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莎夫人是如何從製作死亡面具變成世上最出名蠟像館創辦人的?

2021-02-07 愛麗森小姐的收集癖


杜莎夫人(Madame Tussaud,1761年-1850年),原名安娜·瑪麗·格勞舒茲(法語:Anna Marie Grosholtz),杜莎夫人蠟像館創辦人。

瑪麗·格勞舒茲非常擅長為剛被處決的罪犯製作死亡面具。

說起維多利亞時代流行文化的非政治轟動效應,沒有人比瑪麗·格勞舒茲更清楚。

瑪麗母親當時的僱主是一個會用蠟做雕刻的解剖學家,所以瑪麗當時與其他學鋼琴和玩洋娃娃的小女孩不同,她跟隨著母親的僱主學習了如何雕刻蠟像,並用來自法國大革命期間斷頭臺的頭顱磨鍊出製作死亡面具的技巧。

瑪麗·格勞舒茲



瑪麗1761年12月1日出生於法國史特拉斯堡,她的父親約瑟夫·格勞舒茲Joseph Grosholtz在瑪麗出生兩個月前的戰爭中犧牲。當她六歲的時候,母親安妮·瑪麗·瓦爾德Anne-Marie Walder到瑞士的伯爾尼Bern擔任著名蠟匠和解剖學家菲利普·庫蒂烏斯Philippe Curtius的管家,並把瑪麗一同帶去住在庫蒂烏斯家裡。

瑪麗親切地將庫蒂烏斯稱為叔叔,他精通於蠟模製作,最初他用這項才能來製作解剖學教材,後來慢慢開始製作藝術蠟像。

菲利普·庫蒂烏斯蠟像


1765年,庫蒂烏斯移居巴黎,成立了內閣肖像蠟像館Wax portraiture firm。那年,他為路易十五的最後一位情婦杜巴裡夫人Madame du Barry製作了蠟像,這是目前仍在展出的最古老的蠟像。

1770年,庫蒂烏斯蠟像館進行了首次展覽,吸引了大批觀眾。1776年,展覽移至皇家宮殿,1782年庫蒂烏斯開設了第二個展覽館大盜賊洞穴Caverne des Grands Voleurs。


杜巴裡夫人蠟像《睡美人》


庫蒂烏斯把瑪麗視為其優秀的學生,在他的蠟像沙龍*裡,瑪麗遇到了許多巴黎出名的人物。

(沙龍*:本義是客廳。17、18世紀法國巴黎的文人和藝術家常受貴族婦女的邀請在她們的客廳裡聚會清談,後來就把西歐上流社會清談的社交集會叫沙龍。現泛指文學、藝術等方面非正式的小型聚會。)

瑪麗的第一個蠟像雕塑是1777年製作的伏爾泰蠟像。從1780年到1789年,瑪麗創作了許多名人肖像蠟像,例如哲學家讓·雅克·盧梭、班傑明·富蘭克林等。


伏爾泰蠟像


她還被要求製作死亡面具——死亡面具Death Mask是以石膏或蠟將死者的容貌保存下來的塑像。通常是為了保存對死者的回憶,或是為了將來製作肖像畫的資料而製作,偶爾也有就直接於死亡面具上著色後製成肖像的情況。此外也有處死的死刑犯留下死亡面具的情況。17世紀的個人雕像有一部分就是直接使用死亡面具,並裝飾在告別式的禮堂中,這種風潮廣至一般普羅大眾。18世紀至19世紀時則用作確認遺體身份,直到後來以攝影等方式取代。


瑪麗製作死亡面具的情形



1789年7月12日,襲擊巴士底獄的兩天前,由庫蒂烏斯所製作的雅克·內克爾(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財政總監)和奧爾良公爵蠟像頭顱被抗議者抬上了抗議遊行。

