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有因為一部電影而痛哭流涕了!最近我又因為一部韓國電影《七號房的禮物》而流淚。
說實話,我不明白這部電影為什麼會被放在喜劇範疇裡,以至於我以為是個搞笑喜劇片。
在這部「喜劇「,主線是圍繞著父女之前的感人故事,摻雜著對社會司法體系的不滿,人性的真善美的解讀回歸與反思。
這部影片講的也是智障人士李龍久與女兒藝勝從小相依為命。
但由於一次意外,爸爸被當作殺人犯關進了監獄,監獄裡的『危險分子』也被九龍感動,偷偷把九龍的女兒運進監獄,在監獄裡眾人也度過了一段快樂的時光,但也瀰漫著一股淡淡的憂傷。
為了保護女兒,九龍不惜犧牲自己謊稱殺人,最後的父女告別是最大的淚點啊!結局給了一個比較溫馨的結局:女兒藝勝成功為父親洗刷冤屈,這麼多年的冤案終於以真相的形式被大家知道.......
這部劇最感人的就是爸爸九龍對女兒純純的父愛。
作為智障人士的九龍不懂得人與人相處的複雜準則,卻奇蹟般的了解女兒各種心情的變化。
他會在女兒不開心的時候逗女兒開心,在女兒想要漂亮的書包時,一直攢錢買書包。誰說智障什麼都不懂,爸爸九龍對女兒的愛便是最好的證明!
九龍爸爸也有求生的欲望,他不想死,不想只留下藝勝。但是為了藝勝未來,他不顧眾人的安排,答應了局長的要求,被執行了死刑.......
九龍爸爸的父愛是純粹的,是直接的也是最無私的!
這個單純的智障,撒了人生中第一個謊也是最後一個.......
其實這部電影還有另一對父女。就是本劇悲劇直接推動者-----局長和他的悲慘女兒。
看完這部電影,我想好多人都應該在罵他。
作為逼迫九龍爸爸認罪的壞人局長確實該罵,但是同時不得不說的是,他也是站在一個爸爸的立場上,局長也很愛他的女兒,甚至利用局長特權製造冤案。
他的女兒發生意外慘死,現場只有九龍爸爸。無能黑化的局長不接受自己女兒自己發生意外死亡,強加給九龍爸爸無須有的罪名。不得不說,局長的這種行為是一種自私又無能的父愛。
他對於自己女兒意外死亡的事情沒有辦法釋懷,沒有能力走出去,幻想著是九龍爸爸殺了女兒,說到底,是沒有勇氣接受真相和大眾輿論的壓力。
這個故事也讓我想起了著名表演藝術家王鐵成,他是第一個成功塑造周總理藝術形象的表演藝術家。
在事業上,王鐵成相當有成就。而在家庭中,他也扛起了父親的責任,對他的智障兒子幾十年如一日的細心呵護。
初當人父本是滿懷欣喜的王鐵成卻得到了一個壞消息-----自己的兒子居然先天性痴呆。
但夫婦二人決心好好養活兒子,不顧周圍的冷嘲熱諷,全心全意的照顧痴呆兒子。
這份父愛如山重,如海深。
王鐵成的細心呵護也使得懵懂的兒子漸漸懂得父親對他的愛,在紙上也滿滿寫了「爸爸」,這對王鐵成有了很大的安慰。
父愛沒有條件,父愛可以是深沉的,可以是細膩的,但都是父親愛你的一種表現。
長大後,我總愛與父親吵架:我怨他不懂我,他罵我不懂事。
冷靜過後,我倆都會傲嬌示好,最後裝的不情願和解。
但終歸是父女,我們倆的相處方式就是這樣,可能一輩子就這樣了吧!
屏幕前的小夥伴們你和你父親的關係是怎樣的?或者和父親產生了矛盾需要冷靜分析,都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麻煩點讚留言關注哦!謝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