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人社會中,往往把罪大惡極的壞人,稱之為魔,或稱之為魔鬼。在宗教界修煉界更是經常地提到魔,如佛教中阻撓釋迦牟尼佛成佛弘法的魔王波旬,基督教中的魔王撒旦。
修煉人在修煉中會招來魔的幹擾,其心不正會自心生魔。但不論是修煉人還是常人,一提到魔,就會警覺,甚至心生怖畏。人們心目中的魔鬼,文學藝術中描述的魔鬼,總是青面獠牙、猙獰可怖的。
那麼,魔到底是什麼呢?魔是梵語「魔羅」的簡稱。道分陰陽,有佛必有魔。常人社會所說的魔,往往是指罪大惡極、窮兇極惡、嚴重敗壞和挑戰人類倫理道德規則的壞人。如希特勒、東條英機等殺人如麻的戰爭罪犯,人們常說是惡魔、魔鬼。
對於宗教界和修煉界而言,魔是指存在於另外空間破壞人的正信,控制和影響人的思想,使人棄善從惡的邪靈。如民間和修煉界所傳說的狐黃白枊,山妖水怪等等。
我們人類社會這個空間,有人、有動物、植物等各種生命體。而與我們同時同地存在的許多另外空間,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生命體。另外空間萬物皆有靈。既包括佛、道、神等各種高級生命靈體,也包括魔、阿修羅、鬼、動物等低級生命靈體。因為人在迷中,是很低能的,所以另外空間的任何靈體,都有可能能夠影響、作用、控制我們這個空間的常人、甚至修煉人。
神佛是對人施加正面影響、良性影響,引領人棄惡從善,並臻於至善完美的境界的高級靈體。魔則是對人施加負面影響、惡性影響,使人棄善從惡、棄正歸邪,不斷墮落的低級邪靈。它們通過附體、指使常人或直接控制和影響人的思想,使人不斷墮落,墮入魔道,成為魔眾的一員。
人是怎樣被影響和控制的呢?對常人來說,任何人都既有佛性,也有魔性。佛性是善的、理性的、平和的,魔性是惡的、非理性的、衝動的、狂暴的。佛性擴充和代替了全部的人性,就是佛。而魔性膨脹並全部代替了人性,就是魔。因此人既可成佛,也可成魔。人的任何一種欲望和執著膨脹擴大,使人喪失理智時,都可能成為一種魔性。一念出善惡。當人的思想不正,魔性發作時,就會招致另外空間的魔,進一步引導加強他的這種魔性,使之完全墮入魔道,關注公眾號傳統古風,成為真正的魔。內魔招引外魔。因此,常人社會中任何大惡之人,所作出的破壞人類事業的大惡之事,實際上都是由另外空間的魔加以利用他的魔性,操縱他幹出來的。
魔總是以一種偽善的面孔出現,想方設法引誘、放縱、加強人的魔性,使之無休止和無限度地作惡,使之也成為魔,與魔為伍,永墮地獄。而神佛則相反,為了度化眾生,總是啟發、引導人的佛性、正念、善心,約束、控制人的魔性、邪念、貪慾,使之心性不斷升華,脫離人間苦難,升入天堂,也成為神佛。
「佛性一出,震動十方世界」,另外空間的神佛覺者,就可以無條件地幫助他,創造一切條件,幫助他修得正果。人的思想實在是太關鍵、太重要了。因此,中國傳統文化中,為了使人走入正途,獲得上天和神佛的眷顧,總是規勸人「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要「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要「一日三省吾身」,把握自己的「身口意」,不斷充實堅固自己的佛性、善念、仁心,抑制、祛除自己的魔性、惡念、貪慾。一正壓百邪,心正邪不侵。這樣才能走上光明正途,由凡入聖,「了魔即佛」,不斷升華生命境界,獲得永恆美好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