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亦兵 Chu Yi-Bing
朱亦兵,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室內樂學會副主席,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特邀首席,1986年在日內瓦國際大提琴比賽中獲獎,成為中國大提琴界在重大國際比賽中獲獎第一人。
自八歲隨父親朱永寧教授學琴,母親王耀玲均為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十三歲出版被稱為中國「改革開放後」第一張西方音樂的唱片《音樂會波蘭舞曲》;十七歲考取法國巴黎國立高等音樂學院,成為法國大師讓德隆的關門弟子,並以第一獎的成績畢業,是繼冼星海、馬思聰之後在這所歐洲最高音樂學府學習並獲得此榮譽的第一人。
朱亦兵曾擔任歐洲傳統大型交響樂團之一瑞士巴塞爾交響樂團首席大提琴十五年,同時客席擔任享有盛名的德國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首席大提琴。在瑞士巴塞爾音樂學院進修指揮,指揮過德國慕尼黑、哈萊、杜塞道夫、柏林、蘇黎世及布拉格等交響樂團。擔任各大國際比賽評委。
2004年經過21年海外藝術生涯,朱亦兵以中國公民身份回到祖國,2005年獲得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獎,2006年被評選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大量的教學、獨奏、重奏、指揮及社會活動, 2009年國慶60周年被光榮選為海外回歸優秀人才代表登上彩車「我的中國心」,朱亦兵創建的大提琴樂團巨幅圖片被選為代表中國改革開放的文化符號鑲嵌在「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大發展」彩車上;朱亦兵大提琴樂團為歷屆國家領導人及世界各國首腦演出,巡演印度、荷蘭、德國和美國,在國內數十個城市的五百多所社會機關及院校舉辦公益演出,宣揚大提琴重奏之美。已出版三張專輯,大提琴八重奏《夢之旅》,大提琴四重奏《聖母頌》,紀念華格納誕辰200周年的大提琴六重奏《華格納盛宴》。2016年至2019年,朱亦兵連續四屆舉辦了以「超級大提琴」命名的中國古典音樂狂歡節。
他的琴聲大家不會陌生,他是電視劇《蝸居》、《手機》、《人間正道是滄桑》、《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等風來》、《劇場》和電影《山楂樹之戀》、《金陵十三釵》、《歸來》和《匆匆那年》等大提琴主題曲的演奏者。
呂佳 (中國澳門)Lu Jia
呂佳Vincent Lu Jia,澳門樂團大提琴聲部首席,澳門演藝學院大提琴教師。先後接受週遊,朱永寧,宋濤,陳園,馬雯等多位中央音樂學院大提琴教授的教導,在歐洲留學期間,師從德國大提琴大師 Claus Kanngiesser及奧地利大提琴大師 Valentin Erben,並以學院最高分Auszeichnung畢業於德國科隆國立音樂學院及維也納國立音樂及表演藝術大學(大提琴演奏碩士)。藝術上深受奧地利大提琴大師 Heinrich Schiff的啟迪和影響。
作為獨奏家,呂佳獲得過多個獨奏及室內樂國際比賽金獎,曾與多位活躍在當今國際樂壇的指揮家合作過大提琴協奏曲,包括:呂嘉(中國國家大劇院交響樂團首席指揮/澳門樂團藝術總監),Fabrice Bollon(德國弗萊堡國立歌劇院交響樂團藝術總監),Nicholas Milton(澳大利亞坎培拉交響樂團/德國薩爾國家歌劇院交響樂團藝術總監),Marc Tardue(葡萄牙波爾圖國家交響樂團藝術總監),Manfred Mayrhofer 、陳琳、Francis Kan、卞思聰等。
呂佳曾與Alban Berg Quartett、Tokyo String Quartet等多個世界著名室內樂團體同臺獻藝。他所屬的Pacific Quartet Vienna亦是梅紐因基金會及歐洲室內樂學院(ECMA)等國際音樂機構的長期合作夥伴。2008年-2013年,呂佳先後受聘德國耶拿州立愛樂樂團,德國亞琛歌劇院交響樂團,擔任大提琴聲部首席,期間,亦受邀擔任「德國魏瑪國立音樂學院」大提琴教師。
邀請呂佳講學及藝術交流的機構包括: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星海音樂學院,中國保利教育和樂音樂大師班,中國國家大劇院交響樂團等等。2013年11月起,呂佳成為澳門樂團大提琴聲部首席,澳門演藝學院大提琴教師。
呂佳熱衷於大提琴教育事業,自2013年至今,已有多位大提琴學生代表澳門出戰國際音樂賽事,並屢次獲獎,2018/19年,澳門特別行政區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先生親自接見並對呂佳的學生們予以表彰。
呂氏所演奏的作品被包括奧地利國家廣播電臺(ORF),香港電臺(RTHK)等知名媒體收藏及播放。
董瀟 Dong Xiao
