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回答2008:似是故人來 十年之間 從起點到頂點

2021-01-09 同花順財經

來源:中國證券報

十年之間,從起點到頂點。

2008年,論幹支為戊子,屬鼠。在中國歷史上,似乎很多逢八的年份都不尋常。這一年,中國人經歷了汶川地震、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北京奧運會;這一年,全球金融危機愈演愈烈,中國沒能獨善其身。

從表面上看,中國的這一年是由一系列悲劇和喜劇構成,但更深層次的變化已然在金融周期、人口趨勢、技術創新等領域肇始,並在日後的歲月中相互交織,匯聚成強大的「洋流」。如果說我們的國家是一艘駛往未來的大船,那這「洋流」便是船行的方向,從2008年滾滾而來,並繼續流向更遠的遠方。

我們的敘述,從「金融周期」開始。這是一個與房價、金融有關但又不限於此的輪迴,十年之間,從起點到頂點,每個人都被裹挾其中。

前奏:王石的「至暗時刻」

即便已經過去了十年,王石依然認為,2008年是他人生中的至暗時刻。

這一年,王石深陷汶川地震 「捐款門」風波,支撐王石乃至萬科多年「春風得意」的房地產也遭遇寒流——深圳樓市經過2007年的大幅衝高后回落,一些房主因此「棄房斷供」,引發媒體熱炒「深圳千億房貸斷供」。深圳等少數地方樓市的下跌很快輻射到其他城市,引發市場的恐慌和觀望。

在此背景下,王石公開表示樓市面臨拐點。8月,萬科在上海、杭州的樓盤開始打折促銷。麻煩隨之而來——「拐點論」被當時很多地產開發商大罵 「胡說八道」,上海、南京的打折樓盤也引來前期業主的退房糾紛,部分氣憤的退房團成員甚至對萬科杭州公司進行打砸。據媒體報導,5月某城市召集開發商開會,但沒有請萬科,這次會議的內容可以概括為「不許降價、遠離萬科」。

顯然,王石「得罪」了人。畢竟,自1998年國務院發布《關於進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啟動住房制度改革以來,一直上漲的樓市捆綁了很多人的利益,看跌降價自然不討好。

不過,2008年的房地產銷售確實遭遇了「量價齊跌」,這是自1998年以來首次出現新建住房銷售面積下降。這一年,也成為整個房地產業的「至暗時刻」:如今的首富許家印為了補上恆大的資金缺口,曾遠赴香港四處籌資,最終得到彼時的新世界集團主席鄭裕彤「援手」;激進拿地的「綠城」不得不靠賣地求生。

關於這次房價下跌的主要原因,可以歸結為兩點:一是政策收緊。由於經濟過熱,2007年下半年央行連續多次加息、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同時也對地產進行了政策調控。二是受美國次貸危機影響。

與樓市「患難與共」的還有A股。這一年,當人們滿懷信心期待A股「萬點不是夢」的時候,上證綜指卻掉頭向下,一度探低至1664點。從此,在2007年10月創下的6124點高位,成為A股股民永遠的追憶——今宵離別後,何日君再來?幾年之後,當時執掌華夏基金的範勇宏回憶道:儘管有「熊市不言底」的股市諺語,親眼所見、親身經歷時,還是令人目瞪口呆。

在災難中轉向

2008年發生的另外一件事情,則讓全世界目瞪口呆。

9月15日,有著158年歷史的美國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申請破產,債務高達6130億美元;同一天,華爾街第三大投行美林證券被美國銀行收購,收購價格僅為美林股價峰值的三成;保險業巨頭AIG的信用評級被標普下調三個等級。

金融巨頭的轟然倒下,讓市場措手不及,恐慌的投資者紛紛逃離,持續了一年的美國次貸危機由此演變成了國際金融危機,全球金融市場持續動蕩。

9月15日晚,中國央行緊急宣布下調一年期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下調除五大行和郵儲銀行以外的存款類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隨著危機對中國的影響愈加明顯,在「保增長」、「保民生」考量下,一系列刺激政策在11月之後被陸續推出來。

