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來,惠安縣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關於安全生產工作的各項部署安排,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和底線思維、紅線意識,深化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積極探索安全監管新模式,著力構建雙重預防工作機制,紮實開展重點領域專項整治工作,組織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教育,營造穩定的安全生產環境。
一、全面落實安全生產綜合監管工作
一是有序開展安全生產隱患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堅」行動,各領域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截止目前,全縣生產經營單位排查發現隱患29278項,完成整改28406項,並及時錄入泉州市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信息系統。二是推進企業安全生產誠信體系建設,共有8家企業被列入「關注對象」名單,2家企業被列入「黑名單」。在市級媒體上曝光安全生產行政處罰案例5例。三是根據省市《安全生產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在徵求各鎮(園區),縣直各有關部門,縣處級領導意見前提下,修訂印發我縣《安全生產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並組織各級各部門貫徹落實方案。四是持續推動領導掛鈎安全生產重大問題。2020年度落實領導掛鈎督辦市、縣兩級重大安全生產問題12個(整改完成),推動安全生產重大問題(隱患)有效整改、重大風險有效管控。五是加強隱患排查治理和風險管控雙重預防體系建設。截止11月9日,我縣納入智慧安監信息管理平臺950家企業,開展風險評估企業534家,提交審核數448家,待審核128家,已備案320家,備案率71.43%;我縣區域風險評估工作已完成前期摸底調查,正開展徵求意見補缺補漏。
二、嚴格執法監管確保安全生產
全年檢查企業132家,行政處罰4起,累計罰款22.1萬。
(一)危險化學品方面。一是開展百日攻堅行動,在企業自查(自查245條隱患,已整改245條)的基礎上,開展全覆蓋專家服務執法檢查工作,共檢查危化生產經營企業74家(生產企業7家,加油站52家,工業氣體經營8家),發現隱患問題432條,下發責令限期整改指令74份,對發現的問題和隱患建立動態清單,按時間節點督促企業整改到位,目前已完成整改隱患374條。處罰2家違法經營單位,各處罰金1萬元。二是開展危化品儲存專項檢查,檢查7家生產企業倉庫、54個加油站油罐區、8家工業氣體經營企業,發現問題22個,均已整改到位。三是開展硝酸銨等爆炸性重點管控化學品摸排工作,暫未發現轄區內有涉及硝酸銨的生產經營企業。四是組織事故應急演練,6月16日組織開展縣級危險化學品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演練,啟動《惠安縣危險化學品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四級應急響應,檢驗我縣各應急單位應對突發安全生產事故的響應處理能力。
(二)煙花爆竹方面。下發《致全市生產經營單位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的公開信》86份,收回企業自查自改承諾書86份。開展市縣兩級應急部門聯合和聘請中介機構專家等方式,對1家批發企業和83家零售店開展檢查,發現隱患37條,已全部整改到位。印發《惠安縣煙花爆竹旺季安全檢查工作方案》,要求各經營企業籤訂自查自改承諾書,並進行自查整改。12月份會同公安、市監等部門對20家煙花爆竹經營單位進行聯合檢查,督促各經營單位在銷售旺季前做一次全面的安全體檢。
(三)非煤礦山方面。對全縣唯一1家非煤礦山企業,通過聘請專家及聯合縣自然資源局開展檢查3次,重點檢查礦山用房、復工復產、典型事故防範措施、危險作業安全管理、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等內容,發現的隱患均已整改到位。
(四)工貿企業方面。對工貿行業企業存在的突出的共性問題和薄弱環節,充分發揮專家作用,從技術層面查找隱患,開展「解剖麻雀式」的檢查,深挖細究,著力找準、查實隱患和問題。分批採購安全生產專家技術服務協議,引進第三方機構專業力量,促進工貿行業重點領域監管與服務齊頭並進,彌補我縣安全生產監管力量不足的現狀。今年以來,組織開展檢查冶金等行業企業家數57家次,檢查發現隱患問題數603項,其中重大安全隱患2項,涉及房屋安全隱患問題數3項,涉及消防安全隱患問題數36項,已整改隱患問題數603項,整改率為100%,提請關閉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企業1家。配合市應急局共檢查我縣8家冶金等行業重點領域企業,發現175條隱患(其中重大隱患12條、涉及房屋安全隱患3條),已全部完成整改,整改率100%。