瑪麗被視為皇室同情者,在那段恐怖統治時期,她與拿破崙·波拿巴的第一任妻子、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皇后約瑟芬·德·博阿爾內一同被捕,並把她們的頭髮剃光了準備送往斷頭臺處決。

但是革命家赫爾布瓦和庫蒂烏斯一家都為瑪麗求情,讓她逃過了這一劫。隨後,瑪麗被僱傭為革命中著名的受害者製作死亡面具。


杜莎夫人蠟像館的法國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




在18世紀,蠟像雕刻成為了一種廣受歡迎的藝術,尤其是女藝術家特別多。也許是因為用以雕塑的石頭都非常重,而蠟像雕塑相對來說比較容易,許多男性學者和藝術家都認為這是初學者和業餘雕塑家才會用蠟來雕塑。

但無論是出於什麼原因,帶著她的藝術才能、倔強的脾氣、精明的社交能力,瑪麗就堅持從事蠟像雕塑了。

法國大革命對蠟像產生了新的需求。

正如英國歷史學家帕梅拉·皮爾比姆Pamela Pilbeam在其《杜莎夫人蠟像館》和《蠟像館的歷史》中所詳述的那樣,那些雕塑——一般是把蠟雕成的頭部放在人體模型上——已成為巴黎人的實時政治評論,比如菲利普·庫蒂烏斯經營的沙龍。而當庫蒂烏斯外出參加城市的政治和軍事活動時,瑪麗就會在沙龍中製作在大革命中剛被斬首受害者的死亡面具。


顯示瑪麗製作死亡面具情形的蠟像場景


這要求面具製作者無論在什麼地方都能順利進行工作,並且需要一定程度怪異的鬆弛,瑪麗曾說她坐在展覽的臺階上,膝蓋上放著血淋淋的頭,她需要從這顆頭上找到一些他們的特徵。

要成功製作一個蠟像,不僅涉及藝術技巧和耐心,還需要耳聽八方以及行動迅速:當著名的政治理論家與科學家讓-保爾·馬拉Jean-Paul Marat在浴缸中被謀殺後,瑪麗迅速趕到現場,她到達得太快了,當時警察還在現場處理兇手,瑪麗就已經開始製作馬拉的死亡面具了。


1793年製作的讓-保爾·馬拉死亡面具。




庫蒂烏斯在1794年去世後,他將自己的蠟像收藏品留給了瑪麗。1795年,她與土木工程師弗朗索瓦·杜莎François Tussaud結婚,正式成為杜莎夫人。這對夫婦有三個孩子:一個在出生後死亡的女兒和兩個兒子約瑟夫Joseph和弗朗索瓦François。

