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冰箱玩家雲集:多終端場景下的自嗨鬧劇?

2021-02-07 網際網路江湖

萬物互聯時代,智能家居概念被炒得火熱,大家都希望通過網際網路技術,賦予孤立的家電以「靈魂」。從智能電視到最近風靡的智能音箱,到智能電視,好不熱鬧。

 

如果說,智能電視是客廳經濟的最佳詮釋者,那麼智能冰箱無疑是廚房經濟的最優載體,智能電視行業火爆,智能冰箱也並不遜色,先後一大批傳統家電廠商進軍該領域。



專注家電市場的研究機構中怡康預計2020年智能冰箱滲透率將達到38%,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智能冰箱作為傳統家電廠商網際網路化,網際網路企業落地的重要場景,成為了各大企業爭奪的高地。

 

去年阿里分別聯手美的和惠而浦,以及天貓電器城、天貓喵鮮生,推出兩款智能冰箱。隨後美的又與騰訊推出智能生態冰箱,可以連接騰訊智能雲屏,通過手機QQ遠程查看和控制冰箱。今年年初百度人工智慧則與海爾、美的同時合作,推出了搭載Duer OS能夠人工對話的智能冰箱。在今年3月AWE展會期間,小米生態鏈企業雲米科技也發布了一款網際網路智能冰箱。今年6月份,京東聯手美的歷時三年推出京東智能冰箱。

 

新的風口浪潮下,從來不單單只是「土著」選手的機會,智能冰箱這一利基市場的門口迎來了不少「野蠻人」——京東阿里等零售企業。

 

雖然玩家雲集,但是姿態卻是各異。

 

對於傳統冰箱廠商而言,進軍智能冰箱領域,主要是,增加賣點,刺激銷量,追求高盈利。目前,市場上在銷冰箱產品共計1600款,主流廠商34家,市場競爭激烈程度不言而喻。中怡康公布的2017上半年冰箱市場銷售數據顯示,上半年冰箱行業整體零售又以負增長1.2%告終,國內冰箱市場不能再用慘澹二字來形容了,而是要用「太悽慘」更為應時應景。其實,不止是冰箱領域,但凡是成熟的硬體市場,其競爭都極為慘烈,智能機,智能電視,智能音箱均概莫例外。

 

冰箱作為耐用品,更新換代慢,單靠自然增長顯然難掩頹勢,唯有擴大市場需求量,在使用良好的情況下,要想說服用戶換冰箱,唯有冠以潮流之名,因此各大廠商心照不宣,大肆宣揚智能化,為的就是刺激用戶換機,除此之外,硬體廠商生存困難的另一原因是,價格過於透明化,供給遠大於需求,價格戰下,傳統冰箱盈利微薄,智能冰箱無疑是增加毛利潤的良策。

 

對於阿里,京東這樣的電商平臺,進軍智能冰箱領域,更多的是搶佔用戶購物場景,踐行多終端,多場景覆蓋的戰略。智能硬體廠商增長乏力,廠商日子不好過,電商平臺也好不到哪裡,移動網際網路下半場,流量趨於枯竭,尋找新的流量入口是當務之急。冰箱作為廚房電器,與生鮮存在天然的強關聯屬性,也符合用戶習慣,自然就成了「香餑餑」。

 

另一方面,在行業之初就布局智能冰箱,可以避免陷入「孤島困境」。新的硬體平臺,做硬體的公司如果比較強勢和強大的話,那麼就會形成孤島,過大的硬體佔有量將能要挾或者控制軟體。京東智能冰箱,內置購物網站一定是京東商城,而且對其他電商平臺一定是具有排斥性的,假如京東智能電視佔有量過高,那麼天貓在廚房這一場景將孤立無援,很難再搶佔到廚房入口,為了避免陷入孤島困境,被硬體邊緣化,那麼天貓,蘇寧等平臺也會及時跟進。



智能冰箱之所以能夠火爆,除了巨頭紛紛入局,炒火概念外,還離不開智能冰箱自身的實用性與商業價值。

 

