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億年前左右,有星雲團塊脫離太陽星雲,然後既繞太陽轉,又自己轉動,在轉的時候,星雲團塊和星雲團塊碰撞或者相融,結果是出現了新星球,新星球中有地球。
之後的數十億年中,地球裡的東西一直蛻變、向上升、下降、返回原點,於是各種地貌出現了。之後下了一場雨,這場雨持續了數百萬年,然後出現了最初的海洋。
在六億年前,出現了海藻類,海藻類在大海底部放出氧氣,於是有了臭氧層,於是陸地上也開始有生物。又過了很久,有了現在這個世界。
科學家一直困惑的是:海洋裡面有沒有人這種生物出現過。如果有,海裡肯定有人存活過的痕跡。所以,全世界的科學家在積極尋找「海底人」。
海底人是什麼?科學的解釋是海底人是史前人類,能在海洋底部生存。和海底人相似的有「蛤蟆人」等,而且這些推斷是有科學證據的。
例如一九五八年,美國海洋學會有一個羅坦博士在大西洋拍到跟人很像的足印。再例如一九六二年,蘇聯的科學院的一些博士在古巴的外海發現了會說人類語言的「人魚」。
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非科學家,探險家和探險愛好者紛紛找尋海底人。例如一九六九年,有一位美國的作者在巴哈馬群島,加入海底的探險活動。參與活動的人在比密裡島旁邊的海洋底部,找到了很多石頭,這些石頭形成了一個幾何圖形。據推斷,這些石頭是某一座城市的遺址,距今約一萬年至一萬兩千年。
這個發現讓國家海洋公園和坎昆航海協協會打算創造一個海洋世界,以此懷念這個地方的瑪雅文明。他們找來了英國有名的雕刻家,過了一年半,將四百個和實物差不多大的雕塑搬運到墨西哥的加勒比海底部。
仔細地看雕塑,可以知道這些雕塑一個個有特別的意義。例如叫做「穿越盧比肯河」的雕塑,表現出三十五個人一起向一面牆走去的經過,在牆中間,有一個門。雕刻家說,這道牆是意義荒誕的紀念碑,因為它的各個方向都能被海水穿過。
雕刻家最想說的意義是,主權和領地的概念在這裡沒有,人類企圖用門隔離它們,是荒誕的。現在,過去了十年,海底雕塑博物館裡的雕塑已經被藻類和珊瑚蓋住。
還想說的是,這些雕塑不會破壞環境。建造這些雕塑的目的最主要是呵護環境,同時讓人們環保意識增強。但是後來有些遊客放肆地碰這些雕塑,雕塑遭到破壞。所以國家把這些雕塑列為保護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