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東湖波光粼粼,水杉金黃
東湖33平方公裡煙波浩渺,春花秋月
亞洲最長綠道綿延100公裡,靜謐溫柔
很少有人知道,今天的東湖,曾是一片荒野
一位傳奇的漢口銀行家曾買下半個東湖
斥巨資建起豪華私家花園
成為今天東湖故事的開始
他叫周蒼柏。
他的女兒在東湖度過童年
成了中國最早世界聞名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
她叫周小燕。
*關於周小燕女士,我們曾報導>>>
回憶殺!「中國夜鶯」天籟之聲「原音重現」東湖畔
「東湖的女兒」周小燕今天100歲了,我們懷念她!
東湖邊的蒼柏園,為紀念「東湖之父」周蒼柏而建。
41歲這年,周蒼柏決定去東湖邊買荒地
蓋一座(超豪華的)遠郊度假園林
這位武昌富二代出生優越
爺爺經營著清末民初湖北最大的民營機器廠
他留美歸國,是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漢口分行行長
周蒼柏
當時的周蒼柏,就像《北平無戰事》裡的銀行家方步亭,聲震八方。
當時他住在黎黃陂路,漢口最貴的街上
富人們住膩了市中心的豪宅
當然喜歡去郊區弄一片心曠神怡的花園
但周蒼柏去東湖買荒地建花園的原因,不僅如此
當時武漢租界林立,被譽為東方芝加哥
據說漢口跑馬場的數量超過香港、上海
周蒼柏覺得,武漢急缺一座高檔文藝的公園
讓大家洗刷三觀
遠離低級趣味
於是這一年,他在一片荒郊野嶺的東湖
用辛苦積攢的30萬銀元
買買買
很快,一小片一小片買的土地連成整片
遍布半個東湖
總面積達到530多畝
相當於35.3萬平米,按照現在東湖地價來算
大概相當於人民幣100億元了
佔地530多畝的海光農圃,東臨東湖,西至老東湖路,南至雙湖橋,北至海洋公園。包括了如今的東湖賓館、聽濤景區、省博物館、湖濱客舍、東湖海洋世界。
這位身價特別高的銀行家
其實是個文藝大叔
他不愛金碧輝煌的歐式花園,卻痴迷山水田園
在東湖邊,開始了一場理想主義試驗
鮮花遍地,森林密布
從國外運來洋果樹,種成一片新農業試驗田
水稻、小麥、紅薯、養豬場,全都精緻齊全
還弄起一個動物園,養梅花鹿、貂、小香豬
儼然一座豪華野趣農家樂
這座叫做「海光農圃」的東湖園林
免費向市民開放,是武漢第一座真正的公園
那時,東湖成了武漢人最時髦的郊遊去處
這座免費豪華園林,沒被爬樹折枝群眾破壞
是因為,那時真正能去海光農圃的人並不多
武昌沒有通往遠郊東湖的路
得從當時剛開始修建的武漢大學穿過
從凌波門划船上島
對很多武漢人來說
它算是遠方的詩和田野
去海光農圃郊遊,拍一張照片掛在家裡
成了中產階級和文藝青年們的身份象徵
「海光農圃」的木質牌坊曾在東湖老鼠尾附近,如今被原貌復建在蒼柏園前。
周蒼柏的孩子們,在東湖邊度過童年
成了全武漢「傳說中別人家的孩子」
畢竟富二代很多,但住在全城最豪華公園裡
騎馬、遊泳、電動遊艇衝浪
在1930年代,就像杜拜王子們一樣神奇
除了痴迷理想主義的園林
這位文藝大叔,還喜歡浪漫的共產主義
身為金融大佬的他,和共產黨交往甚密
曾幫助周恩來、董必武秘密轉移革命資金
蘇聯曾匯給中共一大筆錢,國內銀行都不敢收
周蒼柏想辦法把錢匯到紐約,再拆分
巧妙地用金融套路,把錢交給了共產黨
那種驚險緊張
不亞於諜戰片劇情
可惜
海光農圃的田園浪漫戛然而止
1938年武漢淪陷,周蒼柏全家逃亡重慶
為了保命
也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他在戰火混亂中
