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令臺灣經濟雪上加霜 觀光業恐現倒閉潮

2020-12-22 騰訊網

新冠肺炎疫情讓臺灣觀光產業深陷寒冬,尤其日月潭、阿里山、墾丁等景點,自2016年陸客團減少、去年陸方限縮自由行旅客後,業者已經苦撐不住,如今又有新冠肺炎疫情雪上加霜,讓觀光產業變「慘業」。

桃園機場旅運量創10年來新低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桃園機場2月起旅運量如雪崩式下滑,由平均每天約近13萬左右入出境人次(含過境轉機),掉到每日只剩6、7萬人次,17日更已掉到只剩5萬9692人次,創10年來新低;18日預估旅運量更只有5萬4000人次,再創新低。

民進黨桃園市長鄭文燦受訪時坦言,旅客人數減半,不僅對機場相關服務業有很大影響,也將重創臺灣各行各業。

高雄飯店停業、調整營運

高雄有25年歷史、具指標性的五星級漢來大飯店,擁有535間房,但受到疫情影響,入住率不佳,因此將高價格的商務樓層40到42樓暫時關閉因應,加上一般樓層集中管理,總共關掉10層樓約200多間房間。

位於高雄鹽埕區的老字號飯店漢王洲際飯店目前9層樓關閉5層,全部200間客房固定維持在80間客,關閉了6成。此外3成員工放無薪假。總裁林富男表示,目前生意剩下一成多,就算再打促銷也沒有幫助,所以接下來就保持「以守代攻」模式。

緊隨漢來、漢王洲際之後,華園飯店18日也宣布草衙館暫停營業1、2個月不等,麗景酒店則宣布關閉兩館其中一館,後續正常營運得視市場變化。

臺東3月團客訂單幾乎為零

新冠肺炎疫情也讓臺東的境外觀光團約9成取消,島內團客取消約6成。臺東桂田喜來登酒店人員表示,最擔心3月團客全都取消,訂單幾乎掛零,原本4、5組喜宴也都取消。

新北野柳地質公園遊客、營收均僅剩1成

新北市野柳地質公園以往假日約7000人到園遊玩,現僅剩下700人,預估2月總遊園人數僅剩3萬人,營收從240萬元減至24萬元。

野柳的薆悅酒店以接待臺、日、韓客為主,近來日、韓遊客幾乎都取消了訂房,臺灣本地遊客也減少6成,飯店業者不得已直接關閉Buffet餐廳。

嘉義花況正好 卻爆退訂潮

嘉義阿里山部分品種櫻花已開始綻放,石棹地區花況正好,但受疫情影響,不少做團客的旅宿業者苦不堪言,旅遊業者表示,約5成團客取消預定。

此外,瑞裡山區紫藤花已開始開花,雖然花況較去年更好,但有民宿業者表示,3至5月退訂率超過5成,遊客也寥寥可數。

各地觀光夜市業績驟降7成

臺北市士林夜市、饒河夜市,臺中逢甲夜市、高雄六合觀光夜市首當其衝,少了外來客,業績驟降7成;部分攤位更因生意太差暫時停業,多數攤商雖繼續苦撐,但不約而同大嘆生意很難做。

有業者表示,以前有大陸客時,忙到吃飯時間都沒有,陸客不來後生意每況愈下,現在疫情期間更慘,到晚間8時才「開市」做成第一單生意,生意幾乎可以說是23年來最慘。

謝金河:疫情衝擊餐飲業

臺灣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17日晚發文指出,他當天到鼻頭角,平常吃飯要預約排隊的餐廳格外冷清,除了他們之外,只有一桌客人在用餐。他感嘆說,如果平常都難訂到位的餐廳都這樣,可以想見這次疫情撞擊的內需產業到什麼樣的慘況。

葉元之:臺灣觀光業恐要倒一半以上

中國國民黨新北市議員葉元之表示,經濟的確會嚴重斷鏈,臺灣工業總會在上周就提出憂慮,包含原物料可能斷貨、供應的地方可能進不去,這部分沒有答案。當局至今也沒有提出具體可行的方法,且觀光業已經撐不下去了,當局若要等疫情穩定再救,「那臺灣觀光業要倒一半以上」,恐怕為時已晚。

