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王俊凱在東北拍戲。下雪了,這個南方boy手持一支純白的棉花,隔空給粉絲送花,秀了一波顏值與腦洞。
誰也沒想到,2018年,在他19歲的生日會上,真的把答應的小棉花送給了每一位到場的粉絲。用行動兌現諾言,身體力行倡導環保,小凱真是有心了~
轉眼兩年過去,這個故事又有了後續——這兩天,一位王俊凱的粉絲髮文稱,自己當初在生日會上領到的棉花,竟然被媽媽拿去種在土裡,現在還有了收成。真是又好笑又環保哈哈哈!
網友們的反應也很有意思。
有的化身檸檬精,酸了起來「四捨五入等於小凱送了一件小棉襖」「把種出來的棉花做成被子蓋在身上,相當於被王俊凱抱著睡了」「我差的是那點棉花嘛,我差的是王俊凱生日會的票!」
有的則開啟誇誇模式,表示「物盡其用,這才是最環保最賦予生命力的禮品保存方式」「當初小凱送棉花也是為了倡導環保,只有這位粉絲媽媽get了精髓」「阿姨的種植技術太強了,在線求分享種棉花秘籍」……
還有的則發出靈魂拷問「棉花還能種到土裡長出新棉花」「難道王俊凱送的是種子?」
棉花不是真的花
正如大家猜測的那樣,王俊凱送的棉花不是真的花,而是種子。
生活中,我們常把白的棉絮花叫棉花,但其實,它只是長在棉花種子上的一層茸毛,既能吸溼又能透氣,蓬蓬鬆鬆的,能很好地保護種子。
而真正的棉花,是一種兩性花,不僅美麗,還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改變容顏。剛開時白色,慢慢變成淺黃色,到下午會變成紅色或玫瑰色,第二天又變成紅紫色,最後變成褐色。
比方說這樣↓
或是這樣的↓
之所以會出現這些變化,是因為棉花的花瓣裡含有多種色素,會隨著光照和溫度而變化。
全球目前每年生產25億噸棉花,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產國(因為用的太多,還是要進口),其次是印度、美國、巴基斯坦和巴西。然而,棉花的原產地卻不是中國。
人類種植棉花最早出現在約公元前4千年,是古印度人民開始的。阿拉伯和美洲也出產棉花,是當地古人主要的衣料來源之一。而歐洲人要穿上棉布衣服需要到1世紀,是阿拉伯商人帶去的。
南北朝時期,我國開始在邊疆種植棉花,直到宋末元初才開始在內地大面積種植。發展到現在,雖然出現了許多其他材料,但棉花依舊是最受市場歡迎、應用最廣的一種。
相比於嬌貴的蠶絲,厚重的羊毛,難染色的亞麻纖維,棉花產量大、生產成本低,又溫暖、輕柔、纖維長、柔韌性強,可以製成多種規格的織物,適於製作各類衣服家具布和工業用布,滿足全世界不同緯度地區的各種不同人群的著裝要求。
雖然現代成衣業生產的棉衣,裡頭填充的時常已經不是棉花,而是有保暖功能的各種化學纖維,但棉花依然為人類進行著無與倫比的貢獻。我們身上穿的棉布衣,床上鋪的棉床單,沙發上的棉抱枕,無一不是由棉花製成的。
除了穿以外,棉花還能吃,它是製作牙膏和冰淇淋的原料,種子能榨食用油。榨油剩下的渣渣還能洗衣服,就連人民幣的主要成分,也是棉花,所以不小心洗了也不會碎掉。
眾所周知,服裝業對環境的破壞很大。在所有可持續性材料中,棉是基礎的環保型材料。相較於木漿用紙、養羊產毛,棉花可以再生,降解,也能淨化空氣、減少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確實環保很多。但這並不代表,棉花的種植不會對環境造成影響。
相反,棉花的種植需要耗費大量的水資源,也因為殺蟲劑的廣泛使用,對土壤和水源存在一定的威脅。在這種情況下,綠動君建議大家,物盡其用,減少不必要的浪費與閒置,也許,這才是對環保最好的詮釋。ps:向小凱粉絲媽媽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