實用性上,除了具備傳統冰箱的基本保鮮功能外,智能冰箱不僅能管理食材和推薦食譜,更能從視頻網站那裡調去相關菜譜進行烹飪教學,並提供聽歌、說書等系列消閒娛樂,把廚房中各種相關服務都囊括其中的綜合生活服務平臺。除此之外,智能冰箱還可以做到根據放入食材的時間,提醒使用者該食材臨近保鮮期,應快食用,或某個食材已過保鮮期,需要使用者處理。

 

冰箱不再是保鮮功能,就像手機一樣不再是用來打電話的,是綜合服務平臺,智能機火爆,幾乎人手一臺,智能冰箱其延伸功能對用戶來講,一旦適應之後,依然會成為新的剛性需求。

 

在商業前景上,智能冰箱一點不遜色智能電視在客廳中的地位。

 

冰箱在未來智能廚房的布局中將是一個最好的中心產品,因為在廚房中冰箱是唯一全天候待機的電器,具備了每天和用戶互動的基礎,為智慧廚房帶來極大的想像力。

 

廚房內,電器眾多,智能冰箱最有望成為智慧廚房的聯結中心——作為用戶在廚房中最常用的操作端,智能冰箱將監控和操作整個智慧廚房生態下的其他電器,諸如電飯煲、壓力煲等。比如用戶通過向冰箱喊話就能讓電飯煲煮飯,以及壓力煲關火,這也意味著未來冰箱廠商對決戰智能廚房的重視程度,就跟前幾年電視廠商決戰智能客廳一樣深。

 

在廚房,用戶的時間依然是碎片化的,比如炒菜等待菜熟,等待粥熟,這些碎片化時間不像開車一樣,需要時刻注意周圍動態,用戶大腦其實處於休息或者無所事事狀態,在這些碎片時間中看看視頻,聽聽電臺,會對相關軟體和網絡服務商帶來巨大的流量紅利,比如電臺,音樂等軟體廠商均有其商業空間。

 

除了用戶碎片化時間的商業價值,用戶在購買力上同樣有想像空間。通過智能冰箱購物,可以將屬性匹配的高濃度流量 更好的發揮出來,比如生鮮一直以來都是電商平臺頭疼的地方,不僅僅在於運輸,用戶的需求一直很難被充分挖掘出來,智能冰箱可以為用戶推薦菜譜,生鮮類產品此時的接受程度更高,更容易轉化為銷量,基於食材存儲、食材管理、食譜推薦功能,用戶在智能冰箱上的購買行為更貼近消費場景、利於消費轉化。冰箱與美食之間的天然聯繫,相比於其他家電更容易產生商業價值,也更具有生態建設價值。

 

因此智能冰箱已經具備相當濃厚的分銷作用,用戶點擊智能冰箱屏幕的一瞬間,不僅意味著食材得以消耗和補充,更意味著整個產業鏈生態都隨之而不斷流動發展。

 

智能冰箱火爆,改變了傳統的「把冰箱賣出就完成任務」的商業思維,推動企業從「硬體製造」 到提供「硬體+軟體+服務」 的新家電生態系統轉型。從「硬體製造」到提供「硬體+軟體+服務」,對冰箱企業來說,這樣的過程意味著賣出冰箱才是一個開始,隨後的增值服務,以及對整個智能家居業界、網際網路業界的幫助和導流,將會是一個源源不斷的「金礦」,也是進入整個智慧廚房生態的伊始。

 

大家都在討論智能家居的入口,在志剛看來,場景決定入口,智能家居的入口未來呈現出來的將是去中心化,有入口但是又沒有絕對的入口,客廳,臥室,廚房,衛生間雖然同處於一個家庭中,但是各種卻代表著迥異的用戶習慣,用戶思維,因此很難有一個統一的入口,但是在不同的場景下,又都具備中心化,客廳經濟的最佳詮釋者是電視,廚房經濟的最優代言人是智能冰箱...


