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16日正式推出鴻蒙系統的手機開發者beta版新聞,大陸地區網友強烈關注,也引起臺媒的報導,報導標題為《華為推出鴻蒙系統開發者beta版 瞄準安卓來勢洶洶》。
受到中美貿易戰影響,華為(Huawei)被列入實體列表,無法獲得Google Android的支持。為了斷尾求生,讓智能型手機業務能夠順利運行,先前還將旗下的榮耀品牌出售,以獲取能購買手機晶片的權利。如今,華為自行研發的跨平臺系統鴻蒙(HarmonyOS)終於正式釋出了適用於手機的測試版(beta),代表華為手機重獲新生的一刻即將到來。不僅如此,鴻蒙系統能否對於Android以及iOS的地位帶來威脅,將會是後續觀察的重點之一。
華為16日正式推出鴻蒙系統的手機開發者beta版。華為消費者業務軟體部總裁王成錄指出,當前已經有美的、九陽、老闆電器、海雀科技的產品搭載了鴻蒙系統,而預計在2021年的目標將是覆蓋一億臺以上的設備。
王成錄指出,系統碎片化阻礙了萬物互聯時代的業務創新,因為開發者需要為不同的設備重新開發,也缺乏高效的開發工具。對消費者來說,則是缺乏應用生態,需要重複安裝(一樣的App在不同的平臺上)。而為萬物互聯需求而生的鴻蒙系統,則能夠進一步實現京東App可以在冰箱(帶有屏幕的款式)、電視上運行;上百萬臺車輛也有機會成為喜馬拉雅App(Podcast類的產品)的入口等願景。換言之,鴻蒙系統將不僅能帶來更好的體驗、實現更多的入口,也能進一步為物聯網的發展帶來幫助。
華為創辦人任正非繼日前說「美國的一些政治家希望我們死」後,後來又引用美軍馬丁·鄧普西上將的話,給員工打氣,提及華為處在一個特別困難的時期,「要讓打勝仗的思想成為一種信仰;沒有退路就是勝利之路」。任正非指出,華為處在一個特別困難的時期,特別優秀的人才正在成長。華為的研發系統有9萬多人,如果能像西方公司一樣得到優質資源,就不需要這麼多人,或作出更優秀成績,還能創造出更高價值,但這個磨難會讓更多英雄產生。
任正非說,美國一個文件下來,華為幾千個電路板要改板,更換零部件,算法也不一樣;剛改完,又要改到另外幾千塊板去;然後打擊變換了,又要改到另一種形式,幾千塊板的反覆迭代,有多少英雄豪傑。研發之所以沒有結構性改革,就是給他們寬鬆環境,讓他們適應,認為這支隊伍在困難中變得更有水平、堅強。
受到美國禁令打壓,華為9月15日後將無法製造麒麟高端晶片,今年秋天上市Mate 40將搭載的麒麟 9000,可能是華為絕版的高階晶片。
華為為了突破美國的技術封鎖,在硬體和軟體上都不遺餘力的大力投入研發,軟體技術開發不只是技術問題,最重要的生態問題。
根據王成錄先前的說法,鴻蒙系統推出後,預計市面上90%以上華為的手機型號都可以升級。2019年華為手機全球出貨量達到2.4億,位居世界第二。若估算華為手機在全球約保有5億部,而有一半以上的華為手機都升級到鴻蒙系統,此系統的用戶數量就能達到2.5億,能實至名歸的成為全球第三大手機作業系統。
但這一切能否這麼完美實現?會不會又有其它變因出現,值得持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