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女騙子橫行鄉裡、欺男騙女的日下世風中,楊丞琳女士說到做到人設不倒,如約於2019年11月27日正式發行了自己的第11張個人專輯《刪·拾 以後》。
▲教主個人覺得「刪」版封面很美,但還蠻像阿富汗獵犬的
且步調緊湊得很,兩首新歌,兩支MV發一發,新專輯也便穩步上架了,即便心急如焚的粉絲們仍是覺得中間等待的日子挺難熬的,但對比一下隔壁禽類市場最近的一位要到明年中才(可能)有專輯產出的狀況,海產區這邊已然是仿佛過年盛宴一般的熱鬧了。
(蕭亞軒預計明年中發行的《NAKED TRUTH(赤裸真相)》如果又延期或者「赤裸的真相就是我愛小奶狗」,不但教主受不了,可能會有大批軒貝會掀桌子吧)
楊姐這次陣仗蠻大的,歌還一首都沒出來之前就已經透露這張專輯的陣容相當堅強,而且都是她一個個通過各種方式親自邀來的。
等專輯面世,楊姐果然力證了自己未打誑語,寫在明面上的陳珊妮、陳建騏、陳綺貞、許哲佩、魏如萱、徐佳瑩、ØZI、陳君豪、呂康惟已然可稱得上是寶島流行音樂的頂配陣容,而林家謙、陳信延、鄭宇界、許含光、馮翰銘更是分別給出道已邁入20年的「老歌手」楊丞琳帶來了新鮮撲鼻的味道。
咦?怎麼沒有身為著名音樂人的新婚老公李榮浩的名字?
別著急,再仔細找找製作陣容便可知,李榮浩不但為愛妻擔任了母帶後期處理製作人,還在整專最甜蜜的一首《獻醜》中參與了作詞。而在婚前被媒體問到另一半總是閃爍其詞的楊丞琳,婚後也大大方方地在採訪中大讚了是李小眼睛給了她做專輯製作人的鼓勵與勇氣。
而不但是做製作人,整個幕後名單中,音樂統籌、專輯企劃、創意總監均由水母一人擔任,甚至MV導演的名字中都有楊丞琳,都說由奢入儉難,我看楊丞琳倒是夫唱婦隨得挺快的,對照出一張個人專輯只出點電費錢的李榮浩,「小氣夫妻」基本上實錘了。
哎呀,開玩笑~楊姐哪是這樣的人啦!大手筆如楊姐日前在電臺採訪中透露了,這張專輯10首歌可是首首都有MV呢!畢竟這張專輯每一首都是她親自嘔心瀝血與音樂人溝通,能夠代表她某一段時間心路歷程的心曲,象徵著一些可以大筆「刪除」掉的生活糟粕,和面對未來應該小心「拾起」的生活美德,所以專輯才取名叫作《刪·拾 以後》,英文名也是頗有深意的《Delete, Reset, Grow》,反正就都是心尖尖上的血,手心手背上的肉,這個捨不得那個放不下,只好翻手覆手皆是撒錢了。
可專輯放出後,仍是有一些不明就裡的聽歌人覺得這張專輯雖然每首單獨拎出來都挺精緻的,可怎麼也聽不出個整體概念來。教主一枚真愛粉哪容得此等言論,於是稍花點心思,以自己的理解,將這張專輯的脈絡為大家捋上一捋,有說得不對的地方,別罵,儘管指教就行了~
▲歡迎向巨星我本人指教
這張專輯為9首正曲和1首粵語歌為bonus track的常規專輯模式。按照教主此間已聽了數十遍的領悟,要想理解上輕鬆點兒,專輯的曲目其實可按照小學作文套路「總—分—總」的方式來重新編排。按照教主的思路,基本順序為——
【總領曲】
【「刪」之曲】
【過渡曲】
【「拾」之曲】
【總結曲】
看起來還是略抽象?來,讓我們一一嘮開~
《臉孔》這首歌是第一遍完整聽完專輯時教主心中的TOP。在宣傳時,楊丞琳主打的幕後名單是陳建騏。作為近幾年頻頻為金曲歌后們「開光」的音樂大師,陳建騏老師與楊丞琳的淵源最早大約得追溯到她2011年的第六張個人專輯《仰望》時。