1802年,40歲的杜莎夫人身邊有一個懶惰且貪財的丈夫、2個孩子,以及庫蒂烏斯那早已衰退的生意,在這環境之下,她決定要到國外掙錢。



杜莎夫人把最小的兒子弗朗索瓦François留給媽媽和阿姨照顧,帶上4歲的約瑟夫Joseph和裝滿無用的貴族頭部蠟像的行李袋,向英格蘭出發並在那裡賺到了一筆錢。

杜莎夫人知道如果回到法國,她貪錢的丈夫會把她的錢都據為己有,而且與此同時拿破崙戰爭也讓她無法回國,於是她決定在英格蘭再努力多一陣子。

不久後杜莎夫人找到了自己的立足點。

庫蒂烏斯的老同事保羅·菲利普斯塔Paul Philipstal與她籤訂了合同,帶她在英格蘭和蘇格蘭進行了接下來20多年的巡迴展覽,把她的展覽確立為一種文化定位。


杜莎夫人


1822年,小兒子弗朗索瓦來到了英格蘭與杜莎夫人團聚,但她的丈夫留在了法國,兩人再也沒有見面。

眾所周知,她會迅速抓住每一個新的趨勢和時尚,製作新的蠟像來探索「皇室的勢利魅力」、「最近一次可怕的謀殺或暗殺」這些主題,而這些主題都給她帶來了成名的快感。

1835年,在英格蘭巡迴了33年之後,杜莎夫人終於帶著自己首個永久性的蠟像館入駐倫敦時尚的貝克街,她當時已經74歲,仍然親自站在門口歡迎客人。


杜莎夫人蠟像館的倫敦入口,1842年。


在貝克街的杜莎夫人蠟像館裡設有一個465平方米的大型沙龍,裡面覆蓋著華麗的窗簾,並為遊客提供舒適的座椅欣賞雕塑,牆壁上還裝有大鏡子,能讓遊客欣賞到蠟像的各個角度。

杜莎夫人知道公眾會為兩件事情而瘋狂——皇室和恐怖。而她可以同時把這兩樣都放到自己的展覽裡。

她通過與上流社會的互動,購買到了喬治四世國王的加冕禮袍和拿破崙的馬車來更好地裝飾自己放在「金色房間」裡的蠟像,從而讓杜莎夫人蠟像館的知名度大大提升。

1840年代初,杜莎夫人蠟像館設置了一場皇室專場,裡面擺放著阿爾伯特將結婚戒指戴到維多利亞女王的手指上的一刻,並且通過了女王的批准,定製了一套與婚禮當天完全一樣的女王婚紗。


維多利亞女王婚紗


出於禮節,「恐怖房間」通常被委婉地稱為「毗鄰」或「另一個」房間,其特點是重現令人難忘的謀殺現場,這個展覽廳是如此的臭名昭著,導致一些準備被處決的犯罪分子會把自己的衣服捐出來增加場景的真實性。

恐怖房間做了一個1:1比例的斷頭臺來向法國大革命致敬,還包括法國最後一個國王路易十六、法國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以及政治家馬克西米連·羅伯斯庇爾的頭部蠟像。


杜莎夫人製作法國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蠟像的場景,左邊是安託瓦內特的曾孫與蠟像合照。


這個沙龍裡還包括一系列在審判中被處決的英國罪犯,其中包括謀殺了其房東和房東一家人的三重謀殺罪犯詹姆斯·拉什,以及因為謀殺了情夫而在5萬人面前公開處決的瑪麗亞和喬治·曼寧夫婦。

而「盜墓人」威廉·伯克和威廉·海爾則是此房間最受歡迎的場景:這兩人一開始是通過盜取屍體賣給當時屍體短缺的愛丁堡外科醫生謀財,後來漸漸發展成為殺死了16個人來進行交易的連環謀殺案。

1829年,杜莎夫人在伯克被處決三小時後做好了伯克的頭部蠟像,而海爾當時並未被處決,他的頭部蠟像是由杜莎夫人的兒子對著海爾本人製作的。


威廉·伯克和威廉·海爾蠟像




杜莎夫人統領著一個充滿皇室成員、死去的革命者和連環殺手的蠟像館,她絕不能容忍任何批評,於是她宣布了其蠟像館所提供的公共服務:

「杜莎夫人蠟像館在向公眾提供這些小作品的過程中,努力將實用性和娛樂性融為一體。以下概述了展覽中每個角色的歷史,這不僅會增加從了解這些人物的樂趣,而且還將向年輕人傳遞更多的傳記知識,這是一個被普遍認為最重要的教育分支之一。」


85歲的杜莎夫人



瑪麗·杜莎退休後,她的兒子弗朗索瓦成為展覽的首席藝術家,弗朗索瓦退休後由他的兒子約瑟夫繼任,約瑟夫也退休後繼續由約瑟夫的兒子約翰·西奧多·杜莎繼任。

瑪麗·杜莎在1850年去世,得年89歲。在那個時候,她一手創立的杜莎夫人蠟像館已經成為英格蘭最受歡迎的旅遊勝地,即便平時沒句好話的諷刺雜誌也不得不承認:

