念念不忘,並且回味無窮?
第一,每一集都有新鮮的笑點,拍上十幾季也不重複,很多梗都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使多年以後仍然記憶猶新。
第二,每一個笑點都玩得很聰明,而且配合情節的發展自然植入笑點,常常讓人在會心一笑之餘還拍案叫絕,而不是那種撓你胳肢窩非要讓你笑出來的尬笑。
第三,笑點不但沒有冒犯性,而且能讓人在笑過以後又能悟出一些道理,或者得到一些感動,
這樣的笑點,這樣的喜劇,才是高級的幽默。
而《破產姐妹》呢,恰恰在這三個方面都沒有做到,是低級的幽默。
第一,笑點一再重複,看多少集都似曾相識。
主要就是那麼幾個梗:Han的身高Oleg的屌,Max的胸器Sophie的騷。剛開始看幾集還有點新鮮感,看多了誰也受不了。
說實話,我也無法理解為什麼Sophie每次出場都要配上罐頭笑聲,請問笑點在哪裡?
第二,編劇似乎只會玩諧音和雙關之類的語言遊戲,再也沒有別的招數,而且為了毒舌而毒舌,植入得非常牽強,不分時間場合都硬要說出來湊數。
第三,笑料低級,充滿了冒犯性,常常讓人覺得不舒服。
所謂的毒舌,就是反覆拿劇中唯一的亞裔角色各種下三路吐槽,而對別的白人和黑人角色卻都溫情脈脈。
在美國,電影電視裡拿黑人開玩笑有巨大風險,但嘲笑亞裔卻要安全得多。
所以你看影視劇裡的亞裔大多沒有什麼好角色,亞裔男性更是備受奚落,不是猥瑣就是書呆子,充滿魅力的亞裔男性角色極其罕見。
但是,即使是和同樣沒有給亞裔安排好角色的《生活大爆炸》和《矽谷》相比,《破產姐妹》仍然越過了某條底線。
好的幽默是同時嘲笑了所有人但是又不讓任何人覺得受到了冒犯;而《破產姐妹》每次都是把其中一個角色和他代表的那個群體單挑出來,讓那個被針對的人感到尷尬,同時讓除了他以外的其他所有人發笑。
除此之外,就只有葷段子了。
不管是Max、Caroline還是其他幾個配角,常常脫口而出penis, vagina, threesome,bitch這一類詞,讓坐在電視機前的觀眾猝不及防。尤其是Max能夠在所有的臺詞裡插進對她自己過去性經歷的調侃。
有媒體曾經對第四季中的一集"And the Old Bike Yarn」做過統計,結果發現在21分鐘22秒的時間裡,和性有關的笑點多達42個。
其中在最密集的14:52到15:36這短短44秒鐘裡,一共有7個性笑話;和男性生殖器有關的笑話一共有16個;和女性生殖器有關的笑話一共有11個;和胸部有關的笑話1個;和名人有關的性笑話1個;和妓女有關的性笑話3個。
在美國,《破產姐妹》的低級笑點給它們帶來過許多的非議和麻煩,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就曾經接到過無數的投訴。
光是在2011年到2013年不到兩年時間裡,FCC接到的針對《破產姐妹》的投訴匯總在一起,文件就有209頁之多。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著那些翻來覆去重複使用又充滿冒犯的低級爛梗還能發出會心暢快的微笑,反正對我來說,除了尬笑就只覺得無聊。
沒有創新的美劇都是垃圾
《破產姐妹》另一個讓我無法忍受的地方,是情節毫無創新,在幾年的時間裡一再重複。
編劇不思進取,過度榨取人設的剩餘價值,卻從來沒有創造出新的戲劇衝突,從第三季開始就反覆循環戀愛、失戀、攢錢、破產、重來的套路。
於是,幾年過去了,Max和Caroline還是兩個永遠看不到希望、一輩子都要被困在布魯克林骯髒小館子的女服務員。
我以前曾經寫過,美劇之所以迷人,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在一般影視劇的想像與虛構之外,多了一重時間的維度。
一周只播一集,一年只播出一季,戲外的我們在成長衰老,戲裡的角色同樣也在成長和衰老,緩慢但真實地復刻著現實的人生。
所有經典的長青美劇,都能看到戲中人物的這種成長。
還是拿《老友記》來舉例,雖然翻來覆去也是六個人的矛盾拌嘴和混亂感情,但是每一年他們都在成長。
比如Rachel,從最初那個從在婚禮上逃跑、什麼也不懂的小女孩,到總是出錯笨手笨腳的咖啡廳女服務員,最後成為成熟幹練的職業女性,三十多歲生日時她吹滅蠟燭時說「I am 29 again」,讓多少人會心。
比如Monica,一開始對感情和生活都吹毛求疵,過得跌跌撞撞,最後和Chandler走到一起,兩個人都接受了彼此不完美的對方,兩個人跪在一起互相告白的一幕,讓多少人淚目。
還有Chandler,在職場奮鬥多年又選擇切換跑道,換一個行業從頭再來,和剛畢業的孩子一起做實習生。
還有Ross,Phoebe,乃至Joey,他們都在成長。
再比如說《摩登家庭》。
虛榮浮誇的青澀小美女Haley漸漸有了成熟的韻味,她的學霸妹妹Alex也上了大學,Luke的臉一點點拉長,聲音也變了。
Lily從襁褓中的嬰兒出落成古靈精怪的小女孩,Phil和Claire的眼角也長出了皺紋。而Jay Pritchett呢,他在一點一點加速衰老。
美劇裡的人物,不需要像電影裡的超級英雄那樣上天入地、穿越星際,逆轉未來或者拯救地球才可以取悅我們。他們的家長裡短就足夠讓我們滿足,哪怕只是看看他們拌嘴爭吵互相逗樂也會讓我們開心。
而《破產姐妹》卻完全沒有這種魅力。
劇情一再原地打轉又不痛不癢,人物的刻畫就顯得單薄刻板平面化,也就無法讓人發自內心地產生共鳴。
相比之下,Max和Caroline浮誇的演技,反而是可以原諒的了。
寫在最後
在美國,《破產姐妹》曾經被媒體毫不留情地列入「年度最差電視劇」、「史上最容易讓人變笨的十大電視劇之一」等等列表。
所以,這麼一部電視劇被砍,真的沒有什麼好可惜的。
畢竟,每年都有那麼多製作精良,看了不但不會讓你變笨、還會讓你變聰明的優秀美劇都看不過來。
說說你最喜歡的美劇吧
上周,我們在母親節當日推出了【媽,你知道我是幹嘛的嗎?】活動,邀請大家留言寫下母親誤解自己工作的故事。
我們承諾給留言點讚前10名贈送往返機票,讓媽媽飛到身邊。活動於18日24時截止,恭喜以下10名用戶入圍:
155xxxx7857
177xxxx2468
155xxxx0424
135xxxx4830
158xxxx5255
159xxxx9790
158xxxx4042
180xxxx9961
135xxxx9071
158xxxx6883
我們已經與以上用戶取得聯繫,感謝大家的參與。
本文作者假張,知名自媒體人,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假裝在紐約(id:mr-jiazhuang)。LinkedIn經授權轉載。
LinkedIn歡迎各類廣告品牌合作,發郵件至wechateam@linkedin.com獲取更多信息。
©2017 領英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