把女兒周小燕和兒子送去法國留學
烽火連天,飛機快要起飛
50歲的周蒼柏
背起穿著高跟鞋的周小燕飛奔
終於,她和哥哥趕上飛機去了巴黎
戰爭年代裡留學
沒有豪車名牌闊綽的夜店派對
周小燕跟著俄國作曲家勤學苦練7年
終於在巴黎開了個人音樂會,一唱成名
作為中國最早世界聞名的
花腔女高音歌唱家
她的個唱演出遍布歐洲各國
被法國報紙形容成「中國夜鶯」
周小燕
戰爭結束,一家人回到武漢團聚
物是人非,海光農圃成了一片廢墟
動物園裡的梅花鹿被日軍宰殺,園林被毀
周蒼柏把它交給外甥女重建
幾年後,這裡重新變成了山水田園
後來,周蒼柏把這座橫跨東湖的私人園林
捐給了國家,改名「東湖公園」
「海光農圃」最核心的地方,變成了東湖賓館
周蒼柏和家人們住的別墅小樓
變成了毛主席下榻的梅嶺1號
在周小燕的回憶中,東湖是一個充滿著對父親懷念的地方
她曾說:「每年暑假,我們都來度假。」
可父親說:「這裡不是給你們的,將來要給湖北老百姓,給他們新鮮的空氣,漂亮風景,不收門票。」
很遺憾,周蒼柏「文革」期間在北京去世
最終沒能葬在武漢
彌留之際,他跟家人說
「把我的大衣清出來我要回武漢去。
他們還等著我開會,一起商量東湖景區的發展大計。」
周小燕去了國立上海音樂專科學校
也就是如今的上海音樂學院
當聲樂教授,後來成為副校長
成了中國美聲唱法的教學大師
直到90多歲,還在親自上課
2012年,95歲的周小燕回到武漢
卻因為天氣陰雨,沒能親自去東湖散步
她站在遠處眺望東湖蒼柏園
那裡曾是她少女時代金燦燦的水稻田
她說
「我是東湖的女兒」
這是她最後一次回到武漢
兩年前,她在上海去世
去年底,在東湖深處靜謐的蒼柏園裡
周小燕紀念室建成
周蒼柏親手寫的家書、周小燕的鋼琴
童年時的玩具、穿過的衣服
被珍藏展出
在每個周末熙熙攘攘,人潮如織的東湖深處
藏著它最早的主人,這對民國時代傳奇父女
值得懷念的塵封往事
東湖周小燕紀念館,就在蒼柏園裡。
周小燕去世2年後
聽濤景區蒼柏園迎來了最熟悉它的家人
他們是周小燕的女兒張文、女婿斯蒂文(美)
周小燕外甥郭大公及夫人等
張文與先生斯蒂文在東湖綠道遊覽合影 董宇杉 攝
這是今年3月周小燕紀念館建成
周蒼柏紀念室改造完成後
張文夫婦首次回到東湖
回到蒼柏園
青山隱隱水迢迢,仿佛換了人間
他們驚嘆於如今的大美詩意東湖
也感受到家鄉百姓的濃濃幸福
「這次回來,真的感覺是回家了」
張文深情地說
△ 如今東湖周小燕紀念館中的鋼琴,是她在北京居住期間使用的。
張文一行人走進新建的周小燕紀念館
改造後的周蒼柏紀念室
他們看到周小燕生前用來教學的鋼琴
喜愛的首飾盒
穿過的旗袍、羊毛披肩
出訪歐洲帶回來的紀念品
「紀念品就是好多小玩具,媽媽很喜歡這些」
周蒼柏紀念室內,張文給丈夫介紹珍貴的全家福照片 記者胡東東 攝
如今的東湖
遠山如黛,碧波千裡
蒼柏園人跡罕至,幽靜神秘
大多數武漢人不知道
是他們經歷了浪漫跌宕的人生
我們才有了今天的東湖
1950年,周蒼柏與周小燕在東湖合影,如今的東湖滄桑巨變 資料圖片
蒼柏園裡,周蒼柏母親的墓旁
七棵桂花樹枝繁葉茂
90年前,周蒼柏親手栽種了它們
它們是武漢樹齡最古老的桂花樹
如今亭亭如蓋
再聽一曲「中國夜鶯」的歌謠
讓往事在心中回味
來源:長江日報 HANS漢聲 武漢市旅遊委
還有這個消息值得關注
點擊圖片查看
▼
出品:長江日報融媒體 編輯:朱佳琪 黃婷 校對:彭豔 童永忠
投稿:cjrb02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