相關焦點

  • 臺當局旅遊補助將到期 業者憂或現倒閉潮
    臺當局旅遊補助將到期 業者憂或現倒閉潮   為救觀光,民進黨當局2018年11月推出"前進宜花東,高屏暖冬遊",2019年又推出擴及全臺的"暖冬遊方案",補助島內民眾旅遊住宿,但到這個月31日,補助就截止了。臺觀光主管部門也證實,補助將不會再延續。此舉讓臺灣旅遊業者擔心,若不再提供補助,春節過後,倒閉潮將加碼來襲。
  • 臺灣不只墾丁、花蓮觀光雪崩 高雄旗津去年大減百萬人潮!
    中國臺灣網3月26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陸客銳減,全臺觀光產業有感。除了墾丁、花蓮人潮「雪崩式下滑」之外,高雄地區去年各大景點旅遊人數也慘跌,其中以旗津大減超過百萬人次最為明顯,另玩高雄必訪的打狗英國領事館人氣腰斬,連續兩年大幅度下滑。近半年來墾丁多家旅宿飯店「下架」,「汰弱留強」倒閉潮擋不住;而去年被國際旅遊雜誌列為10大旅遊城市的高雄,也面臨「雪崩」慘況。
  • 疫情衝擊下臺灣經濟現「寒潮」
    疫情對臺灣經濟正造成怎樣的衝擊?民進黨當局採取了哪些應對措施?會對經濟民生產生怎樣的影響?一系列問題凸顯,成為近來島內各界關切的熱點。「疫情衝擊比想像嚴重」從餐廳賓館「熄燈」、旅行社股價慘跌到航空公司鼓勵員工休無薪假,臺灣餐旅和交通業成為疫情首當其衝者。
  • 不只墾丁、花蓮觀光雪崩 高雄旗津去年大減百萬人潮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 」報導,陸客銳減,全臺觀光產業有感。除了墾丁、花蓮人潮「雪崩式下滑」之外,高雄地區去年各大景點旅遊人數也慘跌,其中以旗津大減超過百萬人次最為明顯。另外,玩高雄必訪的打狗英國領事館人氣腰斬,連續兩年大幅度下滑。
  • 「1968」APP鬧烏龍引爭議 臺灣旅遊業雪上加霜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新聞網」)中國臺灣網4月29日訊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五一連假即將到來,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臺灣交通主管部門推加強版「1968」APP,就全臺234個景點人潮、車流提供警戒信息,避免人潮群聚,卻出現烏龍訊息,軟體的準確性引起各界質疑,也讓旅遊業者苦不堪言。
  • 疫情衝擊、陸客不來,臺灣經濟慘兮兮
    由於疫情擴散歐美,以外銷為主廠商訂單喊停,若疫情持續,四、五月恐現無薪假潮甚至關廠。中國社科院臺研所副所長張冠華分析說,疫情暴發後,大陸不少企業停工停產,衝擊兩岸產業供應鏈。隨著大陸有效控制疫情、逐步推動復工復產,這方面影響時間較短。但疫情開始蔓延全球,作為臺灣重要外銷市場的歐美陸續「鎖國封城」,將拉低臺灣外銷訂單。
  • 陸客不來+肺炎疫情,南臺灣飯店行業雪上加霜
    新冠肺炎重創臺灣觀光產業,其中又以人口稠密的「六都」最為悽慘,高雄傳出有飯店訂房率不到一成,許多小業者紛紛關門歇業,部分大業者則實施無薪假或要求員工消耗積假,並關閉部分樓層來降低虧損。敵不過新冠肺炎蔓延,臺灣觀光產業叫苦連天,臺北的「臺北寒舍艾美」、「艾麗酒店」及「喜來登飯店」,都從2月起關閉部分樓層,趁機升級客房設備及安排員工進修;臺北「六福萬怡酒店」餐飲部門則推出外帶餐,以維持基本營運。
  • 無望「旅遊泡泡圈」臺灣觀光業憂「關光」
    藍委洪孟楷(左)表示,各國都在商討無疫情狀態下的旅遊泡泡圈,但民進黨當局卻毫無作為。綜合港臺媒體消息,臺灣旅遊業者指出,民進黨當局推不動「旅遊泡泡」,將使觀光旅遊業下半年度再次出現「雪崩式倒閉潮」,島外旅遊線為主的大型旅行社將受傷最嚴重。
  • 臺灣知名經紀人:疫情過後大海嘯才開始
    美妝通路商美華泰驚傳關閉分店,堡獅龍服裝公司也宣布在今年7月31日前關閉臺灣全部51家店鋪,引發關注。對此,捧紅不少大明星的臺灣知名經紀人夏春湧指出,從肺炎疫情開始到現在,他最不願見到的倒閉潮還是發生了!
  • 「觀光工廠」何以成為臺灣體驗經濟的DNA?
    ▲ 世界最美地鐵站排名第七--高雄美麗島站2012年,港澳旅客 來臺人次高達95萬,2013年突破百萬人次,近10年來,旅客人次成長3倍。越來越多亞洲臨近的旅客都願意到臺灣旅行、體驗和消費。▲ 洛杉磯釀酒廠改造形成的The Brewery藝術村美國洛杉磯The Brewery藝術村是世界上最大的藝術村,由一群藝術家自發形成。他們在這裡創作、生活,令藝術區充滿藝術氣息。
  • 疫情嚴重衝擊臺灣觀光產業
    據臺媒報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臺灣觀光產業備受衝擊,半年多來狂灑近五百億元(新臺幣,下同)在紓困、振興觀光相關產業,導致「觀光發展基金」幾乎見底。疫情衝擊,臺北市饒河夜市今年上半年人潮大不如前。(圖片來自臺媒)臺北市政府觀傳局長劉奕霆表示,以臺北市為例,2015年起來臺旅客均破千萬,且逐年成長,入境旅客中近9成以上都會造訪臺北市,換算下來,疫情衝擊之下,因邊境管制臺北市等於少了900萬人次旅客。劉奕霆指出,今年許多旅宿住房率掛零、房間閒置。