以第四張個人專輯《半熟宣言》為起點,楊丞琳開始展現自己唱「高難歌曲」的能力,嘗試跳脫「可愛」形象進而轉型,此舉獲得好評;
第五張《Rainie & Love....? 雨愛》配合自己主演的大熱偶像劇《海派甜心》獲得大成功,「大歌」《雨愛》的餘威至今猶在。
而接下來的老六《仰望》的關鍵意義在於,它基本實現了楊丞琳瓜熟蒂落的轉型成功,雖然仍有《我們都傻》這樣的偶像劇金曲作底,有《幸福預兆》這樣的小甜歌稍作點綴,但專輯已把大部分重頭戲分給了主打歌《仰望》中與弦樂配合亦不怯場的「勇敢」、在搖滾中奮力面對傷痛的《結痂》。而在這張專輯裡,楊丞琳也是第一次那麼明確地向「文藝」示好,《曬焦的一雙耳朵》《快轉》兩首歌已跳脫之前傳統偶像歌手的套路,在不規則的曲式和不上口的歌詞中,將楊丞琳細膩的演唱能力作了小小交待。 當中的一曲《快轉》,由葛大為作詞,徐佳瑩作曲,而編曲正是陳建騏。
▲網美陳建騏老師敲可愛
《快轉》中,最擅長製造氛圍的電影配樂/ost大師陳建騏,用非常清淡的配器凸顯了當時楊丞琳高飽和度的少女情懷,在少女偶像與文藝感中間為楊丞琳搭建了一座精緻的橋梁。
待到楊丞琳對自己的音樂作品已有較高掌控度的2016年,她再次邀請到陳建騏老師來為自己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第十張個人專輯《年輪說》貢獻力量。當中一首由李格弟作詞,陳建騏作曲、編曲並擔當製作人的《想睡的戀人噢》,基本上可以說是讓楊丞琳的文藝能量有了淋漓盡致的展現,那種仿佛睡前囈語的氛圍,探討愛與不愛辯證關係的腔調,與出道時平面的可愛少女歌手已然判若兩人。
更別說那首由陳建騏擔任製作人的點題之作《年輪說》,細數過往,追憶前塵,淡然、內省而暗湧非常的新唱腔,在初發布時就配合著她的高好評率電視劇《荼蘼》實實在在圈了一波粉,隔年更是入圍了第28屆金曲獎的「年度歌曲」獎項,幫助楊丞琳實現了金曲獎0入圍的突破。
而在最新專輯《刪·拾 以後》中,陳建騏老師擔任製作人的這一曲《臉孔》配器一如既往的簡單,楊丞琳的歌聲亦是相當素淨,但傳達的柔軟、殘酷與看開絲毫不減,畫面感十足強烈,甚至可以想像這是楊丞琳下一部愛情電影的主題曲,在男女主角多年後再次相遇時適時響起,賺人熱淚——化繁為簡、最大程度地凸顯歌手的聲音表情,又不失氛圍,這就是大師的厲害了。
而《臉孔》的作詞作曲也有些來頭。
作曲鄭宇界,熟悉水母作品的人對這個名字應該不陌生,《年輪說》的作曲便是由這位大陸新興音樂人奉獻的,楊丞琳上一部電視劇作品《前男友不是人》片尾曲《忘課》的曲子也是他的原創。而你們姐夫李榮浩上一張個人專輯裡也收錄了由他作曲的《耳朵》,參加綜藝節目《無限歌謠季》時也與鄭宇界有過合作。就是不知這位優秀的作者是這對公婆誰來推薦給誰的了。
▲鄭宇界這些年產出的作品質量頗高
而作詞人許含光應該是由陳建騏老師推薦給楊丞琳的,畢竟他剛剛籤約了陳建騏的公司。從結果來看,許含光把楊老師布置的這個命題作文完成得相當好。他以五官作隱喻,悲喜過客凡過去種種,均給我們的臉孔留下適得其所的痕跡,便也拼湊成了如今的自我。看似詞藻並不華麗,但就是有種回首看云云已逝的滄桑感,很貼合楊丞琳現在不用很用力就已能唱出風起雲湧的表達能力。
▲許含光最為人熟知的身份是《明日之子第二季》盛事獨秀賽道的選手