中國的貨幣政策、房地產政策由此結束了2007年以來的收緊狀態,雙雙轉向。此後的十年間,在大洋彼岸這個古老的東方國度裡上演的多少財富故事、人生起伏,都將與此有關。

金融周期的起點

因為,中國由此開啟了第一輪金融周期。

金融周期,說的是一個地產與金融相互抱團、從相愛到相殺的輪迴。由於房地產是信貸的重要抵押品,所以在金融周期的上行周期,一方面,房價上漲帶來房貸增加,促使信貸擴張;另一方面,信貸上升帶來多餘資金尋求出路,而房地產等資產由於增值保值的預期成為首選,資金大幅流進房地產市場,帶來房地產價格上升,二者相互促進。

同理,在金融周期的下行周期,房價與信貸相互作用的結果是,房價下跌,信貸收緊。實際上,當中國開啟第一個金融周期之時,美國正在度過一輪金融周期的頂點,以金融危機的形式。

之所以是第一輪金融周期,知名經濟學家彭文生認為,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金融改革比實體部門慢,直到90年代銀行貸款仍然帶有很強的行政色彩,90年代末政策主導壞帳處理並開啟銀行改制,大型銀行逐步上市,建立了現代企業的公司治理制度,銀行貸款的商業性特徵才逐步提升。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前,因為外匯佔款投放的流動性較多,政策對銀行貸款的限制力度較大,所以信貸增速並不快。全球金融危機後,外匯佔款顯著下降,同時應對外部衝擊的政策刺激了信貸高速增長。另外,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後,住房市場發展起來,信貸和房地產的聯繫日益緊密。

地產與金融的「盛宴」

很快,人們就感受到了金融周期的威力。

扛過了「至暗時刻」的王石,在2009年漲薪了,由2008年的248.1萬元上升至590.3萬元。萬科的銷售金額也達到634.2億元,比2008年增長 32.5%。這背後,是當年房價的大幅上漲——全國平均房價增長率為23.3%,上海達到56.7%。

又過了一年,萬科的銷售金額達到1026億元,成為首家銷售金融突破千億的房企。在此後的數年裡,地產千億軍團不斷擴圍。到了2018年,僅前11個月,就有25家房企的銷售規模突破千億元。與之相伴的是,房地產開發企業年度完成投資額,從2008年的3.12萬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10.98萬億元。

在此期間,雖然政府多次出手對樓市進行調控,但房價總體呈上升趨勢,唱空樓市者屢屢被「打臉」,房鑰匙成為無數丈母娘的「必殺技」。究其原因,則是人口紅利與勞動力城鄉轉移相疊加,金融周期上半場擴張的信用又進一步助推了這一趨勢。

據知名經濟學家殷劍峰等人在2016年的估算,銀行信貸、非銀機構資金、債券市場都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成為金融資源向基建、房地產傾斜的通道。其中,在非銀金融機構給實體部門提供的25萬億元資金中,至少有30%,即8萬億元左右與地產政府基建和房地產項目有關。銀行流向上述領域的資金近80萬億元,佔銀行資產規模的40%。

在「服務」地產的過程中,金融業迎來了繁榮。信託公司是最典型的案例。在2008年之前,信託是一個經過多次整頓、「百廢待興」的小眾行業,被戲稱為「一人幹信託,全家都是託」。隨著房企投融資需求擴大、大量銀行資金藉助信託湧向地產,信託行業資產管理規模從2008年底的1.22萬億元,快速增長至2017年底的近26萬億元。轉眼之間,信託成為金融業的「新貴」——在2012年前後信託業擴張最迅猛的時期,很多剛入行新人的年終獎就能達到50萬-100萬,年收入過千萬者也並非 「傳說」。

在周期頂峰的喊話

變化,出現在2018年下半年——在上市房企們發布了被認為是「過去十年最好看的中報」之後。

9月底,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向公司內部喊話「活下去」,一石激起千層浪。隨後媒體曝出:萬科在廈門的一處地產項目5折銷售;10月碧桂園在江西的一處地產項目降價近三成,引發一些業主衝擊售樓處,並與保安發生肢體衝突。仿佛,2008年的情形又重現了。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進一步顯示,11月,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一線城市二手房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4%,降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同時,二手房價格環比下跌城市增多,共有17個城市出現下跌,較上月的14個有所增加。新建住宅方面,11月共出現5個城市下調,較上月增加1個。

