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正道講記│八正道與四聖諦

2021-02-19 南京雞鳴寺

八正道與四聖諦


  八正道的「正見」,是聞四聖諦法;「正思惟」是審思明察四聖諦法。釋尊於鹿野苑為五比丘初轉法輪,說的便是四聖諦法。

  生死苦果的事實,是由造了生死業的苦因而來,即是苦諦與苦集諦。如果順著苦諦與苦集諦的因果循環,便是十二因緣的生死流轉,便是世間的苦海;如果不造生死業,便斷集諦,亦滅苦諦,便是十二因緣的生死還滅,便能出離世間的苦海,而得解脫。

  但是,集諦不易斷,苦諦就不易滅,那是由於無始以來的無明煩惱,總是令人陷在造業、受報的漩渦之中,無法超脫。故欲滅苦諦,當斷集諦;欲斷集諦,當修道諦。所以,修習道諦,才是證苦滅諦的正因;證得苦滅諦,便是修習道諦的結果。

  生死苦的果報,是因無始無明而造了生死業。無始無明即是十二緣起的第一緣起,若觀無明、觀無明集、觀無明滅、觀滅無明之道……,乃至觀老死、觀老死集、觀老死滅、觀滅老死之道,這便是十二緣起的四諦觀了。為了要以修習道諦,來斷苦集諦而證苦滅諦,所以釋尊為弟子們說了八正道:以正見,聞知四聖諦,離於邪見、邊見;以正思惟,審慎明察四聖諦,向於離欲,向於滅苦之道;以正語、正業、正命,向於斷截苦集聖諦,不造生死業因;以正精進,修習戒定慧的三增上學,向於苦滅聖諦。

  其中「正見」一項的內容,即是佛在鹿野苑為五比丘說的「三轉十二行相」的四諦法輪: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聖諦。何等為四?謂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若比丘於苦聖諦當知、當解,於集聖諦當知、當斷,於苦滅聖諦當知、當證,於苦滅道跡聖諦當知、當修。


  若比丘於苦聖諦已知、已解。於苦集聖諦已知、已斷。於苦滅聖諦已知、已證。於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如是比丘則斷愛欲。轉去諸結。於慢、無明等究竟苦邊。

(《雜阿含經》卷十五)