詞曲、編曲、製作多位一體,這首《臉孔》從形式上為已有媒體稱楊丞琳為「文藝女神」的稱號打下了一個有名有實的招牌。從內容上,歌曲中反覆強調的「美夢」與「傷口」,最終都「成為了我的臉孔」,暗合了點題曲《刪拾》的「好或壞 我全都不換」的概念(但這首歌更極致點,基本上表達的是「好或壞 我想換也換不了啊」,畢竟都上臉了),而後續的幾首「刪之歌」就是楊丞琳過往的「美夢」與「傷口」了——
《Love Is Love》是《刪·拾 以後》當中最先給人驚喜的作品。合作對象ØZI就已令人大大的想不到。
▲ØZI有一種融合了臺味和ABC味的帥
ØZI是寶島新晉的嘻哈歌手,發片時引起廣泛討論,有他自己才華的緣故,也因為他的母親是寶島上個世紀80年代起便走紅的性感歌姬葉璦菱。
著名搞笑劇《家有仙妻》的ost除了片頭那曲瘋癲的《失戀陣線聯盟》,片尾深情的《你的心是我靠岸的地方》便是由葉璦菱演唱的了。《康熙來了》當中小S也常提及她的名字,可見那是屬於一個時代的印記。
而除了這個有名的母親,ØZI還有一位有名的表姨媽,利菁,就是那位麻(嘴)辣(賤)程度一度與徐熙娣不相上下的寶島主持天后。
(利菁曾經算是跨性別人士,憑藉犀利口才從電視購物天后跨界為一線主持人, 每次看到她,耳畔就不禁響起「麻辣天后宮 女人衝衝衝」的沙啞slogan)
1997年出生的ØZI是貨真價實的年輕一代,曲風非常洋派,2018年推出的首張個人專輯《ØZI:The Album》,在金曲30上大放異彩,同時入圍了最佳國語男歌手、最佳新人、最佳單曲製作人、最佳編曲人,最佳國語專輯等多個重要獎項,並最終將最佳新人收入囊中。
傳出楊丞琳將與ØZI合作時,不免有人懷疑楊丞琳是想進一步拉近與「金曲獎」的距離,而身為「澄清天后」,楊丞琳自是不願意受這等編排的,她早早解釋了,自己是在ØZI還未得金曲獎之前就已發出了合作邀約,只因為自己在運動時聽到了ØZI的作品而倍感驚豔,力證自己眼光之毒辣。
而兩位合作交出的《Love Is Love》也確實不同凡響,過往作品中從未嘗試過R&B的楊丞琳,這次無論是從聲音還是形態上都實現了某種程度的解放。
過去楊丞琳的演唱無論基調是喜還是喪,聲音總是飽含著溫度與情感的,但在這首新歌當中,即便是探討著「愛」的話題,但口氣已是冷冰冰的看客姿態,這應該正是楊丞琳需要的,因為通過這首歌,她要完成的,是對自己過去情感經歷的自省。那些對愛過分投入,想要迎合對方喜好,因而使得「鏡子裡的那位女孩 我認不出來」、「你最愛的影片 我全部都看了好幾遍」的情況,究其原因,正因為「love is love」,愛上了便會有愛的投入。但事後再來看,「love is love」,愛,也不過就是愛罷了,倒也沒有什麼好稀奇的。
MV也是ØZI執導的。從前見慣了柔情水母、可愛水母,溫馨水母,而在《Love Is Love》裡,眾人終於見識了紮起馬尾,戴上美瞳,穿上oversize牛仔衣的嘻哈水母、性感水母、冷豔水母,「視覺」與「聽覺」上都真實做到了耳目一新,即便還稍欠那麼一點點R&B的自由靈魂,卻依然 稱得上是驚豔的,以楊丞琳的聰明與努力程度,也許下一張就能夠聽到更純正地道的R&B了呢。
整張專輯若論驚喜程度,能與《Love Is Love》抗衡的,恐怕唯有《空空》。
無獨有偶,兩首歌都是寫給過去愛情的,只是《Love Is Love》展現的是楊丞琳過去面對愛情的姿態,而《空空》則更像是用音樂向垃圾情人的復仇。