樓市降溫的原因是,2016 年下半年以來,各地密集出臺限購、限貸、限價等樓市緊縮政策,2018 年基本延續了此前調控政策。

融資條件緊縮也加速了樓市降溫。這與政策當局加強宏觀審慎監管有關——2017年以來,監管機構針對銀行表外理財亂象、同業空轉套利等不規範行為密集發文、加強監管;2018年,「資管新規」及一系列配套規定相繼出臺,規範資管行業亂象。

事實上,融資條件緊縮正是金融周期轉折的一個常見觸發因素。根據任澤平、姜超等知名經濟學家的測算,中國已經處於這輪始自2008年的金融周期的頂峰,並逐步進入下半場。

歷次危機經驗顯示,金融周期的頂峰往往也是離金融危機最近的時候。上述經濟學家認為,隨著金穩委的成立、資管新規的推出,我國影子銀行告別了野蠻擴張,而隨著「房住不炒」的落實和棚改貨幣化安置的逐漸退出,房地產市場也出現降溫,這都有助於離危機更遠一步。

但這個過程無疑是痛苦的。信用緊縮環境下,2018年的A股「跌跌不休」,債券違約頻頻出現,處於融資鏈條底端的民企「受傷」最重,「高富帥」的金融行業也出現了降薪裁員潮。而貿易單邊主義抬頭、美聯儲加息等外部因素,又放大了這種「痛苦感」。

經濟下行壓力之下,人們對政策變得更加敏感。

「故人」重現?

2018年12月18日晚,位於魯西南的四線城市菏澤,突然間成為無數人關注的焦點。

原因很簡單——當天下午,當地政府發布了一份通知,宣布在新購住房轉讓限制等方面大幅鬆綁,成為本輪樓市調控中第一個取消「限售令」的城市。不少人覺得,這可能是全國樓市放鬆調控的一個信號,歷史可能會重演。

此後的幾天時間裡,又有多地被曝放鬆了相關樓市調控政策。這似乎更加印證了樓市要放鬆的信號。不可否認,這樣的猜測並非沒有道理:過往的經驗顯示,面對經濟下行壓力,過度依賴「土地財政」的地方政府是有動力來刺激樓市的。

但是,從更宏觀的視角看,這樣的猜測忽略了一個關鍵因素:中國正在努力從金融周期的頂峰「逃頂」。如果此時為了避免經濟失速而重走大水漫灌和舉債刺激的老路,那麼可能再度回到高風險的時刻。

值得注意的是,12月21日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同時要求,明年「要構建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類指導,夯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

平安證券認為,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樓市降溫的背景下,預計 2019 年政策面有望從過緊回歸平衡。但考慮「房住不炒」的總基調,結合前幾輪周期底部強刺激帶來的房價暴漲、居民槓桿大幅攀升等副作用,預計 2019 年政策放鬆路徑以地方政策微調、貨幣政策鬆動為主,整體託而不舉,難有地產「再泡沫」。

這樣的觀點頗具代表性。誠如我們在開頭所言,如果說中國是一艘大船,金融周期的波動就猶如浪潮湧動,奔流向前。當這艘大船從2008年的「浪潮」底部駛至頂部,「穩」在當下已顯得至關重要。

