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法國二戰投降是很明智的,為什麼這麼多人嘲笑法國?

2021-01-10 李四家常事12138

咱們先看看那些「明智」的法國人是什麼下場吧

1944年8月19日,在得知盟軍已於諾曼第成功登陸後,法國反納粹組織「抵抗力量」經過精心準備在巴黎舉行起義,跟德軍在巴黎街頭展開巷戰。同日,自由法國領袖戴高樂將軍說服盟軍指揮部進行支援,自由法國第2裝甲師向巴黎進攻。

8月24日,自由法國第2裝甲師跟德軍守城部隊短暫交火,次日深受法國影響的德國將軍官迪特裡希·馮·寇爾蒂茨沒有執行希特勒毀滅城市、死戰到底的命令,將1.7萬國防軍和巴黎和平交給盟軍,完美實踐了「拿破崙後沒人能在法國投降前佔領巴黎「的豪言壯語,連德國人也不例外。

寇爾蒂茨因為沒有執行希特勒的毀滅令而被稱為「巴黎救星」,但巴黎城內那些維希法國高官和納粹合作者則迎來了末日,一輪又一輪兇狠的清算在等著他們。

菲利普·貝當:維希法國元首,一戰時期的法國民族英雄,「凡爾賽救星」,因叛國罪在1945年4月被判處死刑。只是因為自由法國領導人戴高樂曾在他麾下任職,被特赦為無期徒刑,褫奪一切榮譽,至今仍被法國人視為叛國者。

皮埃爾·賴伐爾:律師出身的政治家,在二戰未開始時強烈批評對墨索裡尼的綏靖政策,以至於被逼辭職。後來在維西政權兩次擔任總理,1945年10月4日以叛國罪被判處死刑,15日即執行。

在現有的記錄中,僅巴黎解放前後,法國就在司法單位不健全的情況下判決6763例死刑,把戴高樂嚇得趕緊叫停,不然他的新政府可能面臨無人可用的窘境。儘管如此,從1945年到1952年這段時間依然有超過1萬人被弄死,他們都是「明智」的法國人,至今仍然被稱為叛國者。

關於投降的扯淡

其實關於投降這個事兒在東方和西方的理解不太一樣,在東方,尤其是中華文化圈裡投降是一件極其恥辱的事情,即使有條件投降也常常為人鄙視,這大約清朝經常被人詬病之處。

而在西方文化裡,無條件投降同樣是極其恥辱的事情,除非已用盡一切合理的抵抗手段,確定死亡是唯一的選擇後才可以討論有條件投降,這在《美國戰鬥人員守則》中有過充分體現,並且即使淪為戰俘後也需要反抗及組織逃亡。

說清楚了各文化理念對投降的看法,咱們就可以看看二戰中法國的投降了,很顯然,無論東西方思維都不符合,他們在有充分戰爭潛力和龐大海外殖民地的情況下選擇了投降,把大量陸軍物資和工業物資全便宜了納粹,現在被嘲笑幾句怎麼了?

而且你以為他們沒有罪行?維希法國作為納粹附庸,出兵打蘇聯,屠殺猶太人的事兒都幹了,被人鄙視怎麼了?事實上在戰爭進行時羅斯福就很瞧不起戴高樂乃至法國人,連納粹的很多將領都瞧不起他們。

總結起來吧,法國當時的投降絕不是什麼「明智」之舉,同樣是投降,李陵更多為後人同情,而呂布卻變成三姓家奴,為啥?