「在如今,若你沒有被杜莎夫人蠟像館收錄在冊,你就不算是個名人。能夠在公眾心中留下強大而持久的印象,只有一個方法——通過蠟像。」


杜莎夫人蠟像


1842年時,杜莎夫人製作了自己的蠟像,現在放在其蠟像館入口處展出,而由杜莎夫人本人製作的一些蠟像仍然在館內展出著。

歷史最悠久的杜莎夫人蠟像館現已發展成為倫敦的主要旅遊景點之一,同時也在世界各地開了許多新的蠟像館。


杜莎夫人蠟像和《睡美人》,約1850年。


儘管如今杜莎夫人蠟像館的意義早已不同,但是非常希望這種對於「寓教於樂」的嘗試仍能讓年輕人通過一個個栩栩如生的蠟像而學習到歷史。




相關焦點

  • 杜莎夫人血腥往事:被逼幫斷頭做面具,蠟像館瀰漫死亡氣息
    想必大家都會想到「杜莎夫人蠟像館」(Madame Tussauds)吧!「杜莎夫人蠟像館」分布在世界各地,總館位於英國倫敦,館中以展出許多名人蠟像而聞名,創辦人正是法國的杜莎夫人,原名安娜•瑪麗亞•格勞舒茲。大家出國必去朝聖的蠟像館,其實有一段血腥的歷史故事,這就要從杜莎夫人開始說起了。杜莎夫人1761年出生於法國斯特拉斯堡,六歲時,跟著媽媽到瑞士工作。
  • 杜莎夫人蠟像館靠什麼經營200年而不衰?
    蠟像藝術與一般的雕塑相比,仿真感更強。在我國,早在2500年前就有石蠟鑄造工藝出現,而現代蠟像技術則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傳入中國。當時,以假亂真的人體蠟像展覽在歐洲早已十分常見,其中以杜莎夫人蠟像館最為著名。杜莎夫人蠟像館囊括了諸多名人,比爾?蓋
  • 上海杜莎夫人蠟像館,成為全球第6座杜莎夫人蠟像館的落腳地!
    上海杜莎夫人蠟像館是繼倫敦、阿姆斯特丹、紐約、香港、拉斯維加斯之後,最新開設的全球第六家杜莎夫人蠟像館。蠟像館分為「在幕後」、「上海魅力」、「歷史名人」、「電影」、「音樂」、「運動」和「速度」七個主題展區。
  • 世界上水平最高的蠟像館之一,極具魅力的杜莎夫人蠟像館
    今天思思想要帶小夥伴們去遊覽的是英國倫敦有名的杜莎夫人蠟像館,據說它是世界上水平最高的蠟像館之一,也是以恐怖屋最為出名的,而且他在很多地方都有分館,可以說是遠近聞名的了。提到這個名字,思思想著小夥伴們都知道吧,甚至有的中國的小夥伴去過上海、重慶、武漢、香港這幾個地方的分館吧。那麼思思今天就想帶著小夥伴們去到英國倫敦的杜莎夫人蠟像館看看,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呢?事不宜遲,出發吧。
  • 武漢杜莎夫人蠟像館,和歡樂谷裡的故事
    我是第一次去杜莎夫人蠟像館,雖然看起來不怎麼像,但是挺好玩的。有很多名人的蠟像,讓我想起來很久前看的一部恐怖電影,《恐怖蠟像館》,一個殺人狂把活人做成蠟像,整個蠟像館都是活人做的,很嚇人。杜莎夫人蠟像館源於英國,它是由杜莎夫人創建的通過蠟像這種獨特藝術手法向大家場景重現了一些對社會有重要影響力的人物。
  • 華晨宇將於2021年初入駐北京杜莎夫人蠟像館
    華晨宇將於2021年初正式入駐北京杜莎夫人蠟像館,作為90後實力派音樂唱作人,他即將在北京開啟「花Young」精彩。」北京杜莎夫人蠟像館於2014年5月31日在前門大街開幕,這是大中華區第四家杜莎夫人蠟像館