  哪些是苦,哪些是集,什麼是滅,什麼是道。

  苦是應知的,集是應斷的,滅是應證得的,道是應該修習的。

  苦、我已徹知,集、我已斷盡,滅、我已證得,道、我已修學完成。

  這也就是表示,佛陀是從四聖諦的知、斷、修、證中,完成了解脫生死的大事,弟子們也應該照著去實行才對。如何修學?便是依據八正道而修證四聖諦了。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四聖諦、八正道
    關於人的命運如何改善的問題,是修正的最關鍵處我們學習佛祖的四聖諦四聖諦都有哪些一、苦諦二、集諦三、滅諦四、道諦這四聖諦,是人的命運真相一、苦諦我們來了解第一個苦諦苦諦是什麼苦諦是人的病痛根源人的病苦,是怎麼產生的這是苦諦的內涵人在出生以後,受不良環境和思想的影響造生業障
  • 什麼是「四聖諦」?什麼是「八正道」?離苦得樂,修行並不難
    什麼是「四聖諦」,什麼是「八正道」,頓悟人生,離苦得樂,修行並不難01四聖諦>諦就是真理的意思,四諦就是關於宇宙人生的四種真理。滅諦:就是熄滅匯集的惑和業,不再受不良情緒的擺布,不再造業,這樣就可以不生不滅,不入輪迴。道諦:就是實現滅諦的方法,要通過修行來實現。
  • 什麼是「四聖諦」,什麼是「八正道」,頓悟人生,離苦得樂,修行並不難
    四聖諦諦就是真理的意思,四諦就是關於宇宙人生的四種真理。四諦分別是苦集滅道。苦諦,就是說世間一切都是苦的,苦是苦,比如生老病死;同時,樂也是苦。為什麼樂也是苦呢?滅諦:就是熄滅匯集的惑和業,不再受不良情緒的擺布,不再造業,這樣就可以不生不滅,不入輪迴。道諦:就是實現滅諦的方法,要通過修行來實現。
  • 第47集 四聖諦之聖諦現觀
    各位現在所收看的是由佛教正覺同修會為各位準備的《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的節目,也就是本會 平實導師的著作《勝鬘經講記》的導讀課程。我們接著上一堂課舍利弗所說經,舍利弗尊者繼續說道:「多聞的聖弟子如我舍利弗,能明了、照見、覺察於此,而能斷盡一切內六處的愛著,也就是愛滅、苦滅的滅聖諦,對於我與我所的種種不再愛染。
  • 般若法語 ‖ 四聖諦-苦集滅道之道聖諦(四)
    四聖諦苦集滅道之道聖諦四聖諦的意義『諦『四聖諦』講說的是四種真理一者、苦聖諦二者、集聖諦三者、滅聖諦四者、道聖諦唯有偉大慈悲的佛陀才能開示它其餘的人只能隨著佛陀而解說乃至闢支佛也只能自己覺悟沒有辦法以四聖諦來度化眾生在佛陀未出世之前沒有四聖諦其他的聖者是以觀十二因緣而覺悟的
  • 四聖諦
    四聖諦就是苦、集、滅、道四種真理。《中論疏》說:「四諦是迷悟之本,迷之則六道紛然,悟之則有三乘賢聖。」  四、道諦:達到究竟涅槃的方法。一般指佛陀初轉法輪時所開示的八正道。    若就因果性質而言,苦、集二諦是迷界的世間因果,是流轉門,「集」是因,「苦」為果;滅、道二諦是悟界的出世間因果,是還滅門,「道」是因,「滅」為果。
  • 詞語解釋:何為「四聖諦」!
    之前的文章中我們聊到過緣起是佛法的根本,而佛陀也因證得「緣起」來成佛,但緣起看似簡單實則深奧難懂,因此佛陀便以「四聖諦」來向大家傳法,以此透過生死解脫來講解緣起。如果說,「緣起」是佛陀證得成佛「自受用」,那「四聖諦」就是利益大家的「他受用」。
  • 佛說好好學習四聖諦,不要討論其他了
    但是我們能知道的是,他老人家悟道之後,第一次宣講演說的就是苦集滅道四聖諦。什麼是苦集滅道?咱們以前說過,就是佛陀認為咱們的娑婆世界,一切莫非是苦。具體一點說,人有生老病死,愛相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這八種苦,當然,您的日常要是總是鳥語花香,陽光明媚,生趣盎然,美滋美滋的,那麼這部箭喻經,和說這部經的佛陀就跟您無緣了。不過,您還是要想想您美滋美滋的人生總要結束,您的心臟的每一下跳動都像敲著悶聲的鼓,伴著您邁出的每一步都是走向墳墓。
  • 佛教有八正道和有八大人覺都是指什麼?
    八種懈怠。」佛法有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八正道就對應有八種懈怠。「見「,就是你的知見,要不能懈怠。見懈怠,你的知見不正確,也是會產生懈怠。「思惟」,你的思惟,你的語業,「語」,語言。你的見、思惟、語言,形成一種業態,正業,業行的「業」。你的「命」,你的命運,你的命脈,那就更長時間段的一種狀態。那麼更精細地講,念,正念,講你的念頭。
  • 什麼是四聖諦,何為苦集滅道?李雙林
    苦集滅道也為四聖法,我們也把它稱為四聖諦。四聖諦就是苦集滅道,也是釋迦牟尼所感悟的,所發現的四條人生真理。苦集滅道就是四諦。告訴了我們人生的本質是苦的。可能大家一聽啊,宣揚人生苦論,那豈不是沒希望呢?不是的。這裡面釋迦牟尼不但告訴了我們人生有哪些苦。
  • 四聖諦之集諦、道諦、滅諦
    「佛轉*輪時,說為八正道」——佛轉*輪,初轉*輪的時候,說的道就是八正道,以八正道為主。當然不是說其他沒有,就是八正道是主要的,後來因為人的根機鈍了,又加了一些:三十七道品、菩提分。這個,我們又想起一個公案來了,現實的。我們在一個地方講《俱舍》。有的人,他不歡喜《俱舍》,他認為這是小乘:「你們講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是小乘,我們大乘講六度四攝、菩薩行」,那麼大乘不要三十七道品?
  • 第46集 四聖諦與聲聞初果
    各位現在所收看的是佛教正覺同修會為各位準備的《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的節目,也就是本會 平實導師的著作《勝鬘經講記》的導讀課程。在上一集的節目中,甘老師為大家介紹到了《勝鬘經》的〈空義隱覆真實章〉,也就是教材的第四輯結束了。
  • 四聖諦與八正道(音頻+文字)
  • 四聖諦|苦集滅道
    「諦」就是如實不顛倒,即是真相。「聖諦」是聖人所知之絕對正確的真理。「四聖諦」說四種真理:苦聖諦,集聖諦,滅聖諦,道聖諦。四諦告訴人們人生的本質是苦,以及之所以苦的原因、消除苦的方法和達到涅槃。佛陀闡釋四聖諦的目的,是要告訴我們世間的因果以及出世間的因果。
  • 【讀史】佛說苦聖諦,就是悲觀與消極嗎?你如何理解?
    有人提出:「佛教真是悲觀與消極,四聖諦中,苦聖諦首先被提及。請問,你如何理解?」在四聖諦中,佛陀所說的苦聖諦是果,集是因。針對這一問題,筆者把八年前學習《印度佛教史》的一篇舊文供養大眾。文章僅為個人學習心得,給有緣者參考。       願佛陀正法久住,僧伽和合,眾生離苦得樂!
  • 啥是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和八正道109
    四正勤,四神通,四如意足,五力那先說的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四種善事,其實就是佛教中的四念住。除了四念住,那先繼續說道,除了剛才的四樣,還有四件善事,米蘭德又問道,又是哪四件事兒呢?這四件事就是佛教裡邊的四正勤。那先接著說,此外還有四件事情,他們都是由人的自由意志所引起的,國王問到:這四件事又是什麼呢?哪先說:第一件事是除卻欲望。
  • 常開法師 四 諦 法
    所謂「諦」,就是指真諦,絕對真理。「四諦」,就是指「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一、苦諦:苦是逼迫性,是說明眾生身心,常備種種痛苦纏擾不安,所以稱為逼迫性。經云:「三界無安,猶如火宅。」我們這一個現實的世界,充滿著多種的苦。例如:初出母胎,風刀割體,煩惱業力,眾苦交集,稱為「生苦」。隨著歲月增長,發白面皺,體力減退,舉動言行均不能稱心如意,稱為「老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