這一兩年臺產女歌手都滿喜歡耍狠復仇的,蔡依林有《你也有今天》,王心凌有《劈你的雷正在路上》,楊丞琳則奉上了《空空》。
而且有趣的是,三位的復仇都帶著自己原本的特色烙印:
《你也有今天》是這些年蔡依林擅長的融合曲風,是以雷擊頓為主軸的舞曲;
《劈你的雷正在路上》則是輕鬆諧趣的雷鬼,甜甜蜜蜜一臉無辜的耍狠,是王心凌最近很擅長的冷美人婊氣;
《空空》就一邊罵著對方「腦袋空空」、「你有毛病」,但無論是「當初到底在忙什麼 怪我囉?」的疑問,還是輕快迷幻帶著點city pop風味的曲風,均是在可愛與文藝氣息中的有趣平衡。
這首歌的主要創作者魏如萱是第一次為別的歌手擔當製作人,楊丞琳對這首歌應該是頗滿意的,交稿之後一個音符一個字都沒有改,並在魏如萱非常母性溫柔的製作氛圍中,輕鬆完成了歌曲的錄製。最終營造了一首,有膨脹感、仿佛充斥著低飽和度粉紅色的輕快舞曲。
(2017年兩位就有一層「想榮浩」的親密關係,下面還有粉絲敲碗想要二位合作,今年便成真了,只是不知明年金曲獎會不會成為最佳敵手?)
歌曲主旨也非常鮮明的表達著對過去情人的不滿和對過去自己處處配合的不解,好在如今可以調笑著罵自己一句「都怪我囉」——分都分了,再也不用為誰假裝喜歡了。
聽完這首歌只覺得大腦經歷了一場溫柔的馬殺雞,所有的念頭都被「殺」出腦袋,只剩下一句「空空 空空 空空 你腦袋空空」 獨留腦畔,也不知這算是空還是不空……
《我不認識你》是專輯當中的bonus track,一首粵語歌。
而說到楊丞琳與粵語地區的關係可算得上是源遠流長了。
第一層來自於楊丞琳的父親
楊丞琳與父親的關係不好是她從不諱言的事。14歲時她的父母就已經離異,母親帶著她和姐姐獨自生活,但父愛如山倒,分家也要分債,楊丞琳16歲起就背上了父親因投資失敗而累積下的約900萬臺幣債務。那時候她才剛剛出道。在臺灣,做不很紅的小藝人其實也掙不了多少錢,她是直至2005年發行《曖昧》成功爆紅後,才得以在兩年內還清了債務。
得知她掙到了錢,父親又打來電話要求她提供金援,雖然金額不大,自己也有能力支付,但雙子座的楊丞琳相當理智,她害怕父親重蹈覆轍,又重現窘境,於是狠心拒絕,倆人來往越來越少,以至後來不再聯繫。她也在採訪中提起,自己不願意與父親來往,是因為小時候父親本就不太回家,每次有機會黏到對方,卻總是得到「給我點空間」的回應,反而在成名後才接到父親的主動來電,讓她覺得這一切有點現實。
2013年,她在舉行「為愛啟丞」演唱會的前兩天收到了父親去世的消息,一直被壓抑的情感才重新湧回來,感到深深的遺憾。
人總是這樣,越長大才越會發現,父母留給自己的印記早就烙在了自己的身上,而父親留給楊丞琳的一個重要印記便是廣東話。她的父母均是廣東人,從小父親就會很嚴格的要求楊丞琳在家一定要說粵語,所以如今楊丞琳用粵語和人交流起來一直也很流利。
▲楊丞琳與母親感情甚篤,但就幾乎沒有與父親的合照
第二層 來自4 in love
楊丞琳正式出道時的身份是女子偶像組合4 in love的成員,她們是當年少有的能與S.H.E分庭抗禮的少女團體。團體存續的時間雖然只有約2年,但仍留下了《一千零一個願望》《再見中國海》等時代金曲令人感懷。
而那時的香江人民一直對她們頗有好感,即便組合後期在臺灣已呈現人氣回落的窘境,但她們總愛強調,在香港,4 in love一直是有市場的。這話其實有一定道理,畢竟就連被公司告知組合要解散的前一天,她們仍是在香港紅磡參加拼盤演唱會,同臺的可是劉德華、梅豔芳這個等級的藝人。
