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董卿,想必大家腦海中都會浮現出央視一姐,是的,在央視的舞臺上,端莊大氣的董卿,在大家的印象中,一直擔任的是重要的角色,不管是在央視春晚,還是其他大型晚會。
頻頻走進大眾視野的董卿,後面更是走進到了教育節目中,尤其是在《詩詞大會》上,讓我們再一次刷新了對董卿的認知,除了專業的主持,那才華橫溢令人深感敬佩。
其實,在董卿的成長中,父親的教育讓她歷經辛苦,但也是父親的嚴格教育,成就了如今的董卿。
董卿的父母都畢業於復旦大學,作為獨生女的她,卻一點都沒有享受"掌上明珠"的滋味,7歲就要開始做家務,每天刷碗,中學放假後,又讓她去賓館做清潔工,甚至父親每天帶著她在操場上跑1000米,這一切的一切,讓小時候的董卿很難理解。
無奈的是,在父親的嚴厲下,她不得不執行,在一度難過的時候,董卿還在想自己到底是不是"親生"的,但後面的她,慢慢地懂了父親的一片苦心,那"魔鬼"教育,練就了她的堅持,造就了功成名就的她。
在進入央視之前,董卿可謂是"三次易主",先是在浙江電視臺做主持人,隨後又去了東方電視臺,後面又去了上海衛視,無疑這一次次的經歷,都讓董卿離成功更近一步。
而在上海電視臺中,她獲得了主持人"金話筒"獎,也正是因為這個獎項,讓董卿進入到了央視,成為這人才濟濟的一員,她的成名並不是一步就到央視,就成為央視一姐的,她是一步一個臺階穩定的上升。
在央視工作的董卿,因為工作的認真和堅持,她受到重用,首次登上春晚的舞臺後,她宛如一匹黑馬,那張在春晚舞臺陌生的面孔,沒人能想到,董卿會成為央視一姐,會如煙花綻放一般璀璨亮眼。
然而,就是這個紅了15年的董卿,卻在10月12日"翻車"了,為何這麼說?
當時,有媒體曝光了董卿現身工地監工的視頻,而在視頻中,董卿帶著一頂紅色的安全帽,那模樣可謂是非常好,宛如少女一般。
而在視頻中,董卿也是用自己的語言和大家去解說,但她卻因為一頂帽子,引起了輿論,讓她遭受到了非議。
相信大家都有一種意識,要進入工地是必須帶上安全帽的,也許安全帽戴著不舒服,頭上沉甸甸的,還會感到約束,但這卻代表著是安全,這是一種責任。也許有人會將其當成是一種累贅,戴在頭上也是七扭八歪,但這都是錯誤的。
而視頻中的董卿,卻正是如此,而且還有網友指出了這個問題,更是直接表示:"帽帶子沒掛好,等於沒戴"。
明顯董卿沒有重視到安全帽,也許是因為沒有在施工,只是去拍攝一下罷了,但我想說的是,不管如何,都要正確的戴好安全帽,而且董卿是一位影響力大的公眾人物,她那錯誤的做法,是否也會影響到其他人呢?
希望董卿能夠注意安全,畢竟工地是一個危險的地方。
對此,大家是怎麼認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