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作為馮鞏的徒弟,昔日搭檔賈玲成名成腕,他卻把一手好牌打爛
說到白凱南,這位曾經被稱為"酷口相聲王子"的人物,如今星途一片黯淡。
在娛樂圈中要獲得成功是一件很辛苦且困難的事情。除了自我的明確定位以及不懈的努力和不斷的資源加成,還需要靠自身的運氣。很多明星在成名之後不愛惜自己的羽毛,往往爆出一些讓人啼笑皆非,令人譁然的新聞事件,最後導致自毀前程,那麼其實今天跟大家提到這位主人公也是這樣的一個例子。
小人物的艱難成名路
白凱南出生於一個藝術家庭,白凱南的父母以及姑姑都從事藝術工作,由於從小耳濡目染,所以白凱南也從小時候就擁有一顆熱愛藝術的心,所以在家庭影響下,白凱南從小就學習舞蹈。
在14歲的時候,白凱南如願進入了中國歌舞團舞蹈藝術學校。但是他的舞蹈之路並不順利。雖然在練習舞蹈的過程中,他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每天早上6:00就要開始進行訓練,但是光靠舞蹈並不能養活他自己,自己想組建的組合也因為各種原因解散了。
相較於娛樂圈的各種有資源有權勢的舞蹈歌手,白凱南算得上是一個小人物,小人物的成功之路是異常艱辛的,並且其努力也很難獲得尊重。
白凱南就曾遇到過這樣的情況,自己在表演的時候有觀眾向他扔西瓜,但是遭受了這樣的侮辱後,白凱南並沒有當場氣憤出走,而是接下了觀眾扔下來的瓜。並樂呵呵地調侃到這是要給我送果盤麼?詼諧逗趣的表演讓他贏得了笑聲與尊重,也讓他獲得了更多的矚目。
而在舞蹈之路上行不通的白凱南,在一次偶然的機遇下想要進軍演藝圈。憑藉自己的努力,考入了中央戲劇學院,並且結識了他人生的第一位伯樂——馮鞏。
有了伯樂的提攜,在經過不懈努力之後,白凱南搭檔賈玲站在了2010年春晚的舞臺上。可以在春晚上進行相聲表演,對於一個相聲演員來說是至高的榮耀與機遇。而自從兩人表演了《大話捧逗》的相聲節目之後,兩人就一夜成名。
發展方向錯誤,自毀前程
從一個舞蹈表演者到在演戲路上苦心求學,一路走來白凱南可謂是苦盡甘來,能登上春晚,已經有作品和名氣加持,接下來如果不出意外白凱南的應該會朝一個更好的方向發展。但是偏偏此時因為定位不清,而將自己的一手好牌打爛。
成名之後的白凱南一心想要在事業上有更大的突破,於是他選擇了轉型,不再像馮鞏一樣做相聲演員,而是想要進軍演藝圈掙快錢。
但是轉型之路有遍布波折,一個演員能夠成名,光靠努力遠遠不夠,還需要很多的機緣巧合綜合加持。而轉型過快的白凱南連續拍了三部電影卻沒有任何反響之後,其事業開始一路走低。
可以說白凱南的轉型並不成功,而且說是十分失敗的。因為其之前作為相聲演員,沒有任何挑選劇本的經驗,以至於在拍攝了三部電影之後,只掙到了一些快錢,就沒有了任何人氣。
在演藝路上行不通,白凱南又著急的上綜藝。不說其餘賈玲解體的錯誤決定,他一口氣上了11個綜藝,為了短時間增加其曝光度,可謂是煞費苦心,但是卻沒有任何一部綜藝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雖然頻繁上綜藝錄製節目可以掙很多錢,但是如今白凱南的自我定位已經不再是一個相聲演員,也不再是一位舞蹈表演者,他的事業重心谷正在陸續偏移,讓他喪失縱向發展的競爭力。
縱觀白凱南一路的發展路徑,不難看出,自我定位對於在娛樂圈成功發展的重要性。而白凱南的結局是慢慢淡出了觀眾的視線,最後自毀資源。但是相反,與他一同登春晚的賈玲現在已經是人氣大咖,成為了相聲界和綜藝節目的常駐嘉賓。有時候娛樂圈的走向特別有意思,明明是起點相當的兩人,最後的發展路徑與成功可能有雲泥之別。
但是不管是在娛樂圈還是演藝圈也好,一個人成名太快,終究會因為各種原因走的不穩,走不穩的話始終都會跌倒,而只有一步一個腳印,發現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和發展方向,才能一步一步獲得成功。
白凱南的例子給很多人都上了生動的一課。
【圖片來源網絡】
【文案編輯】目海娛阿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