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藥業產品困境:多個單品2020年銷售、研發遇阻 創新藥項目卻還...

2021-01-07 瀟湘晨報

每經記者 方京玉 每經編輯 文多

眾生藥業(002317,SZ)於3日晚間發布的2020年業績預告中宣布,全年淨利潤由盈轉虧,由2019年的盈利3.18億元變為2020年全年虧損4.5億~3.8億元,基本每股收益為-0.56~-0.47元。

根據眾生藥業的解釋,虧損主要來源於全資子公司廣東先強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先強藥業)、控股子公司廣州逸舒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逸舒製藥)以及全資孫公司廣州糖網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糖網科技)。上市公司全年擬從上述公司分別計提7.4億~7.8億元、0.8億~1億元、892萬元商譽減值準備。

先強藥業與逸舒製藥的虧損,主要是因2020年主營藥品銷售不佳、部分藥品的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研究終止導致。目前眾生藥業主要產品包括眼科、心腦血管中成藥產品以及抗生素、抗病毒等化學藥產品。在公司的轉型計劃中,轉型方向為呼吸領域與肝病領域等創新藥產品的研發。但在現有產品銷售、研發遇阻,創新藥研發仍「在路上」的階段,眾生藥業未來一段時間的狀況可能並不樂觀。

2021年1月4日,眾生藥業股價跌破10元

擬計提不超過8.89億商譽減值眾生藥業表示,先強藥業主要產品注射用單磷酸阿糖腺苷以及頭孢克肟分散片,上半年受疫情影響,銷售急劇下降,雖然下半年在積極的營銷策略下有所恢復但是仍未擺脫疫情影響,全年銷售同比降幅明顯。

而逸舒製藥的產品同樣受到了疫情影響,導致上半年銷售有所下降,雖然下半年市場有所恢復,但是全年業績仍然不達預期。

目前眾生藥業主營產品為眼科、心腦血管、呼吸及清熱祛溼領域中成藥產品,以及抗生素、消化、眼科及抗過敏等領域化學藥產品。主營產品仍集中在中成藥、化學藥、中藥材和中藥飲片、化學原料藥的研發生產與銷售。

眾生藥業於2009年在深交所上市,主要依靠複方血栓通膠囊、眾生丸、清熱祛溼顆粒等核心產品布局全國市場,早年依靠中成藥的穩健銷售取得了營收與淨利潤的雙雙增長。

對於此次擬計提不超過8.89億元商譽減值準備,眾生藥業首先將原因歸結於疫情對於產品銷售的影響。但不可忽視的大背景是,在集採以及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等因素的影響下,眾生藥業目前產品體系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長期衝擊。

眾生藥業亦表示,先強藥業部分品種面臨國家集採壓力,長期看來難以達到預期銷售水平;逸舒製藥因技術開發難度和市場環境變化,終止了主要產品奧美拉唑腸溶膠囊等的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研究工作,這些也成為計提大額商譽的理由之一。

創新藥研發「在路上」因業績預告虧損,4日開盤後眾生藥業跌停,最終收報於9.92元每股。4日晚間,深交所向眾生藥業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對先強藥業、逸舒製藥計提商譽的相關情況進行說明。要求結合近三年相關資產組的經營情況、行業發展趨勢等相關情況,說明此次是否存在通過計提大額商譽減值準備進行利潤調節的情形。

在近幾年中成藥、仿製化藥持續受到集採、一致性評價等政策施壓的情況下,創新藥成為了目前眾生藥業尋求的轉型方向。目前,眾生藥業的創新藥研發主要聚焦在眼科、肝病、呼吸系統疾病和腫瘤四個疾病領域。

對於過去擅長於中成藥製造的眾生藥業而言,創新藥的研發存在投入資金大、產品研發周期長以及研發底蘊不足等問題。在目前公司產品市場表現不佳的情況下,眾生藥業想要依靠創新藥上市拯救公司業績的計劃可能不會太快實現。

上市公司2020年半年報披露,截至目前公司已經有6個創新藥完成臨床前研究工作。其中進展最快的,是用於預防和治療甲型流感及人禽流感的「ZSP1273」,已於2020年12月正式啟動Ⅲ期臨床試驗。該產品已於2018年8月獲得臨床批件,在之後兩年時間內完成了臨床Ⅰ期和Ⅱ期研究。正在進行的臨床Ⅲ期將對治療成人單純性甲型流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進行評估,為最終產品上市提供依據。