三、增強防災減災能力助力應急管理
(一)加強組織領導。根據機構設置、人員變動和工作需要,調整惠安縣減災委員會組成人員,成立惠安縣森林防滅火指揮部,並細化各成員單位工作職責。
(二)做好冬春救助,資金發放到位。2019年末對各鎮農作物受災面積和受災人口進行全面摸排後,2020年初,組織資金發放工作,嚴格按照流程、按照紀律、按照要求在春節前將中央和省級36萬冬春救助資金發放到2792名受災群眾手中,確保受災群眾安全溫暖過冬。
(三)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活動。5月份,與惠安電視臺合作,在政務百葉窗欄目播放宣傳標語,在科普天地欄目播放宣傳片,開設專欄,在重點時段播放防災減災知識及相關法律法規。5月12日組織各鎮、村、學校、企業等相關單位通過LED視頻播放宣傳、宣傳欄、懸掛橫幅標語等進行集中宣傳防災減災知識,並發送主題簡訊6萬多條。在縣主幹道部分公交候車亭刊發地震科普宣傳專刊16個版面、在縣城中新花園科普宣傳欄刊發地震科普專刊5個版面,在部分公交車上宣傳欄張貼地震宣傳標語。結合疫情期間網絡教學對學生上一堂防震減災科普知識網課;組織群眾參觀縣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到山霞鎮新塘村、塗寨鎮陳芹村開展送防震減災科普書籍活動。
(四)做好自然災害避災點建設提升。今年來,共計投入100萬元提升建設20個自然災害避災點,目前已完成16個點的驗收工作,餘下4個點將於本月驗收完成。對全縣254個自然災害避災點自身安全條件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共排查出101條隱患,現已落實整改到位。
(五)森林防滅火工作。先後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森林火災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工作,明確目標,落實好山頭地塊的包片責任。實行鄉鎮領導包片劃區,鄉鎮幹部包村,村幹部包組,村組包聯保戶、聯保戶包山頭,責任落實到人,確保森林火災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工作落到實處。擴編半專業森林消防隊伍至5支,140人;配備滅火彈3000餘發,高壓滅火水槍37臺,風力滅火機40臺,油鋸8臺,2號工具200餘把;開展技能演練3次、體能訓練5次。印製了1萬份宣傳材料、7000份禁火通告,出動宣傳車200餘次,訂製15萬條森林防滅火簡訊分時段發送。清明、五一期間在各山頭入口368處放置橫幅、標語、警示牌,設置卡口,派專人值守巡查,嚴禁人員上山掃墓,嚴管入山火源,嚴禁在林內野炊、抽菸、燒香燭紙箔和燃放煙花爆竹、孔明燈等違規用火行為,組織護林員在高火險期間巡山,確保森林防火安全。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強化值班紀律,確保信息暢通,及時掌握火情並做好上傳下達。
(六)防汛抗旱工作。一是加強防汛值班值守。進入汛期以來,嚴格執行24小時防汛值班和領導帶班,確保信息快速、準確上傳下達。二是認真做好縣級防汛預警設施和應急設備的日常巡查維護等管理工作,督促指導各鎮對防汛視頻會商系統、防汛對講機、衛星電話、應急電源、銅鑼、手搖報警器等器材設備進行維護管理和補充添置,確保器材充足可用、設備可靠運行。三是按照「預警到鄉、預案到村、責任到人」的要求,全縣各大中型水庫和重要堤防均由縣領導擔任行政責任人, 29座小型水庫、41座山塘、11座大中型水閘、38條重要河海堤防的防汛行政責任人和技術責任人和12個鎮及其所轄218個行政村防汛責任人AB角以及駐村幹部及時更新,全部落實到人,並已發文公布。截止9月底,落實各類搶險隊伍有229支3095人;完成業務培訓3場392人次,開展各級演練93場1521人次。共啟動1次二級應急響應,1次三級應急響應,12次四級應急響應。共轉移6552人次,撤離進港漁船數量共1951艘次,幹部下沉共1469人次。
四、強化宣傳讓安全生產理念深植人心
形成全方位、立體化、寬領域的宣傳格局,中央、省、市級累計安全生產宣傳報導551條/次,微信公眾號發布860條/次。組織200餘家重點企業1300多人,參加網絡安全生產教育平臺學習;6月份組織專家深入15個鎮(工業園區)企業現場,開展指導提升基層檢查發現隱患能力的培訓會;組織參加全國「安全生產月」網絡安全知識競賽。安全生產月期間,開展全縣性活動9項、區域性活動及行業性活動89項;向44萬移動用戶發送視頻簡訊及朋友圈廣告、向10萬電信用戶發送安全簡訊;通過LED屏播放安全月宣傳廣告;在惠安縣電視臺輪番播放安全培訓視頻,發放宣傳品12.5萬;2020年「安全生產月」全國安全知識競賽活動,參與人數4.8萬人次,累計分數27265,為泉州市第四名。製作《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缺失警示片》、《房屋安全宣傳教育片(1)》、《房屋安全宣傳教育片(2)》、《交通安全宣傳教育片》、《安全生產尚重要>宣傳教育片》等五部宣傳教育警示片。
【來源:福建省應急管理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