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殘酷的現實,人性和獸性往往只在一瞬間

2021-01-07 電影陀螺儀

「我心裡有猛虎,在細嗅著薔薇,審視我的心靈吧,親愛的朋友,你應戰慄,因為那裡才是你本來的面目。」——西格夫裡薩松

相信知道李安的都聽說過這部電影,作為李安首部導演的3D奇幻冒險電影,該片一出轟動全球。在我們沉迷於電影中奇幻無比的海上美景,寂靜的夜晚和派一起在船上仰望夜空時,不知道你有沒有意識到,這不止是一場奇幻的漂流,更是少年的殘酷生死之旅。

年少時觀看只當是一部一人一虎在海上漂流227天的冒險故事,長大後才明白,少年的這趟漂流,究竟有多麼殘酷。

派是一個生於印度並且同時信仰基督教、伊斯蘭教和印度教的少年,他的父親經營著一個動物園,所以派從小就了解動物的習性。在他想和動物園裡一隻孟加拉虎和平相處時,父親用血淋淋的教訓讓他明白,人和動物絕對是不同的,但這次教訓也讓他對於動物有了不一樣的看法。

在派17歲時,他們舉家遷往加拿大,與他們同船的還有動物園的動物,派的父親想把它們帶到異國他鄉賣個好價錢。但是他們一家卻經歷了一次類似鐵達尼號式的沉船事件,除了派,家人全部遇難。

派僥倖落在救生艇的艙蓋布上得以生存,與他同處一艇的還有一條鬣狗、一隻斷了一條腿的斑馬、一隻母猩猩,以及一隻成年孟加拉虎。

電影接下來的故事,就是少年在海上求生的故事了。在漂流的最初3天,鬣狗咬死了猩猩,活吃了斑馬,老虎又殺死了鬣狗。開始派想要戰勝老虎,但是幾番鬥爭後,自知無法戰勝老虎的他最終選擇與老虎一起面對漂流生活。

在派與老虎的相處過程中,他們一起經歷了暴風雨,鯊魚的襲擊等,甚至還有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比如奇幻的無人島,那個島上到處是狐獴,而且白天島上的淡水湖到了晚上就會變成散發酸味的腐蝕水,還有長著人牙齒的果實。

最終一人一虎在海上漂流了227天後,終於成功活著到達了墨西哥的一個海岸,上島後老虎頭也不回的走進了叢林,派流著眼淚昏迷了過去。

如果這部電影的情節發展到此為止,那我們其實也只是對影片中的3D景色感到迷人,但李安導演並不是那麼簡單,在電影美麗海上冒險之旅的背後,是一個血淋淋的殘酷生存之旅。

之前很多並無深意的打趣的細節這一刻都成為了伏筆,使整個故事融會貫通的串聯起來,打破了原本充滿和諧和愛心並且奇幻的冒險故事,一個有些殘酷無情的血淋淋的故事真相展現在觀眾眼前。

我們先從派的名字說起。

一、少年名字的含義

我們都知道,在數學中,π代表了無窮數位的無理數。在電影裡,派的名字象徵著人的成就和欲望,在人類幾千年的文明成就之下,人的欲望也隨之增長,無窮無盡,只不過是掩藏在文明這塊布之下。

影片的開頭父親給他的關於老虎的教訓就是來告誡派,人和動物是不同的,因為人有思考能力,有信仰,絕對不能和獸性的動物混為一談,父親告訴他,在老虎的眼睛裡,你只能看到自己。

父親沒有錯,獸性沒有情感和憐憫,與神性是毫不相容的。但這教導也頗為諷刺,因為在派漂流的日子裡,飢餓之下,老虎和他已經融為一體,此時的派已經淪為野獸,可當派獲救之後,野獸也離開了。

獸性和神性是共存在人的身體裡的,如同派這個數的無窮無盡,人的性也不能輕易被定義。

二、關於派的信仰

派年幼是信仰多種宗教,印度教(家庭背景)、基督教(跟哥哥打賭去教堂裡喝聖水,從而和牧師交談)、伊斯蘭教(被伊斯蘭教的誦經所感染),他認為這些宗教是可以兼容的,認為自己這樣就接近了神,了解了神。

主人公這樣的設定其實是讓觀眾們對於宗教引起思考,爸爸教導派,說一個人不能同時信仰這麼多宗教,如果你什麼都信就代表什麼都不信,然後告訴他一個人要有自己的理性思考,即人要有自己的神。但也正是因為派被自己心中的神引導,才能讓他最終擺脫獸性,回歸人類世界。