不可否認,智能冰箱確實代表著未來的發展大趨勢,但是當下的智能冰箱,現實與理想的差距過大,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首先,兩種思維模式下的錯亂。

 

對於電商平臺而言,進軍智能冰箱領域絕非看上冰箱利潤,而是看重智能冰箱的入口效應,做產品的思維上,先天帶有零售商的特性,即使其想跨界進入家電領域,也只是賣產品的思維,而不是做產品的思維,更缺乏做體驗的全局思維,這或許是優點,但不可否認也是短板。因此電商平臺不能只是簡單地拿零售商思維、服務商思維在做智能冰箱,關注的並不是產品本身,而應是這個產品的功能和價值,產品做好了,市場培育起來了,後期的商業生態也會水到渠成。

 

對於傳統冰箱企業而言,要想切入服務增值服務,要求智能冰箱的參與者們,必須有完善的研發、生產、營銷到售後服務的全產業鏈體系,必須要加快走出產品創新的單邊維度,要真正基於用戶思維、生活場景思維,構建與傳統冰箱不一樣的使用體驗和服務體驗。

 

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說起來容易,在真正落地時,真正融合到一起卻並非易事。

 

其次,第一波智能冰箱具有強烈的「軟體屬性」。

 

智能冰箱最所以智能化,其實說白了就是傳統冰箱+電腦,電腦必然具有硬體配置不斷升級換代的屬性。這個屬性意味著什麼問題?所有不具備「相對短時間內更新換代」屬性的家電,都不適合作為智能家電。

 

從這個角度來說,冰箱顯然根本不是一個合適的智能家電,因為很少有家庭會在短時間內換掉它,所以它面臨兩個問題:第一,有冰箱的人在舊冰箱有問題之前不會輕易買新的,第二,買了它的人不定期更新為新款智能冰箱的話,很快就淘汰了,無論當時多麼高大上的智能冰箱,一兩年內就面臨淘汰,這會是非常糟糕的用戶體驗。

 

為什麼智能設備一定要更新換代呢?原因在於,第一波智能設備具有強烈的「軟體屬性」。

 

軟體跟硬體的不同點在於,硬體你賣出去了就賣了,而軟體需要不斷的維護。鑑於廠商一般不願意為已經賣出去的東西繼續付出精力,所以一個「智能」設備過不了幾年就會淘汰,因為無人再來更新該「智能」設備上的軟體。廠商只有興趣和動力為新的設備設計軟體,這就導致了,智能設備通常只能通過更新換代來保證軟體的升級。

 

最後,左右倒右手的零和遊戲。

 

對於零售企業而言,進軍智能冰箱領域,與其說是為了更為便捷的服務用戶,不如說是爭奪更多的用戶。

 

上文中,志剛已經分析過,為了防止陷入「孤島困境」,電商企業必須做硬體,避免陷入孤立無援境地,因此,急著進入該領域不免給人自衛之嫌,更像是在搶奪用戶,為了佔坑,要知道用戶是不關注這些的,他們要的只是好的使用體驗,過多的非體驗目的性多少會削弱智能冰箱的實用性。

 

另外,不在智能機上下單,而是選擇在冰箱上的電商平臺下單,更像是一場左手倒到右手的零和遊戲,只是購買終端的變遷,而非銷量的絕對增長。這就像華爾街一樣,每天財富變化不斷,換的只是財富的擁有方,而對社會總財富的絕對值貢獻不大。

 

冰箱作為家電產品中與用戶接觸最為頻繁的品類,也是智能家居最有希望引爆的商業新風口。近年來吸引大批的家電企業、零售企業,甚至是網際網路企業的參與搶奪,但是並未真正破解存在智能冰箱生態鏈過程中的一系列瓶頸和問題,現實殘酷,任重道遠,依然有著很長的進化之路。



行業發展初期,尤其是新興科技,難免在體驗上,用戶使用習慣上存在改進空間,這是所有硬體產品普及之路必然要面對的「原罪」,必然要忍受的「原生災難」。

 

原生災難不可怕,畢竟不可避免,唯有慢慢改進,一切交給時間去撫平傷痛,較之原生災難更令人尷尬或者惋惜的是「次生災難」,之所以惋惜,是因為次生災難完全是可以避免的,是廠商們自己zuo而產生的不必要的行業負面。