就公司在研產品的最新情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曾致電上市公司證券部公開電話,但截至發稿時未接通。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天風醫藥」眾生藥業:中成藥化藥齊發展 創新藥前瞻布局助騰飛
    眾生藥業——中成藥化藥穩健增長,創新藥領域布局成型廣東眾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始建於1979年,目前已擁有逾十家子公司,公司通過多年經營,已經打造了一條從上遊原料到下遊製劑的完整產業鏈,公司的業務範疇也在不斷發展擴大。公司傳統業務是中成藥的生產與銷售,其中,公司「複方血栓通膠囊」、「眾生丸」被評為廣東省名牌產品、廣東省自主創新產品。
  • 加碼研發 創新成為以嶺藥業核心競爭力
    2020年,以嶺藥業憑藉蜚聲海內外的連花清瘟膠囊等優勢產品成為備受社會和資本市場關注的中醫藥企業。這背後的核心是以嶺藥業獨具特色的以中醫絡病理論創新為指導的新藥研發創新技術體系。今年1月10日,由以嶺藥業子公司河北以嶺醫藥研究院作為第一主研單位完成的「中醫脈絡學說構建及其指導微血管病變防治」獲得了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 眾生睿創完成2.8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進一步推動創新藥的研發
    同時,清池資本、博遠資本和眾生藥業繼續跟投。與鍾南山院士團隊合作研發      眾生睿創是眾生藥業控股子公司。依託對呼吸系統和肝臟疾病病理生理的理解,眾生睿創致力於研發針對禽流感、流感、特發性肺纖維化、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等重大疾病的全新療法方案。
  • 上半年新藥銷售同比增長22.9% 科倫藥業持續加碼研發提升發展...
    從大輸液龍頭向抗生素全產業鏈布局,再到以創新藥作為驅動力,科倫藥業(002422,股吧)正不斷通過研發,積累企業持續發展的終極驅動力量。根據科倫藥業2020半年報顯示,公司期內研發投入7.69億元,同比增長15.48%。2020 年迄今,科倫藥業已有12個產品獲批上市,和16項藥物申報生產,上半年新藥銷售同比增長22.9%,創新研發為公司蓄勢發展,積累了充足「後勁」。
  • 亞太藥業—創新藥
    【公司簡介】 浙江亞太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於化學製劑類藥物的研發、生產、銷售,公司主要產品包括抗生素、抗病毒、心血管、消化系統、解熱鎮痛等化學製劑類藥品。
  • 推進全新CART產品研發 卡提醫學與聖和藥業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近日,南京卡提醫學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卡提醫學)與南京聖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聖和藥業)籤署關於全新CART產品研發的戰略合作。卡提醫學董事長王恩秀、聖和藥業副總經理兼研究院院長趙立文代表雙方企業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南京江北新區生命健康辦副主任羅書琴見證籤約活動。
  • 仁和藥業身陷「迷霧」:母公司旗下產品涉嫌虛假宣傳 多個電商平臺...
    在藥都仁和天貓旗艦店,標示著「藥都仁和」品牌的美白祛斑霜、眼霜、淡斑小白瓶、祛痘凝膠等產品,都打著「仁和藥業」的品牌旗號進行銷售,且銷量火爆,多款產品30天銷量高達5萬多件。  值得關注的是,仁和藥業在財報中強調稱,公司十分重視工藝技術和新產品研發。然而,記者在整理仁和藥業近年的財報數據後發現,仁和藥業在創新藥研發方面涉及較少,在研發上的投入更是微乎其微。
  • 華森製藥腫瘤創新藥研發平臺完成設立
    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7月7日,華森製藥發布公告,公司攜手長江學者共同設立的創新藥研發公司成都奧睿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睿藥業)已完成工商登記註冊手續,將進行腫瘤、免疫1類創新藥物開發等業務。這也是華森製藥近年來向腫瘤領域拓展的又一次布局。
  • 康恩貝2019年大健康產品銷售同比增長超兩成 一季度銷售增勢良好
    2020年一季度,康恩貝則逆勢扭轉,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6.78億元,歸屬於上市康恩貝股東的淨利潤18,231.35萬元,較2019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長2.20%;納入康恩貝大品牌大品種工程項目的品牌及產品累計實現銷售收入10.96億元,同比增長32.93%,部分呼吸系統用藥品種快速增長。
  • 眾生藥業併購收益未達預期 收深交所問詢函
    上市後,業績依然保持快速增長,2017年開始進入增收不增利階段。2015年以來,眾生藥業頻頻併購,在併購方面耗資超過20億元,而所獲收益遠未達預期。1月4日,眾生藥業披露,預計2020年實現淨利潤為虧損4.5億-3.8億元,而上年同期盈利3.18億元。
  • 唯有創新才能走進「無人區」 訪悅康藥業董事長於偉仕