相關焦點

  • 每日一歌《似是故人來》-梅豔芳
    每日一歌《似是故人來》-梅豔芳 歌 詞 似是故人來 - 梅豔芳 詞:林夕 曲:羅大佑
  • 《似是故人來》觀後感
    《似是故人來》觀後感(一):建議多看一遍  還是在沒有DVD的年代,從外面租來的VCD。。。  第一遍,隨著故事的慢慢展開,覺得故事中的人物越來越美。  到最後哭的是稀漓譁啦。。。唉。。  第二遍,你會為導演精心安排的每一個小細節而感動。。。
  • 請回答,2008——致那年的你我
    只是此時,請容許我們暫時從憂傷的大霧中逃離,沿著時光的鐵軌赤腳跑回那個豔陽高照的2008年盛夏,看一看那時他們的模樣,做一個帶著回憶香味的、溫存的美夢。——請回答,2008。Super Junior2008年Super Junior,或許能用「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來形容。
  • 梅豔芳:似是故人來
    《似是故人來》是香港著名歌手梅豔芳的一首粵語歌曲。由羅大佑作曲,林夕作詞。1990年度電影《雙鐲》主題曲(第十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她唱過《壞女孩》的叛逆也唱過《似是故人來》的典雅唱過《烈焰紅唇》的性感也唱過《夢裡共醉》的傳統她的風格是中國與西洋的結合仿佛香港這座城市的時代文化縮影。。。梅豔芳,1963年10月10日出生於香港旺角,四歲半開始踏上舞臺。
  • 請回答,2008
    時光飛逝這個詞,用在今天去回望十年前的2008,再合適不過了。
  • 何韻詩新單曲《似是故人來》網易雲音樂首播
    何韻詩發新單曲何韻詩2013年追憶之作《Recollections》首支派臺單曲《似是故人來》今日通過網易雲音樂首播。何韻詩HOCC:「有些人和事,離你而去了,不代表它們從此在生命中消失掉。似是故人來作曲:羅大佑作詞:林夕編曲:馮翰銘監製:馮翰銘/HOCC@goomusic/何秉舜@goomusic主唱:何韻詩同是過路同造過夢 本應是一對人在少年夢中不覺 醒後要歸去三餐一宿也共一雙 到底會是誰但凡未得到但凡是過去 總是最登對臺下你望臺上我做
  • 梅豔芳的一首《似是故人來》如今已是落花還在,人已天涯
    打開微信朋友圈,發現青梅竹馬的朋友上傳了一首K歌作品《似是故人來》,這首原唱於1990年10月發布,由林夕作詞,羅大佑作曲,中國香港女歌手梅豔芳演唱的一首經典粵語歌曲,這條微信正文寫的是「K歌感覺還是在上個世紀的事了」,發布信息的時間已是零點,又是一個無眠的夜晚,一個有心事的女人用歌在迷醉自己把情感揉進了歌裡
  • 一曲古琴版《似是故人來》道盡心酸,耐人回味
    斷腸字點點,風雨聲連連,似是故人來。何日再在,何地再聚,說今夜真暖。無份有緣,回憶不斷,生命卻苦短。一種相思,兩段苦戀,半生說沒完。在年月深淵,望明月遠遠,想像你幽怨。俗塵渺渺,天意茫茫,將你共我分開。斷腸字點點,風雨聲連連,似是故人來。留下你,或留下我,在世間上終老。
  • 《罪夢者》|一曲寶島黑幫的「似是故人來」
    《似是故人來》盛邀來韓國獨立樂隊HYUKOH,改編梅豔芳經典《似是故人來》用作主題曲,並在開播前提早釋出MV為《罪夢者》預熱。伴隨跌宕起伏的劇集剪輯,吳赫的獨特煙嗓仿佛充當了一把利器,為迫不及待的觀眾刻畫出極具故事性的場景。曲目的選擇,也能看出劇組的巧思。
  • 《似是故人來》:但凡未得到,但凡是過去,總是最登對
    《似是故人來》,這是一首道盡人生聚散,嘆盡人生波瀾,悲盡人生離合的一首歌。曾經無數次感慨,究竟是經歷了什麼,年輕的林夕能把人生寫得如此悲情。年歲漸長後大概能明白,這一生,無論你是否讓自己深陷幽怨之中,但當你經歷過無知,遺憾後,終於能夠從惆悵到認命,從歡喜到悲嘆,然後在深深的回憶裡,娓娓道來經歷過的苦楚和無奈。