 

騰訊數碼近日報導稱,海爾發布冰箱新品「馨廚X9s,新品除了擁有精控乾濕分儲技術等技術以外,實用的智能功能據說還可以指導孩子作業,對你沒聽錯,冰箱輔導孩子做作業...,畫面可自行腦補。

 

海爾這個絕非個例,在其他智能硬體的普及之路上,都有過類似的尷尬功能,新產品,尤其是科技產品,普及之初,都不免給人雞肋,噱頭之嫌,畢竟宣傳大於實用性,大家都懂,但是宣傳也不能過於浮誇,要讓核心點為營銷主場景,增加一些過於不靠譜的功能,只會增加行業泡沫,降低用戶接受度,影響了智能化的普及進程。

 

原生災難我們不可避免,我們能做的是將次生災難降到最低或者不產生次生災難,而這一點上,又有多少企業能夠恪守最基本的底線。有克制的宣傳新功能,避免畫蛇添足式自嗨,或許更有助智能冰箱早日惠及廣大用戶群體。



*劉志剛,網際網路觀察者,TMT領域資深評論人士,2016年度自媒體人。以科技評論散文化、風趣化、深度化為業界所見長,是鈦媒體、艾瑞、四大門戶、界面等數十家國內主流網站特約撰稿人,《網際網路經濟》、《計算機應用文摘》等商業雜誌特約撰稿人。各大網絡媒體專欄累計點擊量過億,新書《移動網際網路後時代:新場景下的技術革命》即將上市,敬請期待。文章轉載與商務合作加個人微信號:13124791216。