「我以為它會回頭,但它只是朝著森林深處望去,然後永遠消失了。也許父親說得對,它根本沒有把我當成朋友,但我非常確定,我在它眼中看到的,絕對不只是我自己目光投射的倒影。它就那麼頭也不回的走了,但在我內心深處,它永遠與我同在。」

三、奇幻冒險背後的真相

當派與兩個日本的公司代表講述了他的奇幻冒險之後,兩個日本人並不相信且視為兒戲,然後派講出了另一個版本—救生艇上只有一個廚子、一個斷了腿的水手、Pi和他的母親。

廚子先後殺害並吃掉了水手,然後又殺死了母親,最終派忍無可忍同樣殺害並吃掉了水手,最後因為食物短缺也吃掉了母親的屍體,最終只有派活了下來。

水手是斑馬、廚子是鬣狗、猩猩是母親、而派自己是老虎。導演在講述第一個故事發生的過程中已經數次暗示我們,第二個故事才是真是發生的:

大船遇到風暴,當Pi跳上救生船之後,在中國船員用漢語大喊「斑馬!斑馬!」後,斑馬跳進了救生船。此處暗示中國船員就是斑馬。當Pi的母親想換素的菜品時,廚子表現的極為惡劣,這也剛好符合鬣狗窮兇極惡的品性。派獲救之後老虎就消失在叢林中,救派的人們也並沒有看到,暗示派其實就是老虎。救生船上只有猩猩是在派的幫助下上船,以及在猩猩被鬣狗咬死之後,老虎才突然出現反撲了鬣狗,這暗示派和母猩猩之間的某種親情關係。或許你覺得這種殘酷的事情只能出現在虛幻的電影中,但你錯了,人的獸性真真實實的發生在世界中。

1884年,Mignonette號沉沒,4名船員被困在南大西洋,除了3名船員,還有一個名叫理察帕克的17歲男僕。在茫茫的海上漂流中,3名成年船員殺死了孤兒理察帕克,分食了他的肉,因此得以生還。

「安第斯奇蹟」16人時獲救時照片

還有1972年,烏拉圭的571飛機墜毀在雪山中,3900米的雪山,16個人在食物短缺的情況下生活了72天獲救,最後的這些都是吃著死去的人的屍骨活下來的,最後這件事情還被叫做「安第斯奇蹟」。

這部影片真實講述的並不是一個美的令人髮指的奇幻故事,而是對於人性選擇的一種思考。原著作者和導演向觀眾用近乎瘋狂而又含蓄的手法講述了這個殘酷的事實,在殘酷的生存環境中,神性可以被獸性支配。

在影片的最後,成年後的派和作家有這樣一段對話:

你更喜歡哪個故事?我更喜歡有老虎的哪個。對,所以你追隨上帝。

無論是獸性還是神性,其實都是一種選擇,人性在這二者之間來回偏轉,不曾確定。

歡迎關注我@電影陀螺儀,帶你領略電影的魅力。

相關焦點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神性和獸性在星空中交融在一起,構成人性
    當少年在夜晚抬頭仰望夜空的星星時,天和海面融為一體,就像是神性和獸性,在一瞬間交融成人性。「我心裡有猛虎,在細嗅著薔薇,審視我的心靈吧,親愛的朋友,你應戰慄,因為那裡才是你本來的面目。」在我們沉迷於電影中奇幻無比的海上美景,寂靜的夜晚和派一起在船上仰望夜空時,不知道你有沒有意識到,這不止是一場奇幻的漂流,更是少年的殘酷生死之旅。年少時觀看只當是一部一人一虎在海上漂流227天的冒險故事,長大後才明白,少年的這趟漂流,究竟有多麼殘酷。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唯美的奇幻視覺下隱藏著對人性思考
    大家好,今天來說說一部非常唯美又《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部電影一開始給人是一種奇幻冒險的感覺,但是到最後卻以一種讓人不可思議的方式逆轉了前面所發生的事情,引發觀眾們對人性的思考,對於生存和人性的選擇,現實往往很殘酷。
  • 你知道《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背後的真相多殘酷?
    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成就了導演李安的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裡程碑,豆瓣評分更是高達9.1分,這足以說明電影的深刻意義。導演李安和主演劇情簡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開始於加拿大蒙特婁,也結束於蒙特婁。故事敘述一名在找尋靈感的作家,無意間得知皮辛·墨利多·派特爾(派)的不可思議的故事。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童話與現實的抉擇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根據揚·馬特爾風靡全球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由好萊塢華人導演李安執導,影片講述的是具有特殊信仰的少年派在舉家遷移的路上遇到了一次海難,家人全部喪生,他與一隻孟加拉虎在救生小船上漂流了227天,並最終戰勝困境獲得重生的故事。但,影片其實是為我們講述了兩個甚至是三個故事,只是,最終的選擇權在你。
  • 為什麼說《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能夠最直接地揭露人性醜惡?
    這部電影滿足了我對海洋世界所有美好的想像:駕一頁扁舟蕩漾在海面上,仰望眾星閃爍,俯看群魚浮遊,尤其是偶遇泛著綠光的神奇島嶼,我感覺被狠狠灌了一劑「安利」湯藥,不願回到現實,當影片放到最後,當少年派結束和理賠員工的對話,我靜靜思考了片刻,我的內心竟充斥著些許恐懼,因為一直陪伴少年派的老虎根本不存在,那只是善良派身上存在的「動物屬性」,簡稱為「獸性」。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無邊無際的大海之上,漫無目的的漂流
    大家好,小編我又回來了,沒錯,今天小編還是再來給大家介紹你們喜愛的電影,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是一個漂流的影片,這部影片的名字叫做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大家也許都對這部劇有著一定的了解吧,這部劇非常的好看,劇中也有著對於人性的思考,和面對困境堅持不懈的精神和勇於面對困難的美好品質。
  • 李安導演《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相信是一種力量
    但本片重點根本不放在娛樂性,只是片名和分級很容易讓一些觀眾誤會。本片的3D效果十分出色,無緣見識當年《阿凡達》興起的3D旋風,但根據朋友的說法,《少年派的奇幻漂流》3D效果更勝《阿凡達》,我大概沒有機會親眼試驗了,但是本片的3D效果確實是非常出眾的,其中有一段成群飛魚飛躍海洋的場景真的是感覺魚都快要飛出來了,景深也做得很棒。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真 暗黑童話
    早期的父親三部曲《推手》《喜宴》《飲食男女》把眼光聚焦在中國傳統家庭倫理中,體現出家庭中的溫情;後來又刻畫出了細膩的文人江湖——《臥虎藏龍》,緊接著就執導出了具有童話色彩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李安導演在不同的創作風格中遊刃有餘,這也體現出了李安具有深厚的導演功底。影片描述了少年派遇到一次海難,家人全部喪生,他與一隻孟加拉虎在救生船上漂流時建立了特殊關係,最終戰勝困難,獲得重生的故事。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真•暗黑童話
    山東師大新傳學院戲劇影視文學2019級1班   宋兆國華人導演李安憑藉著《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獲得了第85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此片還獲得了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配樂三項大獎。李安導演執導的影片在國際具有極大影響力,而他本人也是極具探索精神的。
  •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重溫《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對人性的探討