2018年,楊丞琳「青春住了誰」演唱會在香港紅館開唱,請到的嘉賓就是4 in love的其他三位成員,在絕版的合唱版《一千零一個願望》live歌聲中,一整個青春仿佛白駒過隙,賺人熱淚,也算是用驚喜還了香港人民一個人情。
每次寫楊丞琳都很想再說一遍這段話:而正如《一千零一個願望》裡唱的「每一顆心都有一雙翅膀/要勇往直前的飛翔/沒有到不了的地方」,楊丞琳便是這首雞湯勵志曲最好的證明——4個在娛樂史轉瞬即散但卻刻下難忘一筆的女生重返舞臺,其中三人已經不再是萬千寵愛的偶像,還都有了人母的身份,唯獨楊丞琳一人,堅挺地站在青春的尾巴上,守著最初的星夢
第三層 來自《冷雨夜》
2016年,楊丞琳參加了江蘇臺的歌唱綜藝《蒙面唱將猜猜猜》,在節目中,她化身「一閃一閃亮晶晶的鑽石女士」,遮去了人們早已熟悉的偶像臉孔,只用純粹的歌聲來讓人們重新認識她。她以一首直男金曲,來自Beyond的粵語歌《冷雨夜》亮相舞臺,這歌經她口翻唱,呈現了細膩而有力的女性視角。
不少人驚嘆於鑽石女士在演繹中的爆發力,而當最後她拿下面具,很多懵住的人才發現,這是那個從前總被歸類到「偶像歌手不會唱」行列的楊丞琳。
經此一役,楊丞琳算是打了一場為自己正名的翻身仗,而《冷雨夜》也成為她「青春住了誰」巡演中能引起小高潮的曲目。
綜上所述,可以說,廣東地區和粵語,承載了楊丞琳整個跌宕起伏的青春,於是在這張有總結過往意義的《刪·拾 以後》中安放一曲廣東歌便成為了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楊丞琳找來了自己一直非常欣賞,並在演唱會上翻唱過他作品《矛盾一生》的林家謙來為自己量身定製了《我不認識你》的曲子。
▲林家謙是90後,卻已是當下粵語歌市場最炙手可熱的音樂人
而再品一品之前的人與事,這歌,與其說是唱給遭遇背叛的友誼,不若說是楊丞琳唱給自己「懂得越多世界就越紛亂」的前塵。
通過《Love Is Love》、《空空》、《我不認識你》,楊丞琳進行了對不愉快往事的整理,而這一「刪」之段落用一首《不可惜》來作答再合適不過——「奮不顧身去擁抱不可及的你 碎裂過後才知道不可惜」。
這首由呂康惟創作的歌曲,作為專輯中具有總結意義的三首曲目之一,不似《臉孔》那般清淡,也不似《刪拾》那般有更透徹的明悟,它是一時的頓悟:是唄,過去了的事情,已成為既定事實,就算可惜了又有什麼用,說給誰來聽呢?還不如「別頻頻回頭看」,前面的世界才更精彩。
自此「拾」之曲的大幕緩緩拉開——
在發片後的一系列採訪中,楊丞琳不斷表示,這首《煉愛》想要表達的,是在漸漸成長的過程中,也漸漸失去了從前愛的勇氣,當年那些愛的方法固然不可取應該刪掉,但愛的膽量倒是應該扒開糟粕的灰燼,重新拾起來的。
這樣一首反映楊姐真性情的歌自然得找一位和她熟識,又能夠提供獨特創作視角的音樂人了,而楊丞琳最終為自己選定的代言人是徐佳瑩。
徐佳瑩僅比楊丞琳小半歲,倆人同在一起健身,和剛才提到的陳建騏老師一道,徐佳瑩也是從楊丞琳第六張個人專輯《仰望》時就已經參與到楊丞琳的音樂世界中來了。
而為楊丞琳第九張個人專輯《雙丞戲》創作的《點水》更是被拿來當作首波主打,至今仍是相當一部分歌迷心中的苦情經典。
此番徐佳瑩為水母創作的這首《煉愛》,算是兩位臺灣流行音樂女悍將各自成為人妻後的首次合作,奉獻了這樣一首坦蕩直率的追愛進行曲,雙子女與射手女的搭配,這樣的產出很合理。