相關焦點

  • 酒水企業終端促銷的絕招:多人喝酒遊戲
    聚會喝酒,需要氣氛,經常參加酒局的人,都很會找方法在酒桌上玩得嗨,喝得嗨。平時工作忙碌的人,抽空與三五個朋友日常小聚小酌,那也是一種解壓的方式,酒局上氛圍活躍起來,認識與不認識的人總能在一起玩的嗨、放得開,這就是酒局的魅力吸引。
  • 智能冰箱賽道分化:競爭與競爭力的「博弈論」
    在智能、健康、網際網路、IoT、AI、雲計算、大數據多驅動下,智能化浪潮開始席捲各行各業。智能家居眾品類中,冰箱作為構建智慧廚房場景領域的新「藍海」,逐漸被各大企業所發掘。健康、智能依然是行業發展的大勢,但因為疫情防控帶來的消費需求改變,冰箱的健康功能得以進一步具象化,與家庭生活應用場景結合也更為緊密,維度進一步拓寬,為冰箱企業創新提供了更多方向,自2020年的冰箱市場步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競爭力的博弈階段。
  • 盤點2019智能終端:冬春之交下的「背水一戰」
    每到冬春之交,總會讓處在寒冷中的人們少一些躊躇、多一些希望。我們尚且把2019年比喻成智能終端產業的寒冬,那些銷量下滑、資金鍊斷裂、轉危為安等困難我們一一闖過,不曾忘記。現正值新年交替之時,回首過往,仍有一些技術創新、突破瓶頸、戰略拓展等成就值得肯定和回味。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最新數據指出,今年國內手機市場持續處於萎縮之中。
  • 21Face雲米 5G IoT對開門520L冰箱引領智能廚房新體驗
    在今年5G網絡快速發展的驅動下,除了智慧型手機,家庭智能化終端也開啟了快速的布局,其中冰箱作為重要的智能核心,也迎來重大變革。雲米在今年更是嘗試推出了5G冰箱,探索5G和家庭物聯網在冰箱上的一些拓展應用。
  • 350萬億行動支付市場智能POS機等物聯網終端能分多少羹?
    當下,行動支付已經作為通道和載體滲透進入衣食住行各個領域,實現對線上線下消費、服務等場景的全行業覆蓋,帶來消費生活的升級和公共服務、交通、醫療等剛需領域的場景演變。而智能行動支付終端扮演著各類支付場景的入口和中心,物聯網則在安全性、便捷性上為智能終端提供了基礎的技術,此外,還在支付方式上給予了各種可能。
  • 【獨家】智能冰箱引爆三大軟肋:阿里京東蘇寧都沒解決
    軟肋二:拿什麼場景黏住用戶智能冰箱對於很多企業的吸引魅力和商業價值來說,顯然不只是賣冰箱硬體賺錢,而是真正要通過智能冰箱這個平臺和入口,黏住用戶並構建新的商務消費場景。 當前,雖然網際網路零售商們都表示,是基於自身的「多場景多終端」業務布局徵戰智能冰箱市場,事實上卻是將電商內容直接複製到智能冰箱上,讓用戶可以在移動環境下購特。說白了,零售商們當前基於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應用場景,本質還是基於手機APP選購商品,真正的智能冰箱商務場景並沒有成形。
  • 神思電子智能聚合認證支付終端成功入選首批醫保終端過檢...
    神思電子智能聚合認證支付終端成功入選首批醫保終端過檢產品名單 2020-11-19 20: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Pokemon Go可穿戴終端GO Plus 即將發售 全程智能引導玩家
    人民網東京9月9日電 據《讀賣新聞》報導,8日,任天堂的相關公司Pokémon等宣布將於16日發售手遊「Pokemon Go」的專用可穿戴終端「GO Plus」(售價3500日元,約合人民幣228元,不含稅)。 據介紹,「GO Plus」既可以像腕錶一樣戴在手腕上,也可以像徽章一樣佩戴在衣服上。
  • 場景化,智能家居的成人禮?
    如今,場景化就是一種行業的共識性正確。在場景化上,海爾智家走的最早,去年推出了自己的場景化品牌「三翼鳥」;海信推出了自己的璀璨系家電產品,涉及電視、冰箱、空調等多個家庭重要場景;格力在去年618開始主打「客、臥、廚、衛浴、玄關、陽臺」6大智能化家居場景;美的在去年11月發布了自己的冰洗多品牌場景。
  • 未來照進現實,智能生活奇點來臨?
    單品vs全品模式碰撞,誰才是智能生活的最優解?那麼在硬體+軟體+萬物互聯+各種場景融合的背景下,在制定智能生活的戰術上,各個玩家也玩出不同風格。相比之下,蘋果、華為、TCL等終端企業不約而同地選擇立足長遠以全場景硬體布局,編織全能的智能生活終端網絡。在前期大力推動下,這一模式競爭壁壘極高,統一高效的生態系統也將更好地提升用戶體驗。業界翹楚蘋果公司制霸智慧型手機行業多年,其一大秘訣就是用戶一旦進了蘋果生態就很難再轉移到其他平臺,用戶留存率極高,這無疑是得益於蘋果自建生態軟硬一體的極致體驗。