  • 《罪夢者》| 一曲寶島黑幫的「似是故人來」
    盛邀來韓國獨立樂隊HYUKOH,改編梅豔芳經典《似是故人來》用作主題曲,並在開播前提早釋出MV為《罪夢者》預熱。伴隨跌宕起伏的劇集剪輯,吳赫的獨特煙嗓仿佛充當了一把利器,為迫不及待的觀眾刻畫出極具故事性的場景。曲目的選擇,也能看出劇組的巧思。
  • 芳華絕代,似是故人來.
    前些天和朋友去KTV,點了這首《似是故人來》。KTV的屏幕上,梅豔芳穿著旗袍,搖著扇子,在舞臺上唱著這首歌。同學說,她真的好美,舉手投足都有韻味。後來同學在KTV裡,拿出手機搜了很多關於她的視頻。有穿著婚紗在舞臺上唱著《夕陽之歌》的那一段,有參加新秀歌唱比賽唱《風的季節》的那一段,也有最後生命走到了終點,大家送她離開的那一段。
  • 人物|柳海光:似是故人來
    柳海光頂著上海足協主席的光環,毅然站回起點。再不是石破驚天的頭頂腳踢,而是細水長流的潤物無聲。他所有的跋涉,所有被腳步丈量過的人生,此刻都成了一種情感與理智的累積,或可成全又一段明耀的上海之光佳話。問柳海光為什麼回來啃「硬骨頭」,他不假思索:「我出名是因為足球,現在足球需要我,我不可能拒絕。」再見柳海光,似是故人來。
  • 再見左小青,似是故人來
    在央視大型情感戶外真人秀《走在回家的路上》最新一期,看到一張熟悉的臉:左小青,似是故人來的欣喜之後,心中竟然有些五味雜陳。十多年前美貌知性的「氧氣女神」左小青,現在看上去總體保養尚可,至少看不出「放棄自己」的跡象,肌膚仍光滑白皙,五官依舊清麗脫俗,只不過蘋果肌似乎過於飽滿,鼻子山根處閃閃發亮,不由令人聯想到兩年前曾盛傳的
  • 與其翻拍韓國的《請回答1988》倒不如拍屬於中國的「請回答2008」
    時間一晃就到了2004年,小區要拆遷了,鄰居們要搬走了,但是這五戶人家卻早已將對方視為家人般的存在,最後李文靜也在兩個男孩中間選擇了自己的愛情。我們都知道《請回答1988》之所以那麼好看,是因為這部劇將親情、友情、愛情都刻畫得很動人。
  • 往事不可追,愛得有還無——關於梅豔芳歌曲歌詞《似是故人來》
    此首作品也是梅豔芳的成名代表作之一,她曾在1991年年底至1992年年初舉行的《百變梅豔芳告別舞臺1992演唱會》和去世前最後的《經典金曲演唱會》上都演唱過,在她去世後為她發行的一些紀念專輯裡都收錄了這首歌曲。
  • 改編梅豔芳《似是故人來》韓團HYUKOH中文獻唱
    Netflix首部華語原創影集《罪夢者》28日發布中文主題曲《似是故人來》MV,該曲特別邀請到詞神林夕作詞,將他為梅豔芳所打造的經典名曲《似是故人來》改編為更加虐心的版本,並由韓國獨立天團HYUKOH作曲,主唱吳赫更挑戰全曲都用中文演唱,深情唱出戀人渴望相聚、卻遭命運無情拆散的辛酸無奈,為《罪夢者
  • 古箏 |《似是故人來》溫柔細膩,真情依舊
    "《似是故人來》是林夕作詞,羅大佑作曲,中國香港女歌手梅豔芳演唱的一首粵語歌曲。 今天壹心帶給大家的是由吳千老師演奏的古箏的版本,出自專輯《音樂之聲》。 古箏演奏的此曲聽起來非常的溫柔、細膩。聽那掠過耳畔的清風,看那灑落一身的月光,讀那暖到心底的詩行,想那情誼濃醇的過往…都在彎彎曲曲的人生路上,散發著陳年的芬芳。
  • 重繹梅豔芳《似是故人來》,引話題HYUKOH明年再登臺
    曾於2018年受金曲獎之邀來臺演出,被譽為該年度頒獎典禮中最精彩舞臺之一的南韓搖滾樂團HYUKOH,去年跟前年兩度攻臺開唱都秒殺完售到加場,正在籌備新專輯並將展開全新巡演的HYUKOH,12日官方宣布臺灣站將於明年3月登場。
  • 中國網推出大型實景文化類深度訪談節目「似是故人來」
    中國網推出大型實景文化類深度訪談節目「似是故人來」 2020-07-16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