楊丞琳也再次展現了自己聲音表現力上的多面性,有徐佳瑩的影子,又展現了一個在聲音鬆弛度上更進一步的自己。
整體意境上,這是楊丞琳已經多年未在音樂作品中展現的形式與內容皆統一的勇悍。之前縱有《天使之翼》愛的鼓勵、有《我想愛》的嘶聲吶喊,但表現形式仍是抒情的底子,上一次類似《煉愛》這般通過激烈曲風外化的「愛之曲」仍要追溯至《仰望》時的《結痂》。
兩曲都有女戰士一般無懼瘡疤的颯爽,只不過《結痂》表現的是勇敢告別愛情的哀豔,而整整8年後的《煉愛》則是「灼了眼無所謂 我多的是真心再去試煉」,奮勇追逐愛情的坦蕩。
而現實生活中,你們楊姐確實算得上是敢愛敢恨分的代表,前任裡歲數比她大的比她小的都有,長相帥氣長得麻麻也都有,反正就是感覺對了戀愛倒也沒什麼特別的限制條件。
但如果發現感情已經變味,分手也絲毫不拖拉,馬上轉身一個拜拜,日後能做朋友的便如小鬼黃鴻升一般友情歷久彌堅,分得難看的如那誰也總還記得在歌裡(《空空》)罵一罵。
那女孩可從來都很直率呢!
今年是楊姐產出很豐富的一年,電視電影、綜藝、唱片,還結了個婚。
而當她結完了小婚宣布要發行第十一張個人專輯時,教主我本人的內心是有幾絲隱隱擔憂的。
一憂萬一公婆二人一合計專輯全交給李榮浩包辦,會不會風格化太單一了些;
二憂若是結了婚的楊丞琳開始售賣起恬淡美好的幸福滋味,整個「範瑋琪化」大概會讓我大跌眼鏡。(沒有說範瑋琪不好的意思,只是覺得這個風格不太適合水母)
第一重擔憂在發片前公布龐大製作陣容時已被打消,而第二重則在聽到這首《獻醜》時令我徹底展顏。
《獻醜》本身與《我不認識你》是同曲不同詞的普通話版本,也是整張專輯在前期製作過程中李榮浩唯一參與的一首,而且還只是幫助修改了小部分的詞。
▲你姐夫微微一笑,深藏功與名
大部分的詞作均來自於詞人陳信延。陳信延算得上是華研藝人的御用詞人,幾乎沒有哪個產自華研的歌手沒唱過他的詞,而私以為陳信延是很擅長為歌手量身定製詞作的。
那首出自林宥嘉之口,卻被說成是影射炎亞綸對汪東城感情的《浪費》,完美地鞏固了林宥嘉早年間音樂中的備胎人格;
飛輪海的經典消音車禍曲《我有我的Young》正是這個偶像組合在當時最需要的假大空年輕宣言;
S.H.E唯一共同主演過的一部偶像劇《真命天女》的主題曲《星光》則百分百地契合了蛇團在劇集中和生活裡都如出一轍的姐妹情。
本次他為楊丞琳打造的這首《獻醜》也緊密貼合著楊丞琳的情感曲線:在穩定的感情中已沉浸數年,與踏實的交往對象邁入了婚姻,楊姐每每提起你姐夫都是全方位的讚不絕口,還說自己是很堅強的人,在外面幾乎從來不哭,但在你姐夫面前,卻哭過好幾次,所謂「眼淚有多齷齪 你從來不皺眉頭」,已把最「醜陋」的地方交付與對方,卻令感情更加剔透,大概也就是你姐和你姐夫現在這個效果了。
▲一遇到採訪就大讚你姐夫,楊姐真是裡子面子都顧很好
在陳信延和李榮浩的合力之下,這首歌被打造成了塵埃中開出的花,姿態低,情意濃,所謂互相獻醜長長久久,不僅避開了「範化」的雷區,而且把小甜歌唱得甜而不俗。想起網絡視頻中,有新郎在婚禮上對著新娘唱《醜八怪》的駭人場景,若那時已有這歌,新娘能回首《獻醜》,倒也算是成功為自己解圍了吧。
《節日快樂》是這張專輯放出的第一首歌,剛播出時,哪怕是很多歌迷對這首歌也一臉的」exo me?」覺得不抓耳太平淡。
