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參考消息
原標題:美學者:疫情時間越長,人們對美國脆弱性的了解就越多
參考消息網12月11日報導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亨利·基辛格傑出教授哈爾·布蘭茨12月10日在彭博新聞社網站發表文章稱,疫情持續的時間越長,人們對美國脆弱性的了解也就越多。全文摘編如下:
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和與中國的長期競爭開始之際,美國衰落的問題重新變得緊迫起來。
傳統上說,衡量實力的標準集中於人口、能源消耗和鋼鐵生產或其他工業實力的指標。在資訊時代,這些指標相對來說已不太能反映一個國家能否在國際事務中達到自己的目的。
不過,通過國內生產總值(GDP)或軍費開支等硬性指標來評估實力的做法仍然很常見。但GDP只是一種活動的概況,而不是整體財富的衡量標準。
那麼,在長期的競爭中,如何能夠確定優勢的平衡呢?
首先關注的是完善對經濟和軍事實力的把握。美國企業研究所的麥可·貝克利開發了一種模型,通過考慮安全成本和生產成本等因素來衡量淨實力而不是總實力。他發現,美國的得分仍然很高,這並不令人吃驚。
另外,在2019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喬治敦大學的亞伯拉罕·紐曼和我在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同事亨利·法雷爾指出,美元在國際金融網絡中的中心地位——儘管人們幾十年來一直擔心美元的衰落,但其地位依然保持住了——給了美國極大的強制影響力。
那麼,這一切是否意味著美國這個超級大國會一帆風順呢?不一定。美國的力量可能因為濫用而受損:過度使用金融制裁和貿易壁壘,尤其是對盟友這樣做,可能會促使各國尋求退出美國主導的網絡。
最後,至少有一種力量是美國正在苦苦掙扎想要獲得的。這就是「復原力」的概念。全球化的世界造成了易受國際衝擊的脆弱性,無論是金融不穩定、氣候變化還是疾病造成的衝擊。復原力是衡量一個國家反彈程度的標準。
但是,眼下美國社會已經受損如此嚴重,以至於與許多發達國家相比,其人均死亡率相對較高,而且政治兩極分化使得美國人甚至無法對新冠疫情構成的威脅達成共識,這些事實更加令人擔憂。
美國在爭奪全球領導地位的競爭中仍有巨大優勢。而疫情持續的時間越長,人們對美國脆弱性的了解也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