相關焦點

  • 二戰中戰敗投降的法國,為什麼會被這麼多人嘲笑?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號稱歐洲陸軍第一強國的法國,二戰中在德國的凌厲攻勢下,僅堅守一個多月就宣布投降被亡國了,作者居然還認為二戰法國的投降很明智的,真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國家都滅亡了,居然還是很明智的,這是自認為高貴血統浪漫主義的法國人嗎?開戰前,法國擁有擁有一支數百萬規模的部隊,擁有的火炮、坦克和戰機方面,自認為均優於德國,加上盟軍英國方面的援助,憑藉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三百萬的英法聯軍擺開陣勢,貌似誓死要和德軍決一死戰的架勢。
  • 我認為二戰初期,法國投降是明智之舉,為何有人恥笑法國是軟骨頭
    法國在二戰投降的決定站在當時的角度的確是非常明智的,那些嘲笑法國的人有點站著說話不腰痛。在抵抗毫無意義的情況下,對一個國家也好,一支軍隊也罷,投降是可以理解的。為什麼說法國的抵抗毫無意義?說到法國投降,很多人都會以蘇聯的堅決抵抗為例子,來襯託蘇聯人的頑強和法國的懦弱,他們由此得出結論說:看看,同樣是受到入侵,蘇聯人堅決抵抗,不是戰勝了法西斯?法國人如果是硬骨頭,堅決抵抗,也能贏得勝利,法西斯也可能早就完蛋了。可是他們忘記了兩國國土面積相差太多,人口數量相差懸殊,根本沒有可比性。
  • 軍事強國卻光速投降,從頭笑到尾法國二戰表現有多水
    法國在二十世紀中期之前一直被視為軍事強國,在眾多戰爭中就算失敗也會展現出勇猛英姿。但是法國在二戰中的表現著實令人震驚,竟然四十二天就選擇投降,成為很多人眼中的笑話。其實當時的法國軍事武裝實力並不差。擁有65個常備師,20個後備師,500萬預備役,從士兵人數來說絕對不遜於德國。
  • 二戰法國為什麼投降的那麼快
    法國在二戰前有著世界第一陸軍的美稱,然而這一稱號在德國宣戰波蘭時就仿佛成了笑話一樣。在德國新式的戰術下,法國僅僅堅持了六周就向德國投降,在南部成立了德國的傀儡國維希法國。 一戰以協約國的勝利結束,身為協約國的二把手法國缺沒有撈到太多好處,反而對自己的國家造成了很多負面影響。
  • 二戰法國淪陷一半就投降了,為什麼我國半壁江山被佔卻仍在抵抗?
    法國是二戰唯一一個宣布投降的大國,當然這其中也是有原因的。當時的法國和英國為了對抗德國,在法國東北部修建了馬奇諾防線,並派遣了重兵把守。如果德國從這裡進攻,法國完全有信心碾碎德國軍隊。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德國繞過了馬奇諾防線,攻入了法國本土,對法國造成了巨大的損失,無奈之下法國選擇了投降。
  • 二戰法國敗一次就投降,中國為何從始至終都在堅持抗戰?
    二戰作為一場規模浩大的戰爭,自然備受關注,在所有的參戰國家中,一些國家在戰爭初期就已經投降了,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法國,其在被德國打敗一次後,便就此放棄了反抗,這也成了法國歷史上難以抹去的恥辱。那從今天來看,法國當時為何會如此迅速的投降呢?
  • 二戰時期,為何法國很快就投降了?主要有四個原因
    在戰爭史上,破壞力最大的莫過於二戰。二戰的爆發,讓世界頓時陷入一片汪洋的火海之中。但是二戰當中,由於德國出其不意,這也就導致了在二戰歷程中,很多國家的滅亡是頃刻間發生的。 德國發動閃電戰,一夜之間侵佔波蘭,讓波蘭根本沒來得及反應。同時這也是二戰的導火索,一直以來採取綏靖政策的英法高層,開始逐漸認清楚了德國真正的野心。
  • 一戰法國傷亡慘重是導致二戰中法國投降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法蘭西殖民帝國版圖) 法國強盛了將近五百多年,但因為在二戰中被德國閃電戰擊敗而投降,法國在二戰後成為許多國家的笑柄。 比如最經典的:沒人能在法國投降前佔領巴黎!
  • 二戰中,法國的投降為何會淪為「笑柄」?道理其實很簡單
    然而,法國作為最先捲入戰爭的國家之一,他們的所作所為卻令人十分迷惑。號稱世界第一的法國陸軍,卻在參戰六周之後就向敵軍投降,讓世界為之震驚。所以網上至今還流傳著關於法國投降的段子,俗稱「辱法」。但是究竟在當時發生了什麼事情,在本篇文章當中我們來捋一捋。
  • 二戰閃電投降的法國為何能混進聯合國?美英蘇三國博弈的結果