但摸著良心說,教主覺得這歌就是屬於慢熱款,好好聽慢慢品,時間地點都對了,你便會漸漸知道它的好,就如她的創作者和製作人,陳綺貞。品不到她好的人會嫌她過分的素淨,甚至覺得是矯揉造作的素淨,但愛她的人就愛得緊。
這是楊丞琳和陳綺貞的第一次合作,陳綺貞「文藝女神」的名號已聲名遠播,而她和魏如萱一樣,在楊丞琳的鼓動下,也是第一次為別人擔當製作人,大概是鼓動得太起勁了,還引起了陳綺貞的疑問:「你是不是這輩子想要什麼東西都可以得到?」
害!哪有那麼好的事兒啊!起碼想要擺脫寂寞這件事,不是想要就可以的。而這也正是《節日快樂》想要傳達的概念——雖然會有人陪在身邊,但寂寞,大概是每一個人類永恆要面對的課題吧。
楊丞琳也在採訪時表示雖然此刻感情順意,但自己絕對有資格唱這首歌,畢竟身為都處在事業上升期的明星夫妻,倆人縱是婚後也不似普通夫妻那般朝夕相對,而即便是不喜歡,卻仍是要學會與孤獨寂寞共處。
回溯一下,這個理念早在《荼蘼》時已有端倪——
這首歌就像是《獻醜》的暗面,兩相輝映,剖析了這對明星夫婦的甜與澀。歌曲本身也不是大起大落的悲傷,聽不到高難的高音,沒有把人心情逼至極端的揪心,但卻似安靜的冷焰火,似緩慢綻放的荼靡,不飛高高不大鳴大放,是冷風裡的暖,是暗夜裡徹悟的光,有不鮮豔但絢爛的美。
歌曲的MV也和這歌兒一樣,簡潔而勢必慢熱,用簡單的光源就打造悽美孤獨,似現在的楊丞琳,用自己並不厚實的嗓子便可唱出情感裡的百轉千回。
當中她在光線下奔跑的片段隱約令我想起《帶我走》。只是那時的她,近乎乞求地讓對方「帶走我 一個人自轉的寂寞」,也用最吶喊的姿態向眾人證明著自己的實力。而此刻的她,縱然獨自一人也可選擇「讓明天閃耀」,也已經不需要用「一首歌」來轉型或證明自己的會唱能唱了。
這,也是「刪」與「拾」。
《泥土》是楊丞琳送給自己的寵物狗雪納瑞Yumi的歌。從2005年開始她擁有了Yumi,而那一年,也恰是她發行《曖昧》爆紅的年份。可以說,Yumi見證了楊丞琳的絕地反擊,然後已陪伴她走過了14年的風雨晴雪,大概是除了家人之外,與她同舟共濟最久的生命體。
從前總有人說楊丞琳唱歌格局小,而教主其實並不覺得這是貶義,她的「小」是可以撩動心頭細膩嫩肉的蘆葦,讓人窩心惹人含淚。而這樣一首寫給「狗女兒」的歌,勢必要非常之「小」,舉目樂壇,若要找一個比她還「小」的,那我腦海中冒出來的名字一定有,許哲佩。
作為創作才女,許哲佩雖然自己聲名在外的大熱金曲僅斷氣神曲《氣球》一首,但風格獨特,創作質量之高,是不少歌手專輯中必要爭搶的大將。
而她最擅長將小似針眼但足以戳心的情懷藏在空靈華麗的音符中,冷不防給人心頭柔軟一擊。之前為許慧欣創作的《悲傷獨角獸》,為蕭蕭創作的《月兒彎彎》,為許茹芸創作的《蜂蜜月亮》均是撒著點點月光的音樂童話,為蔡依林所寫的《詩人漫步》亦是蔡小姐漫漫金曲海洋中散發著最別致文藝氣息的一曲。
而楊丞琳一定是很喜歡許哲佩的,早在還未轉型之前的《任意門》專輯中,就收錄了許哲佩創作的《學會》,歌曲緩慢而憂傷,正是兩位音樂中重合的那部分向內柔軟的自語。而楊丞琳也多次在不同場合翻唱過許哲佩的《白色婚禮》《瘋子》等歌曲。
這次她特別邀請到許哲佩來創作的這首《泥土》幾乎是把「小」發揮到了極致,剛剛生子的許哲佩也加了點私心,既是把這歌寫給楊丞琳的「狗女兒」Yumi,也是寫給自己剛剛出生不久的孩子櫻桃。
整首歌就像是趴在孩子耳朵旁邊的絮語,曲子是悠揚的,內容是寵溺溫柔與細軟,有過孩子或養過寵物的人大概都可以懂這種體現在細微末節中的愛。
