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影忍者》中的木葉十二小強中,最後只有日向寧次死了,很多火影迷們對於日向的死都不能接受,虐身虐心。但是縱觀《火影忍者》的故事來看,其實寧次從開始存在,就註定是死亡的結局。
其實原因可以從各方面來說:
第一個原因:血脈相承
大家都知道其實《火影忍者》是非常講究血脈的故事,每個人的設定都是從祖上開始就定型,一點一點的影響著後人。所以先來看看寧次的爸爸日向日差的故事。
雷之國的忍者頭目曾經拐帶了雛田,被日向日差的弟弟日向日足殺掉了,但是雷之國不但不承認拐帶之事,而且還拿忍者頭目被殺為藉口提出了無理的要求-要求見到日向一族頭領的屍首,否則揚言對木之葉隱村及日向一族發動攻擊。日向日差為了拯救日向家族及木之葉隱村的人民,甘願代哥哥(日向日足)去死。這是他頭一次有了選擇的自由,可惜也是最後的一次。因為他的死亡,曾導致日向寧次對本家的憎恨,寧次的爸爸留下了一句話:「轉告寧次,我不是因為分家保護宗家而死的,而是因為保護自己的兄弟和村子而死的。」年幼的寧次完全不能理解這份保護的心情,他對本家的感情也是心裡有結但是嘴上不說罷了。
以《火影忍者》的作者岸本的尿性來說,怎麼可以有這種不能理解的情緒那!於是乎,讓寧次死於「保護他人而犧牲自我,最後得以真正的自由。」這種設定是必然的。
第二個原因:日向一族分家問題
日向一族,是最古老的族群之一,擁有比寫輪眼還強的白眼。寧次作為一個日向一族百年難見的天才,從一開始不服從於宗家,甚至當著眾人的面把妹妹打成重傷、決心下殺手,到後來和叔叔和解,主動去保護妹妹。不可否認,他一直都是這個家族不得不去關注的存在,也是尚武的火影世界裡理所當然被崇拜的對象。
他的存在就是宗家分家矛盾的化身,更不用說背負著父親的血海深仇,而中忍考試並不是他真的和宗家和解,是他和宗家和解的開始。畢竟這時候解決的只有寧次和日足的問題,宗家分家的矛盾依舊存在,偏見也仍舊存在,而第四場忍者大戰的時候,大家換上了同樣的服裝,在同一個小隊,共同浴血,這時候的雙方沒有區別,才能夠真正地去正視彼此,宗家和分家才試著去和解。日足和日差的一戰,其實就是開始和解的重要證明。
而寧次死後,日向一族出席寧次的葬禮,日向未來的家主花火捧著寧次的照片參加姐姐的婚禮,這一刻是真的沒有宗家分家之分了。寧次用他的血讓大家放棄了這個可笑的規矩,讓大家記住了,他只是一個保護妹妹的哥哥,是日向一族的驕傲,他有權利參與親人接下來的每一刻。
第三個原因: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日向一族不能毀滅
火影中有四大家族,其中漩渦一族有鳴人,千手一族有千手柱間,宇智波一族全是天才,而日向一族最古老。漩渦一族厲害,所以死的剩幾個,宇智波一族厲害,所以也剩下幾個,千手一族也厲害,也剩下那幾個,日向一族一般,卻還剩下一大堆人。雖然目前日向一族人最多,但是要說天才、風雲人物著實不好找,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其他幾大家族都是分分鐘滅天滅地,然而他們的犧牲也多,而日向一族一直低調,哪怕後來引發大家恐懼的漩渦一族被滅,日向一族依舊安安靜靜。然而,寧次就是這個出頭鳥。他的實力毋庸置疑。在岸本的設定世界中,這種跟眾人不同的,除了主角就是炮灰了。
第四個原因:經典是需要血的代價的
在《火影忍者》中,劇情到了後期,岸本無力把持劇情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然而各種粉絲不讓完結岸本也很無奈,他需要這部作品在快要脫線的劇情中給大家一個驚喜,在木葉木葉十二小強中,只有寧次的死是最合理的,最讓人心疼的。寧次的結局讓他成為了遺憾的經典,這也是長篇的故事情節必然會有的老套路。
寧次自己曾經說過,命運是無法改變的。現在看來,其實從最開始寧次的設定就是悲劇收場。最後終於得到自由也算是安慰,唯一的遺憾可能就是沒有辦法參加參加雛田的婚禮了。