    配樂也是精心且精緻的,關於少年派時,採用印度吹奏,老虎情節則是採用波斯奈伊笛獨特的木管音色。配樂上的考究,使得影片潤色不少的同時,更增添了其藝術性。《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往往被冠以「劇情、冒險」的標籤,可我更覺得這部電影是李安導演用自己人生領悟鑄造出的一座精神豐碑。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評,人生信仰毅力勇敢和殘酷現實的故事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根據揚·馬特爾於2001年發表的同名小說而改編的一部3D電影,由李安執導,蘇拉·沙瑪、拉菲·斯波、伊爾凡·可汗、阿迪爾等主演。該片於2012年11月22日在中國內地上映。影片講述的是少年派遇到一次海難,家人全部喪生,他與一隻孟加拉虎在救生小船上漂流了227天,人與虎建立起一種奇特的關係,並最終共同戰勝困境獲得重生。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個神奇的經歷,到底是童話還是現實呢?
    一個虛幻又美好的童話故事,一個殘忍又黑暗的現實故事,你所認為的就像是真相,這就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導演李安基於童話故事,又進行屬於自己的整合,為我們講述了一出奇幻漂流史。突如其來的暴風雨,讓派乘坐的船被摧毀,除派之外,全家遇難,他則僥倖掉落到潛艇之上。與他一同生存的還有一隻鬣狗,一隻猩猩,一隻斷了腿的斑馬,以及一隻老虎。後鬣狗咬死了猩猩,又吃了斑馬,老虎則將其殺死。派與這隻倖存老虎的奇幻漂流史也在此展開。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部電影讓人感慨頗深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部電影讓人感慨頗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部影片是一個非常虛幻又美好的童話世界,但又介紹了一個殘忍黑暗的現實故事,影片前期,介紹的場景充滿了夢幻和美好,更讓我們體會到了人和動物之間的友誼,自然間的惡劣和探索,最後反而卻告訴我們這一切都是虛幻的。
  • 其實是一部標準的「三級」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首先聊一部李安的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就不同了,沒有啥刪減鏡頭可掂記的,你看到的就是導演想呈現出來的全部,只不過你理解的很可能又不是全部。這是一部奇特的電影,為啥說奇特呢?派的媽媽也僥倖登上了艇,然後就是我們的主角派了。這四個人對應的動物分別就是:斑馬、鬣狗、猩猩和老虎,你沒看錯,柔弱的少年派就是那隻老虎!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看不懂是童話故事,看懂的則是對人性的思考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看完第一感覺就是震撼,至今豆瓣評分9.0,而且是出自國人導演李安之手,這部3D電影一經上映,立馬就火爆了,在第85屆奧期卡獎頒獎典禮上獲得了,最佳導演,最佳視覺等在內的四個獎項。在漂流的最初3天,鬣狗咬死了猩猩,活吃了斑馬,老虎又殺死了鬣狗。接下來這個少年最終選擇與活下來的老虎一起面對漂流生活。在漂流的最初3天,鬣狗咬死了猩猩,活吃了斑馬,老虎又殺死了鬣狗。接下來這個少年最終選擇與活下來的老虎一起面對漂流生活。後來他們漂流到一個島上但是,沒有想到這座島竟然是食人島,後來,他們獲救了,Pi與老虎在墨西哥的海灘上獲救,老虎頭也不回的走了。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謊言不止,浪漫不死
    影片用一百一十分鐘的瑰麗壯闊的鏡頭來描繪了少年與老虎的海上漂流之旅,而後用簡短快速的十分鐘揭開理想化的美好包裝,將主人公生存所迫下暴露出獸性依靠吃人而保命的現實公之於眾。一開始,鬣狗咬死了斑馬和猩猩,映照著廚子害死了佛教徒和派的母親,而後老虎一躍而出殺死了鬣狗,而斑馬猩猩鬣狗的屍體沒有交代去向,不言而喻,自然是被老虎吃掉了。此時,派對老虎是畏懼的,也就說此時是獸性佔了上風。派因為母親被殺的憤怒幹掉了廚子,船上只剩下他一個活人,生存的本能讓作為素食者的他吃了肉,而且是人肉。
  • 不可能被拍出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理察-帕克人性的哲理!
    這部電影來自一本小說名字就叫《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電影界的人看完這本書後覺得寫的很漂亮,馬上就有人判斷不能被拍成電影為什麼呢?想像海嘯,老虎你都可以有很豐富的想像空間要落實在電影上是很困難的!想把它變成電影還涉及三大難關!好萊塢電影界有條不成文的規矩有三樣最好別碰,小孩,動物和水!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人為什麼要活著?
    他出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重溫這部經典,以期能帶給我們更的人生感悟。2020年,註定是人類歷史中不尋常的一年。截至今日,世紀疫情,已造成641萬人感染,37萬人死亡,而黑人之死,更是點燃了美國人心頭的怒火,而美國卻在不斷挑起新的矛盾……一個關於人的終極問題浮現:人為什麼要活著?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成為野獸活著還是作為人死去?
    這句話是出自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根據揚.馬特爾於2001年發表的同名小說而改編,於2012年由李安執導的一部3D冒險劇情片電影。電影講的是一個多重信教的少年在茫茫大海上突遇狂風暴雨卻與一群動物在同一條遊艇上漂流著,而少年派在這樣一個奇妙,弱肉強食的動物鏈中又是如何伴隨著這樣一隻猛虎一起存活下來的傳奇故事。這樣一群動物在我們現實生活卻又是指的什麼?讓我們通過這部電影一起走進人性本身,了解在面對絕望無助恐懼的現實面前我們又該作何選擇?是作為野獸一般的活著還是作為人這樣的死去?
  • 電影《少年派》賞析,在「人性」與「獸性」之間的奇幻漂流!
    《少年派》所講故事運用的鏡頭語法結構和影像敘事所要求的「可經歷性」是如何體現的,通過鏡頭我們看出了人生的那些哲學。關鍵詞:影像敘事;狀態性鏡頭;人性與獸性的衝突李安導演是如何利用用影像語言講述《少年派》的故事的,其中想要表達故事思想又是什麼?影像敘事是如何運用體現的,它與解說、連接性鏡頭的結合發揮了什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