董瀟,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先後師從俞明青教授、鄭豔東教授、朱亦兵教授,曾任職於中國愛樂樂團八年,與世界眾多著名藝術家合作,赴國內外巡演,並曾受邀參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北美巡演,積累了豐富的樂隊經驗。參與各大電臺欄目錄影,如《蒙面唱將》等,與歌手李健全國巡演及錄製新專輯。熱衷於室內樂演奏及兒童教學,任朱亦兵大提琴樂團成員十五年至今,期間為各國領導人演奏,為社會機關院校公益演出五百餘場,並受邀赴國內外各大音樂節演出。曾隨朱亦兵多次參與世界公認最著名的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大提琴雙年節。2014年,北京朱亦兵藝術中心正式成立,多年來成功主辦策劃了各類音樂會及演出活動,首創了全天候古典音樂狂歡節「超級大提琴」。
莫漠 Mo Mo
作為當今一位活躍的中國青年大提琴演奏家,莫漠已經在北京國家大劇院、耶魯中心、紐約斯堪地那維亞音樂廳、巴黎楓丹白露宮殿等多地成功舉辦了個人獨奏音樂會,還曾作為特邀演奏嘉賓,隨美國海菲茨國際音樂學院在紐約州、羅德島州的多座城市巡迴演出。近年莫漠合作過的樂團有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北京交響樂團、浙江交響樂團、美國波士頓亞裔青年交響樂團,在譚盾先生、譚利華先生、張藝先生、肖鳴先生的指揮下,莫漠的演奏均獲得了極大成功。莫漠是中國宋濤教授、娜木拉教授,美國傳奇大提琴演奏大師阿爾多·帕裡索教授、美國著名音樂教育家勞倫斯·萊瑟教授及法國著名大提琴家菲利普·穆勒的高徒,求學期間就曾獲得多個獎項,其中包括勳菲爾德國際弦樂比賽大獎、庫恰文斯基音樂基金會青年藝術家大獎、著名的美國譚古屋音樂節的卡爾·澤斯大提琴紀念獎和耶魯大學音樂學院的阿爾多·帕力索特大提琴演奏獎等。莫漠非凡的演奏才能和良好的音樂造詣正越來越獲得國內外業內人士和聽眾們的廣泛關注和熱情讚譽。
莫漠現擔任北京現代樂團(Beijing Contemporary Soloists)的大提琴演奏家。
王俊翔(中國臺灣)Wang Chun-Hsiang
出生於臺灣,大學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師從著名大提琴家朱亦兵教授。與朱亦兵大提琴樂團、愛樂匯輕音樂團、國魂喚國粹室內樂團、西區愛樂室內樂團、北京節日室內樂團、星空弦樂團合作巡迴演出450場以上的音樂會。為各國領導人演奏,參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音樂會。參與各大電臺節目錄製,包括中央電視臺CCTV《文化公開課》、《音樂公開課》、《中華情》、《風華國樂》,北京衛視《音樂大師課》,湖南衛視《Hi 歌盛典》,江蘇衛視《蒙面唱將》,浙江衛視《夢想的聲音2》、《中國好聲音 》節目及電影電視配樂錄音演奏。是張靚穎、 張惠妺 、曹格 、華晨宇、鬱可唯 、李志 演唱會大提琴樂手。
張天進(中國香港)Cheng Tin Chun
張天進,1993年出生於香港,2011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師從中國大提琴家朱亦兵教授,攻讀研究生學位。2014年-2018年與朱亦兵大提琴樂團在全國各地巡演至今,參與各大電臺節目錄製。2017年受邀香港弦樂團擔任大提琴首席並與奧斯卡金像獎得主譚盾合作。2017年曾赴荷蘭阿姆斯特丹學習,接受荷蘭大提琴家Jeroen Den Herder指導。2018年參與中央電視臺書畫頻道春晚。同年正式擔任香港中樂團演奏員。
毛澄宇 Mao Chengyu
毛澄宇,啟蒙老師著名大提琴演奏家,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朱亦兵,2012年以全額獎學金考入新加坡國立大學楊秀桃音樂學院師從於享譽世界的著名華人大提琴演奏家秦立巍教授。曾畢業於瀋陽音樂學院附中師從於胡天縱教授。2010年曾獲得俄羅斯海參崴國際音樂大賽第二名,2014年曾與鋼琴家陳萬榮演奏孟德爾頌D小調鋼琴三重奏,同年以全額獎學金考入韓國Great Mountain音樂節與著名大提琴演奏家王健及鄭明和學習,2015年以全額獎學金考入日本小澤徵爾室內樂團,由世界著名指揮家小澤徵爾親自執棒排練演出。曾與世界著名指揮家:祖賓梅塔,Gabor Takacs-Nagy, Eiji Oue,譚盾,鋼琴家Andras schiff合作演出。2017年起任職深圳交響樂團大提琴演奏員。
奧列格·華西列夫斯基 Oleg Vasilevskiy
(烏茲別克斯坦)
畢業於新家坡國立大學楊秀桃音樂學院,大提琴演奏學士學位。師從大提琴家LeslieTan。曾於義大利Philadelphia國際音樂比賽獲大提琴和室內樂組一等獎,於2016年獲楊秀桃大提琴協奏曲比賽第二名,於2013年作為大提琴獨奏家與烏茲別克斯坦國家交響樂團合作。
貞希遠 Zhen Xiyuan
12歲考入星海音樂學院附中,師從著名鋼琴家孫鵬傑教授、劉晞副教授,後以全額獎學金考入香港演藝學院,師從著名鋼琴教育家,鋼琴系主任郭嘉特教授。他曾在數個國際國內知名鋼琴比賽中嶄露頭角,包括:2015年第15屆日本國際蕭邦鋼琴大賽金獎及2017年第4屆日本石川國際鋼琴大賽金獎。貞希遠曾與以下樂團合作:深圳交響樂團、香港城市室樂團,香港泛亞交響樂團和香港青少年交響樂團。
閉上雙眼,呼吸音樂
一頭扎進這場屬於你的狂歡
屬於大提琴的狂歡
朱亦兵和朋友們的大提琴狂歡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