    經過多年的積累,悅康藥業已建立起新藥研發的創新體系,實現由仿製為主向創新型企業的過渡。仿創結合《中國經營報》:悅康藥業是在仿製藥領域深耕多年且具備優勢的企業,而本次IPO的募投項目之一是創新藥研發。創新藥研發周期長、投入大、風險高,悅康藥業為何選擇進入創新藥研發領域?悅康藥業在創新藥研發方面具備哪些優勢?
  • 德展健康外延式併購遇阻 多領域尋下一個支點
    德展健康的主營業務為藥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子公司嘉林藥業是公司 2016 年重大資產重組置入的資產,核心產品「阿樂」由嘉林藥業生產。阿託伐他汀鈣的適應症為高膽固醇血症原發性高膽固醇血症,原研藥立普妥由輝瑞公司研發,立普妥所受行政保護於2007年3月30日終止。「阿樂」是國內第一個通過阿託伐他汀鈣一致性評價產品,並成功入圍第一批「4+7」城市集中帶量採購。
  • 連花清瘟膠囊姊妹藥!以嶺藥業創新中藥連花清咳片獲批上市
    連花清咳片是以嶺藥業以中醫絡病理論為指導研製的用於治療急性氣管-支氣管炎的中藥6.1類新藥(中藥6.1類新藥系未在國內上市銷售的從植物、動物、礦物等物質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及其製劑),屬於2020年版《藥品註冊管理辦法》中藥註冊分類中的「中藥創新藥」,以嶺藥業擁有該藥獨立完整的智慧財產權。
  • 華納大藥廠轉戰科創板 創新藥之一捲入專利糾紛
    日前,該公司科創板IPO申請獲上交所受理,公司主營業務為藥品製劑和原料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分布於消化、呼吸、抗感染等領域。本次擬募集資金13.82億元,公開發行不超過2,350萬股,將用於年產1000噸高端原料藥物生產基地建設項目(一期)續建等五個項目。《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公司擁有的創新藥之一左奧硝唑片(含原料)捲入與同行的專利糾紛中。
  • 3年猛砸40億 新藥「燒錢」愈演愈烈 科倫藥業增長拐點何時現?
    圖/央視網科倫藥業盈利增長承壓2020年科倫藥業沒能扭轉2019年以來的業績頹勢,財報顯示,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母公司淨利潤5.01億元,同比下降45.15%;營業收入為116.63億元,同比下降9.99%。
  • 康緣藥業持續加力研發,私募大佬馮柳三季度重新加倉
    10月28日,「連雲港藥業四巨頭」之一的康緣披露三季報,根據財報顯示,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22.7億,同比下降32.5%;實現歸母淨利潤1.9億,同比下降49.7%。 這個業績下滑主要是受上半年新冠疫情影響,公司多個拳頭產品銷售不暢。但是隨著疫情逐漸好轉,公司業績的負面影響也將逐步消除。
  • 眾生藥業:眾生睿創治療甲型流感的ZSP1273項目正在準備進入III期...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7月31日訊,有投資者向眾生藥業(002317)提問, 董秘您好!眾生睿創總裁陳小新博士在參加「2020年中國抗病毒新藥創新大會」表示睿創已經篩選出兩種針對新冠狀病毒新藥RCYM002與RCYM003,兩種新藥已經進入臨床前研究階段,請問董秘是否屬實?能否介紹一些詳細情況?兩種藥物何時能申報臨床呢?公司回答表示,陳小新博士在蘇州抗病毒藥物創新大會上並沒有您所描述的發言。眾生睿創聚焦在呼吸系統,特別是病毒性感染性疾病的小分子創新藥物研發與商業化。
  • 多產品技術來自「外援」 柯菲平研發能力遭拷問
    核心產品註冊證歸他人招股書顯示,柯菲平聚焦心腦血管、消化系統等重大疾病和慢性疾病領域,致力於高臨床價值創新藥的研製和商業化。公司產品管線中已上市與處於臨床研究階段的主要產品包括:丹參酮IIA磺酸鈉注射液、腦脈利顆粒等6種創新/獨家品種和注射用艾司奧美拉唑鈉、利伐沙班等3款仿製藥。
  • 多板塊業務齊發力 華海藥業三季度扣非淨利潤預計同比翻倍
    受益於在此前的全國藥品集中帶量採購上中標了多種類產品,華海藥業的國內製劑市場覆蓋率快速提升;同時,沙坦類產品CEP證書的恢復也帶動了公司原料藥產品銷售大幅增加。創新驅動長期發展與此同時,劉盛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還提到,當下在全球發達經濟體和以中國為首的發展中國家中,人口老齡化是大勢所趨。在此背景下,市場的巨大需求推動了創新藥和生物藥的研發進程。
  • 創新研發引領生物醫藥產業逆勢而上
    「這是疫情發生後,公司研發的第4代技術產品。」重慶中元匯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下稱「中元匯吉」)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元匯吉作為重慶市疫情防控重點物資保障企業,除支持重慶及武漢、北京、新疆、大連的疫情防控外,還向全球60多個國家提供新冠相關設備和試劑。上半年,公司產值同比增加50%以上。中元匯吉交出的亮眼成績單,僅是重慶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一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