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爆火的《乘風破浪的姐姐》追了嗎?
舞臺上各位姐姐各展風採,舞臺下大家也是個性十足,圈粉力MAX。
這不,萬茜不但在現場收穫了姐姐們的一大波芳心,在場下也是吃貨一枚,給我們安利了一大波美食。
手剝小龍蝦——
為米粉打CALL——
日常想吃粉——
渾身上下散發著吃貨的熱情,讓看的人也妥妥被種草!
不過深扒之後發現,原來萬茜姐姐的家鄉就是湖南益陽,湘妹子身上特有的熱辣氣質,讓她對麻辣鮮香的食物情有獨鍾,愛不釋手的米粉和小龍蝦,也正是益陽的名吃!
跟隨姐姐的腳步,我們對這個低調的湖南城市進行了一番探索,結果發現,這裡好吃好玩的簡直不要太多!絕對是一個寶藏之地!
/益陽,長沙周邊的寶藏城市/
益陽距離長沙只有80公裡,位於洞庭湖南岸,又被稱為「銀城」「麗都」,自古是江南富饒的「魚米之鄉」。
雖名氣不敵一旁的長沙,但益陽也自有其氣質。
千年城池、萬畝竹海、秀美洞庭、斑駁古剎,給人以寧靜致遠的淡泊之感,而嗦一口益陽米粉、嘬一嘴香辣的小龍蝦,又把人拉回了那個愛恨情仇都濃烈的瀟湘。
美好的一天從一碗粉開始
大部分益陽人的一天,是從一碗米粉開始的。全中國吃米粉的地方不少,但益陽米粉,卻總能在各類榜單上名列前排。
相比長沙米粉,益陽人喜歡把米粉切得略寬一點,有「大寬」、「小寬」之說。而軟糯又不失彈牙的口感,則又是益陽米粉的精髓所在。
原湯肉絲粉歷史最久,也是最能代表益陽的味道。
但是益陽人絕不肯止步於此,梅菜扣肉、辣椒炒肉、財魚炒碼、紅燒排骨、財魚炒碼……各種花式澆頭吃得人唇齒留香、毛孔全開,一碗又一碗間早已欲罷不能。
小龍蝦開啟熱辣夏天
到益陽來不吃小龍蝦,約等於到北京不爬長城。
益陽的南縣是品嘗小龍蝦的絕佳之地,這裡出產的小龍蝦,汲洞庭之靈氣,養得肥碩健壯,肉質細嫩,口味極佳。在南縣,隨便進入一家餐廳,都能品嘗到湘味十足的小龍蝦。
撩水蝦、油爆蝦和口味蝦是湖南小龍蝦的三種經典口味,到南縣來,你不妨嘗試一下豪氣十足的龍蝦宴——
用碩大的六分格原盤分裝,一齊端上桌,六個格子裡分別盛有香辣、蒜蓉、五香、冰鎮等口味的小龍蝦,讓人一次性過足龍蝦癮!
/山清水秀是益陽/
洞庭南岸,優渥的自然水土滋養出了世界上最大的葦荻群落,也孕育著一個秀美而又有內涵、多元文化交錯的魅力益陽。
安化第一茶廠
品一杯古老的黑茶
在中國多元的茶文化裡,黑茶因其獨特的清脂去油功效而備受名家喜愛,而中國的黑茶之鄉,就在益陽安化。這裡同時也是歷史上著名的中俄萬裡茶路起點。
安化種植與製作黑茶的歷史已跨越千年,早在唐代,便有「渠江薄片其色如鐵」的記載,元明時期更有「雲霧茶」、「芙蓉茶」馳名中外,成為朝廷貢品。
如今安化第一茶廠的三幢木質茶倉,就記錄著茶業的百年興衰。
這裡本是為了貯藏茶葉而建立,經過時間的洗禮,逐漸成為一座文化的豐碑。深褐色的木構和牆面流淌著斑駁,流連間仿佛夢回黃金年代。
安化茶馬古道
走一次馬幫傳奇之路
位於安化縣高城村境內的安化茶馬古道,以南方最後一支馬幫和最完整的茶馬古道遺存著稱於世。
這裡保留了原生態的高山民居風光、峽谷風光和豐富的人文景觀,古稱「梅山蠻地」,亦是梅山文化的發祥地。
如今,茶馬古道上馬蹄印仍歷歷在目,跨越溪流的永錫橋仍屹立在風雨中。
洞市老街的青石板路兩旁,仍保留著過去的木製房屋。這裡也曾是茶馬古道的重要中轉站。
你亦可在茶馬部落裡探索昔日馬幫的傳奇,悠遠的馬鈴聲叮叮作響,迴蕩在山谷和村寨上空,仿佛敲響時光之門的門鈴。
桃花江竹海
看一場竹海翻湧
益陽桃江縣素有「中國楠竹之鄉」的美譽,在桃花江竹海,更是有萬畝翠竹綿延山巒,翻滾如綠色波濤。
從山頂的觀竹樓觀景臺往下看,能俘獲最壯麗的竹海全景。除此之外,這裡的一二層還收藏有各類與楠竹有關的書畫作品和手工藝品,更有溫總理親手題寫的「楠竹之鄉」四個大字。
白鹿寺
聽一場梵音嫋嫋
要說白鹿寺是益陽的景點其實並不準確,這裡其實是當地佛教信徒修行的地方。
梵音鐘鳴裡和尚和居士悠然穿行,當然也因其虔誠吸引了無數香客,而使得這裡一年到頭香火旺盛。
如逢重要的慶典,白鹿寺還會舉行法會,香客們可在朝佛後享用齋飯,一齊祈求幸福和平安。
這個夏天,不妨就安排一場旅行,到益陽去吃一次小龍蝦,在古老的巷陌間縱情一段時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