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是除夕,鈞媽給大家拜年啦!
在一大家子人其樂融融的時候,免不了因為孩子出現一點分歧。為了讓寶爸寶媽們能夠更有底氣的科學育兒,鈞媽今天總結一篇育兒謠言大集合,讓大家可以直接往家族群裡轉發!
我們直接開始。
枕禿是寶寶成長中常見的現象,不是缺鈣喲,等過了那個時間自然就好了。
頭髮稀黃和寶寶的毛囊生長周期長短及黑色素細胞功能有關,也不關缺鈣的事兒。
汗多是因為寶寶的新陳代謝水平高於成人,所以都和缺鈣沒關係。
大家也不要有點啥現象都往缺鈣上扯,缺鈣背不了那麼多鍋。
關於頭髮的稀黃的解決方案還真是多種多樣,不過都表現出大家對一頭烏黑秀髮的喜愛。
只不過剃頭真的不會讓頭髮越長越好啊,剃光頭容易損傷頭皮導致感染,而且若是傷害了毛囊,頭髮反倒會長不出來。
理論上來說,太陽光確實有助於退黃疸,只不過我們日常的曬法是沒用的。
想退黃疸就要讓寶寶的身體儘可能多的暴露在陽光下,穿著衣服曬的效果不好,所以呢,鈞媽不建議大家通過曬太陽的方式來退黃疸。
有可能你達到目的的時候,寶寶已經被曬傷了。
寶寶的囟門沒閉合,都說不能碰,所以連洗頭都不給洗,生怕出一點兒意外。
其實這個區域有頭皮和硬腦膜保護,有血管供血保暖,洗頭還是可以洗的,注意動作要輕柔就可以了。
老一輩的審美都覺得平平的沒有弧度的後腦勺好看,其實現在已經不流行啦。
讓寶寶自然的長成圓頭更好哦,比如女神劉亦菲(鈞媽每次說圓頭就要把鈞爸女神拿出來當典型)。
很多地區有新生兒需要擠乳頭防止乳頭內陷的說法,其實乳頭內陷及乳頭形狀,由先天決定,目前沒有證據表面,新生兒擠乳頭能避免乳頭凹陷。
而盲目的擠乳頭,有可能導致乳芽皸裂感染造成乳腺缺失不發育。
不管是為了節省紙尿褲還是老一輩的習慣,把屎把尿都是有害無益。
一方面不利於寶寶的生理髮育,阻礙孩子自主排便意識的養成(因為把屎把尿都是家長覺得該拉了就抱著孩子讓他拉);
另一方面還可能破壞孩子的專注力和安全感,不利於隱私意識的建立。
說起來大家的審美還是很統一的,要孩子有秀髮還要有高鼻梁。
不過我們要知道,長相是由基因決定的,如果覺得自己寶貝鼻子塌就用手捏,可能會造成黏膜和血管的損傷,增加被細菌、病毒侵犯的風險。
因為寶寶剛出生時的O型腿,很多家長就覺得是因為穿紙尿褲導致的。
其實形成O型腿的主要原因在膝關節上,和紙尿褲沒關係的。
而且紙尿褲比尿布更乾淨透氣,也不會有什麼影響男寶私處的問題。
很多人為了讓孩子有一雙筆直的大長腿真是從娃娃抓起,只不過孩子8歲前腿不直是正常的,強行綁腿會危害寶寶的骨骼,長期綁腿會導致皮炎、破損感染,影響正常發育。
很多人一摸寶寶的手,就說:「哎呀,這孩子手好涼,穿少了,冷。」
其實孩子的心臟搏動比成人力量弱,末梢循環差一點,手腳就會有點涼。
想要正確判斷寶寶冷不冷,要摸頸背部。
有人說,母乳擦臉能美容,或者母乳擦臉可以袪溼疹。
都不對,母乳中含有脂肪、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塗在寶寶臉上容易堵塞毛孔,還可能滋生細菌,形成汗腺炎、皮脂腺炎和毛囊炎等。
母乳只是寶寶的食物,就好好的讓它當個食物就行了。
說到母乳就不得不提這個說法了。
母乳的營養不會隨著寶寶的成長而減少,母乳是寶寶最好的口糧,有條件的話,建議讓寶寶喝母乳到2歲,當然,這不是強制性的。
而且,這個喝到2歲,也不是說純母乳,六個月之後,寶寶該添加輔食就要添加輔食了。
熟悉的鈞媽的人應該都知道,鈞媽一直是提倡晚吃鹽、少吃鹽的。
因為輔食中含鹽量太高會加重腎臟代謝負擔,害了寶寶。
而且,與之類似的醬油雞精、咖喱等調味料都不要加。
大家堅信一句話:一歲以內油鹽不沾。
媽媽們原本以為生完孩子就解放了,實際上哺乳期也是一樣禁嘴不自由。
結果還有人說媽媽感冒了哺乳會把病毒傳染給寶寶。
鈞媽在這裡說,不會的。
普通感冒是可以正常哺乳的,只要媽媽在日常護理中戴好口罩,勤洗手,避免親吻寶寶就可以了。
捂汗治感冒幾乎是每個家長的拿手好戲,鈞媽身邊就有小姐妹經歷過,用她的話說,那是把生病的人往難受裡整。
捂汗是不好的,新聞中也曾報導過女嬰被捂汗至窒息死亡:
所以寶寶發燒了,別捂汗!
儘量多喝水,穿衣服以舒適為宜。
世上謠言千千萬,鈞媽一時道不完。
今天我們就先到這裡,大家如果有其他的疑問都可以聯繫鈞媽。
春節,鈞媽與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