而關於Yumi,楊丞琳還發表過一段經典發言。2018年, 「青春住了誰」演唱會的成都場,教主有幸在場,在talking環節,楊丞琳忽然談到了疑似患皮膚癌的Yumi,並以此做延伸,做了大段關於粉絲與自己的談話——
「其實真的很害怕,從來沒有想過真正要面臨到這一天。當然在養它(Yumi)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準備,可是當這件事情(死亡)真的要來,也許是提早來,也許會晚幾年,但是心中還是非常害怕。
然後其實那個時候,我還是有想到你們(歌迷),我很想跟你們說,我當然知道透過網絡,我們可以很靠近,但是有時候我發現,有些人的生活有點太以我為重心了。
我非常非常感謝你們對我的支持,我也非常需要你們的支持,但是因為現在我的年紀,可能包含自己的家人,媽媽年紀也是漸漸大了,自己養的狗狗身體又這樣,然後身邊也會聽到很多關於離別的消息,所以我很想在這邊很矛盾地跟你們說,追星真的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真的,追星一點都不重要。
但不是你們從此以後不要愛我哦,我只是希望你們可以永遠地把你們人生中其他更重要的人事物放在更前面,就像我一直告訴你們的,你們過好自己的生活以後再來關心我。
我覺得我自己體驗到的東西真的驗證了。其實我的狗狗發生這個事情的時候,我後面還有好幾個工作要飛要做,我那時候就會覺得,我真的要賺這個錢嗎?會有一種我比較想要陪它勝過更多更多的心情。
我希望能借我的故事跟你們分享,我覺得蠻重要的,謝謝你們今天來,也謝謝你們未來對我的繼續支持,但是請你們一定要記得,你們人生中有比追星更重要的事情,所以請你們把你們的時間用在你們自己的生活中,好不好?」
說得好不好?在不在理?這女人值不值得喜歡?您自個兒品吧~
而後,專輯就來到了教主我自定的尾聲,點題曲《刪拾》。
細心的朋友應該已經注意到了,整篇文章,教主無數次的引用到了《刪拾》的歌詞,每首歌的標題上我也用《刪拾》的歌詞給了註解。不是牽強附會,而是覺得,《刪拾》確實是這整張專輯精神的集大成者。
它囊括了《Love Is Love》《我不認識你》中關於情感的焦慮,《空空》《不可惜》中關於過往的釋然,《煉愛》《節日快樂》中悟到的生活態度,以及《獻醜》《泥土》中滿溢的情感。
陳珊妮的春之手把握住了楊丞琳要在整張專輯中傳達的去蕪存菁並以此成長的概念。經驗老道的她,在錄製過程中還要求楊丞琳在前後兩段分別用自己剛出道時的發聲方式和現在的發聲方式來演唱,前半段的緊繃,後半段的悠然,在鮮明的對比下表現了成長的蛻變。
如果說翻紅的《年輪說》是楊丞琳對外部世界,包括情感、際遇的自我總結,那麼《刪拾》則更內化,或者說,用《刪·拾 以後》這一整張專輯,楊丞琳完成了對內心世界架構的剖析與重組。她看透了自己的好勝心,摸清了自己的情感脈絡,捋順了生命中重要的事情,然後把一切的答案歸於「刪」(Delete)、「拾」(Reset)和「以後」(Grow)。
至於這答案有沒有現實啟發性?
這就很像一個題目在參考書答案頁的「略」字,修行自在平時
你看懂了嗎?那你悟性可以!
沒看懂嗎?害!正常,這不過就是一張唱片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