  • 疫情可能讓臺灣經濟內冷外冷,經濟連鎖反應「非常可怕」
    臺灣中央大學臺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執行長吳大任。(圖片來源:香港中評社)臺灣「中央大學」臺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執行長、「中央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吳大任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消費信心」跟「內需產業」比較有關係,2018年臺灣經濟明顯看到「外冷內熱」,但如今這波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民眾卻不敢出門消費,研判臺灣可能出現「內冷外冷」。
  • 疫情重創臺灣士林夜市觀光 「待租店面」衝破90間
    臺灣士林夜市受肺炎疫情影響,待租店面超過90間。(照片/遊定剛 拍攝)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隨著陸客赴臺銳減、觀光景氣大不如前,臺北市東區近年許多名店,例:頂刮刮、永福樓等生意慘澹,像是骨牌效應般退出商圈。士林夜市可說是另一個漲租、退租潮的重災區。士林商圈理事長蘇文山接受《中時電子報》訪問表示「疫情嚴重影響商圈,逛街人潮少一半,目前待租店面突破90間」。
  • 大陸「黃金周」強勁回歸 臺灣觀光業滋味在心頭
    【兩岸快評第978期】圖片來源:臺媒中國大陸「十一」連假重現觀光人潮與消費熱潮,顯示內需已經反彈,並將加速刺激產能恢復,擺脫疫情對經濟的衝擊,令全球豔羨不已。大陸經濟活力和消費潛力再一次展現。在疫情衝擊、全球經濟復甦乏力的情況下,全世界對大陸市場扮演經濟復甦領頭羊的期待較以往更強烈,大陸消費活力再現是對外界期待的最佳響應。然而,以往一直能夠吃到大陸遊客紅利的臺灣觀光產業,這兩年卻是經營慘澹。赴臺陸客減少加上疫情衝擊,令臺灣觀光業雪上加霜。
  • 島內旅遊業者叫苦:疫情拖垮臺灣觀光業 重創30年根基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臺灣官方研判,可能到2024年才會恢復常態旅遊,旅行社呈隱性倒閉,觀光從業人員紛紛轉行,慢慢流失中。高雄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吳盈良指出,明年農曆年後可能先走三分之一,拖兩到三年,公司就算不倒,員工早就跑光光,這對臺灣開放觀光30年打下的基礎很傷。
  • 最怕人才全流失,疫情重創臺灣觀光業30年根基!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臺灣官方分析可能到2024年才會恢復常態旅遊,旅行社呈隱性倒閉,觀光從業人員紛紛轉行,慢慢流失中。高雄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吳盈良指出,員工跑光光,對臺灣開放觀光30年打下的基礎「很傷」。
  • 寧南山:大陸經濟大崩潰?臺灣「名嘴」被大陸自媒體帶跑偏了
    【文/寧南山】臺灣的節目又鬧了個笑話,一個叫做吳國棟的名嘴在節目上說:「大陸內部經濟已經大崩潰了」,深圳馬路上「都空空的」,廣州觀光街大商場「全部沒人。」大陸自媒體高度發達,已經非常細化,很早就有人發現了油管這個大平臺的商機,因此專門製作大陸經濟崩潰,經濟蕭條,商鋪倒閉,工廠關門的視頻在油管上播放,這類題材很受臺灣人,香港人以及一些高等華人歡迎,其中尤其是臺灣人最多。專門有人生產或者盜取搬運這些視頻在油管播放,賺取收入。如果長期看這些視頻,認知就會逐漸扭曲。
  • 大陸遊客1天不到300人 臺東旅遊業者:或現倒閉潮
    中新網5月23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東景氣進入「寒冬」,據當地業者估計,到臺東的大陸遊客1天不到300人,讓旅遊餐飲相關業者的的生意一落千丈,業者沉痛表示,如果情形持續惡化下去,未來將出現旅遊及餐飲相關行業的「倒閉潮」。
  • 臺灣「觀光」慘變「關光」 蔡英文卻宣布旅客人數創新高
    從民進黨當局2016年上臺以來,臺灣的「觀光業慘劇」已經上演了將近4年,追究起責任來,恐怕一心只想著「臺獨」利益、對民生不管不顧的民進黨當局難辭其咎。而且,不只觀光業「關光」,臺灣經濟這幾年也是絲毫不見起色。臺灣旅遊業慘澹影響民生,不斷引發民眾抗議。資料圖片1月13日,臺北股市一開盤,觀光股就慘跌一片。
  • 人潮銳減爆倒店潮,臺灣夜市慘兮兮!士林夜市業務量只剩10%,為何...
    據臺灣媒體報導,繼高雄六合夜市、新崛江商圈爆倒店潮後,當地的凱旋夜市也冷冷清清。連已有40年歷史的高雄瑞北夜市,也因違反「高雄市攤販臨時集中場管理自治條例」,在11月11日熄燈。更為引人關注的是,臺北市的「美食天堂」士林夜市,整個商圈大小攤位已經倒閉了100多家,繼續經營的店家業務量只剩下過去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