  • 智能冰箱還能這麼玩,簡直OMG!
    接下來,筆者就帶大家簡單回顧下出現在今年CES展會上的幾款智能冰箱,絕對讓您耳目一新。22吋顯示屏!在本次CES展會上,LG為我們帶來了旗下這款擁有22吋的可觸控顯示屏的InstaView系列可視化智能冰箱,區別於其他款式的智能冰箱,這款冰箱最大的優勢就在於,除了能夠讓用戶在冷氣不出來的情況下實時看到冰箱裡的東西以外,這款冰箱外置的屏幕還能夠作為多媒體屏幕使用,讓用戶充分感受智能家居帶來的方便。
  • 基於華為終端全屋智能ALL IN ONE解決方案介紹
    華為中海籤約 基於當前華為在HUAWEI HiLink生態開放平臺、全屋智能ALL IN ONE解決方案和技術上的優勢,結合中海41年空間開發、不動產運營、空間場景營造的龍頭地位和深厚經驗,雙方合作三年以來
  • 重新定義智能家居 雲圖全場景智能家居到底憑什麼?
    即便有些人知曉場景化的全屋智能的時代已經到來,但是大家對智能家居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定義,行業內各玩家各有玩法,不只是普通大眾,實際上業內很多人對智能家居也是缺失清晰的定義,更缺乏足夠的想像力。    但是,今年11月,在智能家居行業領域,雲圖、歐瑞博等智能家居新陣營玩家的新品發布會,用另一種方式打開智能家居,帶給行業巨大的衝擊。
  • HIFIVE音樂開放平臺與廣升車載合作 版權音樂+智能終端伴車主行!
    但值得注意的是,廠商自研車載智能終端提供音樂給用戶使用,該音樂作品也是需取得正版授權的。HIFIVE音樂開放平臺與廣升車載達成合作版權音樂上線車載智能終端,伴千萬車主安全出行近日,嗨翻屋科技有限公司(HIFIVE)與廣升車載達成版權音樂合作,HIFIVE將通過旗下
  • 「冷靜期」下的冰箱市場 什麼樣的產品能夠喚醒沉默的用戶?
    比如博世605L的雙擎冷動力多門冰箱、海爾華宴500L嵌入式多門冰箱、TCL C5智能交互冰箱、松下659升多門冰箱NR-F673WX等,他們既有超大的存儲容量,又具備分區、控溫、保鮮、交互等特殊功能,產品憑藉優勢在當下特殊時期顯得尤為突出。
  • AI教研中心智能終端
    ,也是課堂上學生課後補救學習的個性化(個別化)專屬影片生成裝置,課堂錄製、典藏影片、實時直播、視訊會議、在線教研、遠距互動課堂…等應用場景皆可派上用場。AI智能終端(ezStation)特色 完美整合智慧教室環境,擁有以下特色: 1.整合HiTeach智慧教學系統,教學者可一鍵啟動錄製功能,自動追蹤
  • 聯迪商用發布新一代智能POS終端
    【天極網IT新聞頻道】歷時五年精雕細琢,聯迪商用旗下新一代智能POS終端AxPOS A8S於近日正式發布,從工藝到軟硬體多維度實現躍遷式升級,在傳承中突破經典。 採用3D結構光攝像頭可進行高精度活體檢測,防活體攻擊準確率達99.9%,帶來金融級安全防護,可為收銀、人證比對、智能營銷等應用提供強勁支撐。AxPOS A8S的智能電池管理可實現電池智能識別、智能充放電管理、電量精準顯示以及數據化運維支持,進而提升安全、優化使用壽命、精準運維。
  • 順豐旗下「豐e足食」無人零售終端突破5萬臺
    據36氪報導,順豐旗下新零售品牌「豐e足食」,本月無人零售終端突破5萬臺,其中智能設備佔20%。目前,其無人零售業務加企業業務銷售額,已突破單月1億元。豐e足食聯合創始人兼COO單新寧表示,無人零售行業看似低門檻,其實有非常多複雜的要求,對物流供應鏈、商品管理、運營效率等各方面的綜合素質都是非常大的考驗。據了解,2017年11月,豐e足食正式啟動,主要依託順豐的物流技術、供應鏈支持,整合線下消費小場景,搭建新零售服務網絡。
  • 搞不懂智能可穿戴終端?看完它你就全明白啦
    從市場角度看,網際網路巨頭跨界進入可穿戴領域,並成為市場主要推動者,其中谷歌2012年發布的Google Glass第一次掀起可穿戴熱潮。百度、蘋果、360等隨後進入,舉措頻繁,蘋果即將推出的iWatch或成引爆點。用戶對可穿戴認知度大幅提高,運動和健康類穿戴終端最受關注。
  • 順豐旗下豐e足食計劃3年完成20萬終端網絡建設
    然而不到一年,玩家紛紛鎩羽而歸,原來猛烈的戰局逐漸平靜下來。存活至今的豐e足食則探索出了一套成體系的模式。豐e足食是2017年11月由順豐孵化的無人零售項目,瞄準碎片化場景,從聚焦辦公室逐漸延伸到戶外,以無人貨架終端的形式,為一二線城市的白領人群提供零售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