  • 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是中國第一家紅色主題蠟像館!
    李宗偉登陸杜莎夫人蠟像館的消息北京時間1月15日,李宗偉經由個人社交平臺和粉絲分享了自己快登陸杜莎夫人蠟像館的消息,引發網友們的激烈矚目。李宗偉寫道:之前都沒想過會有自己的蠟像的一天!非常感謝盛意的邀約,我感到十分的幸運可以成為史上首位加入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的馬來西亞運動員。馮紹峰蠟像入住蠟像館!全新蠟像只開幕半年後就來到武漢杜莎首展。你是否也跟我一樣激動和布滿期待咧?
  • 上海杜莎夫人蠟像館遊記
    上海杜莎夫人蠟像館遊記            今天是我們來到上海的第一天,上海真的很大很大,但是我們事先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 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您想和誰會面?
    杜莎夫人蠟像館是位於英國倫敦的一間蠟像館,其在阿姆斯特丹、曼谷、柏林、黑潭(英國)、好萊塢、香港、拉斯維加斯、倫敦、紐約、東京、上海、武漢、雪梨、華盛頓、維也納、成都、北京都有分館。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簡稱「香港蠟像館」,位於香港太平山頂凌霄閣,是專門展覽名人蠟像的博物館。香港分館於2000年開幕,展出約100尊國際、中國及香港名人的蠟像。近日,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又添一名巨星成員—「男神」吳彥祖!
  • 重慶杜莎夫人蠟像館最全攻略,還不快去搶老公?!
    重慶杜莎夫人蠟像館共有八個主題展區環球影視、電視直播室、體壇猛將、世界領袖幕後之旅、世界文明、音樂先鋒、星秀南濱共同構成了重慶杜莎夫人蠟像館的星光之旅值得一提的是,在女神「劉曉慶」周圍,專門還原了代表重慶十大文化符號之一的大足石刻景觀,歷史遺址與杜莎夫人蠟像館所特有的卓越蠟像製作工藝相得益彰。
  • Zac Efron(柴克·艾弗隆)居然在好萊塢杜莎夫人蠟像館「脫了」!
    Tiffy小編今天去好萊塢的杜莎夫人蠟像館(Madame Tussauds), 參加了Zac Efron(柴克·艾弗隆)蠟像揭幕儀式。  杜莎夫人蠟像館製作工藝非常精細,把Zac Efron的赤裸上身刻劃的栩栩如生, 每寸肌肉都讓人想捏一捏…….並且杜莎夫人蠟像館也鼓勵大家來跟名人蠟像們親密互動,拍照留戀。 所以想來一睹Zac Efron本人八塊腹肌的妹紙們,不要錯過這樣難得的機會哦~~
  • 杜莎夫人最早的蠟像作品是 路易十六和瑪麗皇后的死亡頭部模型
    1789年:法國大革命開始以後,1793年瑪麗被逼製作送上斷頭臺的國王路易十六和瑪麗皇后的死亡頭部模型。一年以後瑪麗被監禁,但是她的雕塑技術從斷頭臺上救了她,被釋放並製作了羅伯斯庇爾的死亡頭部模型。1794年:瑪麗繼承了菲利普醫生的蠟像館事業。1795年:瑪麗與佛朗索瓦杜莎成婚並生育了2個兒子,從此杜莎夫人這個名字註定會聲名遠播。
  • 鄧倫驚喜現身魔都,邀你一起解鎖杜莎夫人蠟像館新玩法