    二戰閃電投降的法國為何能混進聯合國?美英蘇三國博弈的結果二戰結束後,在英美蘇三國的籌建下成立了聯合國,管理世界。當時的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為英、美、法、蘇(現在的俄羅斯)、中,我們通稱為「五常」。眾所周知,常任理事國具「一票否決權」,聯合國做任何決定,必須要讓五常全部同意才可以,否則都不算數。可以說五常的權力是相當大的。
  • 法國二戰中最丟人的時刻,並不是被德國滅亡,而是向這個國家投降
    說起二戰時的法國,大家第一感覺印象就是這個國家太丟人了。號稱歐洲第一陸軍強國的法國,開戰之後42天,這個歐洲第一強國就投降了。這件事不僅震驚了法國,還震驚了整個世界。對法國人們來說,這是莫大的恥辱。不過這雖然是恥辱,卻不是法國在二戰中最大的恥辱。
  • 二戰法國陸軍擁有250餘萬,為何迅速投降
    然而,50天之後,靠著世界第一海軍船隊的協助,法國人完成了人類軍事史第一大撤退:十萬法國士兵從敦刻爾克成功撤往英國。 法國擁有這麼強大的陸軍,為何投降呢?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士兵厭戰,沒有戰鬥意志。
  • 二戰法國直接被德國給「秒殺」,當時法國真的很弱嗎?
    法國是一個老牌的軍事強國,怎麼說也是能夠和英國、德國平起平坐的國家,只是在二戰時期法國的表現令人失望,面對德軍,堅持一個多月的法國就宣布投降,實在是讓人大跌眼鏡。就以法國的軍事實力來說,這麼快就淪陷,可以說是直接被德國給「秒殺」了,為什麼德國能做到這一點?是法國真的很弱嗎?法國在二戰時期並不弱,並且那時候法國和英國是聯軍,兩國打一國還不能佔一點優勢嗎?
  • 二戰時,法國殖民地幫法國抗擊德國,戰後法國卻將炮口轉向殖民地
    很多人經常質疑,法國二次大戰的時候還沒咋打就投降了,這樣一個投降的國家,還好意思號稱是二戰的戰勝國,甚至竊居了聯合國五常的位置,大家都為其他一些國家叫不平。有很多國家在二戰中發揮的作用比法國大,人家後來的經濟實力也不弱於法國,怎麼人家就不能成為聯合國的常委呢?
  • 法國和印度對二戰的貢獻相差無幾?為何法國是進五常而印度沒有?
    但是,我們發現,法國和印度對二戰的貢獻實際上差不多,但是最後法國成了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而印度至今都在削尖腦袋要進五常,卻始終不得其門而入。這是為什麼呢?當然,一定會有人對此表示質疑,法國和印度貢獻差不多?印度有貢獻嗎?我們來好好盤一盤。先說法國。
  • 法國投降,德國為什麼要保留其五分之二的國土?斷了英國人的念想
    1940年6月21日,大勢已去的法國與德國開始進行停戰談判。談判地點還是貢比涅,還是那節專列車廂,為什麼呢?很簡單,1918年德國籤字投降的地方就是這裡,隨後就是《凡爾賽和約》的制裁,德意志民族的屈辱必須在這裡發洩。
  • 二戰後法國為什麼能成為五常?
    法國在二戰中兩邊下注,堪稱世界之最。在納粹德國方面有貝當領導的維希政府,在盟軍方面有戴高樂領導的自由法國運動,所以無論德國和盟軍怎麼打,法國都是贏家。所以法國成為五常很常見。首先要提及一下自由法國運動。
  • 二戰時期的法國,本來以為高枕無憂,誰知德國居然這麼做
    我們今天要說的,是二戰時期的法國。法國在二戰的時候一共出動了三百萬大軍,但是,他們還剩下二百八十萬軍人的時候卻投降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談一談原因。德國在攻打法國之前,先滅了波蘭。而波蘭被德國用27天就滅國了,而當時的法國跟波蘭是同盟狀態,但是法國卻選擇了袖手旁觀,沒有去幫助波蘭。這是有原因的,因為波蘭在一戰的時候,得罪了很多個國家,這其中就包括法國。所以法國在德國攻打波蘭的時候,選擇了旁觀。而德國攻打法國的時候,法國選擇了防禦戰,而不是進攻。法國為什麼打防禦戰?
  • 為何二戰中的法國成了笑話?
    同時,德軍繞過法軍重兵設防的馬其諾防線,侵入法國境內。 1940年5月,英法聯軍在法國進行敦刻爾克大撤退。英法軍隊大部分撤入英國境內,為未來的反攻保存了有生的力量。 1940年6月,德國對法國發動了總規模的進攻,義大利也趁火打劫,對法國宣戰,6月22日,法國投降。
  • 一戰時法國打不過德國,可為什麼二戰時法國仍然打不過?
    一戰時法軍是協約國的主力,法國本土也是西線的主戰場。不過法軍非常賣力氣,明明不可能打敗德國,仗著有一群幫手打贏了。 然而到了二戰的時候,法國仍然是德國的目標。可這一次法國幾乎連抵抗的勇氣都沒有了,自從德國攻破了馬奇諾防線後,法國是徹底失去了信心,一路潰退,最終只能投降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