    在上海杜莎夫人蠟像館,還藏著號稱魔都「最冷」電影院,也是《冰川時代》小夥伴們的根據地。不僅可以和樹懶希德、小松鼠奎特來張搞怪自拍,還可以被全球杜莎夫人蠟像館裡最大的蠟像——猛獁象曼尼「踩」在腳下。最後一個隱藏玩法,就是來上海杜莎夫人蠟像館專門準備的手膜製作區和mini蠟像製作區,定製一個限定周邊。承襲杜莎夫人蠟像館百年製作工藝,量身需要經過200多項數據測量,從身高、體重到皮膚、瞳孔距離,一個數據都不能少。喜歡蠟像的小夥伴可以定製自己的手部蠟像或者全身蠟像,將這項堪稱傳奇的工藝帶回家。
  • 華晨宇將於明年初入駐北京杜莎夫人蠟像館,網友:歌王真的太帥了
    今日,北京杜莎夫人蠟像館官宣華晨宇將正式入駐北京杜莎夫人蠟像館的消息!「火星人請注意!花花@華晨宇yu 將於2021年初正式入駐北京杜莎夫人蠟像館,作為90後實力派音樂唱作人,他即將在北京開啟「花Young」精彩。」
  • 最IN黃浦|鄧倫入駐上海杜莎夫人蠟像館!精彩周邊等你解鎖!
    9月25日,上海杜莎夫人蠟像館迎來了青年演員鄧倫首尊蠟像的正式揭幕。這是自疫情發生以來,上海杜莎舉辦的首次蠟像揭幕,無論對上海杜莎還是鄧倫本人都意義非凡。當天,鄧倫以帥氣形象登場,並親自揭幕了紅毯紳士造型的蠟像。上海杜莎還特別為鄧倫送上「魅力青年」星勳章,以表達對他正式入駐上海杜莎的歡迎,同時也是對其演藝實力與魅力的肯定。
  • 德國柏林杜莎夫人蠟像館竟然幹了這件事!
    美國大選結果還沒有出爐,德國柏林杜莎夫人蠟像館,似乎已經預知現任總統川普會輸的結果,已經將他的蠟像裝進了垃圾箱。當地時間10月30日,德國杜莎夫人蠟像館就已經把川普蠟像「扔進垃圾桶」了,連帶著川普的口頭禪「你被開除了」「假新聞」和標誌性紅帽子,也一起被打包扔掉。此垃圾箱上寫著:拋棄川普,讓美國再次偉大。
  • 杜莎夫人蠟像館copy妮琪米娜被狂嫌!「五官、身材都不像」
    專做名人的杜莎夫人蠟像館近期就展出妮琪米娜蠟像,網友看了全笑翻,認為根本和本尊差超多,留言直呼:「嗯?這哪位。」▲妮琪米娜個人特色鮮明,擁有大票粉絲。(圖/翻攝自IG/nickiminaj)柏林杜莎夫人蠟像館近期展出妮琪米娜在《Anaconda》MV中的樣子,可見蠟像從妝容、穿著、表情到姿勢完全仿照,遠看確實頗逼真。
  • 一日一景|武漢杜莎夫人蠟像館人氣爆棚,到本周日已全部約滿
    到本周日已全部約滿武漢杜莎夫人蠟像館市場部工作人員介紹,截至8月16日(本周日),武漢杜莎夫人蠟像館的預約名額已全部約滿。想要到武漢杜莎夫人蠟像館遊玩的遊客,建議每日8:00通過官方預約平臺攜程查看未來7日的可預約名額,錯峰出行擁有更好的遊覽體驗。
  • 分享 | 吳磊蠟像「磊好哇」正式入駐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
    人見人愛的三石弟弟吳磊又來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啦!
  • 鄧倫入駐上海杜莎夫人蠟像館!精彩周邊等你解鎖!
    || 鄧倫首尊蠟像正式入駐上海杜莎,90後演技派收穫「魅力青年」星勳章 在當天儀式開始之前,鄧倫也特別遊覽了上海杜莎場館,並現場體驗了杜莎獨特的手模製作工藝和英式皇家下午茶。據悉,鄧倫的蠟像將入駐上海杜莎A-List頂級派對區域,背靠上海外灘的星光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